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446节

大唐天将军 第446节

  在李瑄的见证下,霍邑令将河东为非作歹的豪强名单写下来。
  这些都是田连阡陌的大族,甚至还有太原名门望族。
  大家都是坏人,所以知根知底。
  如果在李瑄开启大非川之战时,如河陇豪强一样,献上家资,充为军用。李瑄还能放他们一马。
  可河东豪强不但没有这样,还在他鏖战的时候兴风作浪,是可忍,孰不可忍。
  白纸黑字上,哪个豪强位于哪个县。霍邑令写得一清二楚。
  李瑄还让霍邑令写一份认罪报告,包括受豪强指使,献玉璧于圣人,有欺君之罪,陷害国家忠臣之罪,阻挠边功之罪,贻误战机之罪……
  只是一个玉璧事件,就被李瑄搞出七宗罪。
  另外还有一些检举。
  但霍邑令人微言轻,只知道霍邑豪强罪过,而不知其他郡县豪强的罪恶。
  所以李瑄到时候要直接上铁钳。
  书写完毕,霍邑令签字画押,李瑄让他下去。
  “拜见元帅!”
  李瑄在正堂的桌上写写画画的时候,一名壮汉小心翼翼地来到正堂,向李瑄一拜。
  此人正是李瑄在长安西市遇到的公输青子。
  在去年秋末的时候,他被长安县发配至湟水,充为工匠。
  私自制造强弩,就是流放的罪过。
  李瑄只是上奏将公输青子流放至湟水城,但并没有免去他的罪责。
  只有戴罪立功后,才可归自由之身。
  “免礼!湟水不比长安繁华,边塞风粗雨急,这几个月如何啊!”
  李瑄向公输青子说道。
  “小人因无知而犯罪,得元帅照料,免去一死!边塞虽苦寒,但小人不敢有丝毫怨言。只想快速将强弩制造出,帮助元帅抵御贼寇!”
  公输青子对李瑄十分感激,但他是粗俗之人,只能用自己的技艺报效李瑄。
  “敌寇已破灭!暂时不需要你的强弩。你先自己研究、磨合,争取把你的强弩更完善,时机成熟,再大规模制造强弩。以后你只需要听从我的吩咐,不用向别人显露强弩的技艺。我会在湟水城赠你一所院子,作为你研究强弩之地。”
  李瑄给公输青子泼了一盆凉水。
  他准备将公输青子调为农用的工匠,而非制造盔甲兵器工匠。
  这样公输青子就不用提前制造出堪比神臂弩的强弩。
  因为这样的强弩一旦大规模出现。必然会被安禄山得到设计图,并大规模建造。
  李瑄要等他拨乱反正之前,有基本盘以后,将公输青子带到那个地方,开始制造新式强弩。
  这种强弩威力比擘张弩强大一倍,很有可能左右一场战斗的胜负。
  “小人听从安排……”
  公输青子不敢多问,他本就是长安的市井小民。
  李瑄如此厉害的大人物,赏赐他宅院,已是天恩。就当在长安生活一样。
  而且还可以明目张胆地搞他的技艺。
  “青子,此物你是否能制造?”
  李瑄将一张画好的弹棉花弓图纸递上前。
  公输青子赶紧上前双手接住。
  “回元帅,这张弓好大,怕人力不可为啊!”
