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341节
这个惊天喜讯,让一些丢失女儿的百姓热泪盈眶,连家门都忘关,向东城飞奔。
没有丢失妻女的人,也纷纷出城观看。
因为贼商,让城中的妇女不敢出城,哪怕是去城外的河边洗衣服,也提心吊胆,生怕被“神出鬼没”的贼商掳走。
一提起贼商,敦煌百姓们咬牙切齿。
连城中的胡商听到这个消息也坐不住。
因为他们知道大唐要抓的贼商,就是经常倚仗人多,在罗布泊荒原杀人越货的恶霸。
玉门关、阳关外沙漠上的皑皑白骨,大部分都是这些人制造。
商人的世界是残酷的,一支十几人的商队和一支上百人的商队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上相遇。
只要有一点歹心,沙漠中就会埋下十几具白骨,神不知鬼不觉。
在没有法律的约束下,道德不堪一击。
于是,许多商队组成的商盟出现。
人少的商队,往往不会独自出阳关、玉门关,积累同族、或者熟识的商队,相约一起,通过荒原沙漠。
只要有数百人,邪恶商队哪怕有同样的人数,也不敢硬拼,得不偿失。
一时间,敦煌城万人空巷,汇聚在东门前。
一刻钟后,李瑄率领大军出现在东门。
之前等待孙女的老者看到这么大的阵仗,立刻拄着拐杖站起来。
他左张右望,又缓缓靠近。
而神策卫、玉门军骑兵也在李瑄的示意中停下,在护城河外的广阔地摆开。
那些家在敦煌城的良家妇女,下马靠前。
眼看是自己的家,但想到自己所受的侮辱,有些近乡情怯。
好在唐代不像后来一样。
当这些妇女上前的时候,东门老人一眼看到他日日夜夜思念的孙女。
儿死于兵,儿媳亡于病,他和孙女相依为命。
他还想着将来看到孙女出嫁,就能瞑目。
但孙女在一次东门外出后,再也不归。他痛心疾首,本来还算可以的身子,需要拐杖相靠,田地也荒芜了。
再次看到孙女后,他确定不是梦。
颤颤巍巍地走过去,老泪纵横。
“阿翁……”
李瑄最先问话的清秀少女也轻喊一声扑过去……
还有二十来名丈夫、父亲,看到自己妻子和女儿。
生离死别,感情流露。
其他一些非敦煌城的妇女,她们会被送回家乡。
难免也会让一些人悲痛。
贼商被捉了,而他们的妻女未归,代表以后不可能归来了。
“传闻李将军是爱民如子的英雄,以前我还不信,现在是我无知了。以尊贵之躯,行这样的事情,也只有他了。”
“官府年年抓贼,却不如李将军来敦煌几日。”
“这是真正的大英雄!”
“如果我儿子长大了,就让他到李将军的帐下从军,即便战死,又有何恨?”
“看来城中的豪强,也是李将军所抓,以后我们敦煌百姓有好日子了。”
“李将军雪满弓刀,生撕虎豹,力托城门,斩将搴旗,一定是神仙转世,他是为民除害而来……”
周围的百姓,议论纷纷。
他们无不敬服李瑄,甚至还将李瑄比作神仙转世。
第200章 李林甫权势再减,太原城外的太子奴仆
“杀贼商!”
“杀贼商!”
敦煌城的百姓议论片刻后,不知是谁带头大喊一声。
其他百姓皆义愤填膺,纷纷举起拳头大喝。
这些年来,敦煌郡失踪的妇女,肯定不止这些。
这些丧心病狂的胡商,必须去死,才能平息民愤。
这种怒吼声,将一个个贼商的脸吓得煞白。
前日的战斗,他们已经死了很多人。
他们自知难逃一死,但百姓的汹涌澎湃,还是让他们畏惧。
即便不是贼商的胡商,都吓得缩头,他们害怕百姓因身形相似,将他们按住一顿暴打。
好在有李将军在,他们没有散逃,因为李瑄胡商中,是颇有威望的存在。
李瑄一直以秉公而闻名商人之中,李瑄曾在凉州城鼓励过经商,说出“公平竞争”“以信为立”的话。
李瑄也丑话说在前头,商人犯法以律法处。
那些贼商必死。
他们贩卖大唐女奴,赚得盆满钵满。
而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乡亲们!”
见群情激忿,李瑄在罗兴和薛错等骑的拱卫下,跃马而出至前。
百姓知道此英武不凡的将领,就是李将军,皆收回手臂,不再发声。
嘈杂的现场,变得寂静无声。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贼商死有余辜。然非现在,我等还要好好审问商贼,从中得到一些信息。先让他们多活几天。待问询完毕,就将他们与敦煌的贪官污吏、豪强斩首于东门。”
李瑄掷地有声地扬声一喊。
百姓们信服李瑄的话,纷纷举手应和李瑄,目不转睛地瞻仰传说中李将军的风姿。
他们的崇敬,皆写在在脸上。
如果李将军可成父母官,敦煌不再黑云,不惧有黄沙。
“阿翁……李将军是天人,是他救了我们。”
清秀少女看着李瑄,向老人说道。
她的眼中明亮一瞬,又很快暗淡。
“李将军无所不能!”
老人呐呐地说了一句。
一件事情,能体现一个人的魅力。
老人此时已经深信李瑄无所不能。
可惜他老了,无法报答李瑄的恩情。
只能在家里焚香,祝福李瑄能健健康康。
在欢呼中,百姓们拥簇李瑄入敦煌城。
李瑄令士兵将其他女子送回敦煌周围的乡里。
无家可归的婢女,暂时待在敦煌城中。
等待后续的安排!
抄家豪强,抄家官吏,榨干贼商,能获得大笔财富,李瑄会做主补偿他们一些。
还会补偿那些妻女永远也回不来的家庭。
李瑄回到太守府后,立刻写奏折,陈述盛玉亮等官吏的累累恶行。
希望李隆基能直接处死他,并尽快让吏部选派官吏,到敦煌赴任。
他再次在信中暗示监察御史、之前的采访使不作为,准备将火引到李林甫身上。
按理说处死一名太守流程很多。
但李瑄清楚,李隆基在听信一个人的时候,会果断放出权力。
就像前世罗希奭一路从青州杀到岭南,不单单是太守,连大臣,李适之那样当过宰相的人,都可以任意处死。
杀人之罪,莫须有!
整个案子,李瑄交给颜真卿去处理。
现在颜真卿的另一个身份是河西采访使判官。
翌日,清晨。
李瑄率领亲卫,与玉门军使安元贞到达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玉门关和阳关这么出名,想来有王之涣和王维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