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233节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233节

  他现在出宫不再像以前那样麻烦,很快就与霍世鸣约好了时间。
  这款新式连弩,是霍世鸣上任后,命武库司的工匠们研制的。
  练武场上,身材高大魁梧的禁卫军手持连弩,瞄准远处的土墙,十箭齐出。
  箭身只有一半没入土墙,威力差了一些,但长箭的数量足以弥补这个缺点。
  “好!”
  季衔山鼓掌叫了一声好。
  霍世鸣陪在季衔山身侧,笑着为季衔山介绍连弩的性能。
  季衔山对于连弩的性能其实没有太大概念,他问:“比之大穆如何?”
  霍世鸣自信满满:“大穆军中所用的连弩,一次最多只能射出五支箭。”
  季衔山立刻就激动起来了。一边是五支箭,一边是十支箭,就算他再不知兵事,也明白其中的差距。
  “这款连弩叫什么名字?”
  霍世鸣笑呵呵道:“这是兵部进献给陛下的寿礼,自然该由陛下来命名。”
  季衔山眸光一亮,思索片刻,道:“那就叫元戎弩吧。”
  霍世鸣夸道:“好名字。
  多谢陛下赐名。”
  季衔山摸着面前的元戎弩,颇有些爱不释手:“外祖父,元戎弩造价如何,可否在军中进行推广?”
  霍世鸣道:“造价有些高,短时间内想要在全军推广很难。不过只要陛下允准,兵部可以尽快量产出一批,先送去燕西和燕北。”
  燕西与羌戎接壤,燕北与大穆接壤,平时兵部研制出了什么武器铠甲,都会最先装配禁卫军和这两个地方上的军队。
  元戎弩这种神兵利器,自然是越早装配到燕西和燕北越好。
  季衔山下意识就要开口允准。
  小福子连忙小声提醒:“陛下,娘娘那里还不知道元戎弩的存在呢。”
  季衔山话音一顿,改口道:“外祖父言之有理,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霍世鸣装作没有听到小福子的话,面上笑意不减:“是该从长计议,户部那边也不知道能挪出多少预算,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总要先请示过太后娘娘。”
  季衔山抿了抿唇,对霍世鸣道:“那外祖父将它装起来,我回宫时,一道带回去给母后瞧瞧,顺便为外祖父和武库司的工匠请功。”
  霍世鸣代那些工匠谢了恩,又问季衔山有没有兴致去武库司里面逛逛,看看那些工匠是如何一点点从无到有打造出元戎弩的。
  天色尚早,季衔山也不急着回宫:“外祖父带路吧。”
  霍世鸣在前头带路,突然像是想到什么般,回头看了看季衔山身后跟着的宫人:“元戎弩的机关图纸乃绝密……”
  季衔山对小福子道:“你们守在这里,我和外祖父进里面逛一圈就出来了。”
  季衔山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方才还因为霍世鸣的话心里别扭,这会儿看着武库司里的各种兵器装备,心情变得大好起来。
  霍世鸣一一为季衔山介绍过去,话语里满是豪情:“有了这些新研制出来的武器装备,我大燕将士必将如虎添翼。要是大穆还敢像十年前那样举兵来犯,势必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季衔山道:“外祖父很有信心?”
  霍世鸣道:“要是别的事情,我还真不敢夸下海口。但我在燕西待了那么多年,又曾亲自与大穆军队交手过,很清楚大穆军队的实力。
  “如今大穆内斗不休,又常年征伐其它游牧部落,兵戈不断,将士疲敝。我们却休养生息多年,政通人和,上下一心,还研制出了元戎弩这样的神兵利器。此消彼长之下,局势一片大好。”
  季衔山听得心潮澎湃:“照外祖父这么说,大燕北伐的时机岂不是要到了?”
  霍世鸣笑着纠正:“陛下,我只是说了,如果大燕与大穆对上,优势在我大燕。”
  季衔山道:“那不是一个意思吗。”
  霍世鸣满脸欣慰:“我没提起北伐之事,陛下却立刻想到了北伐。可见陛下年纪虽小,却已有太祖皇帝遗风。”
  季衔山可不敢拿自己和太祖皇帝做对比。
  霍世鸣却道:“太祖皇帝一生心心念念的就是北伐大穆,收复燕云,只可惜天不假年,壮志未酬。
  “如果陛下在位期间,能够完成连太祖皇帝都完不成的丰功伟绩,陛下在史书中的评价,可未必会比太祖皇帝差。”
  ……
  季衔山在兵部待到下午,才在小福子的催促下回宫。
  他带着元戎弩去了寿宁宫,兴致勃勃道:“母后,你看我带了什么回来。”
  霍翎正在和无墨说话,瞧见他进来,未语先笑:“我方才还在问你无墨姑姑,你怎么还没回来。这不,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季衔山走得急,额上出了一层薄汗,霍翎从怀里掏出帕子:“跑得这么快,可见是带了好东西回来。”
  季衔山擦了擦脸,接过无墨递来的杯子,解了口渴后才道:“这是兵部新研制出来的元戎弩,一次可以连射十箭。”
  霍翎问:“元戎弩?”
