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不多时,谢奇致已经把手里这一沓资料看了三分之二了,但仍然没看到他最想看的人。
就在这时,谢奇致余光瞥见谌言喻将手中刚看完的一份资料单独放到一侧,不由问道:“那一份是谁的?”
谌言喻理所当然道:“郑裕的啊。”
谢奇致点点头,俯身把资料拿起来准备翻看一遍。第一页便粘着一张很有岁月感的寸照,照片上的男生眼睛半闭着,唇抿得很紧,表情很冷酷。
谢奇致仔细地瞧,脑海中郑彦的脸仿佛与照片里高中时期的郑裕重合。
这两兄弟十七八岁的样子真是相似极了,特别是那一双狭长的狐狸眼……
谢奇致翻完一遍,合上资料继续翻看手中的。很快,他已经看完手里的了,见其余两人的工作也接近尾声,便耐心等待。
宋山鸣看完了,冲谢奇致摇了摇头,看样子他没看到谢奇致十分关心的贾远山的名字。
于是,谢奇致只能把最后希望放在谌言喻身上。他的视线刚触及他时,便听他“啊”了一声,道:“贾远山!”
简短的三个字一出,谢奇致感觉自己呼吸都快停止了,连忙拿过资料,飞速地查阅了一遍。
然后他看到……
贾远山的父亲叫贾子诚,以及贾远山还有个弟弟,名为贾金河。
已知,贾远山既是贾慈儿子,又是贾子诚的儿子,且还拥有同一名姓的弟弟贾金河,那么,两个贾远山确为同一人!
而且,贾远山所在班级……正是郑裕高中三年待过的班。
郑裕与贾远山就是一个班的学生!
所以贾远山绝对认识郑裕。
此时此刻,他感觉心下有把火,炙烤着,以至于心为了生已蹦到了嗓子眼。
因为现有证据表明,指使大牙、二牙犯罪的人极有可能为造成郑裕失踪的人。
而他们若是能通过郑裕这一条线查到那个人是谁,就可以顺藤摸瓜,查那个组织,然后再进一步,将那个组织连根拔起。
所以现在——冷静下来,切勿急躁。
对了!
大牙、二牙98年夏天认识了“大老板”,同一时间,贾远山高中毕业。并且那个夏天,贾远山很可能去过大牙、二牙所在的小县城……因为,纪慈户籍就在那个小县城,且她去世的时间就是98年七月!
那么有没有可能,贾远山因母亲纪慈去世,到其户籍所在地为其举办葬礼。就在那段时间,贾远山接触到了大牙、二牙?
时间点对得上,就是不知道那段时间贾远山去没去过小县城了。
这个东西现在暂时验证不了,但目前能确定贾远山百分之一百认识郑裕。再加上大牙明明白白说了,他模仿小说犯案是受背后人指使,已经可以认为贾远山有极大概率为大老板
谢奇致呼了口气,正欲与谌言喻和宋山鸣聊一聊贾远山之时,门响了,几秒后,一位年长男性出现在大家面前。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7k+,所以18点没有啦。
第131章
来人正是郑裕高中时期的班主任, 叶茂。
他戴着金属边框眼镜,脸上已堆叠了些许皱纹,说话时总拉长音, 开口重收口轻,说完一句话便会停顿一秒有余。
谢奇致等人询问他对郑裕是否还有映像,他拧着眉仔细想了好久, 直到谢奇致给他看了郑裕高中时的寸照, 他才勉强想起一点, 模糊道:“这个孩子很努力啦, 就是读书时期成绩不太好,总是排最后几个……等到高三,总算开窍啦, 高考考得还不错。”
毕竟是十多年前的事, 谢奇致没有奢望他能给很多信息,只要能多知道一点,就能多了解郑裕过去的事,或许能帮到他们找回他。
但叶茂简单说的这句话就与谢奇致等人从资料上获得的信息有出入。
资料上显示, 郑裕高三几次正式考试的成绩都不怎么样,只有高考那一次, 仿佛变了个人般, 分数翻倍, 成为年级中少数几个考上大学的人。
照叶茂的说法, 郑裕高三开窍, 那该有开窍的表现啊, 比如考试分数慢慢上升, 待到高考时一举题名。
难不成他就在考前一个月时间补上差距, 实现了逆袭么?
这样想着, 谢奇致便让叶茂看了郑裕记录在册的成绩单,问他有关郑裕高三时的事还记得什么,特别是有关成绩的,即郑裕是如何做到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分数仅有两百多分的情况下,高考五百加考上一所不错的二本院校的?
