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有志者,事竟成。
这世间,终归是办法比困难多。
……
东陵太子大婚,东陵礼部已在第一时间,派人将请柬送到了九皇叔手上,请九皇叔务必出席,东陵太子的大婚。
与请柬一同送来的,还有东陵皇帝写给九皇叔的亲笔信。
信中没有旁的东西,仍是为了邀请九皇叔,回京参加太子的大婚。
虽说没有要求,九皇叔非赶回去不可,可帝王亲自写信,就是不给九皇叔拒绝的机会。
“这是……要再给你下一次毒?”苏云七扫了一眼,啧啧啧的摇头。
东陵皇帝真当旁人都是傻子呢,为了让九皇叔回京,居然在信上跟九皇叔打感情牌。
不是她说九皇叔,而是……
苏云七斜眼看向面无表情的九皇叔,心里呵呵冷笑。
九皇叔他那里看着,像是会有感情、会念旧情的人。
跟九皇叔打感情牌……
哈,东陵的皇帝,有够不了解九皇叔的。
“本王不去南越……他们在路上的准备全都废了。”九皇叔嗤笑了一声,“底牌尽出的他们,怎么甘心就此罢手。”
最主要,西楚新帝的教训在那里。
原本众望所归的西楚新帝,现在成了一个道德败坏、人品败坏的小人。
耗费数十年积攒的人口与口碑,瞬间崩塌。
这里面,明显少不了九皇叔的手笔。
九皇叔会对西楚新帝出手,难保不会对他们出手。
比之西楚新帝,东陵、南越和北庆的皇帝,跟九皇叔的仇恨更多。
与其终日被九皇叔惦记,不知九皇叔报复他们的屠刀何日落下,还不如先下手为强。
南越行不通,那就让九皇叔回东陵京城。
只要九皇叔不在外面乱跑,老实呆在他们的地盘,他们总有办法对九皇叔下手。
上一次的宫宴,他们能得手;这一次东陵太子大婚,他们同样能得手。
至于九皇叔,会不会折回京,去参加太子的婚宴?
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他们的算计?
四国的皇帝,一点也不担心。
他们作为九皇叔的敌人,对九皇叔有足够的了解。
依九皇叔的骄傲……不,是傲慢!
依九皇叔的傲慢,他就算知道,太子大婚请他来参加,是四国皇帝针对他的一个阴谋,一个陷阱,傲慢自大的九皇叔,也会回来,也会参加。
一如当初,明知他们四国私下达成默契,要在宫宴上对九皇叔对手,九皇叔还是出现了。
然后,便栽了!
这一次……
东陵皇帝很快就收到了,九皇叔的肯定回复。
臣弟,如期而至!
如同四国皇帝所想的那样,明知是陷阱,明知这是要他命的局,九皇叔依旧骄傲的选择如期而至,并且傲慢地给东陵皇帝回复。
这一封回复,看似只有短短六个字,却将九皇叔的强势霸道和目中无人,展露无遗,如同一个巴掌甩在东陵皇帝的脸上……
第981章 北庆,亡矣!
东陵皇帝,九皇叔的亲亲皇兄,看到九皇叔的回复,气得咬牙切齿。
“可恶!”
“张狂!”
臣弟,如期而至!
这六个字东陵皇帝看来,每一个字都是对他的挑衅与嘲讽。
臣弟!
萧天寒从来没有,把他这个皇兄放在眼里,平日在他面前也是自称本王。
“臣弟!”东陵皇帝冷笑。
一个忤逆不忠的逆贼,在给他的回信上,写上“臣弟”二字,不是嘲讽他是做什么。
还有那个如期而至!
呵!
东陵皇帝再次冷笑。
看着手中锋芒毕露、带着杀气的六个大字,东陵皇帝仿佛看到了,九皇叔那张平静无波,让人看一眼就厌恶的脸。
那张让人讨厌的脸,跃在纸上,在跟他说:本王知道你们的打算,但本王没把你们放在眼里,本王会如期而至,会一会你们!
“真的是,让人没有办法,不讨厌;让人没有办法,容许你继续活着!”
东陵皇帝当然知道,凭九皇叔领兵的才能,重用九皇叔,让那九皇叔为他征战沙场,拿下其他三国,一统四国,才是一个英明的帝王,应该做的事。
可是!
他不愿意!
