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989节

大唐天将军 第989节

  不一会儿,李瑄借宿的主人牛石扛着锄头飞跑回来。
  他听说自家这边出现大事。
  因害怕妻子的儿女受到伤害,他不畏惧地靠近内卫。
  李瑄吩咐内卫,让牛石进来。
  “好汉,我家里一贫如洗,仅有的钱财,还是出自您之手,放过我们吧!”
  牛石壮着胆子向李瑄求饶道。
  “牛先生放心,我不会为难你们。我是来为你们做主的。”
  李瑄将牛石扶起来。
  “难道好汉要劫富济贫,替天行道?那您快点离开,谢长已经知道您抓了他的儿子,正向县令求援,并召集许多佃农,分发刀剑。”
  不论如何,牛石劝说李瑄赶紧离开这里。
  他把李瑄当成义匪了。
  若不是看见门外的黑衣大汉,还有倒在血泊之中的谢氏家奴,牛石万不敢相信李瑄会是劫匪。
  因为昨夜他对李瑄的印象非常好。
  他觉得李瑄的礼仪和待人的态度,像是传说中的君子。
  “我也在等他们,牛先生拭目以待……”
  李瑄说着,调笑一句:“我们早上可还没吃饭呢!”
  牛石急在心里,但不敢过多要求。
  只能吩咐妻子将煮好的粟米呈上。
  ……
  淮阴县城。
  县令宋鹏程正准备和几名朋友去游玩的时候,宣泽乡长谢长派遣的管家到达县衙。
  听说谢氏有十万火急的事情求见,宋鹏程顿觉扫兴,他将谢氏管家召入堂中。
  “叫本官何事?”
  宋鹏程摆起架子,不耐烦地说道。
  “启禀明府,有一伙江洋大盗闯入宣泽乡,将我家郎君和四十多名家奴劫持,还杀了人,手段异常凶残。请您立刻派人镇压!”
  谢氏管家火急火燎地说道。
  “你没搞错吧?四十多奴仆被劫持,盗贼有多少?”
  宋鹏程打了个机灵,十分愕然。
  一直以来,淮阴只有小偷小闹,聚众成盗贼,鲜有发生。
  更别说能制服数十名家奴的盗贼,谢氏是在耍他吗?
  “千真万确,盗贼有一百多人,他们身着黑衣,持利刃。先是伪装成商人,打探宣泽乡的虚实。待我家郎君率家奴去驱赶之时,盗贼主力突然杀出。我谢家人手不足,无法抵抗。”
  “阿郎怀疑盗贼想勒索我家钱财……”
  谢氏管家双手在比划,说得有鼻子有眼。
  谢必安被抓后,谢长派人在附近观察,内卫视而不见,让他们有发挥幻想的空间。
  “安禄山被剿灭后,是有一些溃兵南下,但早就被消灭了。若真如此,这些盗贼是哪来的?”
  宋鹏程心有疑虑。
  现今为多事之秋。
  钟离郡方向,皇帝可是在那里巡视。
  虽有消息称皇帝不会来淮阴,但太守叮嘱他近段时间不得多事,以防万一。
  “请明府立刻出兵,盗贼凶残,已经杀了不少人,再不出兵,我们谢氏就没了。阿郎有言,若能保住谢氏,必重金相谢明府。”
  谢氏管家急不可耐地道。
  他怕耽搁过久,谢必安小命难保。
  “一百多盗贼,如果明府能剿灭,是大功一件,以后绝对会飞黄腾达。”
  见宋鹏程犹犹豫豫,谢氏管家再次言道。
  “啪!”
  “盗贼确实无法无天!有本官在,淮阴不能有一个盗贼……”
  宋鹏程眼睛一亮,拍案而起,义正言辞地说道。
  “明府英明。”
  谢氏管家拱手。
  随即,宋鹏程召县丞和县尉到堂中。
  由于“盗贼”人多势众,宋鹏程必须倾全县之力。
  “刘县尉,你迅速召集县卒,在城外集合。”
  “王县丞,令麾下官吏联系淮阴各豪族,令他们出家奴前往宣泽乡。”
  “赵捕头,你带着全县捕快,与县卒一起集合。”
  “对了,通知张百户,借助张百户麾下的锦衣卫,以防万一……”
  宋鹏程一通布置,可谓声势浩大。
  如李瑄所料,整个淮阴县背弃信仰,离心离德,所有的“公家”与“大族”合为一体,组成利益共同体,成为铁板一块。
  全县数万如奴隶一般的百姓,成为他们这些人的牛马。
  召集完毕后,宋鹏程骑在马上,带着数百人马,浩浩荡荡地杀向宣泽乡青阳里。
  下午日昳时分,宋鹏程等官吏带着兵马赶到青阳里。
  各路豪强的兵马,也相继赶到,将整个青阳里团团围住。
  放眼望去,有穿着皮甲的县兵,有穿着布甲的捕快,有穿着各异的淮阴锦衣卫。
  有各大豪强的青衣恶奴,他们拥簇着骑在马上的主人。
  还有谢氏家主谢长,强迫一些佃农上阵,随时准备与劫匪拼斗,救回爱子。
  “盗贼猖狂,犯案以后,竟还留在青阳里。”
  宋鹏程实际上已经做好盗贼逃跑的准备,没想到还在此。
  “明府,这是天意。剿灭这伙盗贼后,太守会向朝廷邀功,您升迁指日可待。”
  刘县尉向宋鹏程恭维道。
  “哈哈……本官在淮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若去长安,还得受拘束。可不是我的追求。”
  宋鹏程已沉浸在这纸醉金迷中,不可自拔。
  老百姓的地狱,却是他这种人的世外桃源。
  “明府,谢必安还在劫匪手中,这是谢长的独子,若死在劫匪之手,不好向谢长交代。”
  这时,王县丞向宋鹏程提醒一声。
  “派人向劫匪头目传话,让他们交出谢必安,本官会对他们从轻发落,否则明年的今天,就是他们的祭日。”
  宋鹏程想了想,向刘县尉吩咐道。
  他作为外地人任县令,不能与地方豪族撕破脸,否则寸步难行。
  “是……”
  刘县尉领命以后,吩咐一名县卒向“盗贼”放话。
  “盗贼听着,你们无路可退,速速放了谢郎君……”
  县卒也不敢靠近,只得在远处喊话。
  这番话让谢必安又支楞起来,他大叫道:“快放了我,否则你们死无葬生之地。”
  “闭嘴,假设鱼死网破,一定会先杀了你祭旗!”
  李瑄厉声说道。
  “你们敢……”
  谢必安认为李瑄死到临头还嘴硬。
  这群蠢贼,占了优势竟还不逃,敢在他们的地盘上撒野。
  “砰砰砰……”
  “啊……”
  谢必安还想大放厥词,内卫在李瑄的示意下,对谢必安拳打脚踢,疼得他哇哇大叫。
  “盗贼负隅顽抗,不能放纵他们,直接杀过去,晾他们也不敢把谢必安如何?”
  见“盗贼”迟迟不投降,宋鹏程失去耐心,他一声令下,各路势力准备杀过去,剿灭盗贼。
  “轰隆隆……”
  就在这时,一道震天动地的马蹄声,如同战鼓一般,从远处传来。
  这让准备听命剿灭盗贼的县兵、锦衣卫、捕快等顿住脚步。
  他们疑惑地看向四周……
  连宋鹏程等官吏也有些吃惊。
  怎么会有如此马蹄声?
  随着马蹄声音越来越近,不远处一名名骑兵出现在他们视野之中。
  清一色的大唐明光甲,奔驰在原野上,数以千计,铺天开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