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139节
“娘娘,陛下请您去太和殿一趟。”
“好,本宫这就过去。”霍翎应了一声,扭头看向安儿,“要不要去找父皇?”
安儿脆声应好,又用力挥舞布老虎:“给父皇。”
霍翎佯怒,掐了下他肉嘟嘟的脸:“好啊,刚才还说要给母后,
现在就要给你父皇了。”
太和殿里,景元帝站在窗边,负手而立,正出神想着事情,突然就听到秋风送来孩子清脆的笑声,还有模糊的对话声。
景元帝唇角含笑,快步走了出去。
霍翎才刚走进太和殿,迎面就看到了景元帝。
她二话不说,直接将怀里的安儿递了过去:“陛下的儿子,陛下自己抱吧。”
安儿双腿在空中扑腾两下,还以为霍翎是在跟他玩闹,咯咯直笑。
景元帝接过安儿,目光却落在霍翎身上,笑问:“怎么,安儿惹你不高兴,你就将气撒在朕身上?”
霍翎被他这话逗笑:“臣妾可不敢对陛下生气。”
景元帝单手搂着安儿,另一只手来牵霍翎:“朕让人准备了你最爱的莲子羹,一会儿就该送来了,先进来坐吧。”
才刚坐下,安儿就从怀里掏出了布老虎,在景元帝耳边小声道:“父皇,老虎。给。”
景元帝看着他手里的布老虎,又看着他身上的老虎衣服,夸他:“像只小老虎。”
安儿一下就来劲了,两只手放在腮边,做出老虎要吃人的样子。
景元帝哈哈一笑,再次搂住安儿,说:“行吧,这只小老虎给朕,这只小老虎——”
景元帝将安儿转了个向,让安儿的胳膊伸向霍翎:“娘娘要不要?”
霍翎失笑,从安儿手里接过布老虎。
景元帝顺势打量了几眼:“这只布老虎做得真不错,是内务府做的?”
霍翎摇头:“是德妃送给安儿的。”
提到德妃,景元帝就想起来陆杭。他微微点了下头,吩咐人赶紧去给太子准备一份鸡蛋羹。
用过东西,安儿就困了。
霍翎将他放到榻上,为他盖好被子,才轻声问景元帝:“陛下突然找臣妾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景元帝道:“陆杭上了一道折子,是关于恢复亲蚕礼的。此事与你有关,朕就找你来商量一下。”
“亲蚕礼?”霍翎只当自己是刚知道,“臣妾听说过,但本朝似乎没有皇后主持过亲蚕礼吧。”
景元帝回:“有过一次记载,是太祖时期的事情了。不过那时简皇后重病,亲蚕礼是派遣了官员代简皇后祭祀先蚕。”
景元帝其实也不记得这件事情了,但陆杭的折子里有提到,这会儿听到霍翎问起,他也就说了出来。
霍翎问:“陛下是在哪里看到的记载?”
景元帝将折子找出来给她。
陆杭呈上来的折子非常厚,里面提到了本朝礼书中对亲蚕礼的规定,还有前朝时有关亲蚕礼的规定。
霍翎仔细看了一遍,合上折子:“本朝对亲蚕礼的规定,似乎大都沿袭自前朝礼书?”
景元帝道:“本朝只举办过一次亲蚕礼,仪注不够完备也是自然。”
霍翎眼眸一弯,自然而然道:“天下百物皆出于农,养蚕关乎国计民生,如果朝廷恢复了亲蚕礼,也能让百姓感受到皇室对养蚕织布的重视和推崇。”
“臣妾身为皇后,也愿意尽一份心,代表百姓祭祀祈福,祈求先蚕神赐福显灵。”
景元帝笑了下:“那就让礼部先准备着。”
霍翎用折子轻轻拍着掌心,温声提议道:“是该好好准备起来。前朝都亡了近百年,别的不说,前朝时举办亲蚕礼的祭坛,早已毁于战火之中。”
“正好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重修我朝礼书中有关亲蚕礼的部分。”
既然已经同意恢复亲蚕礼,景元帝自然也愿意将它办得更隆重些。
霍翎身为太子的亲生母亲,她的体面,也代表着太子的体面。
***
陆杭今天的心情十分愉悦,回到礼部衙门后,他也不急着处理公务,坐在窗边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顺手给自己泡了杯御赐的明前龙井。
才刚品完一杯茶,就见礼部右侍郎急匆匆走了进来。
“大人,宫里的旨意下来了。”
陆杭微微一笑:“我看你步履匆匆,还以为有什么急事。原来是为这个。”
右侍郎道:“大人似乎一点儿也不意外。”
陆杭请他坐下,微挽袖子,给他斟了杯茶:“恢复亲蚕礼对皇后娘娘来说是好事。只要娘娘愿意,陛下也不会驳娘娘的面子。”
右侍郎顺着陆杭的话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只是没想到宫里的旨意下来得这么快。”
折子是大早上递上去的,旨意下午就下来了。亲蚕礼可不能算是一件小事啊。
陆杭听到这话,也深以为然,更觉得自己的示好十分有必要:“宫里还说了什么吗?”
