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三殿下你先坐一会,奴婢去请王妃。”春画扶着三皇子坐下,便躬身告退。
“是我唐突了,如果皇婶不方便见我,就不必出来了。”三皇子笑的温雅平和,实则垂在一侧的手,悄悄握紧。
为自己的无力!
为自己的无能!
一个连三岁小孩都不如的人。
他无比厌恶因为眼瞎,而无能的自己,总是竭力想要证明,自己是个正常人,不会受眼疾的影响。
叶青跟在他身边多年,很了解他的习惯,每每总会不着痕迹地,给他引路,让他可以像个正常人一样行走。
可是……
叶青不在了,不会再有人,顾及他那小得可能的自尊心,不着痕迹地为他引路,让他能证明自己,是个正常人了。
真是可悲又可怜。
春画走后,三皇子双眼无神地看着门外。
他知道,苏云七没这么快过来,甚至不会过来见他,任由自己脑子放空,什么也不想。
他能想什么呢?
想……
要是苏云七的手没有受伤,他的眼疾说不定早就好。
想……
苏云七这一次腰折了,又要多久才能好?
想……
他只是想要,让眼睛恢复光明,可却多灾多难。
是不是,老天爷不让他重见光明!
就在三皇子胡思乱想期间,苏云七强撑着腰痛,出来见他了。
她原本是不想见的,可突然想到……
她走之前,跟春画交代了,让春画通知三皇子今天就去骊景苑,她今天会直接出城去骊景苑,可被九皇叔一打岔,她就给忘了。
她言而无信在前,别说三皇子这伙上门了,就是没有来,她都得亲自去向三皇子道歉。
不顾春画的劝解,苏云七强撑着腰痛出来了。
“三……凌贺。抱歉,我来晚了。”苏云七刚喊了一个字,想起三皇子不止一次,跟她说过直呼他的名字即可。
没记起来就算了,现在记起来了,苏云七也就不矫情了,直呼其名了。
“皇婶你还好吗?”三皇子听到脚步声,就站了起来,他担心又自责地开口:“我好像来得不是时候,原本是想来看皇婶你。现在看来,反倒是我给皇婶你添麻烦。”
三皇子说到这里,情绪有些低调。
他并不是说场面话,而是真心很自责。
他看不见,不知道苏云七伤成什么样,只听苏云七慢腾腾的脚步声,猜测苏云七伤得不轻。
他看不见,甚至想要扶一下苏云七,都做不到。
也正因为他看不见,他才更担心。
“磕到了一下腰,不严重,明天就好了。”苏云七在春画的搀扶下坐下,坐下后,她整个人都松了口气。
撞伤过的人都知道,最疼的时候,不是被撞的那一下,而是瘀青揉开后的不久。
这酸爽的滋味,真的是谁伤谁知道。
“别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了,你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你。”苏云七满脸歉意地道:“抱歉,本来说今天直接去骊景苑的,出了一点事,我便先回王府了。”
苏云七无比庆幸,三皇子看不到。不然,一定会发现,她此刻有多么心虚。
可真话说出来……她实在不好意思,跟三皇子说,她给忘了。
这显得她好像,多没把他的事,放在心上一样。
“皇婶不必道歉,我今天也出不了城。”三皇子听苏云七说话语气正常,暗自松了口气,他坐了回去,脸上扬起一抹温润的笑:“我听说皇婶你回来了,正想去跟你说这件事。后来听说皇婶你腰折了,想着我那里的药酒不错……却不想,我眼睛看不清,在门外摔了一跤,人倒是没事,却把药酒给摔了。”
“人没事就好了,凌贺有心了。我就是磕了一下,不严重的。春画已经给我揉开了,养两天就好了,不会耽误什么事。”苏云七看了一眼,见三皇子只有衣摆处有脏乱,也就不再多问。
三皇子本就介意,他的眼睛看不到。
问多了,只会给三皇子添堵了。
想到三皇子说的,今天出不了城,苏云七又问了一句:“对了,今天为什么出不了城?是出什么事了?皇上又封城了?”
“父皇没有封城。”三皇子摇了摇头,嘲讽又无力地道:“是世家的人,不让人出城。”
“世家?”苏云七满脸惊讶。
世家不让人出城,就能不让人出城。
世家能量这么大?
