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565节

大唐天将军 第565节

  不知为什么而悲伤。
  高力士立刻回到兴庆宫,将此消息告诉李隆基。
  “快把玉环接回来。”
  李隆基见此,心都碎了,也不管五杨的胡作非为,下达命令。
  “圣人,不能啊!您现在将娘子接回,李相所说会前功尽弃,您再忍一段时间。”
  高力士连忙劝道,玉环娘子绝不能此时回来,否则朝野一定会议论不休。
  “唉!”
  李隆基长叹一口气后,躺在南熏殿中,只吐出四个字:“明日不朝!”
  ……
  杨玉环再次被高力士送出宫,此消息像风一样,传遍长安。
  杨氏的一切,来源于贵妃娘娘,如果贵妃失势,杨氏会被吞得渣都不剩。
  无数世家、贵族幸灾乐祸,他们感叹苍天有眼,希望圣人能另寻新欢,废除杨玉环的贵妃之位。
  他们也好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诸王公主、宗室,别看他们平时面对杨氏小心翼翼,不断给予五杨绢钱,实则他们是最憎恨杨氏的。
  甚至对杨玉环他们都十分厌恶,因为杨玉环的出现,夺走诸王公主,太多太多。
  有的大臣觉得蹊跷,圣人直接以“忤逆圣意”为由,将贵妃赶出宫,没有任何征兆。
  贵妃到底干了什么事情?
  知道具体的只有李隆基、李瑄和高力士,其他人只能猜测。
  杨铦府。
  五杨齐聚,还有一些其他在长安的杨氏,不论在干什么,都飞马至杨铦府邸。
  事情太严重了。
  正如李瑄之前所说,杨氏觉得天塌了。
  贵妃没有任何征兆地被赶回来,是否失宠了?
  他们第一时间想的是自己的富贵,还能不能保全?
  没有贵妃这座靠山,那些人还会正眼看他们吗?
  或许就像现在一样,贵妃一失势,她们躲在杨铦府邸中不敢出去。
  他们能想象自己的府邸,会变得无比清冷,无数达官贵人挽起袖子,等着落井下石。
  不出意外,虢国夫人、秦国夫人、韩国夫人进入杨玉环闺房中,向她刨根问底。
  但杨玉环只是否认自己惹圣人生气。
  她已经知道,自己被赶出宫,应该不是仰慕李瑄的事情暴露。
  因为李瑄好好的,在中书门下堂处理政务。
  这让杨玉环产生一种迷茫且复杂的情绪。
  她离开皇宫,怕是再也见不到李瑄了。而且也不能帮李瑄说话了。
  她想得不是皇宫中的富贵,竟然是这些。
  “玉环未有抗旨忤逆,能否询问高翁是什么原因,他常侍在圣人身边,一定知晓。”
  韩国夫人开口说道。
  “没用的!高翁以圣人为主,没圣人允许,他不会吐露半个字。”
  杨玉瑶开口说道,认为一定无法从高力士那里得到原因。
  为今之计,只有玉环想到是哪里忤逆圣人,向圣人认错,乞求圣人的宽恕。
  “玉环,你再好好想想。是哪些地方,没有让圣人称心如意。我们杨家显贵不容易,若是再落魄,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秦国夫人再次追问杨玉环。
  “我尽心侍奉圣人,何敢冒犯?阿姊们不要再问了。”
  杨玉环被问得很不耐烦:“让我休息一会儿!”
  说完,杨玉环就趴在榻上。
  三位国夫人,面面相觑后,除了着急,别无他法,只能走出房屋。
  “怎么样?玉环这次怎么得罪圣人?”
  虢国夫人等刚走出房间,杨铦、杨锜等其他杨氏族人迫不及待地询问。
  “玉环也不清楚,好端端的,就被高翁送回来。”
  韩国夫人摇头道。
  “现我杨氏得罪这么多人,如果玉环失宠,该如何是好啊!”
  杨铦焦急万分。
  相比之下,杨锜还好一些,他的妻子太华公主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公主之一。
  但杨锜势大,能官至从三品的卫尉卿,皆是因为杨玉环,而非太华公主。
  “杨国忠来了……”
  在诸杨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的时候,杨国忠火急火燎地来到杨铦府。
  本来他在衙门内处理公务,得到这个消息后,他不得不回来与诸杨齐聚。
  杨国忠现在兼任二十多个使职,深受李隆基器重。
  但杨国忠的目标不仅仅是现在的御史中丞,而是宰相。
  像李瑄一样,随便一跺脚,朝堂就得颤三颤。
  杨国忠能感受到来自于李瑄的威压,他许多策略因李瑄而无法展开拳脚。
  如去年的时候,他上奏李隆基,准备将各地积压的钱财、粮食,换成丝绸,充实国库。
  被李瑄直接拒绝。
  虽然李瑄没有训斥他,但杨国忠一直耿耿于怀。
  他知道李隆基喜爱什么,但偏偏被李瑄阻止,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还得笑脸相迎。
  杨国忠明白自己的优势,就是贵妃的远亲。
  他在诸杨中脱颖而出,许多事情,李隆基爱屋及乌。
  如果贵妃失势,杨国忠拜相的概率将大打折扣。
  “国忠,玉环被圣人送回来,也不知具体的缘由,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杨玉瑶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大庭广众下握住杨国忠的手。
  “娘子莫急。圣人宠爱贵妃,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圣人或许只是一时之气。一定会如上次一样,将贵妃接回兴庆宫。”
  杨钊向杨玉瑶回答道。
  他看问题很敏锐,一般皇帝问罪妃子,要么直接废除,要么打入冷宫。
  哪有像杨玉环一样,安顿在娘家。
  这明摆着是对杨玉环心有眷恋,随时会回心转意。
  “但愿如此吧!”
  杨玉瑶紧握着手,心中还是很急。
  她渴望圣人称她为“三姨”,她也想称圣人为“三郎”。
  这是莫大的殊荣!
  酒宴之上的歌舞,樗蒲,投壶,射覆等游戏,都是她喜欢的!
  她想王公权贵拜倒在她石榴裙下,她想住在高楼之中。
  每月百万钱都不够消费,她已经忘记蜀地那种生活无味。
  “国忠,希望你能在宫中打听一下,就算不知原因,也要打听一下圣人的状态,看看是喜是怒。我们都是曾祖杨公的后代,一门之中,尽为五品以上,难得有今日之成就。如果不好好处理,祸害就在旦夕了。”
  杨铦拍着杨国忠的肩膀说道。
  此时他还认为自己能在这一辈中,压制杨国忠一头。
  “明日我就会入兴庆宫!”
  杨国忠向杨铦回道。
  ……
  李瑄回到中书门下堂,立刻起草文书,令侍御史杜甫,前往安业县调查。
  他给杜甫派遣大理寺、御史台属吏,并安排三百府衙兵卒骑士随行。
  不必客气,到安业县后,先将安业令、安业丞、安业尉逮捕起来,分开审讯。
  同时,去了解县中军户消息,从平民百姓中了解罪行。
  李瑄让张小敬与杜甫随行。
  虽然距离李瑄不远,但他没必要亲自前去。
  他相信证据充分的情况下,杜甫能干得漂漂亮亮。
  杜甫也一定会因此被杨氏嫉恨。
  李瑄觉得营造大起大落的杜甫,一定会让杜甫变得更加深沉,沉郁顿挫。
  一个民族,不能缺乏杜甫这种悲天悯人、笔底波澜的大诗人。
  “李相,京城的大事你应该已经知晓。”
  裴宽到李瑄的办公台问李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