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919节

大唐天将军 第919节

  李瑄则是接二连三地邀请番邦国王、使节到台上,与他对席交谈,最少会饮酒一杯。
  连东南亚小国和天竺、诸国的使节也不例外。
  获得如此殊荣,他们非常感动。
  甚至有当即表态,支持与大唐建立商贸联系,共同促进繁荣。
  人的审美大差不差,谁不喜爱东市上的蜀锦、绛绣、彩缎、吴绫?
  在他们看来,如此丝绸,穿戴在身上,绝对比黄金更体现尊贵。
  甚至大唐的青瓷、白瓷,也比金银漂亮。
  临终的时候,还可以买个“唐三彩”为自己守墓。
  李瑄在召见波斯王子后,破例邀请跟随波斯王子来大唐拜见的波斯文坛领袖阿费夫。
  李瑄在波斯的时候,与阿费夫多有交集。
  此人原本是呼罗珊总督的好友,后被李瑄的伟大所折服。
  “记得在木鹿城与阁下相见的时候,阁下渴望来到大唐,现得偿所愿。阁下对大唐如何看待?”
  阿费夫向李瑄拜见后,李瑄询问他。
  “再次感谢天可汗邀请我至前。大唐是天下的宗主,长安无愧于世界的中心。从未想过翻越葱领,走出荒漠以后,还有如天堂一样的国度。”
  现如今阿费夫已经能说出流利的汉语。
  波斯也有深远的文明。
  以往的波斯,已经被大食所束缚,忘掉自己的信仰。
  可叹他还和呼罗珊总督一样,为大食辩经。
  也可惜呼罗珊总督这个波斯翘楚,最终为大食人而死。
  “阁下过誉了,大唐还远远未到达美好太平,朕只是沿着圣哲的脚步,艰难前行。”
  李瑄笑着回答道。
  “以我所见,长安已为最美。还有什么会比如今的长安更文明的吗?”
  阿费夫疑惑不解。
  他幻想中的世界,也就是现在长安的样子。
  李瑄曾在波斯新创立的图书馆用汉字写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得知这句话的意思后,阿费夫就向李瑄五体投地。
  “不可一概而论。我华夏民族,数千年来,从部落形态一直走到今日。其中有过无数次进步。对君王来说,如果数十年无为,国家没有一丝变化,就不配为社稷之主。”
  李瑄知道阿费夫受限于眼界。
  其实这种心态,在汉人士大夫阶级一直存在。
  在李瑄确立国策之前,连一众宰相都认为,文治的巅峰,就是农耕的巅峰。
  工匠世代卑贱这一点,就遏制住无数奇思妙想。
  那些商人为了赚钱,也会有诸多发明创造。
  “天可汗不愧是天下的共主。我这种卑微文人,永远也达不到您的境界。”
  阿费夫内心更钦佩李瑄。
  他想到自己的国王,心中一声哀叹。
  老国王突然获得权力,就像中奖一样,只知道享乐,没有励精图治之心。
  王子自小没有良好的教训,承受不住权力之重,也沉迷声色。
  这次跋涉而来,他们劝了好久。
  若非大唐这个巨无霸作为后盾,若非天可汗在西域的威望,波斯王国早就被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吞噬得渣都不剩。
  波斯百姓的生活,并不比大食统治时好多少。
  再看看大唐的百姓,只要有手有脚,愿意吃苦,都会衣食无忧。
  阿费夫深入了解天可汗的除贱为良政策。
  波斯的农奴问题,比大唐还严重。
  如果波斯能完成除贱为良,才算焕发新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波斯会越来越好。”
  李瑄又向阿费夫鼓舞一声,话锋一转道:“大唐准备建立智慧宫,待阁下回国后,可令翻译机构和图书馆的人材求学于大唐,我们一同研究文化艺术,研究科学与科技。”
  波斯王国,虽然没有大唐的直接驻军,但李瑄埋了很多钉子。
  比如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的家族。
  李瑄趁着勒索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把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家人赎了回来,得到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的效忠。
  现在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被老国王普尚的信任。
  另外,李瑄在木鹿城笼络众多波斯文人,建立翻译机构,和图书馆,搜罗人才。
  可以将这些人才引入大唐的智慧宫。
  另外,波斯王国还要将呼罗珊地区的金银等丰厚资源献给大唐。
  大唐以波斯的贸易,又可以赚不少钱。
  李瑄不可能无节制地帮助波斯,形成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大国,那无疑是养虎为患了。
  “敢问天可汗,什么叫智慧宫?”