  公平青子看到设计图上标的尺寸以后,大吃一惊。
  他也会制造强弓,但他能看出此弓已经不是力气大就能使用。
  而且这“弓臂”,设立得也太不合理了。
  “此非弓,而是一种工具。用以弹棉花之用……”
  李瑄向公输青子解释道。
  公输青子仔细观察图纸,和真正的弓区别还是很大的。
  此弦用牛筋代替,只要设计合理,弹的时候会更加有劲力。
  还有一个弹棉花锤,让公输青子觉得这确实是一种工具。
  但他孤陋寡闻,没听说过棉花这个名字。
  “棉花是一种西域之花,它成熟以后,会生出许多棉絮,可以织成布,也可以做成纩衣、被褥。需要用弹棉花弓和弹棉花锤去加工,它才可以利用……”
  公输青子想了解细节,李瑄耐心地向他解释棉花的妙用,又陈述弹棉花弓的关键。
  李瑄知道弹棉花弓是否省力,效率高,就看匠人对它的设计。
  甚至还需要等棉花成熟以后去试验。
  “元帅放心,小人一定尽快将这个……弹棉花弓和弹棉花锤制造出来,请您过目。”
  公输青子得到细致的答案后,向李瑄拱手。
  看此设计,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我等青子的结果。如果妥善,第一批要多多制造一些。”
  李瑄希望在他离开前,能让陇右收获棉花,制造出一些的棉被。
  让百姓知道棉被的温暖,争取吸引更多百姓种植棉花。
  将近傍晚的时候,李瑄离开节度使府衙,回到府中。
  由于李瑄的威名,原本死气沉沉的湟水城,竟多有胡、汉商人出现。
  他们都是来寻找商机。
  而携带来的商品,使湟水的百姓受益。
  李瑄觉得九曲、青海,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地方。
  李瑄计划在青海旁边的伏俟城,展开互市。
  互市由白兰羌、吐谷浑、通颊、党项、苏毗等部参与,他们将族中特产,带到伏俟城周围。
  任命互市官吏,主持互市。
  有很多资源是可以利用的,李瑄想要能吸引一部分商人来,带动陇右繁华。
  否则唐军向高原驻军,显得没有生气。
  “元帅,奴婢已经为您准备好热水,请您沐浴更衣……”
  回到府邸后,长离向李瑄盈盈一礼后说道。
  李瑄自八月离开,到三月归来。
  这是李瑄出征时间最长的一次,她无时无刻不在等待李瑄凯旋。
  也祈祷李瑄能平安!
  “呼……也好。”
  李瑄点头,他知道李泌去河西找“道友”去了,回来也没事情。
  李泌不是他的属吏,去哪是他的自由。
  他提前有吩咐,如果李泌先生要出远门,让几个奴仆随行。
  主要是李泌弱不禁风。怕遇到什么危险。
  李瑄尊重李泌的信仰,不吃荤腥,不近女色。只是劝他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五谷杂粮也不能少。
  事实证明,只要能克制欲望,哪怕不吃肉,也能长命百岁。
  回到房间,李瑄将铠甲卸下,长离已经在卧室内为他准备好热水。
  行军打仗,可没有洗澡的时间,平时只是洗漱一下。
  让罗兴给他搓背后,李瑄泡澡半个时辰,异常舒服。
  他换上干净便服,解去一切负担。
  他对着镜子,看到自己飘逸的长发,还有已经长出来的胡须。
  虽然很短,但李瑄知道他该留胡子了。
  大唐男子中年以后,才会选择留长胡。
  年轻人和壮年,往往修剪精致的短胡须。
  当然,也有一些为彰显个性的年轻人,会留络腮胡,任由长长。
  李瑄很不喜欢胡须,但他知道,这是必须的。否则和高力士站在一起,还以为他是大太监呢!
  “长离,帮我把长发固住……”
  李瑄见长离在为他准备床铺,呼他一声。
  等会披头散发就食的时候,非常不方便。
  说完,他坐在纤毫毕现的铜镜前。
  长离心灵手巧,每一次都把它的头发整理得整整齐齐,似乎连一根多余的头发都影响不到李瑄。
  哪像李瑄在军营之中,自己随便一扎头发,然后把兜鍪一戴。
  “是,将军!”
  长离闻声来到李瑄身后,对镜为李瑄整理长发。
  这样的事情她做过许多次,先是用木梳为李瑄的长发捋直。
  她玉指轻抚柔顺的头发,她一边梳理,一边还对照着镜子,不断顾盼,一丝不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