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805节

大唐天将军 第805节

  又一名亲卫将自己的战马让给安守忠。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我安守忠一代名将,竟沦落至此。”
  安守忠没有骑马,他起身悲呼。
  他知道即便骑上马,也没有机会逃命了。
  他真是该死啊!
  早知如此,应该在峡石与麾下步兵共存亡。
  看着不远处距离他越来越近的天策铁骑,又看到树林旁边一个高约七八丈的土丘,大喝一声:“下马,只携弓箭与本将到土丘上固守。”
  数十名燕军纷纷下马,他们解下弓箭,手持兵刃随安守忠登土丘。
  土丘上有台阶,并不难爬。
  当李瑄率骑将土丘团团围住的时候,安守忠已经爬到土丘顶。
  “此何人?竟还想着负隅顽抗。”
  李瑄立马于土丘的台阶口,未想过燕军有死战到底的勇士。
  看盔甲,应该是叛军的一个将领。
  李瑄又看到台阶入口处有一个石碑,他随意一看,心中微微惊讶。
  秦赵会盟台!
  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的渑池会盟之地,将相和、完璧归赵的故事,使蔺相如家喻户晓。
  “叛军配死在秦赵会盟台上吗?”
  李瑄淡淡地说道。
  “咻咻咻……”
  安守忠见金甲,知是李瑄,令麾下弯弓射箭。
  但李瑄前方,亲卫立刻用盾牌挡住。
  “退后!”
  李瑄下令退出弓箭射程之外。
  秦赵会盟台百步外,他从马上取下两石强弓,张弓搭箭,一气呵成。
  “噗嗤!”
  一名燕军士卒胸口中箭,从土丘上滚下。
  虽然土丘上有一个石台,能躲避箭矢,但安守忠麾下四十多人,不可能全躲。
  唐军的神臂弩手,也骑马赶到。
  李瑄一声令下,他们在百步外开始引弩。
  四面八方的强弩射击。
  叛军纷纷喋血倒地。
  几轮下来,除了安守忠外,活下的叛军寥寥无几。
  他们都躲在护栏后,不可能射中。
  李瑄下令士卒停止。
  除了远处的马蹄声,周围一片寂静,众人都凝望着秦赵会盟台上。
  片刻后,安守忠缓缓直腰,从台上站起身,此时没有人向他射箭。
  他的身上全是血,眼神绝望,凶狠又悲壮。
  “噗嗤!”“噗嗤!”
  安守忠看着抱头蹲下的士卒,心一狠,持长矛在台上一阵乱刺,伴随着惨叫,几名叛军悲呼起身。
  但他们怎可能躲过骁勇的安守忠?
  在不敢置信和惊恐的目光中,这些士卒被自己的将军一一刺死。
  他们的身体横七竖八地倒在护栏前。
  “我名安守忠,为大燕皇帝义子,李瑄小儿,可敢上来与我一战!”
  安守忠站在台上,矛指李瑄。
  “你不配!”
  “嘣!”
  李瑄淡淡一句,也不管安守忠听没听到,直接张弓搭箭,射向安守忠。
  “噗嗤!”
  眉心中箭的安守忠瞪大眼睛,从秦赵会盟台上跌落下来。
  他的双目无法合上。
  以秦王之尊,李瑄可以上阵杀敌,但不会这种无意义的挑战。
  当初在新丰的时候,安守忠有机会和李瑄一战,但他却选择逃跑。
  “秦王天威……”
  士卒们举起兵器长喝。
  落日的余晖,为秦赵会盟台渡上一层金黄。
  光芒也照在李瑄的脸上,犹胜朝阳。
  第393章 安禄山出逃洛阳,叛军哗变
  洛阳。
  崔乾佑率领十万燕军主力刚回洛阳,就传来唐军从西沃古渡渡河的消息。
  这意味着什么,崔乾佑心里再清楚不过。
  安守忠危矣!
  一旦唐军攻破灵宝狭道,挺入新安县,大燕这就要玩洛阳保卫战了。
  毫无疑问,洛阳是坚城。
  而守城的意义,在于大局战略,求反败为胜之机。
  就像是历史上的雎阳保卫战一样,张巡、许远长达一年多的坚守,挫败了叛军席卷江淮,快速占领华夏的意图。
  安禄山失去范阳,失去中原。没有任何援军。
  死守洛阳败亡只是迟早的事。
  “朕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你们这么多人是酒囊饭袋吗?打不过李瑄小儿就罢了,连阻止一时都这么困难,朕要你们何用?”
  紫薇城,明堂,大燕文臣武将齐聚一堂,看着安禄山在殿台上大发雷霆。
  百官内心充满忧虑,范阳起兵,如风卷残云,至洛阳建都建国。
  那时,文武百官人人喜悦,他们想抢夺功劳、出谋画策,封侯拜将。
  特别是潼关大胜,南阳大胜的时候,连洛阳士绅都认为安禄山该拥有天下,纷纷献出珍宝。
  时运变化无常,短短半年时间,大燕失去战略主动。
  明明兵强马壮的样子,却像是空中楼阁一样。
  “怎么都闭嘴了?平时七嘴八舌哪去了?快给朕献计策?”
  “啪!”
  怒气之下,安禄山将玉案上的果盘、酒杯推倒。
  那清脆的声音,使所有文武大臣的脖颈一缩。
  安禄山又怒瞪严庄、高尚这两位谋士,是他们激起自己的野心,将他带到不归路。
  皇帝之梦,并不舒坦。
  他不再奢望去得到玉环娘子,饱暖思淫欲,此时的安禄山并不“饱暖”,而是想全身而退,保住自己的富贵。
  他不再有雄霸天下的野心,只想偏安一隅,安心享乐。
  “回陛下,儿臣愿率领兵马至洛阳城西,拼死与李瑄一战,以护卫陛下离开洛阳。”
  这时,义子安忠臣站出来,向安禄山请缨道。
  留在洛阳迟早是死。
  不如先击败郭子仪、李广琛、张巡的兵马,再渡黄河回范阳。
  从而依靠范阳坚城,割据东北。
  “疾风知劲草,关键时刻,还要靠吾儿。”
  安禄山见安忠臣愿意为他排忧解难,心中多些宽慰。
  还是他的义子靠得住。
  就像现在的安守忠一样,冒生命之危守卫灵宝。
  “陛下,留在洛阳将是孤城悬守,应尽快离开洛阳,以图东山再起。”
  严庄出面说道。
  现在保住小命要紧。
  “崔将军,你觉得灵宝大概能抵抗多久,唐军又需要多久能到达洛阳。”
  安禄山没有搭理严庄,他对严庄的话置若罔闻,主动询问崔乾佑。
  他肯定是要离开洛阳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