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596节

大唐天将军 第596节

  他渴望战斗,用他的熊虎之力,向李瑄证明。
  紧接着,李瑄与田珍、卫伯玉、白孝德等衙将、郎将相识。
  其他的衙将、郎将,李瑄也一一认识,对他们进行勉励。
  将领认识完后,李瑄观看龟兹军的操练。
  陌刀、重步兵、步兵、轻骑、精骑,龟兹军给李瑄一种彪悍的感觉。
  在战阵方面不是很严谨,但冲突起来,势不可挡。
  这应该受地区的风俗影响。
  安西的许多敌人都是小国,打败这些小国后,就是一阵劫掠,难免养成这种彪悍之气。
  将来入中原,非常不好。很可能抢大唐百姓。
  这不是危言耸听。
  诗史杜甫记录许多关于安史之乱的真实事件。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这种悲剧若出现,李瑄见一个宰一个。
  李瑄需要时间,去慢慢治理军纪。
  等他的经略军和长城军来临后,就开始约束军纪。
  李瑄能使河陇将士信服,不单单是军纪,还有厚重的赏赐。
  他知道软硬皆施,各种各样的赏赐,开诚布公,才能让将士信服。
  赏赐操练最好的队伍,是李瑄的第一步。
  此次操练就开始执行,让龟兹军中欢呼。
  等李瑄真正率领安西军获得一次大胜,并向朝廷要来丰厚赏赐,就能使安西军信服效忠他。
  第三天,封常清将文书拟订好,李瑄召集幕僚和颜真卿、岑参等人,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
  放弃葱岭西属国的想法很大胆,如果没有战果,圣人一定会开罪李瑄。
  他们以为李瑄是一个有强烈进攻性的将领,没想到李瑄和高仙芝处事完全不同。
  李瑄是以守代攻,貌似没有“虽远必诛”的念想。
  李瑄是安西新帅,但名望巨大。
  王正见已经老了,不想掺和李瑄的战术。
  他为人中庸,哪怕高仙芝将留后交给封常清,也不眼红嫉恨。
  其他人自然不会反对。
  放弃葱岭以西的国家,只损失大唐的威望,不丢失任何成本。
  实在不行,再想办法主动出击。
  李瑄在一份份诏书盖上安西都护府的印章后,发向葱岭西的各国。
  连拔汗那国都蒙在鼓里。
  这似乎是表明大唐要放弃葱岭以西,将那些地盘交给新建立的黑衣大食政权。
  给人一种大唐畏惧黑衣大食的感觉。
  李瑄猜测边令诚会密奏李隆基。
  于是在第二日就向李隆基七百里加急上书。
  同时,又给高力士一封信件,告知事情的原委,他李七郎忠心耿耿,不容任何人污蔑。
  李瑄在龟兹城,又向北庭西北部的葛逻禄传书,召葛逻禄的叶护到北庭都护府。
  葛逻禄三部与大唐联合,灭掉突厥汗国。
  但后来葛逻禄出现分歧,在乌德鞬山一带的葛逻禄投靠回纥。
  另一部份葛逻禄迁徙到北庭西北,自立为叶护,投靠大唐。
  现这一部葛逻禄轻骑超过两万余,是草原上仅次于回纥的势力,与低调的坚昆不相上下。
  大唐对葛逻禄的钳制非常大,再加上回纥这个天然敌人,葛逻禄只有投靠大唐。
  否则大唐轻轻松松能收拾葛逻禄。
  李瑄在西域基本上没有一刻闲着。
  他到西域半个月后,率领颜杲卿和刘单出发前往安西。
  这期间除了军政外,李瑄还派人去寻找制作玻璃的石英砂。
  另外,向安西诸国发书,收集更多的动物油脂,并建立仓库,储存起来。
  数日后,李瑄东行,到达庭州(今乌鲁木齐)。
  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以天山为界,分治南北。
  现伊丽水中下游的突骑施被征服,坚昆都督府一直服从大唐,沙陀族更是大唐的忠诚小弟,回纥臣服。
  可以说北庭现在也无对手。
  境内十六个羁縻州一直为北庭缴纳贡、赋,再加上北庭有众多受大唐统领的少数民族县,使其对朝廷的依赖,远比安西小。
  十年前,安西北庭还是一体,为防止地方长官做大,将其分割。
  现李瑄坐镇西域,等同归于一体。
  到轮台县的时候,北庭节度副使张元鸿带着属吏来迎接李瑄。
  李瑄向张元鸿询问一些北庭节度使的军政事宜和诸羁縻州境况。
  两日后,他们到达北庭节度使治所金满县。
  在金满县以东,有一万两千人的瀚海军驻扎。
  李瑄最先到达军营检阅瀚海军士兵。
  同时,李瑄与将士交流,勉励他们训练,制定和安西军一样的操练奖励。
  操练名列前茅,就有肥美的羊肉吃,让瀚海军士兵非常心动。
  瀚海军许久未战斗,将士们思战立功,募兵制度下,来参加的汉人、胡人,大部分是为立功获得赏赐,而不是填饱肚子。
  李瑄向瀚海军承诺,不久后就会召瀚海军参加战斗。
  由于周边无敌手,北庭的军政事务好处理许多。
  李瑄放心将颜杲卿和刘单留在这里
  他在庭州呆了一个月后,葛逻禄叶护施利来到北庭都护府。
  天将军召令,施利叶护不得不来。
  “小王施利,拜见伟大的天水王!”
  李瑄亲自出府迎接施利叶护,使施利受宠若惊。
  白亭海一战,李瑄千里奔袭,从沙漠中而出,全歼回纥五万监军,使磨延啜“独以身还”。
  这是发生在葛逻禄不远的战斗,使葛逻禄幼小的心灵产生震撼。
  更何况李瑄在接下来的九曲之战、大非川之战重创吐蕃,让不可一世的尺带珠丹成为阶下囚。
  葛逻禄眼中,李瑄的可怕,远超过王忠嗣。
  年纪轻轻的李瑄,被称为天将军,绝对实至名归。
  对草原部落来说,天,至高无上。
  “召叶护前来,是商议大事,请随我到府衙正堂。”
  李瑄邀请施利叶护,到安西都护府。
  施利叶护小心翼翼地随李瑄入府。
  他接触过高仙芝,知道高仙芝的强势。面对李瑄,是与众不同的感觉,明明平易近人,却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像是一柄未出鞘的宝剑一样,锋芒内敛。
  “葛逻禄诸部如何?”
  李瑄明知故问地向施利叶护说道。
  “我葛逻禄三部本为整体,奈何回纥忘恩负义,使我葛逻禄分裂。”
  想到此,施利叶护咬牙切齿。
  三部葛逻禄,一曰谋落;一曰炽俟,一曰踏实力。
  被回纥收复的葛逻禄,正是炽俟。
  葛逻禄少一部后,不仅实力锐减,还要受到回纥的威胁,难以再迁徙到原本的故土。
  现草原已经被回纥完全霸占!
  “十分可惜!不过我相信三部叶护,终会归一。”
  李瑄笑着鼓励一句。
  葛逻禄的地理位置,可以配合大唐去钳制回纥。
  自白亭海之战发生后,回纥一直是李瑄的假想敌,他时时提防。
  最担心的是他干大事的时候,回纥再次横叉一脚。
  历史已经有些紊乱,李瑄不信磨延啜会忘记白亭海狼狈逃窜的耻辱。
  “我们的先知也是这么预言。”
  施利叶护有野心。
  见证了回纥骨力裴罗从一个“流浪儿”逆袭,成为草原的大可汗,他觉得他们葛逻禄未必没有这个机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