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179节
因为安三郎在燕北有职务,所以一直到两个年轻人成亲,霍翎也没能见到安三郎和方岚芸。
不过霍翎还是命人给方岚芸准备了一份丰厚的添妆礼。
大穆北边部落的反抗,终于是慢慢被镇压下去。随着敌烈部和乌古部这两个大部落相继投降,那些闻风而动的小部落也都不敢再闹腾。再加上燕北的战事已经平息,天狩二年三月,宋叙返回京师,第一时间去见霍翎,向霍翎复命。
霍翎最近并不住在皇宫里。
过年那段时间季衔山受了些风寒,等季衔山身体好转后,霍翎就带他来西郊别院住了一段时间。
西郊别院和凤仪宫一样种满了垂丝海棠。一阵春风吹过,满院红白相间的花朵摇曳生姿。
宋叙在宫人的引领下穿越海棠花海,来到别院西侧的马场。
远远地,宋叙就听到骏马跑动的声音,以及宫人们欢呼的声音。
比声音更快的,是那飞驰而过的骏马。
不知马背上的人是不是扫见了他的身影,右手缠绕,拽紧缰绳,竟是恰好停在了他的身前。
霍翎穿着一身湖蓝色骑装,身上没有佩戴任何饰品,长发只用一根发带扎成马尾。她在马背上,居高临下俯视着宋叙,阳光从她身后投落,落下大片阴影,将宋叙整个人覆盖了大半。
宋叙不敢直视霍翎,眼眸垂落,俯身行礼:“许久不见娘娘,娘娘的风姿更胜往昔了。”
霍翎似是笑了一下:“宋大人倒是清减了不少。不过你低着头,哀家瞧不真切。”
宋叙微怔,一时间也不知是该抬头好,还是保持现状好。
霍翎这回终于是忍不住笑出声来:“你应该会骑马吧。”
“会。”
“那让人给你牵一匹马来。你来得有些早,扰了我骑马的兴致,就随我在马场里到处转转吧。”
马匹很快被人送了过来,宋叙翻身上马,略落后霍翎半个身位。
霍翎道:“大穆那边的内乱早就平息了,哀家原以为你会在年前就返回京师,没曾想竟耽搁到了年后。”
宋叙道:“敌烈部和乌古部确实是在年前就投降了,但微臣以前一直无缘踏足羌戎王庭,也没有在燕西游历过,就想着在那里多待一段时间,到处走一走,看一看,还顺便在州学上了几堂课。”
霍翎眉梢微挑:“你觉得州学办得怎么样?”
宋叙肯定道:“办得极好。州学才办了三年,羌戎王庭里已经有不少年轻贵族在说汉话,写汉字,仰慕汉人文化了。
“移风易俗非一时之事,先帝和娘娘对燕西、对羌戎布局之深远,已经可见成效。”
霍翎问:“那你觉得要过多久,才能到收获的时候?”
宋叙斟酌片刻,给了个中规中矩的答案:“再过十来年,等一代新人换旧人,应该就到娘娘收获的时候了。”
霍翎又挑了几个问题来询问,宋叙都一一认真作答。
因为不是正式场合的君臣对奏,霍翎也没有表现得太严肃,听着听着,就感慨出声:“文尚书那古板方正的性子,竟也能教出宋大人这样的学生。”
宋叙苦笑:“……老师性情素来如此。”
霍翎扫了他一眼,笃定道:“看来他在你面前,没少抱怨我。”
宋叙表情都木了,不知道该如何接这话。
霍翎话锋一转:“这倒无妨,我如今也在你面前抱怨他,就算是扯平了吧。”
宋叙觉得,太后娘娘当真是风趣极了。
不仅风趣——
宋叙提着一盒温热的海棠花酥,穿过成片海棠花海离开时,忍不住思忖起来:丁景焕那家伙是不是把自己嗜甜的事情告诉娘娘了,不然娘娘怎么总喜欢给自己赏赐御膳房的点心?
