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250节

大唐天将军 第250节

  李瑄对漕运的改革方法很满意,他知道漕运贪腐严重,漕兵既可以震慑贼匪,又能震慑地方官,扼制贪腐。
  随即,李瑄将常平法的改革细致地讲解给李隆基。
  类似于常平盐仓。
  京畿道、都畿道、河南道、淮南道、江南东西道、山南东西道这些地区是盛唐商品交易频繁的地方。
  为了充分发挥常平的营利效能,朝廷可以对开元年间颁布的常平法作两点改进。
  其一朝廷直接经营常平业务。开元以来的常平法,具体业务是由各郡县自办,由于时局的动乱和市场消息的闭塞,各郡县常平赢利有限。
  李瑄建议朝廷派遣专官专理各郡县的常平仓,由朝廷选择一大臣,加以权职,统一指挥。
  适当情况下,还可以调遣一些其他力量,这样就可以减少了常平业务的中间环节,加快了常平商品的周转速度,加上市场情报及时掌握,因而大大增加了常平之利。
  其二扩大常平品种。传统的常平项自是米、粟、豆之类的粮食品种,这是被常平仓具有调节粮价的一面作用所规定的。想要发挥常平营利的作用,自然要把常平品种由粮食扩大,尽可能的将所有的粮食,各种酒、茶叶丝绸、瓷器、铁器,各地的生活用品。
  如果能常平百货,只要政局稳定,繁荣是必然的。
  当然,以天宝年间的官场,必然会出现贪腐常平百货的情况。
  需要杀一儆百,震慑那些贪官污吏,才能保证朝廷大的获利。
  “这是大工程啊!”
  李隆基眼睛一亮,如果完成不单单是获得税收,大唐一定变得更加繁荣。
  然后李隆基又看另外几个理财之法,李隆基虽不确定能否赚到钱,但理念很好,都可以试验一番。
  “七郎真大才也!可惜现在有更重要的战事等待七郎。不然一定为七郎加三十个理财使职,完成改革!”
  这些理财策略由李瑄提出,却不能由李瑄执行,李隆基觉得挺遗憾的。
  在李隆基心中,什么都比不上开疆扩土重要。
  “左相曾经为户部尚书,精通理财。在盛世之下,英雄们仰慕圣人的英明,所以朝堂人才济济。选拔贤良,一定可以完成!”
  李瑄笑着说道。
  主要是先让李隆基多挣一点钱,以后他再想办法整治。
  其实李瑄一直诟病“坊市制度”和“宵禁制度”,这是阻碍长安、洛阳更繁华的因素之一。
  而且这个时代长安严重“人口过载”,很多苦累都转嫁在关中百姓身上。
  特别是旱涝灾害的时候,京畿之地竟出现“路有冻死骨”的现象。
  即便开通广运潭,李瑄依然觉得有些不够,每天两京古道的官车不绝于路,运送的都是粮食等物品。
  但这些李瑄暂时改变不了。
  “好好干吧!将来七郎必成良相!”
  李隆基逐渐发现李瑄军事外的才华,心想着李林甫老了以后,后继有人了。
  与李隆基商讨好理财策略后,下午随李隆基一起宴乐。
  李瑄上前弹奏一曲琵琶,让李隆基直夸李瑄的技艺长进。
  杨玉环也不断鼓掌,看李瑄的眼神非同一般。
  “圣人,臣回长安已经月余,希望能早日回到河陇,整训军队,以应战吐蕃。”
  宴乐结束,李瑄向李隆基奏请道。
  计划九月作战,现已没有多久时间。
  “再过半月,准你回去。”
  李隆基摆了摆手,对李瑄说道。
  他还想李瑄陪他多玩几天。
  “臣遵旨!”
  李瑄没有多说,能尽快回去就行。
  接下来几日的早朝,都在议论李瑄提出的几项理财改革!
