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纪初禾站在铺子的一角,看着两人抢一把夏天用的蒲扇。
  萧晏安也看到了,走上前去劝两人。
  “现在天寒地冻的,夏季用的蒲扇也不是非买不可,虽然我们的东西是物美价廉,但是,还是要钱的啊。”
  “世子,我们也想买点冬季用的啊,可是,抢完了!夏季用的再不下手,转身就抢没了!”
  “理智!大家理智一点。”萧晏安刚说完。
  其中一人大声喊道:“又拿新货出来了!”
  另一个拽着扇子的人没有一点防备,松开手往那个方向望去。
  只见这人把扇子抱在怀里小跑着去结账。
  “吴老狗!你是真狗啊!”被骗的那人,气得跺脚。
  “哎呀,世子,都怪你!你要是不来劝说,我至于被那吴老狗骗了吗!那把扇子,明明是我先看上的。”
  “没事,没事,以后还有货,理智一点,下次再买。”
  “理智,理智,我不要理智,我就要野蛮一点!”那人是真听不进去,转身就去瞄下一个目标去了。
  纪初禾原本计划这批货卖到明年开春,第二支商队可以接上。
  没想到,被帝都百姓一番野蛮消费过后,三天时间,铺子就空了。
  望着空荡荡的店铺,要不是薛掌柜拿着几大袋的碎银子和一叠厚厚的银票,她都觉得像做梦一样,好像那些货没来过。
  “夫人,小的经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小的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薛掌柜对着纪初禾深深一拜。
  说实话,纪初禾也没有见过。
  “薛掌柜,把账目算一算吧,母妃的本金扣除了之后,一成拿去世子府入账,剩下的,存入我的私库。”
  “是。”
  算完账,纪初禾还剩八千六百多两银子。
  纯利润!
  三天时间,赚了八千多两!
  就算帝都最火的几间百年老铺,一年也未必赚这么多!
  一年下来,能达到五千两的利润就已经不得了了!
  钱来得太快,跟大风刮过来的一样。
  关键是,百姓们也觉得很划算。
  生在皇城脚下,他们比别的地方的百姓还是富足一些的。
  一年劳作下来,也能存点银子在身上。
  可是,帝都的铺子好像都是为了权贵们开的一样,一个个的高贵得不得了。
  有时候,百姓们拿着钱,都不敢进去,说不定,花了钱还得看他们的脸色。
  所以,平常也就是买一些必须品,像好一点的布匹啊,兽皮制成的各种御寒的东西,想都别想。
  手里剩余的钱还得存到钱庄去。
  毕竟放在自己家里不安全,交给银庄保管,他们还得出一份钱。
  这下,把钱换成他们需要的东西,别提有多划算了,还感觉自己赚了呢。
  铺子空了,伙计们都闲得无聊。
  纪初禾干脆直接给大家放了假回去陪家人。
  薛掌柜本来是该放松的,可是,却过得唉声叹气的,终于忍不住找到纪初禾。
  “夫人,铺子老是这么空着也不是办法,什么过不过节的,小的就不是个爱过节的人,小的还是带着商队赶紧回一趟淮阳,准备下一批货物吧。”
  有钱不赚,就像浑身长了虱子一样难受!
  【第352章一场乱局,越乱越好】
  纪初禾见实在留不住薛掌柜,只能让他们多带一些御寒的东西返程,再三交代,一定要注意安全。
  送走了薛掌柜,纪初禾也要忙碌了。
  这是她们在帝都过的第一个年,一定要热热闹闹的。
  正月初一还要去国公府拜年,礼物也要准备得丰盛一些。
  这些,纪初禾都是亲自安排。
  ……
  临近年关,朝堂之上的气氛却异常压抑。
  “昨夜,边关传来急报,胡贼竟然在这个时候滋扰我朝边境,还伤了我朝数十个无辜百姓的性命!如果不是国公府的四公子荣禹澜带人阻拦,并且向边城守城将领传递消息,早作防备,胡贼这会,恐怕已经攻入城下了!”
  皇上说完,朝堂之上的人有一大半都是一脸震惊。
  荣四公子这段时间是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大家都以为,他被皇上调派到军中去了,竟然是去了边境?
  皇上还没有歇了要与胡贼开战的心思吗?
  罗家一倒,主战的声音几乎没有了啊!
