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出逃 第1节
《明珠出逃》
作者:旅者的斗篷
文案:
前世怀珠命运不济,父母双亡后,一夜之间从掌上明珠沦落为低微的白府养女。
只因太子陆令姜多看了她一眼,她就被养父双手献上,成为太子的笼中雀,无名无分关在别院。
为了活命,怀珠只有竭尽全力讨太子欢心。
太子矜淡尊贵,她便处处谨小慎微,夜里献给他小意温柔,白日为他洗手作羹汤。
朝夕相处之间,她以为他对她也有那么一丝丝感情。
可她还是高估了自己的位置,凋零在太子班师回朝前夕。
太子要她用命,给未来太子妃铺路。
再次睁眼,她回到了刚被献给太子的那天。
这一世,怀珠暗暗发誓,定要逃出冷情人的阿鼻地狱!
回府省亲之日,她收拾了细软头也不回地离开,一路上本畅通无阻。
正以为能逃离前世梦魇般的生活时,却被一把带血利刃挑起了下巴。
陆令姜将她搂进怀里,笑得肆意:“我的阿珠,是想乖乖回去当我的太子妃呢,还是想你的情郎在黄泉路为我们的大婚助兴?”
【阅读提示】
1. 斯文败类太子 vs 清冷白霜庶女,1v1,双c
2. 重生,狗血,强娶豪夺,追妻火葬场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破镜重圆 重生 追爱火葬场
主角:白怀珠,陆令姜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她逃他追,极限拉扯,插翅难飞
立意:做人要尊重自我,珍爱生命的来之不易
第1章
前世
都城湿气重,夏日多雨冬日多雪,一年没几天晴的时候。清晨远山如墨,丫杈孤零零,漏下断断续续的几颗雨珠。
室内,一灯如豆同样黯淡。
丫鬟晚苏端着药罐子走进来,床上睡一白衣女郎,面覆素绫,盖着雪白绸被,脸色苍白若有病容,一动不动已睡很久。
晚苏压低声:“姑娘,你好些了吧?”
榻上的人听声才缓慢睁开眼睛,瞳孔模模糊糊,似看不清东西。晚苏将她扶起,床尾一堆湿漉漉的银朱色戏服凌乱地堆着,没来得及收拾。
前夜怀珠意外落水,秋末的湖水冰凉刺骨,淋了一身,导致眼疾复发,昏迷一天一夜到现在仍冷得厉害。
晚苏责怪道:“您这场病多少是自找的,就算为太子殿下生辰练曲,也练得太狠了些,没日没夜的,肯定要风寒的。”
如此拼命,就是听说太子殿下将议亲,怕自己失宠。这回倒好争宠没成,反在殿下面前落水出丑,直接发烧了。
见怀珠垂着头,也不说话。
晚苏将床尾的银朱色戏服拎起,仍然湿漉漉的,不禁撇了撇嘴:“姑娘,要说您也太拎不清了些。太子殿下对您是好,但殿下也要娶太子妃的,红色乃正妻之服,您不该用这种方式逼殿下。”
白怀珠长得有几分姿色,但再有姿色,她以为自己是天上的神仙?一介外室而已。
前天太子殿下生辰,她献唱庆生,戏的内容是新娘,戏服又是正妻才穿的银朱色。她这是做什么,逼太子殿下娶她吗,难怪一向脾气好的太子殿下会生气。
“戏子下三滥,您喜欢可以,平时自己玩玩就行了,不该摆到太子殿下面前来,”
哪有殿下这么仁德慈悲的主子,时常让她去戏园子不说,冬天怕冷着夏天怕热着,珍馐宝贝源源不断往别院送,娇贵一个外室跟公主似的,养得她浑身毛病,竟生出觊觎太子妃之位的心思来。
人人都说太子殿下温柔爱笑,风光霁月如圣人一样,可即便圣人也有底线的。
晚苏的唠叨声还在继续,怀珠静静抱膝而坐,仿佛根本没听见。
她自顾自地看着自己的手,良久,又摸了摸自己的脖子,难以置信。
室内袅袅飘着白旃檀的气息,好熟悉,是佛香莲花藏的味道。
别院,嫁衣,落水。
这是承元二十三年。
这一年陆令姜的生辰,她永远不会忘记。
环顾四周,确实是小小四四方方的别院,真实又清晰。
她重生了。
……偏偏重生在这一天。
怀珠抬起头,那些阴沉惨怛的光景,痛苦的往事,重新又浮上脑海。
怀珠原本不姓白,由养父母带大。她打小肤色白腻,眉如小月,朱唇一点红,又爱着纯白一色的衣衫,拿枝杨柳条很像观音圣洁清净的模样,十里八乡都知道她的美貌,故而得个绰号“小观音”。
怀珠平平安安长到十六岁,天生丽质掩不住,盛世美颜赢得周围乡亲们的倾慕——“谁娶到了小观音,谁就娶到了宝”,丹青手甚至专门照她的模样描了一幅《鱼篮观音图》。
附近的权贵们蠢蠢欲动,认为如此绝世美女沦落穷人家,就是朵无主雪莲花,暗暗打着采撷的主意。
