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查封了他们的药材,不让他们再义诊!”
“这件事,已经不是普通的竞争逐利,还牵扯到朝堂。”皇上的语气很是为难。
“皇上是指那些朝堂弹劾我?什么时候,自己家养的狗敢对着主人叫嚣,甚至敢咬主人了?”长公主的脸上闪过一丝讥讽的笑容,丝毫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皇姐,你先回去吧,这件事,朕自会处理。”
“那查封药王殿那些药材的事……”
“朕说了,朕自会处理!”
长公主见皇上已经动怒,也不敢逼得太紧了,只好先行离去。
“皇上,您都忙了一天了,要不要摆驾后宫休息一下?”朝四海贴身的询问道。
“备辇。”皇上轻声吐出两个字。
“皇上,您是去悦嫔那里,还是召幸新入宫的秀女?”
“去皇后宫里。”
“是。”
……
皇上去皇后宫里的消息,转眼就到了长公主那。
看来,纪清媛也帮不上什么忙,吹不上枕边风了。
“长公主,我们怎么办啊?”嬷嬷小声询问。
“先按本宫说的,通知济世堂开展义诊,熬汤药免费发放,那些人就不会一窝蜂地往药王殿跑了,也堵一堵那些乱咬的狗的嘴!等过段时间本宫再好好收拾纪初禾这个贱人!”
“是,老奴这就去安排!”
……
舞阳侯府。
舞阳侯与萧晏安对视而坐,纪初禾坐在一旁,亲手煮茶。
“老师,喝茶。”纪初禾端了一杯给舞阳侯,顺手给萧晏安也端了一杯。
萧晏安立即接过茶尝了一口。
夫人煮的花茶味道真是一绝,可不是随时能喝得上的。
“济世堂那边,也开了义诊,免费熬了汤药,长公主已经开始反击了,皇上还没有表明态度,怎么处理这件事,恐怕到最后,还是拖到不了了之。”舞阳侯的心态,不太乐观。
“老师,这件事,不会不了了之的。”纪初禾的态度很坚定。
“罗家以前把控的权力已经被蚕食,近来,皇上一直在布局,朝中一些权贵子弟但凡有点什么失误,全都严惩重罚。皇上不是还提拔了一些没有家世的新人吗?还给了他们一些重要的职位,就是想让这些新人和权贵势力抗衡。”
“这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自然没有退回来的道理。”
舞阳侯听完纪初禾的分析,觉得也有几分道理。
“皇上一直没有明确态度,可能也是在等待。”纪初禾继续说道。
“皇上即没有查封药王殿,还让你们继续义诊,长公主那边,也开了义诊,皇上是想看看,最后这两边,谁更得民心?等这个结果出来了,他再做决断。”舞阳侯也反应过来了。
“没错。”纪初禾点点头。
舞阳侯再一次对纪初禾刮目相看。
虽然,这件事,他也有推波助澜,但是具体的谋划都是小禾一人所想。
尤其是长公主嫁祸一事,真是让他大开眼界,这么轻松就化解了!
“老师,如果我赢了,接下来,我还准备开医馆,还有更多的行业,我都会涉猎,我与世子在帝都,举步维艰,既然不能拥有权力自保,那便赚很多很多的钱,这也未尝不是一种自保的手段。”纪初禾将自己接下来的计划说了出来。
“我赞同你的想法。”舞阳侯一阵心疼,他的小徒弟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小禾,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来找我,你不是无依无靠的。”
“我知道了,老师。”纪初禾郑重地点了点头。
……
济世堂义诊和煮免费的汤药后,并没有像长公主所想的那样扭转局面。
前来济世堂的人还是很少很少。
从济世堂开业以来,就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药王殿那边,却一天比一天热闹,人们宁愿排队,宁愿等一天,也没有任何怨言。
已经治好的人,甚至天天都去帮忙,一片祥和的景象。
长公主不知道摔了多少名贵的瓷器,都没能解气。
“这群贱民,就只配吃淮阳那些野药材!本宫的济世堂里有两个医术堪比太医的大夫坐诊,他们那点钱是白花的吗?”
