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361节

大唐天将军 第361节

  当王维回来后,立刻辞职不干。李隆基自然不答应。
  王维是当前的文坛领袖,是朝廷的牌面,是太平盛世的象征。于是李隆基给王维一个更清闲的官,兵部的库部司员外郎。
  “铛铛铛!”
  随着兵卒不断地敲击枷柄,卢铉感受到痛苦,叫得更凄厉。
  “卢铉,你招不招供!”
  李瑄看卢铉的身体逐渐拉长,从公堂上走下来,向他问道。
  “让我招什么?我从未向王忠嗣动刑!”
  卢铉不招,他咬着牙纵憎恨地看着李瑄。
  好歹也是大才子,竟然用这种卑鄙手段污蔑他。
  “还嘴硬!加大力度。”
  李瑄向士卒吩咐。
  然后转而看向其他御史:“看等会你们的嘴是不是和卢铉一样硬!”
  御史们看到卢铉的惨状,更是肝胆俱裂。
  卢铉改进武则天发明的驴驹拔橛酷刑,最终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士卒们一次次敲击,明显能看卢铉的腰身不断地拉长。
  卢铉的五脏六腑好像都已经出问题,以至于他的口中、鼻子都有鲜血流出。
  他想昏过去,但这种情况下,他哪能昏沉啊?
  刚有昏迷,就被痛感震醒。
  他终于体会到之前被他用刑的官吏的痛苦。
  “停……我招供……”
  卢铉的意志再坚定,也不能经受驴驹拔橛的不断摧残,在神志都不清晰的情况下,卢铉有气无力地向李瑄求饶。
  不知是承认谋害王忠嗣,还是承认冤杀咸阳尉,亦或者以前他犯下的累累罪行。
  杨慎矜立刻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罪状,又将笔放在卢铉手里。
  卢铉痛苦不堪,很难签字,但此时此刻,李瑄并没有下刑,他在疼痛难忍的情况下,不得不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他眼前一片模糊,连内容都无法细看。
  “卢铉身为殿中侍御史,知法犯法。使御史台没有法度,使朝廷失去纲纪,令官吏冤死,令百姓悲哀。没有信义,不知廉耻,不尊长者,利欲熏心。卢铉依仗权势为非作歹,离间君臣天理不容,贪财好色鱼肉百姓,酷刑杀人十恶不赦,妄用天后朝酷刑,使乾坤翻转,朝野混乱。如此伤天害理,奉圣人之命,用之酷刑施之彼身。”
  “将酷刑最大,处死卢铉!”
  李瑄接过杨慎矜呈上的罪状,观看一番后,细数卢铉罪状,向士卒下达命令。
  说完,他重回公堂之上。
  “李瑄,你……你不讲信用……”
  卢铉听说李瑄要处死他,猛然间惊醒,他不顾疼痛,对李瑄嘶哑地喊了一声。
  他直呼李瑄的名字,看起来癫狂。
  “我可没说过放你!难道这样的罪行,你还想活命吗?”
  李瑄目光盯着卢铉。
  虽然有私怨,但他从未将卢铉这样的小人物放在心上。
  这一次,李瑄为天下而杀卢铉这样的御史,以警天下。
  “李瑄……你不得好死……”
  卢铉的叫骂声,很快就偃旗息鼓。
  因为他眼睛也流出血来,他疼得已经叫不出来了。
  他腰变得更长。
  已经承受到人的极限……
  陈论、独孤元等御史汗流浃背,他们别过头,不敢去看昔日同僚的惨状。
  他们更担心下一个到来的是自己。
  李瑄杀人,简直和他们不遑多让。他们这才想起来,自己这些人加起来,杀的人也不过是李瑄的零头而已。
  渐渐地听不到卢铉的喊声。
  又听不到卢铉的呻吟声。
  最后连喘息声也没了……
  “禀大夫,卢御史已经气绝身亡……”
  小卒探了一下卢铉的鼻息,向李瑄禀告。
  “嗯!人拖下去,刑具留下……”
  李瑄挥了挥手。
  之身说驴驹拔橛将人拽两半是吓唬人的。这种刑具没有将人拽成两半的强度。
  到一定程度,人会活活痛死。
  当李瑄说出“刑具留下”这四个四后,御史们面无血色,他们双腿打颤,不能自己。
  “陈论,你无端陷害万年尉,你可知罪?”
