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但九皇叔没有要粮草。
王子戎知道,九皇叔有了买粮的渠道。王子戎也不小气,将原本准备的银两,多加了两百万两不说,第一次给的银子,也提高了数额。
五百万两白银,足够解九皇叔燃眉之急。
九皇叔摇头:“十天内,本王要看到三百万两白银。”他等不了一个月。
一个月内,粮草必须运到前线。
王子戎沉吟了一下,点头:“现银还是银票?”要筹集现银,另外还需要时间。但四国的粮商,都被各国的皇帝暗中警告了,不能卖粮给九皇叔。
九皇叔买粮的渠道,明显不能见人,想来对方更愿意用白银交割。
果然,九皇叔都不带考虑:“白银!”
王子戎苦笑:“九皇叔你这就为难我了。”
九皇叔嗤笑反问:“这世间,还有你王家大公子,办不到的事?”
王子戎再度失笑:“我这是办不到,也得办到了。”不然,得被九皇叔嘲讽了。
应下了九皇叔,明显苛刻的要求,王子戎立刻就道:“冒昧地问一句,兵部尚书可是冒犯了九皇叔您?”
“挑个人,反击。”王子戎这是在索要人情,九皇叔自然明白,且这也不是什么机密的事,九皇叔大方地告诉了他。
“既是反击,换一个人可行?”王子戎微笑地道。
“你说呢?”九皇叔冷冷地反问。
换一个人自是可以,可有谁,比兵部尚书更合适呢。
皇上在告示里,不是说“有人”贪污抚恤银嘛。
为人臣子的,总要替皇上把这个“有人”找出来,为皇上分忧。
“实在不相瞒,兵部尚书出自谢家,是我的姑父。还请九皇叔高抬贵手,换一个人。王家与谢家,必会记九皇叔你这个人情。”四大世家同气连枝,互为姻亲,兵部尚书正是王子戎的姑父。
他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九皇叔要他姑父的罪证,总要捞一把。
说起来,也是兵部尚书倒霉。
皇上与九皇叔神仙打架,他这小鬼……好吧,兵部尚书也不是小鬼,而是很好的,用来杀鸡儆猴的鸡。
不过,他姑父,也算不上清白。
给战死、伤残将士发放抚恤银,本就是兵部的事。
身为兵部尚书,尸位素餐,不爱护手下的兵马,不催促朝廷快些,把抚恤银两发放下去,反倒帮着皇上,压着抚恤银不发。
就冲这一点,九皇叔拿他开刀,一点也不亏。
更不用说,他那姑父做兵部尚书的这几年,没少听从皇上的命令,克扣前线的兵马粮草。
要不是如此,九皇叔也不用卖《武穆遗书》。
“本王稀罕,你们王谢二家的人情吗?”九皇叔冷笑地反问。
“没得谈吗?”王子戎暗自叹息一声,不过心里也没有多着急。
有因必有果,他姑父有今天,也是他自己种的果。
但凡……
但凡他尽忠守职,尽好他兵部尚书,应尽的职责,都不会有今天。
九皇叔摇头。
王子戎点头表示理解,欠意地道“到底是我姑父,我救不了他便罢,他的罪证,我们王家实在没有办法帮你查。”
“嗯。”九皇叔点头,没有为难。
“多谢九皇叔的理解,我便不久留了。”王子戎面上不显,心里却是又看重了九皇叔几分。
与皇上相比,九皇叔更大气,有容人之量。
离去前,王子戎又补了一句:“九皇叔要是得空,可以去拜访一下定王爷。定王爷从战场上退下来后,在兵部待过一段时间。”
“好。”九皇叔应了一声,朝王子戎点了点头。
王子戎就差直接告诉他,定王在兵部有人,要查兵部尚书的罪证,找定王就能理解。
甚至……
定王在兵部有想扶持的人,他此举也算是帮定王一个忙。
是以,定王一定会帮他。
王子戎果然是个妙人。
同样,九皇叔面上不显,心里却对王子戎高看了几分。
“苏云七识人的本事,倒是不错。”想到苏云七想也不想,就提议他与王家合作;想到苏云七与定王府的交情,九皇叔笑了笑。
他这人不信命,但这个时候,却莫名觉得,皇上把苏云七赐给他为妃,是命。
是他命好!