  毕竟,大夏朝这些年,也因为战事拖累的国库空虚。
  “皇上,胡贼在这个时候敢进犯我朝,看样子,是又要挑起战火,我朝绝不能做出一点退让!”朝中有人义正言辞的说道。
  “皇上,言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
  “皇上,若是必有一战,我朝边境大军尚未有坐阵指挥之将领,臣提议,既然荣禹澜就在边境,不如就让他挂帅,统御三军!”
  “荣禹澜虽也有战功,但是,年纪是不是轻了一些,况且,他也没有与胡贼交战过的经验。”有人站出来反对。
  “那朝中还有谁合适担此大任?”
  开口的几人,都是一些官职低的,而且都是皇上新提拔的。
  那些位高权重的老臣们,一言不发,甚至都没有要接话的意思。
  皇上的目光一一扫过那几位老臣,最后目光落在荣大公子荣禹川的身上。
  荣禹川也没有发表意见的样子,他现在调任郎中令,此事,他有绝对的参议权。
  “郎中令,此事,你意下如何?”皇上直接点名询问。
  “回皇上,这件事,臣还是回避一下好,毕竟,荣禹澜是臣的亲弟弟,以免有任人唯亲之嫌。”
  荣禹川一说完,朝中顿时一片寂静。
  这是在内涵罗家和秦家呢!
  “秦相,你可有合适的人举荐给皇上?”荣禹川直接朝一言不发的秦相询问道。
  殿内的气氛顿时更加凝重了。
  秦相看了荣禹川一眼,当年,就算是荣国公府还站在朝堂之上的时候,也没敢这么攀扯他。
  这实属是蹬鼻子上脸了!
  罗家的老夫人是秦相的一母同胞的亲妹妹。
  当年,荣家与罗家因为罗恒背信弃义悔婚一事闹得沸沸扬扬,秦家和罗家的关系也疏远了一些。
  罗继勋的婚事,到现在还高不成,低不就的。
  早就打过秦家的主意了。
  希望秦家再嫁一个进罗府,哪怕是庶女也行,只要出嫁的时候,抬抬身份,记在主母名下。
  可就算这样,秦家也没有同意。
  一个庶女都不给。
  前段时间,罗家出事的时候,秦相还是向皇上求了情,瞧不上罗家,又要顾着自己的妹妹。
  毕竟,大家都是黄土埋到脖子里的人了。
  罗家的子弟不昌盛,他们秦家也没有好到哪去。
  见秦相还不出声,皇上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若是这太尉的位置有人在位,这件事倒是好办了!”皇上撂下一句话。
  要知道镇远侯曾任太尉一职,位列三公,是大夏的最高武职,统领诸军,也只是顷刻间,皇上对罗家发难,卸了镇远侯的职,让他在家养老。
  这太尉一职,还空缺着呢。
  “皇上,臣觉得,荣禹澜可以担此大任,不过,他毕竟没有太多作战经验,还需要派一名监军过去。”秦相再次开口。
  见他终于松口,皇上的脸色缓和了一些,“秦相觉得,应该派谁为监军?”
  “当然是懂作战,还得了解胡贼的最为稳妥。”秦相只给条件,不提人名。
  “秦相这么一说,我就想到一个人了。”荣禹川接下话来。
  “郎中令想到的是哪位?”皇上明知故问。
  “罗恒,罗将军。”荣禹川直接报出了人名。
  朝堂之上的气氛又怪异了几分。
  怎么秦相举荐荣国公府的人,荣国公府的人,又举荐起镇远侯府的人来了?
  “上一次的事,罗恒倒是无辜受了牵连,便由他来当这个监军,荣禹澜为三军主帅,抵御胡贼进犯。”皇上当即下令。
  “皇上英明!”
  “退朝。”皇上沉着脸大步走了出去。
  只剩下朝堂上的人,面面相觑。
  如今,局势这么乱,谁都想夹紧了尾巴自保,在自保的同时,又怕自己捞不到什么利益,更怕自己的敌人得利。
  皇上回到御书房,气得将奏折一本一本地往地上扔!
  朝四海连忙一本一本地捡。
  “皇上息怒啊,可千万不要气坏了龙体!”
  “这些个狗东西,是朕太纵容他们了!一个个自以为很聪明,空在其位,不谋其政!朕贵为天,是大夏的帝王,想做什么事,还得与他们周旋!”
  “皇上,荣大人挂帅,罗大人监军,可以互相牵制,这是最好的搭配啊。”朝四海小心翼翼地回应着。
  皇上气得不想再说话。
  所谓帝王权术,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