  李瑄拍了一下桌子,点到侍御史陈论。
  “下官知罪……请求大夫对下官从轻发落……”
  陈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求饶道。
  “下官也知罪……请大夫饶恕……”
  其他的御史也纷纷向李瑄求饶,害怕大刑加身。
  特别是张志亮、独孤元这样的罪行,只是免职而已。
  其他的就算重惩,也不想死在公堂上。
  他们以为李瑄敢用驴驹拔橛对付他们。
  就这样,所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都签字画押。
  李林甫的事情很隐蔽,他们也不清楚。他们只是李林甫的一把刀而已。
  许多事情,李林甫根本不用吱声,他们就帮李林甫给摆平了。
  还有一个叫李珦的侍御史,他虽然认罪,但他只是认自己的罪。
  他罗织罪行,肯定是李林甫指使,李瑄让杨慎矜对李珦严加审讯。
  御史台清除的差不多时,李瑄再来到监牢中。
  此时,御史台再无人能阻碍李瑄!
  即便还有一些是李林甫的人,但那些小官都不足道,只要侍御史,殿中侍御史肃清,李林甫就会在御史台失去权势。
  那边外放的监察御史,不过是无根之萍罢了。
  “王将军,太子已经承认派奴仆到太原,你过目一下吧……”
  李瑄将李亨签字画押的状纸交给王忠嗣。
  疑惑的王忠嗣,伸手接过这份状纸。
  他看到李亨派人是为他送梨花春酒,有些不信。
  但太子都这么说了,他又能怎么样呢?
  按照律法,只是这样不为罪责。
  但圣人的猜忌还在。
  圣人不可能只是想象梨花美酒,然案子可以结束。
  至于对太子、对王忠嗣的处罚,全靠李隆基决断。
  “李将军,我签字!”
  王忠嗣迟疑一翻后,承认他从未做过的事情。
  他能用反间计,离间草原,灭掉突厥汗国,自然是一个聪明的人。
  知道李瑄想要大事化小。
  一直拖下去,将牵联子女。
  “王将军会安全的!”
  李瑄说安慰王忠嗣后,带着佐吏离开。
  不论是接触王忠嗣,还是接触太子。李瑄皆是带着杨慎矜等佐吏。
  未与他们单独见面,这样能避免李隆基心中的疑虑。
  “大夫,听说右相昏倒在兴庆殿上,被人紧急送回府上,圣人还派御医为其诊治。”
  李瑄出监牢后,杨慎矜将自己得到的消息告诉李瑄。
  “只有这样右相才能下得了台,能博取圣人的同情。圣人宠信李林甫,他是有智慧的。但李林甫先后失去刑部、吏部、大理寺、御史台的权势,他的爪牙和党羽,不断地被绳之以法,他还有什么可失去的呢!看吧!过不了多久了。”
  李瑄微微点头,向杨慎矜说道。
  刑部、大理寺、御史台,是李林甫威慑天下地方官吏,铲除异己的武器。
  没有三司,李林甫在地方和朝堂上,威势会迅速地削减,政令不会再如之前一样有效。
  而吏部,作为选拔、考核官吏的部门,失去这些,李林甫无法培植大量党羽。
  李瑄还听说李隆基剥夺了李林甫推荐采访使的权力。
  这使李林甫堂堂右相,比开元年间任何一个中书令权势都小。
  纵使这一次李隆基不惩处李林甫,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情况不复存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