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阳历2021.12.31留。
  第106章
  想到这点, 谢奇致也说了出来:“就像策哥说的一样,凶手犯下这起案子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小说或作者的喜爱?或者说,那句‘无人比我更爱你’是对小说或作者的表白?”
  宋朝阳摸摸手臂, 不太能接受地说:“太丧心病狂了吧?”
  谢奇致:“模仿小说杀人本身就很疯狂。”
  “若本案定性为模仿作案,那么……”翁策环顾在场所有人,总结道, “一, 凶手模仿作案只是用小说掩藏自己真实目的, 误导我们往与小说有关的方向思考。二, 凶手出于某种动机,以小说里的作案手法进行了犯罪。”
  “大家还有疑问么?”
  谢奇致在脑海里琢磨了一下,问:“小说里是一对双胞胎动的手, 现实中似乎也是两个人动手, 但我们只发现一个可疑人物。”
  常闻提出另一种可能:“现场可以伪装,不一定是俩人动手。”
  李宏远:“但他不是对外人自称林大吗?我估计多半还有个林二。”
  他们在走访调查的时候,听群众说,发生命案的那条街搬来的生面孔就仨人。除了一个月前来的陈三(陈新路)和陈琴(陈晴)外, 就是林大。
  此外还有群众说,除这三人外, 另有几个生面孔出现过, 只是没有住进祁府。
  常闻:“凶手如果是双胞胎, 那注意行动, 两个人不同时出现, 附近居民认为只有一个人搬进五楼也不是不可能。”
  刘立:“但监控表示, 林大在麻将馆待了一晚上。虽然他早上离开麻将馆后就不知去向了, 但……”
  崔文茵总结几人的话, 提出一个可能性:“林大在外制造不在场证明, 林二动手。现场的两人行动痕迹为林二伪装。”
  “也不是不可能……”
  周林易:“要是这两栋楼的出入口有监控就好了。那样我们就可以确定‘林大’昨晚到今早有没有出入楼栋了。”
  两栋楼与外界都只有一个唯一出入口,紧挨楼下店铺,但没有安装监控,附近最近的监控在街口,距离楼栋五六十米远。
  如果楼栋有安装监控,还拍到林大昨晚回来了,或者他昨晚没回来,但今早拍到林大离开,说明林大真可能有个双胞胎兄弟,而那个兄弟,则极可能是犯罪嫌疑人。
  “林大的确很可疑,但不排除是巧合的可能性。”
  话虽这么说,在场每一个警察都不认为一个假名为林大的人一周前搬入祁府,且案发后消失会与案件完全无关。
  会议室内沉默了一会儿,翁策询问:“还有问题?”
  谢奇致在脑海里琢磨了一下,摇头。其余人也纷纷表示现在暂时没有需要讨论的问题。
  “那么安排任务。”翁策翻开手边的软皮笔记本,一边写一边说道,“常队,你们中队熟知祁府地形,劳烦你们和派出所一起摸查祁府,找到林大踪迹,同时查出他的木制家具从什么地方购买。”
  “江索、崔文茵、刘立、赵炜炜,你们和交警部门联系,一方面时刻关注林大是否离开晋北,一方面查陈新路、陈晴、林大何时来到祁府,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至于你和宋朝阳……”
  谢奇致接收到他问询的眼神,回道:“我们查小说本身,可以吗?”
  翁策没多问,只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众人:“出发。”
  余天文没有被安排到,但他知道自己肯定是跟翁策一起行动,所以不用他提醒,乖乖地坐在一旁等他说出发就走。
  大家陆陆续续地离开,翁策合上笔记本,看向余天文:“查陈新路、陈晴具体身份。”
  ……
  “谢哥你具体想查些啥?”
