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212节
霍世鸣微微一愣,笑声爽朗:“只怕显得怠慢了。”
丁景焕道:“这是娘娘的意思。还有这本折子,也是娘娘命下官转交给承恩公的。”
霍世鸣接过折子,碍于丁景焕在场,没有急着打开。
“告辞。”
丁景焕抱拳一礼,带着囚车离开。
霍世鸣迫不及待翻开折子,呼吸先是一窒,猛地急促起来。
“爹!娘!”
熟悉的声音自人群处传来,是收到消息过来接人的霍泽。
“爹,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霍世鸣将手里的折子藏进怀里,声音几乎从牙缝里挤出:“回去再说。”
外头人多眼杂,霍泽不好再问。
回到霍府后,儿媳妇关氏前来见礼。
关氏和霍泽成亲数载,也就在刚成亲那段时日拜见过霍世鸣。
面对大着肚子的儿媳妇,霍世鸣就是有再多愁绪,都只能先压着。
坐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霍世鸣让方氏带着关氏下去休息,他将霍泽和军师孔易都叫去了书房。
大门闭合,霍泽先开了口。
“爹,我托了岳父那边的关系,还找上了安鸿羽将军,但都没打听到那道折子的具体内容。吏部的口风太紧了,一点儿消息都没透出来。”
这
几年时间里,霍泽也不是一点儿长进都没有。
至少该经营的人脉,他都一直在经营。
只可惜他的人脉多是在武将勋贵这边,想要走通吏部的关系,还是力有不逮。
实在是没别的法子了,霍泽还悄悄找上季衔山,想跟季衔山打听一下。
甥舅关系一向极好,要是别的事情,能说的季衔山都会说。
但这件事情吧……反正霍泽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就挨了季衔山一通埋怨。
埋怨完之后,季衔山也给霍泽透了个底。
连季衔山都不知道折子内容,霍泽只得歇了继续打听的心。
“不用打听了。”
霍世鸣从怀里掏出折子:“我已经拿到折子拓本了。”
霍泽错愕:“这拓本是……”
霍世鸣道:“是娘娘命丁景焕转交给我的。”
孔易看完拓本,表现得还算冷静。这个情况,其实比他预想的要好上许多。
“将军,除了这道折子,太后娘娘还有什么吩咐吗?”
霍世鸣将他和丁景焕的对话,一五一十复述出来。
孔易捻了捻自己刚蓄的胡须,微笑道:“娘娘命将军拿下刘集,又提前给将军透了口信,想来是没有问罪将军的意思。”
霍世鸣稍稍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霍泽看他们这副紧张得不行的反应,还有些茫然。
反正是私底下谈话,霍泽也就直接问了。
“爹,你们怎么这么紧张?利用榷场谋利什么的,哪一任行唐关主将没干过这件事情,就算真坐实了这项罪名,顶多就是丢掉掌管榷场的权力。
“还有这个拥兵自重,我听到这个罪名的时候险些吓死了,结果折子里就只有这么简单的一句话。
“一些老百姓糊涂,看我们家出了位太后娘娘,爹你又是行唐关主将,就弄不清里面的区别,将燕羽军称作霍家军,这算什么拥兵自重?又不是爹你命人改口的。”
霍世鸣看着自家的傻儿子,语气复杂:“……要是你阿姐和你的想法一样,我就不需要这么担心了。”
孔易解释道:“手握重兵,领军在外,靠的就是上位者的信任。这件事情,说大不大,却犯了上位者的忌讳,容易引起上位者的猜忌。”
霍泽还要再说些什么,霍世鸣已经不耐烦地摆摆手:“眼下最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应对?”
孔易问:“将军觉得,太后娘娘最恨的人是谁?”
霍世鸣顺着孔易的话细细思量。
孔易道:“将军与太后,终究是父女。太后需要将军为她领兵征战,只要将军好好服个软,太后再气恼也是一时的,难道太后真的会对自己的家族下手吗?将军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转移太后的怒火。”
霍世鸣眸光微闪:“你的意思是,吏部右侍郎?”
