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步步高升 第133节
他兴致高,臣子和嫔妃们也觉得轻松、高兴。
不知不觉,宴会已然过半。
姜令音估摸着生辰,朝扶喻道:“陛下,妾身准备了孔明灯,现在去放灯祈福可好?”
扶喻点头,不知是不是饮了太多酒的缘故,他的脸颊处染上了红晕,连嘴角处的梨涡也愈发明显。
他撑着桌角起身,道:“去月半湖。”
身后的庆望见状,连忙扯着嗓子喊:“陛下请诸位爱卿移步月半湖放灯祈福。”
夜幕低垂,圆月倒影在月半湖面上。满月之下,众人似乎被月华笼罩,身披一层淡淡的银光。
月明如镜,一盏盏孔明灯被点燃,放逐天际。
姜令音仰头,看着宛如白昼的夜空,莫名想起了远在雍州的人。
今日是万家团圆日,他在做什么呢?
忽地,有人握住她的手。温热的触感迫使她偏过头,一眼望进扶喻的眼眸。
他今日的眼眸很亮,甚过成百上千的孔明灯。
“陛下。”
扶喻应了声,一错不错地盯着她,“高兴吗?”
姜令音毫不犹豫地回答:“高兴。”
她的脸色满是笑意,可扶喻却在注视她的眼眸,他没有错过女子眼底一闪而过的落寞。
他想,女子大抵是思念父母了。
“往后,有朕陪着你。”
他垂着眼帘,一字一句,宛如誓言。
姜令音眨了眨眼,轻声回一句:“岁岁有今朝。”
去年中秋的前一日,她被册封宝林,而今年的中秋,她却站在了扶喻身边,与他携手立下誓言。明年呢,她会站在什么位置?扶喻是否还如今日这般,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姜令音不知道。
但她却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感觉告诉她:诸事如她所愿。
瑾妃抱着二皇子,目光悄然在帝妃二人交握的手上停留。
良久,她若无其事地移开视线,谁也不知这一刻她在想什么。
漫天的烟火倏然在空中绽放,瑾妃的注意力转到了五彩缤纷的烟火上。
烟火绚丽,却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令昭仪,她是昙花,还是烟火呢?
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她的脑海中,一直等到
第二日,她才得出了结论——
彼时,倚琴神色凝重地扶她起身,“娘娘,昨儿令昭仪留在了含清殿。”
若是寻常时日,这根本不算什么事,但昨日是中秋,是八月十五。这一日,在没有皇后的情况下,陛下都是独寝。
闻言,瑾妃的心绪却格外平静。
她想,即便令昭仪不是昙花,也不是烟火,但她也会让她变成昙花,变成烟火。
第115章 病逝无子封妃。
“娘娘今日心情很不错?”
纤苓为姜令音插上金钗,眼睛对视上镜中人的面容,女子淡扫蛾眉,唇畔处却噙着盈盈笑意。
“本宫留宿含清殿的事可都传出去了?”
纤苓颔首,“昨儿日子特殊,娘娘被陛下留在含清殿的事一大早就传遍了,奴婢来的路上听到宫人们的窃窃私语……”
她顿一顿,隐晦地道:“娘娘圣眷之浓,胜过陛下的任何一位嫔妃。”
姜令音弯了弯眉眼,微不可察地觑了眼站在她身后的纤苓,继而漫不经心道:“是么?连蕙妃娘娘也比过去了?”
她放下手中的螺子黛,从妆奁中取出一只玉簪,自顾自插入了绾好的发髻中。
“纤苓,你可听说过无子封妃?”
纤苓抬在空中的手微滞,少顷,她似是不明:“娘娘是说,不曾有孕便被封妃吗?”
她抬起的眼,注视着镜中女子,女子脸上仍蕴着笑意,不难看出她的心情愉悦,在话音落地后的短短几个呼吸间,纤苓忽然想起一件事:她跟随姜令音也快一年了,却还不曾见她今日这样溢满喜色的脸。盛宠也好,宫权也罢,她虽面带笑意,却都不如今日这样情绪外露。
她真的很高兴。
纤苓不动声色,柔声道:“按照娘娘这个意思,淑妃娘娘和诚妃娘娘倒是符合。”
只是,淑妃在封妃之前小产了一回,因着宫中没有皇后,而后宫又需要有人管理,她才得了妃位,这淑妃之位,也是在晏平五年大封后宫时晋的。
至于诚妃的妃位,她是在抚养了皇长子后,又经历了大封后宫才得到手的。
纤苓作出纳闷的表情,“娘娘好端端的怎么提起这事儿?”
