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712节

大唐天将军 第712节

  还有一种不受控制的惶恐。
  安禄山手握重兵,且已经收服胡人。
  那些骄兵悍将,所过之处,哪能秋毫无犯呢?
  他终于意识到兵灾是最大的灾祸。
  什么洪水、雪灾,在兵灾面前不值一提。
  盛世一旦出现大叛乱,还能被称为盛世吗?
  他还会被后人所称赞吗?
  “圣人,您要振作,国家危难之际,要注意身体啊!当迅速召集文武,商议对策。那安禄山不过是一个杂胡,辜负圣人的信任,迟早会死无葬身之地。”
  高力士向李隆基安慰道:“我大唐百年基业,不可撼动!”
  此时是李隆基最脆弱的时候,安禄山彻底撕破脸皮,让他想起这几年对安禄山无节制的纵容。
  安禄山要什么,就给他什么。
  空白委任状。
  蕃将代替汉将。
  将劝谏安禄山谋反的大臣绑到范阳!
  朕自保之,卿等勿虑也。
  这句话刺耳的话,在他脑海中回响。
  “传旨文武大臣到右朝堂。”
  李隆基终究是一代帝王,他把自己的不堪忘掉,向高力士吩咐道。
  “遵旨!”
  高力士立刻离开,让监礼官去通知文武大臣。
  李隆基也准备更衣。
  换上龙袍后,他觉得自己还是掌控天下的君王。
  安禄山能掌控的,不过两镇。他集合河东、河西、朔方、陇右,以及中央禁军,再招募一些乡勇新兵,可以轻而易举擒拿安禄山。
  李隆基心里想着,逮到安禄山一定将其千刀万剐。
  “玉环不必忧虑,朕还是天子,是天可汗。”
  李隆基离开飞霜殿的时候,安慰杨玉环一声,让她不要多想。他的江山依旧稳固。
  “妾身愿圣人早日扫平叛乱。”
  杨玉环听到此消息后,松一口气,内心深处无比愧疚。
  安禄山是她干儿子,她相信安禄山,以为他没有心机,为他说了不少好话。
  她的堂兄们,她的姐姐们穷奢极欲。
  她是祸国殃民吗?
  睿智英武,爱憎分明的李瑄,又会怎么看她呢?
  在杨玉环的目光下,李隆基走出飞霜殿。
  “呼……”
  殿外台阶,一股寒风吹来,如刀子一样,让李隆基身子一缩。
  原来外面如此寒冷。
  他回望一眼温泉拱卫的飞霜殿,坐上自己的龙辇。
  没想到至华清宫的第一次朝会,以这种形式发生。
  文武百官,在华清宫的右朝堂上,乱成一锅粥。
  监礼官已经将安禄山起兵南下的消息告诉众大臣。
  老臣们悲呼,不能自已。
  大臣们面面相觑,毫无头绪。
  只有杨国忠老神地站着,等待李隆基驾临。
  仿佛一切都在杨国忠掌控之中一样。
  “陛下至……”
  “拜见陛下……”
  李隆基到来后,大臣们起身拜道。
  “想必你们也知道了,安禄山这逆贼造反,来人,将安庆宗这贼子处死。”
  李隆基一到朝堂,就破防准备杀死安庆宗。
  他又觉得不解气,又令道:“将荣义郡主一并处死。”
  “遵旨!”
  禁军领命离去。
  文武百官大惊失色,将安庆宗处死,他们可以理解。
  毕竟安禄山反叛,罪无可赦。
  但荣义郡主是前太子李瑛的女儿,是李隆基的孙女啊!
  李隆基为掩饰自己的过错,眼睛已经红了。
  将李瑛杀死,再把李瑛女儿杀死。
  这简直……
  但没人敢劝说李隆基。
  “右相,安贼到底有多少兵马?需要如何调动能战胜他。”
  李隆基向杨国忠说道。
  “回圣人,可以肯定河东军不会听从逆贼安禄山调遣。平卢节度副大使吕知诲忠于朝廷,应该也不会听从安禄山的军令,最起码可以掌控一部分平卢军。”
  杨国忠向李隆基回答道,重点强调安禄山离心离德。
  河东军不听安禄山的,这人尽皆知。
  但他也不想想,如果安禄山没有掌握平卢军,他能调动靺鞨、室韦等诸胡吗?
  他敢不顾后方将兵南下吗?
  平卢军或许有一部分不听安禄山的,但绝大多数,一定唯安禄山马首是瞻。
  历史上是留守在平卢的一小部分平卢军见势不妙,出现内讧,让大唐趁机掌控平卢军老巢,包了范阳的饺子。
  “启禀圣人,河北之地,百年无战事,民不知兵,武备松弛。一定难以挡住安禄山南下,当迅速调集重兵,阻碍安禄山渡过黄河。然后令河东军出井陉围剿叛军,则国家无虞。”
  但杨国忠话音刚落,武部尚书高仙芝忍不住出列,向李隆基禀告道。
  他平时是透明人,不怎么说话。现在国家有难,他作为朝堂上最精通兵法者,不得不发话。
  高仙芝也看到他重掌兵权立功的机会。
  只要阻碍安禄山渡过黄河,他认为可以轻易平定叛乱。
  “高尚书只是知兵,而不知形势。”
  “陛下,臣断定安禄山只是一人叛乱,麾下大多数将领和士卒,都不想冒生命危险造反,不下十天,必会把安禄山的首级传至长安。”
  杨国忠信誓旦旦地说道。
  他的话让群臣大惊失色,安禄山拿空白委任状收买军心,部下怎么可能不听他呢?
  杨国忠自以为是,他起初还很担心安禄山叛乱,但经过幕僚的仔细分析后,他觉得安禄山一个杂胡不成气候。
  只要安禄山一死,西面的李瑄再病死,天下间就无人敢与他作对。
  “回圣人,安禄山狼子野心,谋划多年,他身边的士卒都是燕云劲卒,又多有胡人,万不可掉以轻心。”
  高仙芝焦急地道,不顾礼仪。
  “臣早就知道胡人靠不住。安禄山一个杂胡,是无根之萍,这种人不可能成气候。更何况陛下威加海内,即便安禄山再收买人心,士卒还是心向圣人。”
  杨国忠看了一眼高仙芝,然后向李隆基拱了拱手。
  他很不爽高仙芝跟他作对,开口就是“胡人靠不住”,暗指高仙芝是高句丽人。
  直到现在,他的言语都充满恭维。
  “可以等待安贼首级被传送京师,但需要立即征调在关内、河南等郡的禁军,并招募良家士卒,前往洛阳、陈留抗敌。”
  李隆基对杨国忠的话将信将疑,他没有全信,也要做好其他准备。
  “圣人,臣愿意前往洛阳募兵,擒安禄山面见圣人。”
  听李隆基一说,高仙芝大喜,主动请命。
  “朕等待卿的捷报!”
  李隆基看着高仙芝点了点头,他没有怀疑高仙芝胡人的身份。
  这下,文武大臣才放心一点。
  高仙芝虽比不上李瑄,但此时也是战无不胜的。
  也正是听了杨国忠的忽悠,让李隆基以为平定安禄山很容易,没有第一时间从数千里外征调陇右、朔方、河西等军。
  诸军分布零零散散,有的在高原山海之间,又需要准备粮草、器械,没有半年时间,不可能赶到长安……
  第362章 誓师清君侧,天策军,九万骑兵入河西走廊
  安禄山造反,惊战的不仅仅是皇帝和王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