  季衔山道:“对,这是我取的名字。外祖父说这是兵部献给我的寿礼。”
  霍翎知道兵部在研制新式连弩的事情:“你与我仔细说说此物的威力。”
  这会儿天色已经晚了,不适合直接演示元戎弩的威力。季衔山将自己的见闻一一道来:“母后,依你之见,此物可以在军中推广吗?”
  从五连弩改进到十连弩,威力提升如此之大,霍翎也舍不得束之高阁:“既然是好东西,自然该在军中推广。不过具体要怎么做,还得等兵部那边做进一步汇报,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章程来再做定夺。”
  季衔山得到了心满意足的答案,转而与霍翎聊起兵部伙食。
  他素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霍世鸣担心他吃不惯兵部的伙食,原本是想让厨房的人单独给他做一份午膳,或者直接去樊楼点一桌菜,不过被他拒绝了。
  “兵部伙食的味道一般般。”季衔山点评,“有些油腻。”
  霍翎一笑:“大锅饭的味道都这样,用料扎实,但求无过。”
  季衔山想到宫里举办宴会时御膳房做出来的那些膳食,赞同地点点头。
  不过他又凑到霍翎耳边,小声道:“我看有些老大人吃不太习惯,该让厨子炖得软烂些。”
  因为季衔山中午吃得油腻,晚上霍翎让人准备了些清淡爽口的吃食。
  季衔山喝着面前的白玉芙蓉汤,突然问道:“母后,你当初为什么要将外祖父调回京师?”
  霍翎放下汤匙,不动声色道:“是你外祖父与你说了什么吗?”
  “这倒没有。”季衔山道,“只是我听外祖父的意思,他一直念着收复燕云十六州之事。他进入兵部后,时常督促武库司研制新式连弩,就是想用这种方式,为大燕北伐尽一份心。”
  霍翎道:“你外祖父与你提起过霍家的祖训,那你也应该知道,早些年的时候,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带着全家人重返京师。你外祖父在燕西那等苦寒之地驻守了那么多年,也该回京师一家团聚,享享清福了。”
  季衔山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母后,我不打扰你休息了,待明日我再过来为你演示元戎弩的威力。”
  宫人进来收拾碗筷,无墨走到霍翎身边:“娘娘可要沐浴更衣?”
  “才刚用过东西,我去外头走走。你陪我一起。”
  夕阳烧红天际,将红色的宫墙映得更红,晚风习习吹来,无墨的声音在风中响起:“方才陛下问起时,娘娘怎么没和陛下说实话。”
  霍翎道:“怎么说实话。难道要我将父亲在燕西做的那些事情,都告诉安儿吗。”
  她已经敲打过父亲,那些事情在她心中就算是翻篇了。
  再将它们拿出来说,对她又有什么好处呢。
  一笔写不出两个霍字,不管她与霍家的关系变得多冷淡,霍家犯了事,她这个做太后的颜面也必然受损。
  皇帝与外家亲近一些,总好过皇帝忌惮外家。
  皇帝今日能忌惮自己的外祖父和舅舅,他日也能忌惮她这个亲生母亲。
  “不过你说得对。”霍翎道,“安儿与霍家那边,确实走得有些近了。”
  无墨诧异:“娘娘?”
  霍翎扶着无墨的胳膊,语气里不含任何喜怒,只是单纯陈述一个事实:“换做几年前,兵部研制出了新式兵器,肯定会进献给我作为寿礼。”
  她在意的倒不是这份寿礼。
  而是这份寿礼背后流露出的政治意味。
  无墨脸色微白,要知道如今在兵部主事的人,可是承恩公啊:“……许是兵部没能赶上娘娘的寿辰。”
  “也有这种可能。”
  霍翎没有完全否认无墨的说法,但她与安儿的寿辰前后只隔了一个月,兵部要是有心赶一赶工期,未必赶不上。
  霍翎闭了闭眼,神情平静道:“你去催一下崔弘益,我要尽快拿到调查结果。”
  第141章 承恩公上书北伐。……
  翌日一大清早,季衔山精神抖擞出现在霍翎面前。
  他特意赶在霍翎晨练时过来,就是为了给霍翎演示元戎弩的威力。
  霍翎道:“天还没亮透呢,也不用急在这一时。”
  不用上早朝的时候,霍翎习惯先起来晨练半个时辰,再去用膳。
  季衔山道:“这不是想着顺便来母后这里蹭一顿早膳吗。”
  霍翎莞尔。
  母子说话间,已经有禁卫取来了元戎弩。
  禁卫奉命演示了一遍元戎弩的使用方法,季衔山兴致勃勃道:“我也想下场给母后演示一番。”
  禁卫面露难色,霍翎却没扫兴。她自己就是从小练习骑射的,所以养孩子也不会把孩子养得太娇气。
  “那你去试试,要注意安全。”
  季衔山高兴下场,在禁卫重新装配好箭矢后,他瞄准不远处的木板,十箭齐出。
  “不错。”霍翎赞道,“箭术又有精进了。”
  “是母后教得好。”
  季衔山对元戎弩爱不释手,玩了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随着霍翎去用早膳。
  既然元戎弩的威力已经得到印证,霍翎也不耽误时间,命人去宣兵部尚书霍世鸣和户部尚书曲百川进宫,与他们商量元戎弩量产推广一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