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翁策忽然道:“陈财来了,在询问室。”
  “那他知道陈晴和陈新路可能在拐卖儿童吗?”谢奇致突然变得有些咄咄逼人。
  翁策没有说话。
  谢奇致和他搭档了几年,和他相当熟悉,明白他的沉默代表什么,陈财还蒙在鼓里。他叹了口气,脸上神色忽然变得坚毅起来:“我们一定要破案!无论什么案子!”
  翁策:“好。”沉默一会儿,他问:“庞秋的消息呢?”
  谢奇致:“他们通过交警找到了赵景州的车。”
  翁策:“只有车?”
  谢奇致点点头:“对,只有车。赵景州也没了踪影。对了,于队那边有几个消息。他们鉴定了从502找到的木材样本,认为陈晴身上那把十字架和那些木材材质都不一样。”
  这点他们一点都不意外,凌达敢带他们回家,肯定是有底气的。
  他才住进去,还不加掩饰地分批搬运了那么多木板之类的回家。
  任何人一联想陈晴身上捆的木头,都可能对他产生怀疑。
  明知自己可能被警察怀疑,还坦然地带他们回家,必然是丝毫不担心家里的木头会出差错的。
  “还有,谌言喻说从501搜到的那款摄像机是国外牌子,最新款,目前省内只上架了一千部,并且只能在晋中、松江、松谭买到。每一部摄像机都有一个独特的序列号。也就是说……”
  说到这里,他终于露出一个轻松笑容,“咱们能查到买主!”
  第120章
  查摄像机买主, 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
  这款摄像机属于国外品牌,他们想就打个电话就能获得买主信息并不现实。
  而如谌言喻所说, 那部摄像机只在晋中、松江、松谭三个市上市,那他们想查买主还得去这个三个城市跑一趟。
  不过根据通讯记录透露出的信息,他们决定先去松谭问问。
  因为翁策需要留在局里坐镇, 其他人手里各自都有任务需要做, 是以查摄像机买主的活就由谢奇致来做。
  又因为执行任务过程中可能涉及询问群众相关事宜, 得两个人一起行动。所以他拉来了对这些智能物品很了解的谌言喻。
  出门前, 谌言喻有些犹豫:“你打算怎么去?”
  谢奇致想也没想地答:“开车啊!我借了策哥的车。”
  谌言喻放心了:“那就好。你那摩托兜兜风还成,要跨越两座城市,我……”
  谢奇致笑道:“骑摩托多慢啊。”
  谌言喻:“你太谦虚了。”
  翁策的车是他工作两年后买的, 因为有好好保养, 性能保持得还不错。
  但谌言喻却觉得不行。
  “原来这车是翁队的啊!这么老的型号,我还以为是赵局买的养老代步车。”
  谢奇致握方向盘的手微微颤抖,笑道:“没想到你对车也有几分了解。”
  他随口一夸,倒夸到了谌言喻心窝子去, 弄得谌言喻得意扬眉,嘴角也上扬:“我懂得多的去了!车, 小case啦!要是你打算买车, 可以问我, 我帮你选!”
  谢奇致笑了一下, 岔开话题, 问道:“上回你跟我说的张锋氰/化物中毒那事, 查出什么了吗?”
  “这个啊……”谌言喻敛眉思索了一下, 才道, “算是投毒案吧!”
  谢奇致奇怪道:“哪来的机会下毒?”
  饭里投毒吗?可看守所里的人都是吃大锅饭……对了, 每人的饭盒都有标号,如果某人知道张锋的饭盒编号,在他饭盒下毒也不是不可能……
  谌言喻摆摆手:“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反正直到现在凶手都还没查出来。”
  谢奇致将他的话暗暗记下,准备回局后找相关人员了解一下。
  看守所出现命案并不稀奇,暂时羁押在其中的人因斗殴而死也并非个例,甚至某些看守所还出现了“牢头狱霸”的存在,带头打骂其他人,闹出人命。
  去年三月的两会上,有关看守所命案频发的话题还引起了热议。两会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发布了相关通知,要求整顿。
  这些事谢奇致都知道,也听说过其他地区发生过看守所命案,但在晋北……他一直认为市区看守所管理很到位,因为他连打架的事都很少听闻。
  怎么会出现嫌疑人氰/化物中毒而死的事呢?
  张锋的死……
  想必是谁在杀人灭口。
  那又是为什么灭口呢?
  总不至于是误杀吧?
