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929节

大唐天将军 第929节

  李瑄将叶护太子扶起来,向他询问道。
  “回天可汗,臣愚钝,不知何为。”
  叶护太子摇头,他现在一头雾水。
  没有移地健势大,即便回去,也不一定能斗过移地健。
  他看着面前的李瑄,突然再向李瑄拜道,并抱住李瑄的大腿:“请天可汗为臣主持公道。”
  “如果有外部入侵回纥,朕可以出兵帮助。但此为你们内部斗争。况且朕刚登基不久,国家刚刚稳定……”
  “这样,朕传诏移地健至长安,使移地健的势力群龙无首。然而再护送叶护回单于城继位。”
  李瑄看似就要拒绝叶护太子,但话锋一转,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移地健违抗命令不来,大唐就不太可能出兵。
  “臣拜谢天可汗,若安然回单于城,必对天可汗贡献大礼。”
  叶护太子异常激动。
  他有自知之明,回纥是大唐名义上的附属。
  相比于其他附属,大唐没资格指挥、调动回纥的兵马。
  如此,大唐没有义务帮助叶护太子平定内乱。
  天可汗能下令召移地健入大唐,算是对叶护太子最大的帮助。
  叶护太子不再想着回国。
  十日后,回纥的使者快马入唐,将信件传递给叶护太子。
  信件上写着磨延啜临终前遗诏,令叶护太子尽快回单于城继位。
  自古兄弟相残的例子不计其数,叶护太子已认定移地健要害他,对这封信件置若罔闻。
  冬天的时候,李瑄的诏书传至单于城。
  伴随而来的,还有叶护太子暂时不归回纥的消息。
  在锦衣卫金龙司的操纵下,叶护太子劝李瑄召移地健入长安的言语,传至移地健耳中。
  “我若至长安,人头不保……”
  单于城内,穿着华丽貂裘的移地健面露惊色。
  他将堂兄莫贺达干叫到殿中,寻求对策……
  第442章 叶护太子的决定,草原变成都护府
  “我若至长安,人头不保……”
  移地健向莫贺达干说道。
  他没想到叶护太子如此阴险,进言让大唐皇帝杀他。
  以前他未看出叶护太子会有这种手段。
  “若不去长安,就是不尊天可汗之令,恐会被讨伐。”
  莫贺达干一脸难色。
  叶护太子未回单于城,打乱磨延啜的遗言。
  兴许是叶护太子有所警觉。
  可移地健还不是大可汗。
  天可汗若召移地健,移地健不去,会落人口实。
  其他国家、部落,也会觉得是回纥故意找茬。
  毕竟叶护太子是名义上的大可汗,大唐皇帝册封叶护太子为“靖文可汗”的名号已传至诸部。
  “兄长,你愿意我去死吗!一旦那个懦夫回到单于城,坐稳可汗之位。接受父亲遗诏的贵族和大臣,都将被清算。”
  移地健急得拍着床榻,也是在警示莫贺达干。
  没有不透风的墙,十几个人都知晓的消息,总会在种种因素下泄密。
  莫贺达干这些“顾命老臣”,绝无回头路可言。
  在草原上,新可汗清理旧臣,也属于常态。
  到了这个地步,早已无任何兄弟情谊可言。
  移地健对叶护太子恨之入骨,恨不得他立刻暴毙在长安。
  “大唐皇帝册封叶护太子,明显是支持他的。”
  莫贺达干也很难受。
  叶护太子若知道磨延啜的遗言,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他觉得磨延啜在临终前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我们回纥人是神灵看中的使者,有至高的理想,为什么要受制于唐人?”
  移地健越想越憋屈,心中的叛逆和恨意更强。
  和磨延啜一样,移地健持有对大唐的恨意,心中的抱负是建立一个像突厥汗国鼎盛时期那样的“大可汗游牧王朝”。
  使四方上贡,连中原王朝都要屈伏在铁蹄之下。
  所以磨延啜将继承人定为移地健。
  “唐人势大,天生天可汗,注定大唐要在接下来数十年威震天下。我们回纥刚崛起,还远未至巅峰。像是太阳月亮一般,此起彼落。当太阳落下,月亮升起的时候,才是我们回纥叱咤风云的时候……”
  莫贺达干娓娓地向移地健说道。
  他将天可汗比作太阳,回纥比作月亮。
  现在太阳照耀天下,诸国或沐浴,或跪伏……
  太阳落下,月亮才会升起。
  “可生路在何?让我去长安,不如一刀杀死我!”
  移地健明显能感觉到莫贺达干对天可汗的畏惧。
  如果注定是死路一条。
  为何不搏一搏?
  忤逆天可汗,难道比先祖们筚路蓝缕,建立如今的基业更难吗?
  想当年,回纥的建立者骨力裴罗,仅仅是从大唐河西逃出去的“叛贼”。
  孤零零的,无所依靠。
  不照样在十几年的拼搏中,灭了突厥汗国,取而代之吗?
  这近乎不可能的传奇故事,是驱使移地健反抗的动力!
  “我一向是支持您的,我坚定不移地奉行大可汗的遗诏。”
  莫贺达干也明白移地健有去无回,能理解移地健的心思。
  “现回纥上上下下,都不满每年向大唐的巨量贡品。我们孕育的好马,成为大唐威吓我们的武器。我们自己都吃不饱饭,遇到暴风雪饿殍遍地,却将牛羊贡献给唐人。”
  “郁督军山,每每都有哭泣!嗢昆水畔,谁得孕育?苍鹰在哪里?雕刻着白狼的图腾又在哪里?”
  “叶护太子不配为草原大可汗。若他主单于城,回纥将如葛逻禄汗国一般,沦为大唐的鹰犬,永世不得翻身。”
  “我愿照着满天星斗,重整山河。请兄长助我一臂之力……”
  移地健从榻上起身,向莫贺达干郑重一拜。
  穷途末路之下,他决定反抗。
  要是他不能活着掌控权力,要这回纥大联盟有什么用?
  最起码移地健是如此认为的。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他愿意用所有回纥人,去搏自己的前程。
  “也许只能如此。”
  “莫贺达干拜见大可汗!”
  莫贺达干叹一口气,主动向移地健一拜,称“大可汗”。
  他不仅是为遵从磨延啜的遗诏,也是为自己不被叶护太子清算。
  不论是中原,还是草原。
  统治者们往往个人的利益,高于国家的利益。
  包括开国皇帝。
  首先一定是为了一己私利。
  成功后,在家天下的基础上,才会为了天下苍生。
  在成功的路上,他们可以用尽一些暴戮手段。
  而这些,可以被称为“明君”。
  更何况“暴君”。
  现在的移地健和莫贺达干,就是先以自己的利益为主。
  “兄长将来一定会成为宰相。”
  移地健将莫贺达干扶起来,向他承诺,又说道:“诸贵族大臣,还望兄长能劝服他们。”
  “大可汗放心,大多数贵族、部落、将领,都会支持您。”
  莫贺达干得知自己将担任宰相,克服心中对天可汗的恐惧,准备全力帮助移地健稳住权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