右侍郎道:“确实还有一事。宫里说要重新制定亲蚕礼的仪注,最好是能形成明文规定,以供后人遵循。”
陆杭眼神一闪:“那就得重修我朝礼书了。”
想了想,陆杭又问:“宫里有明确亲蚕礼的规格吗?”
右侍郎再次回忆了下,确认道:“没有。”
陆杭端起茶杯,一口气喝完了杯中茶水,笑道:“那能制定多高的规格,就制定多高的规格。”
既然要向皇后示好,当然得做得尽善尽美。
不然那就不是示好,是膈应了。
右侍郎:“中祀?”
陆杭:“中祀。”
朝廷祭祀,分大祀、中祀和小祀三个级别。
只有祭祀天地、宗庙和社稷才会用到大祀的规格。
皇帝亲自主持的先农礼就是中祀。
而亲蚕礼,在历朝历代里都没有明确的祭祀规格。
若遇上比较重视的朝代,场面就会略显隆重一些;若遇上不太重视的朝代,场面也会略有削减。
面对宫里那位皇后娘娘,礼部当然是越重视越好。
第83章 规章制度落入书中,便让后……
前前后后花了大半个月,礼部终于制定好了相应的章程。
陆杭第一时间送进宫里。
景元帝得知陆杭的来意,直接吩咐身边伺候的人:“请皇后过来。”
霍翎来得很快。
陆杭不敢怠慢,起身行礼。
霍翎施施然在景元帝身侧落座,微笑道:“陆尚书免礼。”
陆杭将手中的东西递给内侍,再由内侍转呈霍翎。
霍翎右手按在上面,也不急着翻看:“这些东西,本宫回去后会慢慢看。陆尚书先简单介绍一下情况吧。”
这一回,从祭祀的吉日,到举办祭祀的场所,再到祀蚕所用的舞乐规制,以及祭祀结束后的宴饮规格……
礼部都重新做了细致周全的修订,既有对前朝亲蚕礼的继承,也略有调整改动。
比如说祭祀的吉日。
前朝定在三月举办,但礼部认为,先农礼和先蚕礼可以在同一天举办。
也就是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举办。
再比如说举办祭祀的场所。
前朝举办亲蚕礼的祭坛,早已毁于战火,如果要在原址上重建,所耗极大。
《礼书》有言:“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
先农坛建在京师南郊,南主阳,北主阴,本朝可以直接启用位于京师北郊的祭坛,在那里祭祀先蚕神。
还有祭祀时需要用到的舞乐。
因为不同礼制的祭祀,所用舞乐的规制也是不同的。
亲蚕礼是一项单独由皇后来主持的祀典,参与祭祀的人都是内外命妇。所用到的舞乐也都应该是“女乐”,从舞者到乐工全部启用女子。
……
霍翎并不认为陆杭这样的老狐狸会敷衍她,不过这段时间闲着也是闲着,霍翎就顺便了解了历朝历代有关亲蚕礼的内容。
有了历朝历代的资料作为横向对比,霍翎就更满意陆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了。
从祭祀的规格,再到祭祀的日期、地点,全部都向皇帝亲自主持的先农礼看齐,简直不能更高规格了。
等陆杭停下话音,结束介绍,霍翎道:“事情交给礼部,本宫没什么不放心的。”
她侧头看向景元帝,征询他的意见:“陛下觉得如何?”
景元帝道:“你满意就行。”
霍翎对陆杭道:“那就这样吧。”
这会儿快到了用午膳的时辰,景元帝开口,留陆杭一道在宫里吃饭。
霍翎吩咐道:“给陆尚书沏一壶明前龙井。”
陆杭有些意外:“娘娘怎么知道臣最喜欢喝明前龙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