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271节

大唐天将军 第271节

  所有将领都觉得回纥背叛他们,准备杀回去给回纥一点颜色瞧瞧。
  “李帅,在这个节骨眼上,回纥骑兵突然南下,明显是为了策应吐蕃。但属下猜测他们并不敢真正进攻我大唐。骨力裴罗不会这么冲动。”
  将领们议论完后,刘晏向李瑄分析道。
  “不错,回纥建国不容易,我以为骨力裴罗父子会安分守己,没想到他们敢将兵南下,乱我军分寸。”
  李瑄知道历史彻底改变。
  回纥不想吐蕃被打败,所以才有此次南下。
  李瑄是有灭掉回纥的想法,改革草原,但那得他掌权以后。
  现在回纥出兵,不仅仅打破他对吐蕃的计划,也打乱他心中的部署。
  “启禀李帅,我军需要立刻回防。若回纥真敢进攻河西,我们就是千古罪人。属下建议八百里加急至长安,请圣人令朔方、河东的骑兵出塞,对回纥进行威慑。”高适向李瑄建议道。
  只是这样,他们辛辛苦苦准备的战术怕是要耽搁了。
  但他们不敢拿河西的百姓去赌。
  李瑄在军中的口号一直是“安边护民”,连河陇百姓都知道,李瑄善待士卒,爱护百姓。
  “可惜探马未查探出回纥骑兵的数量,估计三到五万之间。回纥整合九姓铁勒和一些突厥部落、游牧部落后,号称控弦二十万。但他们能派遣的士兵也就五万骑,最多再加上三五万的附属部族。所以他们南下的数量有限。”
  李瑄纠结要不要回军。
  用一个多月才聚集的兵马,如果回军,就不用再来了。
  不是时间赶不及,而是这一来一回再一来,太影响士气。
  “属下觉得回纥知道我军回军,他们会立刻撤走,不与我军战斗。”
  刘单向李瑄说道。
  他们完全会被回纥牵着鼻子走,除非征伐回纥的王庭。
  在众人商议一个时辰后,又一个黑色袋子送过来。
  这一次的信件更详细。
  回纥派人向白亭守捉送信,说回纥无心寇侵大唐,让大唐军士不要误会。
  他们虽然在白亭海以北一百三十里的绿洲上阅兵,但那里是回纥的领土,距离大唐领土还有近百里,不算冒犯。
  “欺人太甚,这明显是恐吓我大唐,让我大唐放弃进攻吐蕃。回纥是什么东西,竟也敢这样?”
  赤水军副使李朱师拍案而起。
  回纥的这副嘴脸更让他们觉得厌恶。
  只要李帅一声令下,李朱师就会率领赤水骑兵杀回去。
  第168章 率临洮军、赤水军突袭回纥“阅兵”
  将领们义愤填膺,捶胸顿足。
  人更容易接受敌人的偷袭,但不可能接受盟友的背叛。
  十二万大军聚集在陇右,这是非常耗时耗力的调动。
  河陇诸郡支度,早在半年前,就开始在陇右积累粮食。
  可以说,此次战争,是大半年的准备。
  辛苦大半年,却要付诸东流。
  “先生,你如何看这件事情?”
  李瑄没有听这些暴躁的将领们,而是向李泌询问道。
  他知道是自己进攻性太强,彻底改变回纥。
  骨力裴罗害怕他打败吐蕃后,去进攻回纥。
  骨力裴罗的预测是对的,他早已有对草原改革的想法,使其彻底纳入中国疆土。
  但不是现在。
  现在他没有精力,更没有能力处理草原。
  被回纥摆一道,李瑄内心还是很生气的。
  “将军,吐蕃在修建九曲、青海的城堡,只要修建完成,凭借吐蕃的兵力,我军想要拿下这些城堡,需要付出更大的死伤,甚至可能难以攻下。”
  “待朔方、河东出兵,哪怕是骑兵,也需要一个月以后才可以聚集。等到达郁督军山,北原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不适合战斗。回纥也意识到这一点。且回纥留有数以万计的骑兵抵挡朔方军、河东军。”
  “而我军河西兵马回去后,他们一定会从白亭海以北退兵。然后派使者入长安说明‘误会’。”
  李泌向李瑄分析一下背景,意思是回纥只想拖到冬天,不让大唐在今年进攻吐蕃。
  等回纥使者入长安,献上珠宝,真心道歉一下,再加上老臣们的德性,估计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将军现在有四条路了可行。一为放弃此次对吐蕃之战,将河西兵马召回去。”
  “二为不管回纥骑兵,继续对吐蕃展开计划。”
  “三为撤回一部分河西步骑,用以牵制回纥,重新制定计划。”
  “四为惩戒回纥骑兵,以免回纥得寸进尺,下次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李泌又给出李瑄选择。
  他话音落,将领们七嘴八舌的争论。
  不外乎第二条和第三条方案,他们笃定回纥就是阅兵吓唬人。
  也有如赤水军这样激进的,希望掉头去惩戒回纥。
  那也是军功!
