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422节

大唐天将军 第422节

  铁骑清扫吐蕃步兵后,和步兵一起追击上去。
  甲骑具装在苏毗士兵大放水下,轻而易举地进入吐蕃营寨。
  他们不负责追击,而直接冲击吐蕃的士兵。
  而唐军重甲步兵也持着巨盾大枪,到达其他阵线,与吐蕃士兵对攻。
  准备让吐蕃首尾不能相顾!
  “大非川已经失守,立刻撤退!”
  没庐赞脚底抹油,也不管麾下步兵,带着两千骑兵,追向还未走远的尺带珠丹。
  这使得没庐赞麾下的步兵崩溃,不待唐军骑兵从后方攻击,他们就被唐军的强弩射得抱头鼠窜。
  最难顶的是那些准备随尺带珠丹撤退的步兵。
  他们还没完全撤出大营。却看到铁骑突入。
  他们是随尺带珠丹逃跑?还是留下来抵抗?
  防线崩溃,用什么去抵挡骑兵?
  车神塞率领一千七百多名甲骑具装,攻击没有任何防备的吐蕃步兵,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
  阻挡者,不是被撞死,就是被刺死。
  一支支百人队,像是一柄柄尖刀一样,凿穿阵形。
  甲骑具装根本不怕几根长矛组合起来的矛阵,不一会儿,就配合苏毗士兵,杀得吐蕃武士溃不成军。
  哥舒翰、程圭、李光弼等率铁骑突破加入,奴隶们失去意志,被几次冲击,就纷纷跪地投降。
  唐军的重甲步兵,全线突破吐蕃武士,接下来就是围杀的过程。
  没庐·穷桑倭儿芒努力抬起头,他躺在榻上,身上一层白雪,看着周围唐军铁甲穿梭。
  他的眼中一片悲凉,他只记得很短很短的时间,周围就已遍布唐军。
  他始终无法咽下最后一口气,他不甘心。
  又不知道过去多久,一个年轻的脸庞,出现在没庐·穷桑倭儿芒的眼中,他听到一人用汉语说道:“元帅,他就是吐蕃大论没庐·穷桑倭儿芒。”
  “大论炯桑!”
  李瑄没有直呼没庐·穷桑倭儿芒的名字,算是给予他尊重。
  因为他看到没庐·穷桑倭儿芒嘴唇发紫,看着像是死人一样。
  历史上,有人猜测没庐·穷桑倭儿芒被郭虚己在剑南生擒。
  因为没庐·穷桑倭儿芒就是明年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但李瑄从不这么认为。
  作为吐蕃举足轻重的人物,二十年的首席宰相。李隆基若逮到没庐·穷桑倭儿芒,史书不该如此平静。
  吐蕃是三大论制度,郭虚己擒获的吐蕃大论,应该是其他两位之一。
  而老迈的没庐·穷桑倭儿芒在明年病逝。
  但李瑄改变历史,使没庐·穷桑倭儿芒未熬过这个月。
  “李瑄!”
  没庐·穷桑倭儿芒突然间清醒,竟然能说出话,叫出李瑄的名字。
  在河陇,只有李瑄配称元帅。
  “多谢大论炯桑将自身留给我们,你是仅次于尺带珠丹的军功!”
  李瑄笑着说道。
  现在没庐·穷桑倭儿芒已被他俘虏,就算立刻咽气,也属于他们的军功。
  “我之前遗憾未见过你的面,现也算见到你真容!可惜天意弄人,在我吐蕃最强大的时候,遇见了你。”
  没庐·穷桑倭儿芒叹因为李瑄,才造成如此困境。
  “你说是就是吧!”
  李瑄不与他争辩。
  经过开元盛世的积累,大唐的国力摆在那。就算没有他,安史之乱前的大唐也不是吐蕃能够抗衡的。
  “我吐蕃与大唐,本就是舅甥之好,干戈如此,生灵涂炭。全是我和乞力徐、悉诺逻恭禄的罪过,现在乞力徐和悉诺逻恭禄已经死,我也要死了,青海九曲都被你们得到了。回到如松赞干布时代,可还好啊?”
