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358节

大唐天将军 第358节

  但这几年,一次又一次,普通人都有容忍限度,更何况是皇帝。
  “彻查也不是你彻查!这上面有些案子,需要彻查吗?卢铉做的事情,不是证据确凿吗?他凭什么敢用驴驹拔橛对付王忠嗣?”
  李隆基越想越气。
  若非看李林甫有能力,又忠心耿耿,他必直接罢相。
  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开元二十五年,到天宝二年,朝堂在李林甫的主持着,没有什么烦人的事情,他能纵情玩乐。
  他不用再去洛阳“移都就食”,奔波劳累。
  春天,他可以在兴庆宫中赏着独一无二的春色,通过夹道到曲江游玩;夏天到大明宫避暑;秋天到龙首原游猎;冬天到华清池幸汤。
  上天又赐予她玉环娘子那样的宝物,让他在今后岁月得以温柔。
  边塞的扩张,屡屡得胜。
  西戎南越,各国使节,朝拜不断。
  各地的珍宝层出不穷送往长安,龙辇车驾所到之处,关中百姓,无不呼应!
  李隆基认为这是李林甫执宰的功劳,所以能让他舒舒坦坦地过上“好时光”。
  那几年间,他感叹天上的神仙,也不过如此!
  他在美妙的岁月中,一改之前宰相只能担任三四年的惯例,让李林甫一当就是十来年。
  他知道李林甫玩弄权术,知道李林甫打压太子,但他只要李林甫的忠心。
  因为李林甫昼决狱讼,夜看牒椟,常深夜才离开中书省。
  他认为李林甫有能力帮他管理江山,一度有将政事完全托付的念想。
  李隆基想让李林甫一直当宰相,直到老去。
  可这几年到底是怎么了?
  李林甫一次次的犯错,李隆基十来年积累的信任,将要消磨干净。
  他的功绩明明越来越强,李七郎帮他直逼太宗皇帝。
  或许今年,就能完成太宗皇帝也完成不了的事情。
  难道,李林甫已经老了?
  “臣有眼无珠,臣该死!”
  李林甫还像前几次一样,祈求饶恕,以为能凭借之前的功劳,对他既往不咎。
  他那声泪俱下的模样,看起来非常可怜。
  “李将军,由你审理这些御史,特别是那卢铉,一旦证据确凿,直接用驴驹拔橛将他处死。”
  李隆基向李瑄吩咐道,语气严厉。
  “遵旨!”
  李瑄起身拱手,虽表情没变化,心里觉得大势已成!
  就等卢铉、独孤元等人罪责落实,看李隆基会怎么处置李林甫。
  这一世,李瑄本能地排斥李林甫。
  而且李林甫阴险如毒蛇,随时会在黑暗中咬他一口。
  如果能早点除去,符合他的利益。
  “退朝!”
  李隆基没管跪在地上的李林甫,直接下令退朝。
  “恭送陛下!”
  随着监礼官的喊声,文武百官恭敬一礼,目送李隆基在女官、宦官的拱卫下,离开兴庆殿。
  圣人不在,兴庆殿上的气氛尴尬。
  因为李林甫还跪在地上!
  李林甫更尴尬羞愧。
  明明是他对付太子和王忠嗣的布局,怎么会成这样呢?
  七个侍御史,全部是他推荐。全部犯法!
  李林甫知道他们是什么货色,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忠心于他。
  大臣们都没退出兴庆殿。
  李林甫的儿子李岫,跑过来一起跪在李林甫身旁,用行动安抚李林甫。
  大臣们感叹李岫不愧是李林甫最器重的儿子。
  即便是平日与李林甫亲近的大臣,此时也不敢靠近。
  显得人走茶凉!
  不同的景象,李瑄身边可谓众星拱月,除了几个与他一同参加朝会的兄长,许多文武大臣都纷纷跑过来向李瑄问候。
  他们皆称李瑄为“李大夫”。
  “右相,你是百官之首,可不能这样啊!”
  李瑄回礼一众文武大臣后,来到李林甫身边,就要拉李林甫起来。
  其实李林甫起来也没关系。
  “无陛下之命,我绝不起身,愿跪死恕罪,以表对陛下的忠心。”
  李林甫竟然甩开李瑄的手,不愿意被扶起来。
  李瑄又不能强行拉他。
  算了,你厉害!
  李瑄巴不得明天当李林甫的治丧大使呢!
  不再理会李林甫,径直走出兴庆殿,李瑄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208章 太子李亨认罪,施展酷刑
  李瑄与左相裴宽,一起出兴庆宫。
  当前只有左相裴宽,能与李瑄并行。
  都知道尚书比李瑄的官职更大,但地位上差李瑄不少。
  如果李瑄被调入长安,只升为尚书,便是明升暗降。
  “晃儿和胄儿一直想与李大夫顽耍,苦于我们的身份,不能过密,十分的遗憾呐!晃儿比李大夫还大一岁,今李大夫位极人臣,晃儿还是碌碌无为。天生英才,便是如此!对国家和百姓,只有李大夫没有辜负啊!”
  走在出兴庆宫的路上,裴宽感慨万千地说道。
  一晃三年多,当初在灵翠楼打架斗殴的三个少年,是长安权贵们茶前饭后的谈资。
  现在天下才俊,似乎不及李瑄一人风流。
  哪怕是岭南、黔中的人,也知道李瑄的名声。
  生子当如李七郎!
  这是包括裴宽,无数王公贵族的感叹;也是人人羨慕李适之的原因。
  朝堂上,裴宽虽拜相,身边有尚书结成同一阵线,但也缕缕受到李林甫的压力。
  今年春天的时候,李林甫策动同族兄弟裴敦复来对付他。
  裴敦复被算计,花三百金请虢国夫人在圣人面前说裴宽坏话。
  李隆基不分青红皂白将裴宽叫过去骂一顿。此差点让他相位难保。
  好在李瑄在这关键时刻回来,对李林甫迎头痛击。
  想到李林甫现在还跪在兴庆殿中,裴宽不免心中爽快。
  “我与裴胄、裴晃为总角之交,大丈夫对情谊不会轻易忘记的。我等着和他们同朝为官!”
  李瑄回答裴宽前半段话。
  裴宽的手段,太光明正大了,他处理公务的时候,不看背景,甚至六亲不认,
  这样会得罪许多人!特别是兼刑部尚书以后。
  裴宽拜相期间,在李林甫的推波助澜下,会有许多反对的声音。
  想和李林甫一样长居相位不现实,李瑄估计裴宽和姚崇、宋璟一样,干个三四年就会被罢相。
  如果再被阴一次,时间会更短。
  这一世,裴宽被虢国夫人状告一次没倒下去,已经算很坚挺了。
  主要是之前裴宽对李隆基留下好印象,已经成为宠臣,又是名望天下的宰相,李隆基不可能再因为杨玉瑶的几句话,就罢免一个宰相。
  “李大夫如何看待右相?”
  裴宽低问李瑄。
  “最多过一两个时辰,李林甫就要昏倒在殿上。”
  其实从兴庆殿出来的那一刻,李瑄就知道李林甫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了。
  等跪的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假装昏倒,触动李隆基的恻隐之心。
  以李隆基对李林甫的特殊感情,说不定真会再次饶恕李林甫一次。
  裴宽点了点头,李林甫看似丢人地跪在殿中,实则是在自救。
  李瑄与裴宽一路聊到宫门口后,裴宽告辞。
  裴宽也没有问李瑄接下来该怎么做,他没必要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