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34节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34节

  周嘉慕扬眉,看来殿下是哄好人了?
  他合上手里的公文,起身迎上前,请两人坐下。
  面对周嘉慕,霍翎的说辞与方才相差无几,只不过会更细致一些。
  周嘉慕道:“从羌戎王帐里救出一个人,对我们来说并不难。”
  “羌戎王帐那边,已经有部落在暗中联系我们,想要弃暗投明。到时借助他们的力量,就可以将那名女奴平安送来常乐县。”
  听到这个消息,霍翎也不算意外。
  大燕好歹也在羌戎经营了几十年之久,并非所有部落都心存反意;那些心存反意的部落里,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与大燕为敌。
  “不过——”周嘉慕话锋一转,“我们如此大费周章,能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呢。他已经被抓了那么长时间,就算真知道羌戎的什么机密,现在也未必还用得上吧。”
  霍翎微笑:“这我就不清楚了。”
  周嘉慕也没有对霍翎的话起疑,点头道:“那我等会儿就去见一见他,看看他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也许真能有所收获。”
  周嘉慕又向霍翎道谢:“此事还要多谢霍姑娘出手相助。”
  霍翎道:“周将军不必如此客气。我也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想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个重伤我爹又被我射伤,还死活不肯开口的刺客。”
  他们父女与李宜春的合作,还是要先在暗地里进行。
  只要霍翎和霍世鸣不说,就算是端王和周嘉慕这样的聪明人,也绝对想不到,明面上有仇的两方人,不仅握手言和,还在心无芥蒂地进行合作。
  交代完李宜春的事情,霍翎起身告辞,与端王一起离开军营。
  她要上马时,身后突然伸来一只手。
  端王邀请:“阿翎,与我同乘一匹吧。”
  霍翎直接拒绝:“我不要。”
  “还在生我气?”
  霍翎道:“气得狠了,殿下总要多给我些时间缓缓,免得殿下觉得我是个好哄的人。”
  端王哑然,想到还赖在燕西没走的何泰,也没有再坚持。
  确实要多给阿翎一些时间,她今天能给他一点笑容,与他说两句软话,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端王撤回手之前,霍翎突然解下右手手腕的黑色发带,三两下缠绕在端王掌间,合拢他的手指,让他攥紧。
  “之前缠绕在箭羽上的发带,不算是我送给殿下的。”
  “殿下若是喜欢,就收下这根吧。”
  气该生还得生,但也要适当给一点甜头。
  ***
  自大燕定都洛城,至今已有八十余年。
  燕西的风雪和兵戈,吹不进这座巍峨不可攀的宏伟巨城。
  这里是天子脚下,是大燕朝最繁荣昌盛的地方。
  临近年关,街道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百姓们都在抓紧筹备过年要用的东西,就连朝中的文武百官也难以免俗。
  依照惯例,腊月二十五到正月初十,朝廷各大衙门都会封存官印,官员们可以自由走亲访友。
  今日已是腊月二十三,无早朝。
  景元帝如往常那般,醒来后用了些东西,又在御花园转了转,才去御书房。
  看到桌案上那低矮的一摞折子,景元帝笑了一声:“今儿的折子,倒是不多。”
  内侍总管将一杯温度合适的雨前龙井放到景元帝左手边,又往桌案香炉里投了一小块景元帝最喜欢的香料:“各地该禀报的事情,都赶在前几日禀报了。这会儿若没什么急事,不会有人特意上折子打扰陛下休息的。”
  就这点折子,景元帝也不急着处理,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拨弄茶面。
  散发着氤氲雾气的茶水微漾,与杯底的梅花交相辉映,颇有趣味。
  景元帝突然问:“渊晚那孩子,出宫了吗?”
  内侍总管道:“今儿早上,奴才安排了一辆马车送大公子回端王府。”
  景元帝道:“你倒是周全。”
  说到季渊晚和端王府,就不免想到端王:“十三应该快回到京城了吧。”
  “回陛下话,端王殿下怕是要留在燕西过年了。”
  景元帝讶异,抬头看了眼内侍总管:“燕西形势一片大好,他还留在那里干嘛。”
  内侍总管微微俯身:“听说是为了一位姑娘。昨儿个端王妃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不少人都收到了风声。”
  景元帝更诧异了,放下手中的茶盏:“这就有意思了。知道是哪家姑娘吗。”
  “暂时还没消息,陛下若是想知道,奴才这就着人去打听。”
  景元帝摆摆手:“不用,他对那位姑娘如此上心,日后定会将她带回京城。”
  说着不用,景元帝还是难掩好奇:“十三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小小燕西之地,能出什么绝色女子,竟然能勾得十三为她下端王妃的脸面。”
  细琢磨了一番,景元帝也觉得有趣,喝完杯里的茶水,坐到桌案前开始处理折子。
  拿起第一份折子,看到上面的署名,景元帝就先笑了。
  端王为了向霍翎证明自己的诚意,在折子里,他是不打半点儿折扣,将霍翎做过的事情都写了上去,行文间颇多溢美之词。
  景元帝起初还不太在意,但越往下看,他的阅读速度放得越慢。
  末了,他轻敲折子,竟是又从头看了一遍。
  连着读了两遍,景元帝将手里的折子递给内侍总管:“你也来瞧瞧。”
  内侍总管往下扫了几眼,笑着说出景元帝的心里话:“哎呦,真是巧了。方才陛下还在问是哪家姑娘,这会儿就从折子里知道答案了。”
  飞快扫到最后,内侍总管也总算弄清楚了端王上这本折子的用意。
  不过看了眼沉吟不语的景元帝,内侍总管有些把握不住他的心意:“陛下打算同意端王殿下的请封吗?”
