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354节
可想而知,王鉷心中的难堪,所以配合李林甫算计了杨慎矜。
但是这一世,王鉷并没有和杨慎矜决裂,还使权势大减的李林甫不断拉拢与李瑄利益相冲的杨慎矜,使杨慎矜归于李林甫门下。
李瑄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
三司推事,大理寺卿李道邃一直与李适之关系好,没少和李林甫作对;大理寺少卿杨璹又被李瑄策反。
刑部尚书是裴宽兼任,由刑部侍郎参与此案,而刑部侍郎是张均,是张说的儿子。
张均和张垍两兄弟,都是李林甫的死对头,早在张九龄时代,就与李林甫对着干。
这对兄弟萌荫父辈,在政坛上一向坚挺。
在李隆基心中,张说一直是心中地位最高的宰相。
张说是张九龄之前的文坛领袖。他在李隆基还是太子的时候,派人送去一柄佩刀,暗示李隆基要果断下手铲除太平公主。
再次拜相后,帮助李隆基完成泰山封禅,完成募兵制,把国力推至一个新高度。
所以李隆基对张说子嗣很照顾。同样是开元名相的姚崇子孙,有的已经被杀被贬。
所以李瑄觉得刑部也不会坏他的事。
只剩下杨慎矜和御史台的一个一众官吏,会给他使绊子,所以李瑄要算计一下杨慎矜。
“杨中丞,听说你和一个叫史敬忠的还俗僧人有来往?那史敬忠还有法术?”
刚才只是开胃菜,李瑄突然盯着杨慎矜,向他问道。
历史上,杨慎矜与一个叫史敬忠的还俗僧人亲密无间,两人时时谈论谶书。
对于诡秘奇异之事,杨慎矜一向深信不疑。
他认为史敬忠是一个有法术的高人。
也知道圣人忌讳这样的高人,所以一直瞒着。
但有的事情,注定难以隐瞒。
杨慎矜有一个美貌的侍妾叫明珠,史敬忠屡屡对她眉目传情。
史敬忠是高人,高人喜欢,杨慎矜当然要把这名侍妾送给他了。
有一次,史敬忠路过虢国夫人家时,虢国夫人见到明珠漂亮,并要留下明珠,史敬忠不敢拒绝。
不久后,虢国夫人入宫,并带上了明珠。
既然李隆基与明珠见面,那杨慎矜与史敬忠交往谶书的事情,便不是秘密。
此事,也成为杨慎矜败亡的导火索。
李瑄准备抓住这一点,逼迫杨慎矜为他效力,阴李林甫一把。
“回大夫,史敬忠只是我一个普通朋友,哪有法术呢!”
杨慎矜连忙矢口否认,这一刻,他如芒刺在背。
他隐瞒的很好,不明白李瑄为何知晓?
如果李林甫知道就算了,但李瑄一直在边疆啊!
“啪!”
“大胆!我已听说史敬忠夜间拜访你,你们坐在庭院里推演星象变化,直到深夜才离去。史敬忠还在的宅院中驱邪!那史敬忠一直在妖言惑众说天下大乱,你是隋炀帝杨广的玄孙,是不是想图谋天下,恢复隋室?”
李瑄突然拍了一下案子,同时脸色变化,向杨慎矜质问道。
不仅道名杨慎矜与史敬忠的神神鬼鬼,还一顶大帽子扣在杨慎矜头上。
李隆基是信道教,但巫术、谶书和道教是两码事。
李隆基一直认为这是邪门歪道,李隆基的原配妻子王皇后,就是因为“符厌事件”被废。
面对李瑄的质问,杨慎矜的脑袋一下嗡住了。
怎么会呢?
李瑄竟然全知他和史敬忠之事。
一时间,气氛僵住,杨慎矜呼吸急促,吞吞吐吐说不出话来……
第206章 收复杨慎矜,我能杀死猛虎
“杨中丞,我所说之言,是否属实?”