  难道说……张锋曾自述福利网站由他一个人运营,曾经的合作者早已跑路。
  据他所说,那名合作者是一位编程高手,一手建起l1、l2两个网站,只是前期投入太大,又没有收入,所以那位合作者将两个网站全权交给了张锋管理,并收了他一笔钱就离开了。
  张锋不懂程序,竟然能将网站好好地运营了几年。
  这些都是张锋个人的交代,除了他展示过如何进后台系统外,没有其他证据可以佐证他的话。
  而且他只交代了合伙人姓名,没有给出照片,也不知道曾经的合伙人现在身处何方。所以暂时没法找到这个合伙人。
  目前来看,他的合伙人有可能因担心他暴露自己而杀人灭口。
  想到张锋,谢奇致就不可避免地想到和他一个死因的孟杰书。现有证据告诉他,两个案子是独立的。但他深刻地明白一件事,他的目光是局限的。
  他现在看到的是两案孤立,但事实真相真是这样吗?
  他该从何处下手,好得以窥见真相一角?
  从晋北到松谭要经过松江,路况好的话,乘坐大巴大概要花费五到六个小时。
  谢奇致出门的时候就已经是下午五点左右。
  赶到松谭时,天早就黑了,时间刚好晚九点。
  他和谌言喻哪儿也没去,到了松谭开平区,便直奔其最大的商场。
  说来也巧,他刚毕业时,还在松谭呆过两年。
  当时他运气好,得了那时任区警察局局长苗盛的青眼,成为他退休前收的最后一位徒弟。
  想起他师父苗盛,不由得想到他的传奇经历。
  苗盛在晋河很多城市都呆过,大多数时间却不是作为一名普通警员,而是承担一个教学作用。
  哪个警局想建设尖刀队伍,都会请他过去帮忙。
  是以,他在职期间相处过许多同事,也收过不少徒弟,有的现在已经当上市局局长,有的在省厅有一席之地。
  谢奇致从松谭调到晋北后,受到了市局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他们很看好他这个苗盛的关门弟子,所以他一调来就直接进市局工作,安排的搭档也是翁策那样的青年才干。
  他当时并不愿意借师父的光在市局工作,想从基层干起,先在派出所干几年。
  但他个人的想法拗不过领导,最终只能留在市局和翁策搭档办案。
  为了不给师父丢脸,也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他卯足劲儿地干活,争取做到有案必破。
  刚到晋北市局那段日子他和翁策的确做到了逢案必破。但后来发生的一起儿童失踪案……在他俩脸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他们不仅没破案,还……
  “到了!”
  谌言喻的声音将因踏入熟悉地界而陷入回忆的谢奇致惊醒,他环顾四周,视线被一块立牌吸引,再仰头,瞧见了“佳慈百货”的牌子。
  “走,进去了!”谌言喻看他神色怔忪的样子,不由得拉了他的手臂一下,“快点儿,等会儿商场关门了。”
  谢奇致抱歉一笑:“好久没来了,佳慈大变样了,我有点恍惚。”
  谌言喻:“你以前来过啊?”
  谢奇致点点头:“以前在大津呆过,偶尔会来这边买点东西啥的,毕竟这儿的东西最齐,能一次性买到所有想要的。”
  谌言喻点了下头,忽然抬手指着某个方向,说道:“就那儿吧?我好像看见牌子了。”
  谢奇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也瞧见了一张广告牌,上面写着有关于照相机的宣传语。
  两人立马前往,在入口处看见了商店详细分布图,上面写着摄像机、照相机专卖店在西侧。
  佳慈不亏是松谭最大商城,一层楼宽阔无比,两人走了几分钟才瞧见一家专卖店,不过并非他们想看的品牌。
  两人在像迷宫似的商城里又找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想要的品牌专柜。
  柜员是一位年轻小哥,见到两人前来十分热情地招呼道:“二位先生想看点什么?我们家最新推出了一款摄像机哦!”
  “巧了,我们就是为这摄像机而来。”谌言喻兴冲冲地问,“你说的新款是txcd607吧?拿出来我们看看。”
  柜员先是看了谢奇致一眼后才笑眯眯地说道:“好的,请稍等。”
  谌言喻注意到他的小动作,奇怪地冲谢奇致嘀咕:“他看你干嘛?”
  谢奇致也不知道,但谌言喻已经自己琢磨出了答案:“肯定是看你那么邋遢,不像是会买摄像机的人。不是我说,谢队,你还年轻,要注意形象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