  他们想在今年先联合河东、朔方,将回纥击破。
  等来年的时候,再想办法对付吐蕃。
  回纥王庭不就仗着离朔方、河东远,以为一时不可能调动。
  但大唐如果倾尽全力,绝对可以在明年春天完成调动。
  而大唐河西也可以威逼回纥,向宁寇军和白亭守捉运送粮草,等待朔方军到来后,河西军过去夹击。
  “凡事要分清主次。回纥再怎么也只能是跳梁小丑,远远不如吐蕃意义重大。我们倾尽四镇兵力讨伐回纥,如果到达郁督军山之前,回纥已经迁徙西北,加上那些零星的小部落,我们就算胜利,数年之间也已过去!”
  李瑄驳斥想与回纥全面开战的将领。
  草原如果那么容易征伐,也不可能古今都存在。
  之前后突厥的分裂,是大唐逐个击破。
  现在回纥可是一统九姓铁勒,收拢不少突厥、拔悉密、突骑施等部落。
  不同于突厥,大唐每一次大军出塞,动辄数千里。特别是朔方、河东那边,距离如果没有一人双马,就必须发动民夫。
  一人双马,也要以战养战,不断劫掠战利品,才能到达郁督军山。
  而且一定要获胜,否则就要杀马充饥,狼狈而归。
  “对吐蕃的攻击不能停。诸将安抚士兵,暂且在河湟之间修整。所有通往吐蕃的道路,全部封死。封闭河西走廊,关闭玉门关、阳关。”
  “河西走廊上的商人,暂且原地露营。不得离开。诸郡兵守护各郡城、县城,在任何一条小道上,设计路障。非持有牒的当地百姓,任何人不得通过路障。”
  “诸守捉、小军、军城中,轻骑全部巡视边塞,不得任何人通过翻山、过河等手段,离开唐境,违者格杀勿论!”
  李瑄一连下达几道命令。
  十二万兵马齐聚河湟,怎么能退回去呢?
  哪怕拖到十月以后,哪怕下雪,李瑄也要完成对吐蕃的进攻。
  封闭河陇,并非让回纥无法探知大唐是否退兵。
  而是李瑄准备对回纥阅兵的骑兵,进行突袭。
  灭掉他们一波骑兵,他们就会老实一点。
  而吐蕃也无法得知大唐是否退兵。
  等李瑄对回纥完成打击的时候,再回河湟,原计划行事。
  突袭回纥的军队,正是他麾下,经过扩充的两万临洮军。
  最起码一人双马,只带二十天的粮食,进行突袭。
  “李帅的意思是?”
  所有将领、僚属屏着呼吸看向李瑄。
  “我准备率领临洮军,凭借多马骑兵的机动性,对回纥骑兵进行突袭。”
  李瑄向诸将、僚属说道。
  “回李帅,回纥一定会在白亭海一带,布置大量探马。若遇到我军精骑,必然撤回郁督军山。”
  刘晏向李瑄提醒道:“而且回纥毕竟是大唐名义上的附属,出击他们需要向圣人禀告。”
  “我知道。我会先八百里加急,禀告圣人,回纥已经算背信弃义,他阻挠我大唐军功,圣人必动怒。同时,我率骑先至新泉军,然后由新泉军带路,从沙漠(腾格里沙漠)中穿梭到回纥侧后方,趁机下达袭击。”
  “为迷惑回纥,我会令河西的回纥、浑、思结、契苾、吐谷浑、突厥、羌、薛延陀等胡部,组一万骑兵,到白亭海进行威慑。”
  “回纥看到这些部落组成的联军,只会以为大唐是想吓走他们,而主力欲进攻吐蕃。他们有五万骑兵,定不会被吓走。”
  “而这时,我临洮军机会至,与一万胡骑,一起夹击回纥。”
  李瑄一字一句地向众将说道。
  这样,成则让回纥王庭胆寒。
  不成则退回去,没有太大损失。
  哪怕突袭不成功,回纥也会因此有顾忌。
  河西的胡人诸部,李瑄一般是不想调动的,现在只能拿他们去充个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