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不,不是的!”林思悠急得站了起来。
  “林姨娘想一想,你肚子里的子嗣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传出去,可是因为你吃不饱饭导致的,外面的人不知道怎么议论夫人,说夫人苛刻妾室,甚至还会说夫人因为自己没有孩子,谋害妾室的子嗣。”
  林思悠从来没想那么多。
  屏儿的这一席话,如当头一棒,把她敲醒了。
  “林姨娘,你知道徐姨娘为什么那么想生个孩子吗?”屏儿又问了一句。
  林思悠听过一些徐嫣儿的传闻,徐姨娘想生孩子想疯了,可惜,到死都没能怀上。
  “因为,她觉得,只有孩子才是她下半生的依靠,林姨娘如今怀着身孕,还不好好珍惜。”
  林思悠沉思了一会儿,连忙上前去把屏儿扶了起来。
  “屏儿,多谢你今天说这些话,我以前是做错了,不过,我不会再这么做了,我一定会好好的吃饭,把我和孩子养得健健康康的。”
  “林姨娘,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提醒你,徐姨娘是怎么死的,你知道吗?”
  林思悠的脸色顿时一阵惨白。
  “徐姨娘就是错信了人,才导致那样的结局,林姨娘也要小心身边人,别被一些不相干的人影响了。”
  “我懂了。”林思悠立即回应道。
  屏儿看着她的反应,暗暗松了一口气。
  林姨娘果然比徐嫣儿强一些。
  能听人劝,而且也没有那么钻牛角尖。
  希望她以后,不要再犯傻了。
  徐嫣儿之前就是身边的人出了问题,纪初禾绝不会让往事重演。
  林思悠院里的情况传到她这里之后,她满意的点了点头。
  “青萝姑姑,经过你的手下调教的人,就是不错,屏儿现在,也有几分手段了。”
  “夫人,还是你眼光好,屏儿可是夫人你看中的人。”青萝不敢居功,“这下,林姨娘那边,应该能消停了吧。”
  说这句话的时候,青萝的眼底都有些厌恶。
  跟了夫人之后,她的世界好像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夫人带着她,看到了完全不同的风光。
  她现在感觉,后宅的这些事,真的是烦透了。
  几个女人互相争夺一个男人的宠爱,这种戏码,也无聊死了!
  林思悠终于肯乖乖吃饭了,这件事,也算是一个生活的小插曲,纪初禾也没太放在心上。
  她最近需要关注的,还是和别的铺子合作的事情。
  还有一点,她要防备着。
  她做的这些事情,瞒不过皇上的眼睛,她赚的钱,绝不能留在帝都。
  直接送回淮阳,也是万万不可的。
  纪初禾想了好久,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她立即给王妃写了一封信。
  王妃的商队以前都会避着帝都,现在,有纪初禾和萧晏安在帝都,商队也不必避着了。
  就算皇上现在有心阻止,短期内,也奈何不了她们。
  接下来,那些铺子合作的事情,果然进展的很顺利,一个月内,竟然有十个铺子谈好了具体的合作,而且售卖的效果非常好!
  第一个月的账目清算过后,纪初禾一共赚了二十多万两银子。
  萧晏安震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夫人,母妃的商队全部加起来,五年也赚不到这个数!她要是知道,你一个月在帝都就赚了这么多,不知道会震惊成什么样子。”
  “世子,财来了,相对危险也来了。”纪初禾的脸上,没有任何笑容,反而都是愁容。
  这些钱,比她计划中的多了许多,实在是太扎眼了。
  【第510章藏了许久,终于露面】
  萧晏安也赞同纪初禾的这个说法。
  “夫人,你之前不是说,只要大司农的位置一确定下来,皇上马上就会与胡贼开战吗?皇上现在还盯着淮阳的粮食呢,而且这一季收成还有明年的收成,父王都承诺了将粮食运送到帝都来,要是皇上知道我们手中有这么多钱,会不会同样会打这笔钱的主意?”
  毕竟,打仗除了粮食之外,还很需要钱。
  “肯定会,所以,我们要在他想要这笔钱的之前,想办法将这笔钱转移出帝都。”
  “这也太难了。”
  “不难,只要世子会花钱就行了。”
  “会花钱就行?夫人,你这话听起来真是没有一点难度呀!”