  阿费夫好奇地向李瑄询问道。
  “智慧宫是由一些精通天文、地理、人文、历史、哲理、数学等学者组成的机构,世界各个国家的书籍,都可以在这里翻译,来自天南地北的学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使文明之花在这里绽放,璀璨夺目。”
  李瑄长话短说,大概向阿费夫解释何为智慧宫。
  他将智慧宫建立在天中洛阳,已经筛选一部分大唐人才。
  虽然长安是西都,大唐的核心还是在崤山以东。
  把所有的资源向长安倾斜,迟早会头重脚轻,甚至让长安崩溃。
  在洛阳,拥有南北大运河,比长安更容易调动资源。
  智慧宫的一切研究成果,都在大唐的核心地域实行。
  那些外国使者即便携带自己的研究成果回到自己的国家。
  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有此圣地,待我回木鹿城后,立刻携带波斯各方学者到达智慧宫。”
  阿费夫了解到智慧宫的用处后,立刻说道。
  他没有考虑其他因素。
  即便知道智慧宫会使大唐更强大,更有影响力。他也会义无反顾地带领国家的人才前来。
  有的人,需要探索的平台。
  “善!靠近文明,波斯和大唐的关系才能长存。为在智慧宫一同探索,干杯!”
  李瑄向阿费夫举杯。
  阿费夫立刻双手端起酒杯,与李瑄一饮而尽。
  光波斯的学者是不够的,等商贸建立,将智慧宫的名声打响,李瑄还会笼络天竺的学者,大食、罗马,甚至法兰克的学者。
  让世人认为,真理会在智慧宫诞生。
  伴随着宴会众人酣畅淋漓的饮宴,在日落黄昏的时候,百国盛会落幕。
  有的番邦使节因酩酊大醉,无法向李瑄行礼。
  李瑄不在意,令禁军将他们送回使馆。
  他喝了不少酒,也有些醉意。
  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有这种情况,遂回寝宫休息。
  翌日,大唐开始与诸国商议贸易的细节。
  在大唐恩威并施下,没有国家会拒绝。
  即便是很小的国家、部落,也承诺会一年最少派遣一支商队到达大唐,将本地的特产带到大唐。
  也允许大唐的商队,进入他们的国家进行贸易,他们有义务保护大唐商人的安全。
  连点成线,只是现阶段丝绸之路的第一步。
  百国盛会后,有的国家使节开始返回。
  比如云南王子凤伽异就急着回去向阁罗凤汇报天可汗的圣令。
  不久后,阁罗凤会来长安朝拜天可汗。
  也有一些西域的国王,向李瑄申请再在大唐居住一段时间。
  他们见识到长安的繁华后,不愿意离开。
  还有像叶护太子这种被动留在长安者。
  叶护太子只是让一部分使团先回单于城向磨延啜复命,说明天可汗挽留他的原因。
  叶护太子还向磨延啜写一封书信,劝说磨延啜忘记以前的不愉快,全心与大唐友善。
  而且叶护太子又给磨延啜上血压,描述百国盛会的壮观景象,与天可汗的英明神武。
  昔日李隆基这个圣人,都得老老实实地坐在一旁。
  ……
  三月十五日。
  罗马大使阿波加斯结束将近两年的出使时间,于今日启程,返回罗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