第282章 唯一的声音
定王府欠苏云七一个救命之恩。
当日,定王的孙子命在旦夕,要不是苏云七及时出手,定王的孙子很有可能丧命。
定王也认苏云七这个恩情,在萧王府出事,需要死士保护的时候,定王冒着得罪皇上的风险,派了不少人手,过来帮苏云七。
救命之恩,以救命之恩相抵。
按说定王府与萧王府,已经两清,但是……
有些人,天生就投缘。
定王府与萧王府合作了一次,不知怎么的,向来铁面无私,不与人打交道的定王,与九皇叔投了缘。
不是王家那种,想从九皇叔身上,图什么的投缘,而是惺惺相惜。
当然,也有可能,定王向九皇叔释放善意,是想孙子找个靠山。
定王子嗣单薄,偌大的定王府,就只剩一个继承人,还是病病弱弱的。
定王亦是军功起家,虽然这么多年下来,在军中的势力大不如前,但定王府的根基,还是在军中。
定王的孙子,文弱异常,在军中不可能有任何建树,凭他那瘦弱的样子,也无法服众。
正好九皇叔的势力,也在军方。
不过,九皇叔是后起之秀,在军中有兵马,却根基却浅。
定王与之相反,定王在军中有根基,只苦于后继无人。
两人各有所需,也正好能各取所需。
这一次,对付兵部尚书亦是如此。
九皇叔需要兵部尚书的丑闻,来证实皇上的告示,有人贪污了抚恤银,洗清自己的污名。
定王需要拉下兵部尚书,换自己的人上。
九皇叔甚至都没有,亲自去见定王,只给定王写了一个条子。
定王看到,条子上“兵部尚书”四个字,心下就了然了。
第二天,有关兵部尚书的罪证,就送到了九皇叔的手上。
九皇叔翻开一看,面上就冷了三分。
原本他还想着,要是兵部尚书问题不大,看在王子戎的面子上,他也不是不能够,卖谢家一个人情。
可一看到罪证,九皇叔就知道,此人罪有应得。
私吞粮饷,吃空饷,贪污抚恤银……此人,不是第一次做了,也不是只对他的兵马下手。
皇上这人,虽对他苛刻,但对旁的官员与将领,能得上一句明君了,对边境的将士也极为仁厚。
除了他领的兵马外,其他各地的兵马,粮草从来不会克扣,更是时有赏赐。皇上不可能,暗示兵部尚书,克扣其他地方的粮饷。
是以,定王府送来的证据,上面所列的贪污银两,就是兵部尚书本人所为。
“出身世家,还缺银钱?”九皇叔看到上面,列出来的一笔笔银钱,不由地皱眉。
定王府送来的证据显示,兵部尚书这几年,贪的银子可不少。
兵部尚书出自谢家,虽说世家旁枝也有穷困的,但像兵部尚书这种身居高位者,无不是家族倾力扶持者,绝不可能缺银子。
他贪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九皇叔继续往下翻,可除了兵部尚书贪银子的证据外,旁的什么都没有。
这不合理。
一个不缺银子的世家子弟,好好的为何要贪银子,他贪的银子去哪里了?
甚至,他要没有猜错,王子戎或者说王家,都不知道这位贪了银子。不然,王子戎不会开口,请他放兵部尚书一马。
九皇叔将手中的证据放在桌上,召来暗卫:“去,让人查一查,这位兵部尚书。”
他相信定王,定王没有必要,拿假证据给他,但也不能排除,定王受人欺骗的可能。
在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他不能也不会轻举妄动。
九皇叔要暗中查兵部尚书,但要查一部尚书的私事,却不是容易的事,可现在他们根本等不了。
按照萧王府放出去的消息,两天后就是苏云七,在小春楼拍卖嫁妆的日子。
要是在此之前,九皇叔无法扭转名声,小春楼的拍卖,就是一场笑话。
这也是苏云七提议,让九皇叔找王家合作的原因。
他们要查,也能查兵部尚书,但时间上来不及。
王家是地头蛇,找王家虽然要付出一些代价,但王家效率高,不会耽误事。
但现在……
苏云七本以为,昨天王子戎到了萧王府,今天九皇叔就会对皇上的人发难,借机扭转名声,可她要落霞院等了一天,也不见九皇叔,有任何反击的动作,不由地急了。
去小春楼拍卖嫁妆的是她,事情要是没有办好,她声名扫地是小,九皇叔在军中的声望,也会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