话是这样问,心却猛地一缩。
“无子封妃”这四个字,再结合女子今日高兴的模样,莫不是……
纤苓堪堪稳住心神,便听耳畔处传来女子轻快的笑声,她的声音被刻意压低了许多,大抵是她们正处在含清殿中——纤苓弯下腰,听女子说:“纤苓,你猜出来了吗?”
纤苓身形一僵,她飞快地看了眼女子的神色,又迅速垂下眼帘。
“是。”
她猜出来了。
可这于她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回到扶摇殿,冬灵和杪夏不着痕迹地挤掉她的位置,笑吟吟地同姜令音说起宫中之间的趣事。
姜令音似乎也不曾发觉异样,兴致勃勃地同她们谈论起来,她被挤到一边,无人在意。
纤苓沉默了一瞬,低头悄然退了出去。
她一走,屋内的交谈声也戛然而止。
冬灵转动着眼珠子,俏生生道:“娘娘,奴婢去看看觉夏的冰葡萄做好了没。”
知是借口,但姜令音还是挥手让她离开。
杪夏重新点燃了一根香线,疑惑道:“方才纤苓的神色有些不对劲,可是娘娘同她说了什么?”
她很敏锐,哪怕纤苓掩饰得很好,还是发现了蛛丝马迹。
姜令音将在含清殿与纤苓说得话简单重复了一遍。
杪夏微微一惊,“这事……”
“自然是假的。”姜令音悠悠道。
扶喻从没跟她提起过什么无子封妃之事,她告诉纤苓,只是想逼迫她对自己下手。
甚至,借用她们布的局坐实这句话。
杪夏顿时领悟了她的意思,她不禁一笑:“娘娘这话虽为假,可依照娘娘如今的圣宠,在旁人看来,娘娘无子封妃也是使得的。”
所以,纤苓才没有怀疑。
她跟在姜令音身边,看多了帝妃二人的相处方式。再加上姜令音对她颇得信重,她没理由怀疑姜令音会诓骗她。
杪夏又有些担心:“娘娘不担心这话传出去吗?若叫陛下听了,会不会对娘娘不满呢?”
姜令音挑眉一笑,“从前我在宫中的名声便不好,传出这样的消息,在陛下看来,只会是认为有人蓄意损坏我的名声。”
听籍安说,扶喻还让庆望暗地里处理了一些嚼舌根的宫人,那些宫人,都曾妄议过她。
瞧,何须她出手呢?扶喻甚至没让她知晓此事。
她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可扶喻却自觉维护起她。
就像话本子里所说的那样:真的喜欢一个人时,自当双手奉上一切珍贵之物。
不难看出来,扶喻现在对她,确有几分喜欢。
姜令音抚了抚额前的碎发,漫不经心地想着。
可即便如此,对她来说还是不够。
*
中秋过后,连着几天的瓢泼大雨,驱散了不少暑气,也浇灭了宫中许多人的躁动。
姜令音的圣宠依旧,不曾被任何人动摇。
跟随前来的三位采女,除了陈采女那次的偶遇,再无人单独得见圣颜。行宫嫔妃少了,圣宠却攥在姜令音手上,不曾流出丝毫。
眼看着八月过去,天气逐渐转凉,离回宫的日子也越来越近时,行宫中的人还没来得及动作,皇宫中却传来一道令人惊骇的消息:祺婕妤病逝。
消息传来时,姜令音正在和扶喻绘制玉佩的图案。
扶喻笔尖一顿,墨水晕染出一团黑,他犹且不觉,“祺婕妤怎么了?”
被他盯着的侍卫一阵毛骨悚然,随即低头重复话语:“陛下,祺婕妤娘娘于两日前丑时不治而亡了。”
说实话,姜令音也被这道消息打了个措不及防。她知道扶喻离宫后,定是会有人对祺婕妤动手,但她没想到,就直接要了祺婕妤的命。
扶喻声音一沉:“太医如何说?”
谁也不知道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或许是错愕,或许是沉痛,又或许是早有预料,他的神情很平淡,淡得仿佛祺婕妤的病逝对他来说不值一提。
可姜令音还是注意到他拨动着玉扳指的动作。
祺婕妤犯了天大的错,扶喻也没想过让她死。
侍卫不敢迟疑,双手将淑妃的信笺交给庆望手中,而后道:“太医说,祺婕妤娘娘郁结于心……听闻中秋前,祺婕妤娘娘便有咳血之症,只是娘娘讳疾忌医,一直瞒而不报,等淑妃娘娘知晓,为时已晚……”
扶喻一边听他说,一边将淑妃的信笺展开,侍卫说完,他也看完了淑妃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