也不敢。
九皇叔此人很好,也很有才,很有本事。
给他兵马,给他足够的时间,凭九皇叔的本事,一统四国指日可待。
可九皇叔此人,也不是一个,会屈居人下的人。
到时候,九皇叔带兵统一了四国,功劳震天,他这个皇帝要怎么办?
九皇叔也姓萧……
到时候,哪怕是九皇叔,没有抢他皇位的意思,九皇叔手下的兵马,乃至朝臣,也会逼他这个皇帝退位,把皇位让给九皇叔。
是,重用九皇叔,有很大的机会,让东陵一统四国,成为万皇之皇,可那个皇帝要不是他,不是他的后人……
九皇叔一统四国,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他身为东陵的皇帝,若坐不稳这个皇位,皇位被九皇叔抢了去,不仅仅是他,就是他的子孙后代,也不会有好下场。
把他与他的后人全部圈禁、荣养起来,这就是九皇叔的仁慈了。
他堂堂帝王,又怎么甘心,自己和后人,被人当猪一样养着。
是以……
哪怕九皇叔,能给东陵带来再多的好处,他也不会容许九皇叔活着。
九皇叔给东陵带来的这些好处,都不能为他所用,甚至会把他逼上陌路。
“萧天寒……这一次,你必须死!”皇上看着手中的纸条,手指一转,将纸条握在手心,紧紧捏紧,仿佛要吃人一般。
东陵的皇帝收到九皇叔的回复后,第一时间把消息,透露给了北庆、南越与西楚的皇帝。
当然,东陵的皇帝,只是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旁的他什么也不会说、不会做。
就如同上一次,他们四国皇帝联手暗算九皇叔一样。
不需要任何交流,也不需要任何合作,在对付九皇叔这件事上,他们自有默契。
北庆、南越和西楚的皇帝,在九皇叔抵达京城前,就收到了消息。
南越与北庆还好。
南越虽有越凌云,这个前朝皇子在,但越凌云引九皇叔的兵马入城,引起了南越上下的不满。
原本弑君篡位的南越皇帝,一跃成了南越的正统,得到了臣民的拥护。
虽说越凌云领的兵马,还在不断攻打南越的城池,但南越皇帝的统治却是越发的稳定。
前线打仗,自有将士们冲锋陷阵,后方也有朝臣准备粮草,不需要南越皇帝花费太多的精力,也就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想怎么弄死九皇叔了。
北庆那边稍稍一些乱。
文人造反虽是十年不成,但文人擅辩,能蛊惑……不是,是摆事实讲道理,说动人心。
迟迟不见北庆皇帝有动作,哪怕是大量文人远离故土,也无法让北庆皇帝站出来,为北庆的文人向西楚施压后,北庆的文人改了抗议的策略。
他们三五成群,开始在各大城池、在边境驻军处,大肆宣扬北庆皇帝的“暴行”,煽动……不是,是引导百姓与将士,认知正确的道理,反抗北庆皇帝。
以至于好几个地方,都出现了百姓揭竿而起,将士避不应战的起义、内乱。
北庆皇帝收到消息的时候,差点没气得吐血:“一定是九皇叔那个混蛋!”
虽然没有证据,但北庆皇帝越想,越觉得有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除了他,没有人有这个胆子,敢挑动百姓起义!”
最主要,其他人挑动百姓起义,也没有任何好处。
要知道,北庆的兵权,尽在他这个皇帝手中。
那些起义的百姓,遇到正规军,根本没有一战之力。
“可恶!”北庆皇帝重重一把龙椅扶手,怒道:“朕要杀了他们!”
一群庶民,焉敢触虎须!
“陛下,请您……三思。”北庆的文臣,这段时间都劝了,已经懒得劝了。
劝,也不会有用。
这段时间,大殿上撞死了五个死谏的大臣,他们的皇帝依旧无动于衷。
该说的、要说的道理和风险,他们都跟陛下说了,再说也就是那些话了。
先不说他们陛下不爱听那些话,就是他们也不愿意,反反复复、车轱辘一样来回的,说着同样的话。
要知道,他们劝谏陛下,是要配上情绪的。
光说话就要人命,再佐以情绪……
他们年纪大了,吃不消了。
“陛下,请您三思。”北庆的文臣,齐齐跪下,所有劝解的话,均化为一句三思。
“朕要平乱,哪怕爱卿愿为朕一战!”北庆皇帝连看都不看一眼,跪成一片的文臣,目光扫向站在右侧的武将,一脸冷傲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