  纪初禾笑了笑,附和道:“是啊。”
  萧晏安更迷茫了,为什么他总是猜都猜不到一点夫人的计划呢?
  每一次都只能等夫人告诉他的时候他才明白。
  ……
  朝堂。
  大司农的位置定了下来。
  这个人让满朝文武一片哗然,竟然只是一个不小的守仓小吏。
  好多人都盯着大司农这个位置,自然不服半路杀出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
  但是,他接下来的表现,又让满朝文武全都闭上了嘴巴,经过层层考验下来,他的实力的确足以胜任大司农之位。
  众人这才明白,这个人一定是皇上早早就暗中培养的,只等着这一天取代大司农的位置。
  最终,无人反对,此事,尘埃落定。
  大司农的人选虽然确定了,但是,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这段时间,皇上也只能先隐忍着,暂时不提战事。
  “秦相。”皇上突然唤了一声。
  “臣在。”秦相立即走到中间,等着皇上开口。
  “你之前举荐罗恒为监军,罗恒如今已被斩首,北境大军监军一职还在空缺着,你可有合适的人选再举荐一位前往北境?”
  大臣们纷纷朝秦相望了过去。
  皇上怎么会突然提起此事?
  是不是又想与胡贼开战了?
  以大夏目前的国力来看,根本就不能开战。
  水患刚刚过去,百姓们还没有重建家园,赈灾的物资都拿不出来,拿什么去打仗?再说,如今北境还算太平,也没有开战的必要。
  不过,皇上只是提到监军并没有说别的,那些就算是反对战事的人,也不敢开口说什么。
  “回皇上,臣刚好有一位合适的人选。”
  “是哪位?”皇上明知故问。
  “此人叫高进,现如今在少府任职,专管弓弩制造,他是因为制作出一款威力强大的弓弩被皇上重用提拔。”
  秦相这么一说,众人终于想起这个人来了。
  好像,此人来自淮阳,还是个郡守的儿子。
  皇上最爱惜的就是那种能制造出各种杀伤力更强的武器的人才,当时,这个高进,可是深得皇上的喜爱,经常将高进召入御书房商谈要事。
  大家还以为,这个高进肯定要升官,飞黄腾达了,没想到,皇上只是将他安置在了少府内,掌管弓弩的制作。
  大家纷纷猜测,这个高进,也许只是精通于弓弩的制作,对于官场上的事情,一窍不通。
  如今,这个人再次被提起,还要去北境当监军,没有人这么想了。
  大司农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个高进肯定也是皇上暗中培养的,不知道皇上还暗中培养了多少人,有需要的时候,才会暴露出来。
  “朕记得此人。”皇上淡淡的回了一句。
  “皇上,此人不仅精通兵器制造,还熟读兵法,更是从军队中被选拔出来的,由他来做这个监军再合适不过。”
  “既然是秦相大力举荐的人才,朕自然不会怀疑他的能力,荣爱卿,你应该也认识此人,你意下如何?”皇上突然转头朝荣禹川问道。
  “回皇上,臣对此人的确印象深刻,臣也觉得此人非常合适。”
  “说起来,他还是淮阳王侧妃的弟弟,是淮阳王府二公子的亲舅舅。”皇上直接将这一层关系挑明。
  “是。”荣禹川点头承认。
  这个关系一点明,好多人的心里都泛起了嘀咕。
  怎么秦相反倒还举荐起了淮阳王的人呢?
  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传朕旨意,封高进为北境监军,立即前往北境。”皇上当场下旨。
  荣禹川下朝后,直接来到世子府。
  萧晏安和纪初禾刚好都在府上。
  荣禹川直接开门见山地询问道:“你们可认识高郡守的儿子高进?”
  “高郡守?大舅舅,你所说的可是淮阳的那个高郡守?”萧晏安反问了一句。
  “就是他。”
  “高郡守的儿子早早的就离开了淮阳,我不曾见过。我想起来了!好像说他研制出了一种连弩,射程很远,还可以连发三矢,是他吧?”萧晏安终于在自己的脑海中搜索到了这个人物。
  纪初禾没有出声,而是静静的等着荣禹川开口。
  “怎么了,大舅舅?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个人来?”萧晏安急切的询问。
  “今日他被秦相举荐,成为了新的监军,马上就要去北境了。”
  “他竟然成了监军?我来帝都这么久了,都没有听到过这个人,怎么突然就成监军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