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步步高升 第147节
她自己?
姜令音还真没想过扶喻这样说。
她才晋位贤妃不久,扶喻又能给她什么?她库房里的好东西可不少,况且她也不缺。
她如今只想让宫里的嫔妃和宫人们对她毕恭毕敬、唯命是听,再——
姜令音看了看扶喻,在心里默默接完这句话:将皇后之位拢入囊中。
女子沉默的时间有些久了,久到扶喻觉得自己的耐心已然耗尽,他不自觉地抚了抚手上的扳指。
她是如今后宫中最高位,经营名声、照拂宫妃、善待宫人,本无可厚非。可她原先,对这些都不在乎的,她不是淑妃或是诚妃,近来的所作所为,压根不符合她的性子。
那她为何要压抑着自己的性情,做这些事?
正想着,女子忽然环住了他,闷闷地道:“妾身不想辱没了陛下的名声,陛下是圣明之君,妾身也不想愧对贤妃之名。”
为了他吗?扶喻眼睫微颤。
他伸出手,在女子的发梢上轻轻落下。
可他当初给她“贤妃”之位,并非是想让禁锢住她。她本就不是端庄的性子,何必照着淑妃和诚妃学做贤良之人呢?
“早知如此,朕就不该封你为贤妃。”
他微微一叹。
姜令音仿若不明所以:“陛下觉得妾身担不起贤妃二字吗?”
扶喻揉一揉她的脑袋,温声道:“不要将贤妃二字当成你的负担,愔愔,贤之一字,虽为人所崇敬,于你来说,却是枷锁。在朕心里,这贤妃只是一个称呼罢了,比起贤字,朕更喜欢令字。”
姜令音长长地“哦”了一声,良久后,她又问:“那陛下当初怎么不将妾身封为令妃?”
扶喻摩挲着她的乌发,唯有沉默。
为什么呢?贤妃乃正二品四妃之首,比妃位高一阶。给她贤妃之位,便能名正言顺地统摄后宫。
不过只是贤妃,到底还不算真正的“名正言顺”。
……
虽然扶喻没有当着姜令音的面应下她的那些请求,但在封笔前一日,庆望还是带着圣谕到了承光宫。
这日虽不是后宫嫔妃来承光宫请安的日子,但因着年宴的缘故,她们几乎都留在了承光宫,同姜令音商议着除夕家宴的流程。
这事儿本就有章程,也不需要众人操心,但姜令音开了口,她们自然要应和,众人便七嘴八舌地从吃食开始议论起来。
家宴不比国宴,赴宴的只有嫔妃和皇嗣们,相较而言,规矩没那么多,给她们展露的机会也多。譬如宁昭容便提议着,阖宫一道包些饺子;沁婕妤则提议着,各宫想一道美食,放到一块儿,
众人品尝后,再选个头彩……
主意五花八门的,一时间气氛也是融洽和乐。
淑妃端庄持重,换作以前,她们根本不敢在昭和宫谈论这种事,也没机会和淑妃商议家宴的事。
所以她们难免觉得激动和新奇,对姜令音也更加刮目相看了。
从前竟没发觉,贤妃是这样的人啊。
不知不觉,众人便一头钻进了姜令音早就设计好的圈套里。
顾静姝抬眸看了眼上方嘴角含笑的姜令音,在心中微微叹惋。
旁人没看出来,她却有些明白姜令音这样做的目的。
这样收买人心的手段,可她偏偏做得让人无所察觉,甚至无可挑剔。
真是厉害啊。
她自愧不如。
正在这时候,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匆匆的脚步声,很快,有太监走进来,对着姜令音福了福身:“娘娘,御前的人带着陛下的圣旨来了。”
众人霎时间安静下来,她们面面相觑,无人一惊。
再看向姜令音,却见她不慌不忙地从椅子上起身,向殿外走去。
众人忙依次跟上她,来到了前院。
她们一抬眼,便见到了手中捧着圣旨的庆望。
姜令音跪了下来,她身后的嫔妃们也跟着齐齐跪下,聆听圣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庆望扯着嗓子,声音几乎传遍后宫。
昭和宫
有宫女在绫屏耳中低语了几句,绫屏眉头一皱,随即回到寝殿内,她看着伏案练字的娘娘,嗓音微涩:“娘娘,方才御前的人带着圣旨去了承光宫。”
淑妃疑惑地抬起眼帘,“陛下又给贤妃晋位了?”