第362章 他没那个命
苏云七只说了“世家”二字,旁的什么也没有说,但三皇子却懂了,她未言的疑惑。
不需要苏云七开口问,三皇子就贴心地道:“是朝廷那张,关于兵部尚书的公告。谢家以及其他世家,都不希望这件事传开。在他们知晓,皇婶你让人,将告示抄写上千份散出去后,就立刻派下人,将这些告示收了回来。”
三皇子说到这,顿了一下,才道:“我要是没有猜错,在皇婶你在小春楼拍卖嫁妆的时候,那些告示已经全部收了回来。”
“便是小春楼外的告示,现在……世家的人也应该,与我父皇达成了约定,那张告示也会撤下来。”
“世家的人,不让大家出城,就是为了杜绝,告示上的消息散播出去。至少不能在今天,让这个消息传出去。”
三皇子刻意咬重,“今天”二字。
苏云七听懂了:“不能在今天,将消息传出去。那就是明天传出去没事……他们做了什么?兵部尚书自杀了?”
“果然什么都瞒不住皇婶。”三皇子一点也不意外,苏云七会猜到。
他点点头,继续说道:“兵部尚书自杀后,谢家就联合其他世家,在市井和读书人之间,为兵部尚书正名。说兵部尚书出身谢家,名下产业虽不足百万两,但绝不缺银子,更不会贪污军饷。他们查明了,贪污军饷乃是兵部尚书的幕僚所为,兵部尚书有失查之职,自责愧疚之下,自杀谢罪。”
三皇子叹了一声:“要论读书人,没有哪有世家多。要论能言善道的读书人,也没有哪能比得过世家。且世人大多追捧、崇尚世家,以学习世家的言行为荣。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天亮之前,关于兵部尚书贪污的舆论,就会逆转。”
三皇子生怕苏云七会不高兴,刚说完,又立刻道:“皇婶你别生气,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世家太无耻。”
苏云七摇了摇头,发现三皇子看不到,又开口道:“我没有生气,也不会生气,我早有准备。事实上,今天能给世家一个痛击,逼得他们花银子了事,也不过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但凡他们早有准备,或者早一两个时辰知晓,我都不可能成功。”
有什么好生气的。
世家会给兵部尚书洗白,她早有预料。
甚至,她都做好了,世家会把兵部尚书塑造成一个英雄,并且成功地准备。
前世,这种舆论战,她看得不要太多。
尤其是某博,只要下的水军够多,够会带节奏,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论带节奏,论水军人数,她肯定不如世家,她没有想过在兵部尚书贪污这件事上,跟世家叫板到底。
且,就这么一件事,也扳不倒世家。
世家只需要低调个三五个月,等世人淡忘此事,就能继续摆他们家的谱,扬他们世家的威。
甚至,不需要三五个月!
掌握实权的大佬,何需要在乎平民怎么样。
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兵部尚书贪污的事,现在不能让世家如何,但日后……
等到时机成熟,等到百姓对世家的不满,越积越厚,这件事也会成为世家倒下的罪证之一。
这些就没有必要,跟三皇子说了。
“世家他们封城,不许人出城,是皇上默许的吗?或者说,是他们跟皇上谈的条件之一?”比起世家为兵部尚书正名,她更好奇这件事。
为这种小事,就答应世家封城,皇上似乎也不怎么……给力的样子。
“我父皇应该不知道。”三皇子在笑,却是笑得嘲讽:“这种小事,也不需要与我父皇谈。”
“封城是小事?”苏云七长见识了。
“没有下令,光明正大地封城,只是盘查得严格一些,轻易不让人出城而已。都不需要多大的官出城,一个守城的小官就能做到。这怎么,不是小事呢。”三皇子一脸嘲讽地开口:“这种事,只要大家都不说,皇上怎么会知道呢?”
“皇上要知道了,推个负责的小官出来顶罪就行了。反正再换一个,也是世家的人,影响不大的。”
世家的人,把持着官场,占着各种官职,世家家主一句话,比皇上的话都好用。
皇上的政令出了京城,不一定能推行得下去,尤其是地方上……
天高皇帝远的,别说当地的百姓了,就是当地的官员,只要世家不吭声,他们也不会认皇上的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