“长公主息怒,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这几天,您又是义诊又是免费熬汤药的,朝中已经有不少大臣为公主进言了,皇上绝对不会像那些乱叫狗弹劾的那样,处罚长公主。”
“本宫才不怕那些狗!本宫担心的是纪初禾!”
“这一点,长公主也不用担心,这一波寒症也快结束了,那些人总要好的,不可能一直病着吧,等病好了,还守在药王殿做什么?纪初禾也就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了。且让她先出一出风头吧。反正,以后都是要加倍还回来的。”
“本宫回到帝都以后,还没有吃过这种亏!这简直就是在打本宫的脸!本宫绝不会放过纪初禾!”
“长公主,不好了!”一道声音突然传了过来。
长公主眉头一紧,“又发生什么事了?”
“纪初禾她买下了几个铺子,要在帝都开药铺!”
【第344章初尝胜利,得保护伞】
“她还敢开医馆!她要是开了医馆,以后本宫的济世堂还有什么生意?她这是想断了本宫的财路啊!”
长公主又摔了一套名贵的茶具。
她站在一片狼藉之中,气得肩膀发颤。
她算计纪初禾失误,被纪初禾反击,还阴了她一把,现在什么手段也使不出来。
那些百姓更是无脑的信任纪初禾!
“好,很好!这是非要和本宫作对了!纪初禾,和本宫做对,不会有好下场!”
……
纪初禾让王妃送来的药材还剩下三分之一,开个医馆的话也够用了。
下一批药材,最多也就是十天左右就能送到帝都。
百姓们的病情也都恢复的差不多了,药王殿的人每天都在减少。
但是,纪初禾要在帝都开医馆的事情,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皇城的角落。
“世子夫人和世子真的能在帝都开一家医馆的话,可是造福百姓的大幸事啊!我们这些老百姓以后再也不用为求医难而伤神了!”
“是啊,是啊!我支持世子夫人和世子开医馆!”
“等世子夫人和世子的医馆开起来,我绝对不会再去济世堂!”
“我也不去!济世堂现在也没有什么人去啊!”
“我今天还路过那里呢,除了那些想巴结长公主的人,我们这些老百姓没有一个去的!”
“这样的结果,真让人欣慰啊!”
“你们说,世子夫人和世子开个医馆,我怎么会那么激动!感觉比自己开医馆还要开心,活了这么多年,心里从来都没有这么痛快过!”
“我也有这种感觉!”
“我也有!”
大家纷纷附和。
第二日,纪初禾的医馆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开了起来。
取名御安堂。
百姓们都自发前来祝贺,一条街上人满为患。
御安堂很大,百姓们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医馆,几间店铺合起来。
“听说,御安堂里有好几个大夫呢!这么多大夫坐诊,前来看病的人肯定不用再排队了吧。”
“现在还不知道,要以后看看情况才知晓了。”
“反正,总比之前强的多。”
“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济世堂真是卑微呀,竟然偷偷摸的降了一点药价,关键是他降了,我也买不起啊!”
“谁买得起啊!以前就只有那一家医馆,为了活命,实在是没有办法,现在有了御安堂谁再去那里,谁就是大冤种!”
“对!大冤种!”
御安堂初开,纪初禾并没有改变什么。
好像就是换了个地方。
从药王殿搬到了铺子里。
还是一样的义诊,还是一样的免费熬煮汤药,一副药还是半两钱。
而且,以后也不会做多大改变。
百姓们听到以后看病也大概是这种价格的时候,直接沸腾了!
开心激动过后,大家心里反而有些担忧。
“世子夫人,开医馆成本太高了,一直这样下去,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利益可言啊!你不能做赔本的买卖呀!”
“是啊,世子夫人,要不你还是涨点价吧,我们也愿意支付诊金。毕竟还有那么多大夫,他们也要生活也要吃喝呀。”
纪初禾听着大家的话,忍不住笑了。
“我们是收诊金的,每个人都收两文钱,这个钱就是给大夫的。大家不用担心,开医馆,本来就要怀着一颗悬壶济世之心,不能想着赚钱。”
两文钱的诊金还不如不收呢!
大家的心里都闪过这个念头。
其实,纪初禾都是核算过的,大夫收的诊金是每个人两文钱,如果来看诊的人多的话,一天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