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603节

大唐天将军 第603节

  这种独特的二元论的信仰,让李瑄认为更符合宣扬。
  二元论的哲学思想是波斯教的核心教义之一。
  波斯教认为,宇宙的起源始于一个原始的状态,随后善神和恶神开始创造世界。善神达代表光明、生命和创造,而恶神代表黑暗、死亡和破坏。
  这与之上相对应,是信仰起初的矛盾性,也是波斯教宣扬的二元论。
  除此之外,波斯教强调“因果相报”的观念。
  善行将带来善报,恶行将带来恶报。这种观念体现在波斯教的教义中,认为人的行为和选择将决定其在来世中的命运。
  善恶到头终有报,不仅仅是波斯教,也是人最朴素的价值观。
  在华夏思想中,也有这种观念。
  这种基本价值观,也是必须植入心中的,可以让地区的秩序,更为平和。
  与此同时,火在波斯教中被视为善神的象征,代表光明和生命。信仰者们必须崇拜圣火,保持圣火的燃烧,以示对善神的敬仰。
  也是对光明战胜邪恶,价值的肯定。
  最后,波斯教的道德规范强调正直、诚实和纯洁。信徒被鼓励行善、避免邪恶,并通过崇拜火来净化心灵。
  这种强调道德责任,让个人选择善与真理,与邪恶对抗。
  李瑄的暂时目的,是支持萨珊王朝,在吐火罗地区的西面,重新建立国家。
  以波斯教,与大食教对抗。
  在大唐的支持下,用宗教对抗宗教,将大食的势力向西驱赶。
  因为此时大食教还未兴起多少年,包括大食,底层还有百姓思念波斯教,崇拜火与光明,有机会将其取代。
  “小王多谢大都护为萨珊王朝光复,如果有那么一天,小王定年年向北,岁岁朝贡。”
  片刻间的酝酿后,普尚尘封的宿愿被李瑄三言两语勾起来。
  没有言语能形容普尚此时的激动心情。
  不断辗转在西域诸地,如同丧家之犬一样,他终于想起来他的曾祖伊嗣俟三世被大食杀死,他们曾经伟大的国家破亡,他的父亲、祖父,一次次来到中亚,在寻找复国的机会,最终都以失落的心情回到长安,病死在异国他乡。
  如果能恢复萨珊王朝,让普尚做什么他都愿意。
  “这是大唐的承诺,我们大唐海纳百川。待萨珊王朝在呼罗珊建立,将大食的宗教,驱逐出去呼罗珊地区,我支持波斯教兴起,汉人也崇尚火焰。”
  李瑄向普尚承诺道。
  “数十年了,不知道那里的子民是否支持我们。”
  普尚不无担忧地说道。
  因为他父亲已经尝试过,以失败告终。
  “只要战胜大食,代表阿胡拉·马兹达的光明在庇佑着他的信徒。呼罗珊的百姓一定会改邪归正。”
  李瑄给予普尚信念。
  哪个宗教的税收更低,哪个宗教就能获得民心,这是最大的信仰。
  倭马亚王朝的最后一任哈里发被曾经的子民起义推翻。
  君权神授,在这个时代比不上两餐果腹,比不一衣暖身。
  惹得天怒人怨,哪怕是哈里发,也得身首异处。
  “小王一定听从大都护的任何安排。”
  普尚再次向李瑄一拜,李瑄说得不错,他们能驱逐大食,就代表他们波斯教的神在庇佑他们,也证明大食教的神没有波斯教的神厉害。
  “波斯王先在热海居住,待此战胜利,我就会向吐火罗地区宣告萨珊王朝复国,今后会在吐火罗地区西面,建立萨珊波斯。”
  李瑄最后向普尚吩咐一声。
  “遵命!”