  没庐·穷桑倭儿芒缓缓地说道。
  “你们就算死了,还会出现新大相,当兵马再度恢复?野心会滋生,欲望会膨胀。那个时代已经回不去了,逻些城上迟早插上大唐的旗帜……”
  李瑄伸手接过一片雪花,雪花在他手心融化。
  他们所谓的友谊,就像雪花在手心停留的时间一样短暂。
  “吐蕃是不可能被大唐征服。我们已经有三十六代赞普,当传承万世,永不停止。”
  没庐·穷桑倭儿芒眼神逐渐暗淡,说话时喘着粗气。
  他话语中,包含着最后的坚持,甚至是幻想……
  说完,他的精气神萎靡到极点,像是蜡烛熄灭以后,最后一点余烬。
  “曾经河西不归华夏,现在却是大唐的盛地。张掖,张国臂掖,直通西域;武威,纪念开疆扩土的武功威名。若干年后,雪域高原,不过是下一个武威张掖!”
  李瑄笑了笑。
  虽然按照吐蕃人传统说法,尺带珠丹是第三十六任赞普。
  但那样的话,华夏从三皇五帝开始排,李隆基怕是排到百任以后。
  “我……”
  没庐·穷桑倭儿芒想说什么,却无法再说出口,他吐出这一个字后,眼神涣散,静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刚才的回光返照,并没有让他支撑多久。
  李瑄最后话被他带到地狱,让他恐惧。
  他注定要带着无尽遗憾,许多忧虑,撒手人寰。
  一切都和没庐·穷桑倭儿芒没关系了,他将沦为李瑄的背景板。
  “让随军记录下来,活捉吐蕃大论没庐·穷桑倭儿芒,其愤而死!”
  李瑄让亲卫通告随军。
  “遵命!”
  亲卫领命,绕过战场离开。
  “苏毗王,攻破营寨如此顺利,记你头功。我会奏圣人,像封白兰羌王一样,封你为真正的王!”
  李瑄很满意苏毗王的投降。
  如果没有苏毗王,他们不仅有惨重的死伤,还会耽误许多时间。
  哪像现在,虽然还在围剿吐蕃步兵,但唐军的铁骑、轻骑已经在抽调追击吐蕃主力逃兵。
  “都是元帅运筹帷幄,天威盖世。小王不敢居功。”
  没陵赞在李瑄面前异常谦卑,比面对尺带珠丹时还恭谨。
  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握着苏毗部的命运,生杀予夺,全在李瑄一念之间。
  “具体事宜,在庆功宴上再与你商议,我要追击尺带珠丹。苏毗王配合我军重甲骑兵和重甲步兵,将此营寨的吐蕃士兵全部围剿。没庐赞麾下的苏毗士兵,就由你招抚了!”
  虽然战斗未结束,但吐蕃步兵被团团围住,负隅顽抗。
  唐军很快就能以极小的代价,将其围剿。
  轻骑已经出发,围射还停留在大非川的吐蕃步兵。
  精骑也已经重新整装,伺机冲击。
  “多谢元帅!”
  没陵赞向李瑄一拜,李瑄给他收编没庐赞麾下的权力,使他喜出望外。他不忘向李瑄提醒道:“启禀元帅,您要追击尺带珠丹,在主道被截堵的时候,他可能会翻越山岭绕道。”
  “人可以绕,马不好行,失去马匹,尺带珠丹不会想步行回逻些城吧?”
  李瑄当然知道有的山岭可越过去。
  靠近主道的方圆百里,住有部落。有人就会有路。
  不能骑马的路,在大雪中乱走有生命危险。
  “回元帅,乌海北面有一条道,虽然山路险阻,但可以牵着马过去,直至柏海。”
  乌海在多玛附近,没陵赞熟悉其路况。
  他不知道尺带珠丹是否会走,只是给李瑄提个醒。
  没陵赞希望李瑄能杀死尺带珠丹,崩溃吐蕃。
  他们苏毗在多玛,在关键时刻叛变,必然是尺带珠丹的嫉恨对应。
  一旦尺带珠丹恢复元气,一定会想办法攻击苏毗。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不可能是吐蕃能对手。
  “找几个熟悉路况的苏毗士兵,骑马跟着我。”
  李瑄慎重地点了点头,向没陵赞吩咐一声。
  “遵命!”
  没陵赞立刻为李瑄挑选。
  他还让会汉语的二儿子跟着,充当翻译。
  随即,李瑄率领神策卫,赤水跳荡精骑,跟上前方的唐军轻骑、精骑……
  大非岭上、大非川内的战斗虽未结束,但基本已经成为定局。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