  景元帝道:“区区一个县君,有什么可犹豫的。朕只是觉得,县君给低了。好歹也是十三心仪的女子,他怎么也不开口要个郡君,担心朕舍不得?”
  内侍总管面上露出些许踌躇之色。
  景元帝瞥他一眼,笑骂:“有什么想说的就直说吧。”
  内侍总管轻声道:“奴才也不敢揣测端王的心思,只不过,霍姑娘还未入端王府,身份太高,总归不好。”
  景元帝了然。
  端王府只剩侧妃之位,这位霍姑娘的身份要是太高了,不说端王妃怎么想,就是人家姑娘自己,心里也未必没有其它想法。
  “这就与朕无关了。”景元帝朱笔一批,“如何哄得人家姑娘心甘情愿,那是十三该操心的事情。十三既为她请功,朕就按折子上的内容论功行赏,封她一个郡君之位。”
  拟好批复,景元帝的视线已落到新的折子上,只随口道:“朕看折子上说,她为了赈灾,将自己的体己都捐了出去。再赏她一百两黄金。其余的赏赐,你看着办吧。”
  第22章 话本。
  一番交谈,李宜春成功取得周嘉慕的初步信任。在请示过端王以后,周嘉慕开始调派人手营救李宜春的生母。
  不过李宜春之事,对于眼下的常乐县来说,只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
  真正吸引各方关注的大事,还得是行唐关几位高级将领的调换更替——
  原行唐关主将何泰,因疏于榷场管理,导致端王遇刺,被罢免职务。
  原行唐关副将周嘉慕,在端王遇袭一事上表现突出,接替行唐关主将一职。
  原永安县守将,正六品昭武校尉霍世鸣,在平叛一事上屡建功勋,晋升为正四品忠武将军,接替行唐关副将一职。
  此外,孙裕成、方建白还有周嘉慕的一众亲信皆有升迁。
  何泰在燕西驻守十几年之久,手底下聚拢了不少中低阶武将。他罢职离任,不仅意味着他本人失
  去了在燕西的经营,也意味着那些投靠他的中低阶武将失去了最大的靠山。
  一时间,前线暗潮涌动,不少人在私底下搞起了小动作。
  针对霍世鸣的小动作尤其多。
  这就是根基不稳的坏处了。
  像周嘉慕,本来就是行唐关副将,要能力有能力,要资历有资历,如今更进一步也是顺理成章。
  而霍世鸣呢,有能力却没有资历,光是弹压那些不满的声音,就够让他焦头烂额的了。
  在和霍翎商量过后,霍世鸣决定从县衙搬回军营,这样既能方便进出,又有利于早点熟悉军中事务和人手。
  “只是我这一走,你就要独自留在县衙了。”霍世鸣头疼道。
  但霍翎也不可能和他一起去军营住。
  霍翎平静道:“我是住在县衙,又不是住在端王府邸,爹爹在担心什么?”
  “若是有人在爹爹面前说起那些无端之言,爹爹只管驳斥。”
  霍世鸣叹气:“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如今世道,总是对女子更苛责。”
  霍翎眉心一动:“爹爹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吗?”
  她和无墨一直待在县衙里,消息远不如进进出出的霍世鸣灵通。
  霍世鸣满脸尴尬,支支吾吾:“是……是有一些针对你的风言风语……”
  其实何止是一些。
  一个是燕西出了名的美人,一个是位高权重的王爷,这样的风流韵事,谁人不津津乐道。因着天气恶劣,道路难行,流言暂时还没有在整个燕西传开,但常乐县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霍世鸣恨恨骂道:“定是那何泰在暗中搞的鬼。他暂时报复不了我们,就用这种办法来抹黑你的名声。”
  虽然霍世鸣没有明说,但想一想何泰对她的恨意,霍翎也知道不会有什么好话。
  她并不畏惧人言,也不在意流言蜚语。
  但不畏惧,不在意,并不代表放任。
  她需要给自己经营一个好名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