  大臣们隐隐发现,这些改革有诸多扼制贪官的策略,对不贪欲的人倒是无所谓。
  但大唐的贪官明显不少,贪多少,就看良心够不够黑。
  虽然损害贪官的利益,但理论来说,确实可以理财,又不会伤害到百姓。
  当理财战略确定后,李隆基又让李瑄兼职河西盐铁使,陇右盐铁使。
  原本兼任这些官职的官吏,都被调回长安。
  又加两使。
  而且这两使都有实权,可以有佐吏。
  原来这些使职的僚属,肯定会缺失一些,李瑄能任命新判官、佐吏。
  让李瑄失望的是,李隆基依旧没给他河西、陇右采访使的权力。
  他记得历史上哥舒翰成为两镇节度时,立刻就兼任采访使。
  李瑄也没有太过灰心,现在有支度使、盐铁使,已经可以钳制许多河西、陇右的官吏,去找他们的麻烦。
  他明白李隆基加这两个职位,是想看看他对盐铁的改革。
  一系列举动后,朝野大臣再次对李瑄刮目相看。
  又加权使,他们已经麻木了,这样的尊贵,什么时候才是极限呢?
  李林甫默然。
  他得知那些理财之策是李瑄一人所献,也感到吃惊。
  圣人这几年喜能理财的大臣,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李瑄每每投其所好,都恰到好处。
  李林甫现在面对李瑄,除非有真正能伤害李瑄的证据,不然不会轻易下手。
  他还是以对付太子为主。
  他觉得可以从朔方、河东节度使王忠嗣身上找点破绽。
  毕竟王忠嗣与太子李亨一起长大,私下称太子为“兄”。
  虽然王忠嗣忠的是国家,但得圣人不怀疑才行。
  他会选择李瑄不在长安,且时机成熟的时候动手,以免李瑄坏他大事。
  王忠嗣有入相之势,必然在入相之前,入相以后想动手就迟了。
  五月十日,李瑄以终南山寻道、并为圣人祈福为由,向李隆基请假几日,前往终南山。
  李隆基欣然同意。
  李瑄准备在终南山拜访一下谋士李泌。
  第158章 裴灵溪
  终南山位于长安以南,它是秦岭的中段,绵延数百余里。
  大唐建立,尊老子为李氏“先祖”,借此宣扬“君权神授”。
  同时,道教为了使朝廷支持,频频弄出太上老君显灵的迹象,迎合朝廷。
  大唐皇帝承认这些所谓的显灵,于是名山大川,就有更多道观出现,其中以为终南山为最。
  长安一带的百姓,人人都知道“寿比南山”的典故,还有本朝出现的“终南捷径”,使人们心中认为终南山是“仙山福地”,在这方面,天下没一座仙山有终南山出名。哪怕是华山、嵩山,都逊色一筹。
  由于终南山靠近长安,并且是道教名山,加上终南山和长安之间是广阔的平原地带,不需要翻山越岭,所以不论是王公贵族,亦或者平民百姓,都青睐这里。
  这里的道观基本都建立在山脚下,或者靠近平坦大道的山谷中,方便人来。
  周围甚至还有许多王公贵族的庄园别墅,在此度假玩乐。
  但许多真正的隐士,会在深山中搭建茅草屋,做清贫的地主生活。
  李瑄率领罗兴、廖峥嵘等十余名亲卫,轻装简行来到终南山东南麓宜寿县内。
  这里有赫赫有名的终南山太白峰。
  李泌就是在这一带隐居。
  前几日在长安,有人说在太白峰见过李泌,所以李瑄才想来拜见一下。
  如果可以,将李泌请为僚属。
  他需要一名的幕僚,为他出谋划策,不仅仅是如刘晏、杨绾那样军事和地方。
  还要关系到朝廷,以及私人方面。
  在此之前,李瑄要来宗圣观上香,为李隆基和杨玉环祈福。
  毕竟之前话撂在那了,做做样子还是要的。
  清晨,薄雾稍笼,带着微微凉意,从客栈出来后,就向宗圣观赶去。
  一路上,杨柳如烟,百花竟放,松柏青翠欲滴,这条道明显被装扮过。
  而且路上车水马龙,但不一定都是来宗圣观祈福的,还有其他道观,甚至还有不少佛家寺庙坐落在周围。
  一个时辰左右,一行人来到宗圣观。
  “七郎,这里环境很不错啊!”
  罗兴看到这里的景色,向李瑄夸赞一声。
  这里山水秀丽,环境清幽。背靠的山脉雄浑巍峨,如波涛起伏,有一条小溪从山谷流下,似绸缎,如玉帛,淙淙汩汩。
  观前还有一湾湖水似明镜。
  他们骑在马上,依稀能看到其内亭台楼阁宫塔遍布,像是是仙境一样。
  “是不错……”
  李瑄只是微微点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