养父张生一直保护女儿,在适龄少年中精挑细选,为怀珠选一门书香世家的亲事,亲家姓许,儿子刚刚科举出仕。
然天有不测风云,订婚宴那日人多眼杂,之前对怀珠垂涎三尺的豪绅石韫闯进闺房,意欲强占。张生听见怀珠的哀嚎声,冲进拼命,推搡之中被石韫磕死,养母亦悲伤过度逝世。
石韫使钱摆平,张家有冤无处诉。孤零零守孝的怀珠带着年幼弟弟,孤零零守着父母的坟。
一位白姓老爷忽然找上门,说要带走自己骨肉,怀珠和弟弟便糊里糊涂入了白家,改名为白怀珠和白怀安。
家境转变,怀珠那小观音的名号并未消亡,反而因悲苦身世蒙上一丝传奇色彩。为争夺一绝世美女,许家和石家大打出手,不惜害死养父……小观音之美貌被传得神乎其神。
那张《鱼篮观音图》带着一点点引人怜悯的血泪故事,越飘越远,终于来到京师,落在了太子殿下手中。
画中,薄薄的白纱,如隐烟雾中。
右手持经箧,左手敷莲花。
神色冰冷淡漠,清雅秀丽,宛若姑射神女,比雪色冷三分。
太子感慨世间竟有如斯美女。
那一日,白老爷急匆匆来到累得睡去的怀珠面前,告诉她以后粗活儿都不用干了,“一位贵人看中了你。”
怀珠如遭雷劈,她还沉浸在父母惨死的阴影中,换来的却是一句“由不得你。”
被抬入太子别院那夜濛濛细雨,怀珠眼疾正发作着,双手被绑住,冰绡般的裙摆,流着泪,活脱脱像一个落难美人。
当今太子殿下有监国大权,仁德和威望独步。他生得一张朗月入怀般的面孔,广泛赈灾施粥,光风霁月极得民心,是天底下最大的善人。
别院里,太子走进来上上下下打量着她,怀珠额头裹着伤,乃是几次寻死弄的;他稍一靠近,她就害怕地往后缩,细细地啜泣着,乃是这几天被绑怕了。
他温柔问她:“你就是白小观音?”
见她默然不答,他淡淡怜悯着抚摸她额头的疤痕,哄着似的,“谁把你弄成这样,我帮你解开,好吗?”
一面真轻轻替她解开了绳子。
怀珠泪流得已模糊了,仰起头瞥太子殿下的面容——他当真如世人描述那般风光霁月,长长的仙鹤目,慈悲而明亮,比濛濛雨丝还柔和多情。
可细看,那份慈悲却隐没不见,发现他面部的更多细节,三眼白,下泪堂有一颗小小黑痣,盯久了不似鹤目,反倒像毒蛇的眼睛,令人顿生寒意。
怀珠闷了很久,才支支吾吾和他说第一句话,泣不成声:“求求您放过我!”
房中之事早有嬷嬷教过,她无法想象和陌生男人同房,等她的唯有自尽。
太子一笑杂一叹:“何必那么紧张,我只请你过来聊聊天。既然你累了,明日再聊也不迟,快些歇息吧。”
之后的许多天,他不曾强行非礼过,更未曾幽禁她。怀珠喜欢看戏,他便差人日日带她往太清楼——本地最大的一处戏园子,选最好的位置看戏。
京城里名角儿,从前怀珠想也不敢想能听一场,现在却可以包场听。有时候他也会过来陪她一起看,谈笑自若,只似普通朋友。
怀珠的戒心渐渐被打破,白家和东宫熟络,太子比怀珠大几岁,怀珠便也随着白家女儿的辈分唤他一声太子哥哥。
也在那时他半搂着她,白净修长的指尖蘸酒,笑着,在桌面上并排写他和她的名字,“陆令姜 白怀珠”,清风一吹神情说不出的怡然风流。
他让她住在自己一处叫春和景明的私邸,因都城多雨多雪,少有阳光晴好的天气,才更加盼望春和景明,风和日丽。
怀珠知太子果真是温文有礼的谦谦君子,她只是十多岁的小姑娘,日日的亲密相处渐渐从石头缝隙里渗出爱意。
她由一开始的怕他,渐渐盼他过来;她不会寻常的女工女红,便在读书之余自学绣活儿,做香囊寝衣,一丝一线倾注心意,每晚必熬夜留灯等他。
可他来的次数却越来越少,那些香囊他虽礼貌收下,却从来不戴。
承元二十二年,叛军犯上作乱。
怀珠知道他面对的事危险,雕刻一尊玉观音献他,他漫不经心问是什么。
她耐心讲解观音的意义,救度十方苦难,危险时念诵观音名号,佑他平安。
他一笑了之,并未放在心上。后来怀珠才知道,他不仅不信佛还在灭佛,手下刚斩首了一大批僧众和叛军。
她捏紧观音坠子,不甘心,总想找个理由出来:“太子哥哥,您当年要我是不是一见钟情?”
她黏着他的手臂撒娇,喋喋不休,说自己眼睛的状态很差,说不定过几年就瞎了,希望他能多陪陪她。
这些话却没得到答案,最后只有玉观音孤零零地被留下来。
未久,东宫传来太子即将迎娶太子妃的消息。
怀珠这才明白为何太子不正面回答她,原来人家有正妻。
她从小生活在父母恩爱的家里,分不得清妻和妾的概念,更不懂太子殿下既有了她,为何还会娶别人?
秋气潇潇,他的生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