  普尚高兴领命,然后拜礼告退。
  在普尚离开以后,李瑄骑上战马,巡视热海。
  他的马上挂着长槊,另一侧挂着强弓。
  身后足足五百明光甲精骑跟随。
  他们都是李瑄新招募的亲卫,大部分都是来安西的游侠和猛士。
  李瑄拜相三年,为底层百姓变法,使崇拜李瑄,有轻侠之风的人更多。
  一听说李瑄到安西任大都护,安西北庭节度使、安西北庭领略使,大江南北的游侠、有志良家子迅速组团赶到安西,想跟随李瑄建功立业。
  西域对大唐的英俊少年来说,一向都有不一般的情感。
  从汉代以来,西域有太多可歌可泣的传奇。
  要么像张骞、傅介子、班超一样扬名四海,要么像谷吉一样在旷野捐躯。
  李瑄的英雄事迹,给他们莫大的鼓舞。
  这也是李瑄来到数千里西域以后,依旧有许多人跟随来的原因。
  只要来到西域的汉人游侠投靠他,他就将其接纳,以其为亲卫,跟随在身边。
  相当于曾经的神策卫,但缺乏训练,肯定不如之前的神策卫。
  但战斗的时候,李瑄作为核心,神策卫拱卫两翼就够了。
  有这一出,李瑄相信有更多汉人会来到西域。
  且这些青壮来西域,只为投靠李瑄,可以增强李瑄在西域的兵马,为今后的大事做准备。
  ……
  七日后,碎叶城十几里外的地方。
  “轰隆隆……”
  伴随着震天动地的马蹄声,数以万计的骑兵到达碎叶水。
  这是齐雅德·伊本·萨里派遣的先行骑兵。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派遣探马,探测方圆数十里的风吹草动。
  在得知没有埋伏后,齐雅德·伊本·萨里使骑兵先临碎叶水。
  大食骑兵身着深色长袍,在风中微微飘动,头戴精致的缠头巾,他们脚蹬坚固的马靴,稳稳地踏在马镫之上。
  也有一些大食骑兵身穿札甲,这札甲并不像大唐札甲那样是全身式的,而是集中保护胸部,四肢及颈部防护交由活动性好的锁子甲或皮片。
  也有披着像马甲一样的锁子甲,头戴着富有拜占庭特色的头盔。
  虽然经过长途跋涉,但这支大食军队的神情是振奋的。
  因为他们有信仰,他们将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
  此时碎叶水已经冰冻,在骑兵统领的一声令下,先头的骑兵部队,过碎叶水。
  兵临碎叶城下!
  “这里的唐军竟然没有逃跑。”
  一名大食将领隔在一里外望见碎叶城上的唐军严阵以待,虽密密麻麻,但语气中不以为然。
  如这样的城池,他们千军万马下,可以轻易将其攻破。
  “不能大意,碎叶是大唐重镇,必然有重兵把守。放弃了碎叶,等于让我军长驱直入。”
  大食骑兵的统领阿杜郑重地说道。
  这么长时间,唐军一定反应过来,向碎叶紧急调兵。
  如果没有防御才奇怪呢?
  “去禀告齐雅德将军,我军已经到达碎叶城,然城墙上站满唐军,似乎想要抵抗到底。”
  阿杜又向传令兵下令道。
  “遵命!”
  传令兵走后,阿杜吩咐骑兵探马,继续向碎叶城东面,探查唐军动向。
  一天后,探马回来,向阿杜禀告道:“启禀将军,百里外,在靠近热海的地方,发现大量敌军,临近探查,是安西龟兹、于阗、焉耆等西域国家的联军,骑步大概有两三万人。”
  “唐军的主力还来不及调遣,所以发动安西的附属国。”
  阿杜如是猜测道。
  “将军,我们骑兵冲击过去,一定能将那些乌合之众打垮。”
  麾下将领请命道。
  在他们看来,安西的诸国联军,就如羊羔一样脆弱,他们可以轻易将其打垮。
  他们的敌人,是强大唐帝国精锐的安西军。
  “等待齐雅德将军来临。”
  阿杜没有轻举妄动。
  那些安西诸国联军距离他们还有上百里。
  在碎叶城未拔下的时候,在情况不明的时候,他们不能犯下兵家大忌。
  “遵命!”
  其他大食将领不敢再说什么。
  又过五日,大食呼罗珊主力和中亚联军在齐雅德·伊本·萨里的率领下,挺近碎叶城。
  碎叶城下,大食人喊马嘶,旌旗猎猎,弯刀如月,盾牌如墙,长矛如林。
  “唐军的附属联军在百里外驻扎,他们的探马也一定知道我们的存在。诸位觉得我们应该攻碎叶城,还是去进攻唐军的附属国家。”齐雅德·伊本·萨里在大帐中,向麾下诸将询问道。
  “碎叶不足为惧,我军当深入,先攻破安西附属联军。”
  一名步兵将领向齐雅德·伊本·萨里回答道。
  “不可,碎叶城是唐军在西域的门户,它就如一座钉子一样。我军将其占领,进可攻,退可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