李瑄见杨慎矜不说话,又淡淡地问一句。
“是……不是……”
慌神的杨慎矜点头后,又迅速摇头。
他的心在砰砰直跳。
各种情绪和疑惑填在胸口,以至于语无伦次。
“到底是不是!”
李瑄乘胜追击,又重重地问杨慎矜一句。
“不是。杨氏已失去神器一百多年,天下民心向唐,我怎么可能再想念隋朝呢?”
又沉默片刻,杨慎矜静下心说道。
他有意回避史敬忠之事!
“我对史敬忠知之甚详,现在就将他抓住,押送至兴庆宫,由圣人问询。难道你不知道身为大臣言谶的后果吗?天命在圣人那里,岂是你们能动摇的?”
李瑄说罢,起身就欲离开御史台。
杨慎矜听后更慌了,他立刻叫住李瑄:“大夫且慢,下官与史敬忠只言于天象,绝对未言不忠之事,还望大夫明察。”
他虽然相信史敬忠,但也知道圣人不能容忍这一点。
如果被圣人得到史敬忠言过天下大乱,圣人必会大怒。
到时李瑄再煽风点火,诬告他意图利用谶书恢复隋朝,只怕小命不保,家族也会被牵联。
“我不信!”
李瑄丢出这三个字后,继续挪步。
“大夫若能信我,下官愿意帮助大夫做任何事情。”
眼看李瑄就要迈出大堂,杨慎矜咬了咬牙,前几步喊道。
他能当上御史中丞,自然不是蠢人,李瑄没有直接告密,而是先向他说。
明摆着就是以此威胁他。
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事情,杨慎矜只能向李瑄服软。
不单单是他,他的兄长少府少监杨慎馀,他的弟弟洛阳令杨慎名也会受到牵连而死。
因为他们也姓杨,是隋炀帝的玄孙。
“我可不是李林甫!一切都是为国为圣人,两袖清风,秉公办事!”
李瑄停下脚步,扭头向杨慎矜说道。
“大夫虽年少,却也德比山高。下官必为大夫赴汤蹈火。”
杨慎矜松一口气,心中虽然不好受,但表面上还得恭维李瑄。
“不论是侍御史,还是殿中侍御史,都需要刚正不阿,正视绳行的人担任。卢铉等几个侍御史,没有这样的德行,有什么证据把踢出御史台吗?”
李瑄又重新回到座位,向杨慎矜说道。
这一次,杨慎矜不敢坐着。
李瑄的一句话,又把杨慎矜问住了。
这是要他交投名状啊!
卢铉等几名侍御史,都是李林甫的爪牙。
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一样,虽然品级不高,却是御史台最核心的组成。
无数名臣宰相,都担任过侍御史的职务,“青豺噬虎”,指得就是穿七品绿色官袍的侍御史总能对大臣进行拿捏。
圣人在指定大案中,不会用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吏,往往由侍御史审理。
“怎么?不愿意吗?”
李瑄看了杨慎矜一言,平淡地说道。
“明日早朝,下官会找机会弹劾卢铉等侍御史。”
杨慎矜心中一凛,赶紧说道。
“就明日早朝,如果杨中丞找不到证据弹劾卢铉等人;我就会弹劾你。”
李瑄向杨慎矜威胁。
如卢铉那样疯狗一样的小人,又经常在御史台办案,身为御史中丞,怎么可能没卢铉的证据呢?
“是!”
杨慎矜只能遵从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他脑海中想象用什么办法为李瑄交上投名状。
“好!我就不去捉拿史敬忠了,关于史敬忠之事,杨中丞的小妾、奴婢都清楚。我还有其他把柄,如果杨中丞能大公无私,我或许就把这些不美好忘记了。”
李瑄又对杨慎矜说道。
这次当然是吓唬他的。
李瑄不怕他藏起史敬忠,因为还可以审讯他府中的人。
主要是让杨慎矜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以为李瑄掌握他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
“下官一定听从大夫的吩咐,铲除奸佞,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