宋叙回到文府,还没来得及和文盛安说上几句话,太后的赏赐和晋升的旨意就一起来了。
宋叙原本是一介白身,为了方便他在羌戎和大穆行事,霍翎才将他封为太常丞。
这个官职只是权宜之计,如今宋叙立下大功回到京师,自然可以顺理成章出仕。
而他的官职,也从太常丞变成了礼部郎中。
除了给宋叙升官外,霍翎还给宋叙赐了一套府邸。
也是巧了,这套府邸就在梨酒巷子,就在丁景焕对门。
家具齐全,干净整洁,只要去牙行聘两三个伺候的下人,就能轻轻松松拎行李入住。
文盛安莫名有种“太后当着自己的面,挖自己墙角”的感觉。
他摇摇头,挥走这种古怪的感觉,不无遗憾道:“我原本还想将你调来吏部帮忙。没想到太后会将你安排去礼部,在陆杭那老狐狸手底下干活。”
第108章 【武试】
这天下英才,不敢说多如繁星,也绝不在少数。但能够入霍翎眼,又能为她所用的,不过寥寥。
对宋叙的安排,只是霍翎闲来一笔。眼下,她还有其它心事。
霍翎对朝政的认知,有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先帝。
先帝在位时,一直着手削弱勋贵,打压世家,提拔寒门。
霍翎任皇后期间,也一直在配合先帝做这些事情。
等到先帝驾崩后,朝廷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危机,霍翎最先要做的就是稳定朝政,让政权平稳过渡,不要产生更多动荡。
所以这两年时间里,霍翎基本都是沿用了景元朝的政策,没有做太大改动。
就连朝臣,除了她提拔起来的一批心腹,其余的都是景元朝就已经崭露头角。
随着燕北战事告一段落,朝廷也从先帝驾崩的阴影里慢慢走了出来,霍翎自然也有意推行一些新的政策。
自从端王府和柳国公府倒台后,勋贵的声势就不如以往了。
世家在朝堂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以她如今的威望,直接和世家冲突并非明智之举。
想要一点点磨去世家的羽翼,还是得着眼于提拔一批寒门出身的官员。
就在霍翎琢磨该以什么方式提拔寒门官员时,她收到了安鸿羽的折子。
安鸿羽是个闲不住的人,在燕北吃了几十年风沙,骤然回到京师这富贵繁华地,他颇不适应。
等伤势略有好转,他就去了辉武阁和周嘉慕作伴。
周嘉慕的资历远远不如安鸿羽,但一来,安鸿羽得过霍翎的吩咐;二来,周嘉慕是有真才实学的。
两人相处颇为融洽,经常在一起讨论兵事,切磋推演。
安鸿羽也在讨论的过程中,慢慢复盘了自己这些年领兵打仗的经验,最后花了点儿功夫,将他的经验都写进了折子里。
霍翎收到折子后,反复看了好几遍。
原本困扰她多时的问题,倒是有了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
周嘉慕收到霍翎传召时,正在练武场里活动筋骨。
他不敢耽搁,回屋简单擦洗一番,又换了身干净整洁的衣服,这才急急忙忙随崔弘益进宫。
霍翎已经从西郊搬回了皇宫。
寿宁宫里的垂丝海棠也到了花期,红白相间,轻盈飘逸。
宫人伺候霍翎起身时,特意给霍翎选了一条应景的长裙。她的长发也只是用一根发簪随意挽起,散在耳后。手腕素净,没有佩戴镯子,只在耳际戴了一对粉珍珠。
反倒是立在她身后的宫人内侍,再到周嘉慕自己,都是一丝不苟,穿戴着符合自己品阶、身份的服饰。
两人是旧相识,霍翎倒也不急着一上来就说正事:“在辉武阁待得怎么样?”
说到这个,周嘉慕高兴道:“以前在燕西驻守时,既没有太多时间,也没有太多精力去翻看兵书,整理自己所得。辉武阁里收录有历代兵书,这两年里我翻看了不少,感觉整个人都沉淀了下来。”
霍翎观其神色,并无太多勉强,可见说的是心里话。
辉武阁大学生是个闲职,如果让一个骨子里追求安逸的人在那里待两年,说不定人就要废掉了。
但对于周嘉慕这种心心念念回到战场的人来说,辉武阁的经历,反倒成为了一种锤炼和沉淀。
也许等周嘉慕重新回到战场后,他整个人会有一种全新的蜕变。
霍翎笑了一下,只道:“你觉得有收获就好。知道我寻你过来,所为何事吗?”
在来的路上,周嘉慕也有了一些猜想:“是因为安将军的那道折子吗?”
霍翎问:“你看过了?”
周嘉慕摇头,表示自己没看过折子,只是安鸿羽与他沟通过,也就一些事情征询过他的看法和建议。
霍翎指尖轻点,将手边的折子推至周嘉慕面前,让他先看看。
安鸿羽在折子里说了不少大燕军中存在的问题。
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优秀的中层将领不够多。
大燕承平多年,没有多少仗可打。
这当然是好事,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限制了很多没有家世、没有背景的将领的出头和晋升。
燕北已经算是打仗比较多的地方了,但在燕北军里,依旧有大半中层将领都是出身将门或勋贵,本身没有打过什么仗,只是因为有好的出身,就顺利在军中谋得高位。
安鸿羽并不是看不起这些将门勋贵子弟,里面也确实出过一些不错的人物。
但更多的,还是才不配位。
越往上走,位置就越少。
这些人占据高位以后,底下出色的苗子想要冒头,就会变得更困难。
……
要不是场合不对,周嘉慕一定得为安鸿羽的折子叫几声好。
他只觉得安鸿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他不仅没有好的家世背景,还是羌燕混血,这让他在军中举步维艰。
有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使他浴血奋战立了大功,功劳也要被上官吞掉大半,等功劳落到他头上时,只剩下很小一点。
这已经算是上官比较会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