  “把小说找出来看看,然后联系它的作者。”谢奇致掏出手机给柳治打了个电话,询问对方能不能把《双子》借给他看。
  他本想借赵炜炜的,但赵炜炜跑得太快,眨眼就和刘立一起不见了。
  柳治说小说放在他宿舍,钥匙在他身上,他现在有点忙不方便带他们两个过去拿,得他俩自己去拿。
  对此,谢奇致和宋朝阳没有任何意见。
  两人顺利找到《双子》,发现这书应该被柳治翻过好几次,书页还有折痕,随便翻几页还能找到笔记。
  但是翻到扉页,最上方空白处明明白白写着“犯案手法简单,凶手太偏执,阅读体验一般”。
  “我还以为这书都快被小柳同志翻烂是因为他喜欢看呢……”宋朝阳默默吐槽。
  谢奇致回想他宿舍桌上放的几本书,道:“可能他没带多少书来。先看看附录里的忏悔书。”
  翻到最后,印着歪歪扭扭字迹,抬头为忏悔书的一页印入两人眼帘。
  一目十行地查看内容,正如赵炜炜和柳治所说,小说内的忏悔书和他们在现场找到的内容除落款外别无二致。
  时间不够他们把小说看一遍,所以他们只略略翻看了一下,找到孙乾、邓毓被杀害的那一章核实了一下,确定和赵炜炜说得大差不差便合上了书。
  《双子》封皮最下写着晋中文艺出版社,最后一页写着书籍出版相关信息,还有出版社编辑部的联系电话。
  谢奇致和宋朝阳回到办公室,试着拨打了出版社编辑部电话。现在差不多傍晚六点,出版社可能已经下班,他们对能否打通不抱希望。
  但幸运的是,电话通了,是一个声音很甜美的女性接听。
  听到两人自报家门,对方愣了几秒,结结巴巴地说道:“抱、抱歉,我需要向领导请示一下……请稍等。”
  谢奇致声音温和:“没关系。”
  随后,话筒传来“啪”的一声,好似话筒被对方搁在了桌上,旋即便是一阵哒哒哒的脚步声。
  两人等了大约三分钟,话筒那方才再次传出声音,是一个声音成熟的女性。
  “你好,这边是晋中文艺出版社,我姓许。”
  “许女士,我们这次打电话主要是想向你们问一个作者的情况。”谢奇致瞟了眼手上这本《双子》的印刷时间,道,“你们今年八月印刷了一版悬疑小说,名叫《双子》,作者是西阳。”
  “啊……西阳,他与我社关系不错的。”
  “能否把他的联系方式告诉我们?”
  “警官,我很乐意效劳,但是……我们没办法透露他的隐私。”
  “这边有案件需要他协助调查,麻烦你配合一下。”
  “抱歉警官,我们真的没办法答应。”
  许女士怎么说都不愿意告诉他们西阳的联系方式,没办法,谢奇致只好另辟蹊径。
  他一个电话打到了在晋中市局工作的大学同学手机里,托他帮忙打电话去问、去查。
  公安系统是个圈,光谢奇致大学那一个班的同学就分布晋河不同县市,他想找哪儿的警局帮个小忙通过同学就行。
  没等多久,大学同学打过来了:“西阳,真名郑裕,周吴郑王的郑,富裕的裕,晋北人,电话1……身份证号……”
  谢奇致还没说谢,老同学又说:“听出版社那边说,郑裕不常和外人交流,经常失联,你要是打电话找不到人,可以联系他常合作的编辑赵景州,赵钱孙李的赵,景象的景,北州的州,电话1……身份证号……”
  “多谢多谢,回头……”
  “请我吃饭是吧?”老同学笑了几声,“读书时期你就爱请客,每个月生活费都花在请客上了!今儿甭请,一点小事罢了。我先挂了哈。”
  “不是……”谢奇致嘴里才冒出两个字,话筒里就只剩下忙音了。
  他手指默默收紧一瞬,然后若无其事地对着号码一个一个地输入。
  打一通,没打通,说已关机。
  有老同学的话在前,谢奇致没多想,又打赵景州的号码,仍然打不通,同样处于关机状态。
  怎么一连两个号码都打不通?
  今天七号,不是周二么?赵景州不是做着朝九晚五工作的社会人士么?手机应该能打通吧?
  他有点纳闷,又急着想要联系上西阳,于是让宋朝阳给出版社再打个电话问问赵景州的情况。而他自己则是进入数据库查找郑裕的信息。
  老同学说郑裕是晋北人,那他要是能上门和他见面聊,也不错。
  有身份证号,找人对谢奇致来说就简单极了。
  郑裕,年三十一,父母双亡,有一个弟弟叫郑彦,年十七。不得不说,郑彦这个名字谢奇致有几分眼熟。
  这些基础的信息他只看了一眼,中指摩擦鼠标滚轮向下滑动,视线锁定一条消息,他瞳孔骤缩——郑裕,失踪了?!
  失踪人口数据库里竟然有他的身份信息?!
  他连忙联系郑裕居住街道的派出所,询问详情。
  “这个月四号,郑彦来报案,说自己哥哥失踪了,他怎么找也找不到。”
  “他哥哥很宅,基本不出门,如果出门的话,会留纸条给他,若是出远门,还会开车,但这次没有。而且他哥哥钱包没拿,衣服也没带,根本不像出门的样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