这么快吗?
绫屏没想到自己娘娘这么平静,她摇头,嗓音平缓了些:“不是贤妃娘娘,只是除了几位娘娘,旁的主子都晋了位分。”
淑妃神色一诧。
“年后也不过晏平八年,陛下怎么忽然大封后宫了?”
依照旧例,宫内的嫔妃每四年一次大封后宫,因着陛下后宫中第一批入宫的嫔妃是在晏平元年底,所以上一次上回大封后宫是在晏平五年底。
可如今晏平七年还没过完呢。
绫屏咬着唇,一字一句地道:“圣旨上的意思是,这次大封是贤妃娘娘请求陛下的。贤妃娘娘自觉入宫时日浅,承蒙圣恩忝居贤妃之位,心中有愧,唯恐不堪陛下的恩宠,便请求陛下封赏后宫众妃。陛下深觉贤妃深明大义,故今日大封后宫,以宽其心。”
再简单一点就是说,陛下为了贤妃,才决定大封后宫。那么这一次晋位的嫔妃,难道不会对贤妃感激涕零吗?
贤妃自然不是觉得心中有愧,担不起贤妃之位,她只是找了个借口,提拔了一些对她阿谀奉承、极尽讨好之人罢了。
“顾婕妤晋为昭媛,赐号宜;罗才人晋为小仪;陈采女晋为选侍;段采女晋为选侍;楚采女晋为宝林。”
绫屏一口气说完,嘟囔道:“除了宜昭媛,便是楚宝林晋的品阶最多,而她平日里与贤妃最是亲近,娘娘看,今日没被晋位的主子们,除了几位娘娘外,哪些不是从前与贤妃娘娘发生过龃龉的?”
汪宝林,被贤妃掀过桌子;嫣小仪,因贤妃折伤了腿,被禁足三个月;而三个采女中,其他两位与贤妃关系平平,所以只得了宝林之位。
陛下这是明晃晃地为贤妃娘娘撑腰呐!
可不是嘛。如此得了贤妃恩惠之人,往后岂不是更要对贤妃为命是尊?毕竟,她可是有能耐让陛下给她们晋位的。
即便不得宠,位分高点,那待遇也相应的提拔上来了,她们的日子也好过些。
顾静姝会晋位不叫人意外,但姜令音没想到她会跟其他人一起晋位。
眼下,庆望已经离开,得了晋位的嫔妃们看向姜令音时,脸上的笑意愈发浓厚了。
其中楚宝林最惹人羡慕。
没办法,谁让在姜令音成为贤妃娘娘前,楚宝林就与她频繁来往了呢?
羡慕归羡慕,往后焉知她们没有这个运道。
而没被晋位的嫔妃,如嫣小仪和汪宝林,面容变得格外难堪。
前者目光紧紧盯着刚被升为小仪的罗氏,她想到了那日在问月台,明明她们都被姜令音刁难,之后却只有她被禁足,罗氏毫发无损便罢了,今日竟同她平起平坐。怪不得那日罗氏不愿为她作证,而选择袒护姜令音呢,原来她早就对着姜令音乞尾摆怜了。
罗小仪自然也察觉到了她的注视,但她神色从容地望了她一眼,就移开了视线。
她不是傻子,嫣小仪心里现在在想什么,她多少能猜出一些,但她也没必要对她解释自己先前并没有巴结姜令音。她只求明哲保身,如今能被姜令音关照一二,谁会不乐意呢?
后者汪宝林垂着眼帘,仿佛下一瞬就要晕倒过去似的。
比她晚三年入宫的楚采女已经是宝林了,眼看着就要越过她了……
一想到这里,她的身子就不禁摇摇欲坠。
陛下怎能这样呢?
令贤妃又怎能这样对她?
她何曾得罪过令贤妃?
可即便她这副模样,并没有引起姜令音的关注,殿内其他人倒是看见了,却也没将她放在眼里。
今日没被晋位的这两人显然是不讨贤妃娘娘的喜,连带着也被陛下厌弃了。她们既然得了贤妃娘娘的恩惠,难道还要与娘娘对着干吗?不对着这二人落井下石已经足够善良仁慈了。
姜令音将众人的神色纳入眼底,面不改色地接受了她们的奉承迎合。
她将殿内这一幕场景看在眼里,也将永远地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