看到成绩,叶茂皱眉道:“是啊,这个学生学习比较吃力。他怎么考上大学的呢……”
谢奇致看他思索良久,仍是一脸茫然,只好不抱希望地尝试询问有关郑裕高中生活的事:“郑裕高中是什么样的性格呢?和谁走得近呢?他高中三年在学校有没有做过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叶茂摇摇头:“唉……老啦,记不住了。”
谢奇致又尝试问了一些问题,叶茂一个都答不上来,只好转问他对那一届学生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
叶茂:“那一年啊……噢,就是远山在我班上读书那阵嘛!”
谌言喻忽然插嘴道:“这学生可以啊,这么多年过去,叶老师还能想起他。”
叶茂惭愧地摆摆手,脸上带着些许骄傲地回忆道:“我教书三十年了,好学生见过不少,但没一个像远山一般让我记忆深刻。”
谌言喻:“哦?”
叶茂打开话匣子:“远山姓贾,是个十分刻苦的学生。他读书的时候……”
宋山鸣在心里默念:每天早上四点起,刷题;六点早饭,边啃馒头边背古诗文;中午从来不休息,以防打扰同学,主动申请到小山坡后面背书、做题;晚上更是不得了,申请一人住一间宿舍,好打着煤油灯在宿舍学习。
“……正因为他如此刻苦,人又聪明,才能保证高中三年一直名列第一啊!他毕业后,我再没见过像他一般刻苦的学生。”
宋山鸣暗暗叹气,他毕业好多年了,怎么这些老师还是那一套说辞,没有新意。
谢奇致想听的不是他学习多么努力,只想知道贾远山和郑裕关系如何,便问道:“这位同学如此优秀,想必在班上很受欢迎吧?”
叶茂理所当然道:“不错,同学们都打心底喜欢他。这可不是因为他成绩好,而是他当了三年班长,对同学、对班级那可是尽心尽力,没有半点马虎。远山的优点还不只这一个,他除了成绩好、人缘好外,体育也不差!”
听到这话,谢奇致微微敛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难也不代表没人做得到。
贾远山能让叶茂记这么久,想来真是做到方方面面都很优秀吧。
叶茂仍滔滔不绝地夸着贾远山:“……毫不夸张地说,远山这个班长当得比我这个班主任还负责哩!他为了同学的成绩操碎了心,还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帮助同学学习。噢,我想起来了!远山还带过郑裕呢!”
一听这话,谢奇致心里急切,面上却不显,不急不缓地问道:“怎么带?辅导他么?”
和得意弟子有关的事,叶茂记得清楚:“高一入校不久,远山便向我提议,以中考成绩分学习小组,让成绩好的带成绩差的。高中知识与初中大不相同,他担心同学学不走。”
“郑裕……郑裕中考成绩似乎不错,我只记得高一时和他搭档的不是远山。到了高二,大家的成绩有变化,便改便了一对一帮扶对象。那会儿,远山就带了郑裕,一直带到高考前三个月。”
说到这儿,他幽幽叹气,很感慨地说道:“远山一直觉得自己愧对郑裕呢,认为自己带了他将近两年,他成绩却毫无起色是他没能力。那哪是他的错呢?学习关键还是看个人悟性。”
“不过郑裕高考考得不错,我看就是厚积薄发,终于开窍,把远山的学习方法学到位了。”
从高二一直一对一帮扶到高考前三个月吗?这时间可长。
谢奇致露出很感兴趣的表情,询问道:“这个贾同学不一直刻苦学习吗?我听你说,他时间安排的很紧凑嘛,怎么抽出时间帮其他人呢?”
叶茂笑道:“课堂上,他们是同桌。课堂之外,他们在一栋宿舍楼。哪里没有时间帮呢?我还记得当年我巡寝的时候,还见到过郑裕在远山寝室里学习呢。”
说到这他像是想起什么有趣的事似的,道:“不过嘛,宿舍之间不允许蹿寝,我叫郑裕必须回自己宿舍去。但我半夜巡第二次的时候,他却睡在了远山宿舍里。”
“第二天我问远山是怎么回事,他说,我过去叫郑裕时,他正在问一个化学题,我让他回去后他又溜了过去,说是必须要搞懂那道题,不然晚上睡不着。”
“问题呢,是好事,但还是要注意时间。所以我特地找郑裕谈了谈,让他不要在熄灯之后还去问远山题。这学生听话,我后来巡寝再也没熄灯后还看见他在远山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