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1018节

大唐天将军 第1018节

  同时,这是曾经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一座古老的城池。
  也是大食帝国距离波斯王国最近的一座重城。
  “李瑄好手段呐……”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在哈马丹城的临时行宫中,召宰相伊布·萨拉姆议事。
  他握紧拳头,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
  这位大龄得位的君王,已至暮年。
  老骥伏枥之心,无法伸展。
  他想使大食帝国重现无上荣光,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哈里发,可惜遇见一生之敌李瑄。
  “事到如今,唯有与入侵者决一死战。我们有安拉保佑,我们的勇士未必会败给入侵者。臣愿为安拉之剑,保全安拉的圣土,保全国家……”
  伊布·萨拉姆言辞凿凿地说道。
  大唐能狠心对波斯王国进行“再征伐”,完全出乎他和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意料。
  短短半年时间,他们的传教士近乎被诛杀殆尽。
  即便有还活着的人,也难以将消息传至哈马丹。
  波斯的民愤,被压制住。
  他们不可能再利用这张王牌。
  除非大食帝国能大败一次大唐联军,促使大唐剥削波斯百姓。
  现大食帝国的中央军、边防军,各总督隶属的军队,外加新招募的兵马,甚至警卫部队,全部都在东部边境集合。
  一共十八万余人。
  正规军有十万,其中骑兵有三万余。
  这是全部战力。
  大食帝国不可能束手投降,只有真刀真枪干一仗……
  第489章 哈马丹之战开始,神机营出动
  “我军在东部,真正的精锐只有十万,其余只能作为辅助和防守。我不担心兵力不足,只是最近各地军中流言四起。如果士卒能不畏死亡,像我们推翻暴虐的倭马亚王朝那样勇敢,侵略者必定会落荒而逃……”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深知一支军队的内核是什么。
  士气决定战斗力!
  所以才会充满无奈。
  天可汗的名声,自十几年前就深入人心。
  他踩在大食的英雄呼罗珊总督头上。
  歼灭了一支又一支大食军队,并俘虏宰大食宰相,使大食帝国不得不付出巨量赔偿,变得贫穷。
  战场上的天可汗,在万军之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一样。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天神转世,是天可汗的代名词。
  口口相传下,面对再次亲征的天可汗,大食人心中的阴影挥之不去。
  相比于大半年的踌躇满志,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也因此沮丧。
  他高估了自己麾下的精锐士卒,以为他们拥有信仰,信念和自己一样坚定。
  事实上,当大食军队向东调离,他们得知那个男人再次降临在这片土地时,不美好的记忆涌现。
  安拉也因此颤鸣……
  一支军队,在畏惧敌人统帅的时候,已经失败了一半。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派遣传教士,在军中进行多次慷慨激昂的演讲,试图让士卒坚定信念,让他们明白,神会降临人间,一切邪恶都不得猖狂。
  但几个月来的努力,终究是徒劳的。
  神灵,终不敌现实中的天可汗!
  以至于许多大食士卒以为,天可汗也是神灵。
  更多的宣传,哪怕将天可汗作为邪恶的化身。
  只是徒增士卒对天可汗的恐惧!
  “谁也不想东方的玄龙旗帜,来污染我们的圣洁土地,不想他们来亵渎我们的神灵。”
  “我们知道士卒斗志欠缺,但我们别无选择。”
  “没有宝剑就会受到别人欺辱。懦夫永无宁日……豺狼入侵,我们应准备好棍棒,而非没有信念。我们从奇迹中诞生,应当相信奇迹,更应该相信安拉……”
  伊布·萨拉姆借用古老的谚语来劝谏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
  他本人虽老迈,但愿意去效仿安拉之剑。
  哪怕燃尽身躯,也九死无撼。
  “听到宰相的话,我心中也充满希望。战争对比的是排兵布阵,受制于地形。我身为哈里发,当手持宝剑,与士卒同甘共苦,战胜邪恶的入侵者。”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抽出宝剑。
  他要以行动,挽回士卒的信心,驱除士卒对李瑄的畏惧。
  哈里发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
  天可汗怎么能是天下共主呢?
  “哈里发英明!”
  伊布·萨拉姆躬身一礼。
  “我们相信自己会胜利,但一定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给与后人无限机会,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啊!”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话锋一转,向伊布·萨拉姆言道。
  伊布·萨拉姆能听出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弦外之音,他凝重地向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说道:“臣听从哈里发的旨意。”
  在战术上,可以破釜沉舟,可以背水一战。这可以证明一个统帅的果决。
  在关乎一个民族的命运上,则必须留下后手。
  “我要征战,由宰相安排吧!组织伊拉克、叙利亚、巴士拉等地大食百姓,随时准备撤入圣城麦加所在的半岛上。我们的根源在那里,一旦失败,我们将保留火种,风沙会磨砺我们的意志,百折不挠。我们的后代,像是二百年前一样,卷土重来。”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郑重地向伊布·萨拉姆说道。
  退回半岛,退回那只有“神”的贫瘠之地,是不得已的选择。
  也是最后的选择。
  “或许,那个时候我已经战死。让更有能力的人,继任哈里发……”
  言语最后,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酝酿着悲壮。
  他本就是拥有雄心壮志的君主。有决死的勇气,也激活了他那宽广无畏的信念。
  他清楚,此战若失败,阿拔斯家族将没有能力再领导大食人。
  派系之争,毫无意义。
  或许像四大哈里发时代一样,神权共和,才是真正的msl世界。
  “臣谨记哈里发的旨意。但臣相信,哈里发一定可以旗开得胜,将所谓的天可汗埋葬在这里,拯救世人,度化愚昧。”
  伊布·萨拉姆再次向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一礼,他心中似有千斤巨石,无比压抑,又责任重大。
  他想如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一样征战,但他明白保留火种是更重要的事情。
  做好最坏的打算,否则连卷土重来的机会也不再有。
  一番商议后,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和伊布·萨拉姆开始布置战术。
  他们已经知道君士坦丁五世在叙利亚北部撤离一部分兵马。可能是国内出现什么问题。
  但那对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没有什么意义。
  大唐王朝带来的压力,十倍于罗马帝国。
  叙利亚北部,拥有五万正规军。
  为以防万一,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不可能调离。
  而且他明白,现在调离也不一定来得及。
  所以要针对东部。
  当前,大唐在东面的战术非常清晰。
  里海南有一路大唐联军。
  波斯波利斯城东面,与一路大唐联军对峙。
  波斯湾沿岸,也与一路大唐联军对峙。
  大唐有精兵强将,三路齐发,瞄准战略要地。
  大食帝国作为防守一方,不得不将有限的兵马分开。
  否则,若巴士拉被攻破,大唐将掌握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源头,北上巴格达易如反掌。
  若哈马丹被攻破,不仅南部一点的尼哈温城沦陷,阿塞拜疆地区,也将抵出现在大唐的兵锋之下。
  波斯波利斯城若被攻破,大唐将迂回到尼哈温地区,帮助里海南的唐军歼灭大食主力。
  大唐三路联军,环环相扣,步步紧逼。
  现在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可以选择三路各守各的。
  也可以用一些策略,以计划歼灭一部唐军。
  若一路被攻破,很可能全线都土崩瓦解。
  在当前情况下,一味被动,虽可能起到拖延时间的作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