孔易摇头:“吏部右侍郎的份量还不够。”
吏部右侍郎的份量都不够。
那再往上,可就是……
在霍世鸣的灼灼注视下,孔易轻声道:“太后娘娘的心腹大患,并非将军,而是文尚书。我想,经此一事,太后娘娘对文尚书的忍耐,应该也到极限了。”
第128章 联名百官,驱逐文盛安……
早在大半个月前,民间就因为千秋节一事热闹起来了。
这是大燕朝难得的盛事。
大量商队从天南海北涌入京师,带来了当地的特产和奇物。
瓦舍里挤满了从各地赶来的戏班子。
一些比较大的戏班子,租个台子,登台唱戏。
那些个比较小的戏班子,交些铜板,寻个空地,也能直接开演。
大相国寺外的集市,就没有冷清的时候。即使是在夜里,也会因为京师没有宵禁而喧嚣不断。
越是临近正日,京师就越热闹。
霍翎没有亲自出宫去目睹这份热闹,但她喜欢听人描述这份热闹。
国朝是否繁荣昌盛,百姓是否安居乐业,不看朝堂诸公如何,只看民间气象如何。
百姓有闲心出门去凑热闹,有余钱去集市添置物件,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这样就是很好了。
千秋节当日,霍翎按照以往的作息苏醒。
换好司衣局新准备的礼服,霍翎正要命人传膳,就见季衔山兴冲冲走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食盒。
看着面前这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霍翎道:“这是你亲手做的?”
季衔山抓了抓头发:“每年我过生辰时,母后都会下厨给我煮一碗长寿面。我想给你准备惊喜,就去御膳房学了几回。”
霍翎莞尔:“确实是个大惊喜。”
季衔山还有些不好意思。
他解释道:“我原本是想从第一步和面开始做起的。但那太难了,我试了两次都做得一塌糊涂,小福子他们又在旁边一直劝我,我就放弃了。”
面是御厨揉的,灶台也是宫人照看的,他就亲手往里面放了面条和调料,然后把它煮熟盛出锅。
“这样已经很好了。”霍翎朝他眨眨眼,“我以前给你煮长寿面时,面都是你无墨姑姑揉的。我也只是亲手下了一份面把它煮熟。”
季衔山哑然失笑:“原来母后以前都是这么哄我的。”
霍翎用筷子搅了搅面条,还有些遗憾:“现在长大了,就不像以后那样好哄了。”
用过早膳,宫中太妃在贵太妃和淑太妃的带领下,过来给霍翎请安。
宫女内侍也要过来给霍翎请安,不过他们见不到霍翎的面,只能在寿宁宫外头给霍翎行礼。
再晚些时候,宗室也到了。
为首之人正是宁信大长公主。
看着宁信大长公主神采奕奕的模样,霍翎笑道:“有段时间没见你进宫了。前些天听说你病了,如今身体可大安?”
宁信大长公主道:“多亏了皇嫂派去的太医,几副药吃下去,人就舒坦了。”
许时渡一点儿也没给她娘遮掩:“我娘听说教坊司的人花了三个月时间,编排了一个全新的节目,人立马就精神了。”
想到宁信大长公主以往的行事作风,众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许时渡的女儿陆琢也给霍翎准备了礼物,是一幅自己画的画。
寥寥数笔,勾勒出了蝶戏海棠花的野趣。
“娘亲说,娘娘最喜欢海棠花。我对着家中的海棠花作画时,恰好有一只蝴蝶飞到了画上,我就把它画了下来,送给娘娘。”
霍翎指尖拂过画纸,温声道:“这画得可真生动。”
陆琢被夸得羞涩:“原本是想给娘娘准备别的寿礼,但表舅说我们年纪还小,礼物不在贵重,而在心意。”
陆琢口中的表舅,正是季衔山。
霍翎笑道:“是这个道理,我这里也不缺好东西。”
知道陆琢最近正在学画,霍翎给她赐下了好几幅名家字画,让她闲暇时多欣赏临摹。
“也可以随时进宫。皇家画院里的画作更多。”
听陆琢提到季衔山,阳安长公主左右张望,好奇道:“陛下怎么不在?”
霍翎道:“陪我用过早膳,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陆琢道:“我知道表舅去哪儿了。”
霍翎道:“那你跟我说说。”
“定是去给娘娘准备惊喜了。”
陆琢说得自信又笃定,惹得霍翎又是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