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小皇子,臣这就送你回去登基!”
  “将军,罗继勋说有重要的事情想和将军谈一谈。”有人前来通传。
  “他肯定和我想的一样,也想扶小皇子登基。”季正晖想了想,吩咐道:“让他过来。”
  他也想知道,罗继勋这个时候,想和他谈什么。
  没过一会,罗继勋被人带了进来。
  “罗将军,坐吧。”季正晖抬了抬手。
  罗继勋坐在季将军的对面,直接开门见山。
  “季将军可否听到宫中传来的消息?”
  “刚刚探子传回了消息,太皇太后被处死,皇上也遇刺驾崩了,如今,只剩下我手里的小皇子是皇上的唯一血脉。”
  “季将军,既然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咱们的目的也都是一样的,护送小皇子回宫,继承皇位。咱们之间化干戈为玉帛,齐心协力辅佐亲皇如何?季将军常年在雍城驻军,对朝中的这些大臣不是很了解,光想凭自己一人之力,只怕是无法与那些朝臣对抗。”
  “罗将军言之有理,咱们合作,是强强联合,以后要相互扶持一同对抗那些朝臣。”季正晖也没傻到这个时候,拒绝一个盟友。
  “那咱们立即回宫。”
  “好。”
  两人立即带人朝皇宫的方向而去。
  这里距离皇宫还有很远的距离,快马都要一个时辰。
  这也是罗继勋没有那么快找到季正晖的原因,光是与季正晖周旋,都用了几个时辰。
  才走了半个时辰,突然看到前方有一队人马。
  这一队人马一看季正晖,为首的那人顿时喝了一声。
  “来人,把季正晖这个乱臣贼子给我拿下!”
  那批人马顿时朝这边冲了过来。
  “怎么回事?”季正晖一头雾水的询问道。
  罗继勋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他们也没有时间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赶紧抵挡这一队人马的攻击。
  “快去叫援军!”为首的那人沉声下令。
  季正晖和罗继勋懵了。
  这一波人还没有甩掉,又有一波人围了上来。
  眼看他们就要被包围了。
  “将军,可能是有人不想让我们带着小皇子回到宫中去!”四德朝罗继勋说道。
  罗继勋一下子就被他蛊惑了。
  “随我杀出一条血路!”他立即下令。
  季正晖也红了眼,带着人拼命突出重围!
  【第764章效仿先祖,登基为帝】
  他们一路从帝都杀了出去,与罗继勋刚刚收编的罗家旧部汇合,一路往雍城的方向逃去。这一路上,他们更是不敢耽搁,生怕有追兵追上来。
  ……
  淮阳王日夜兼程赶回了帝都。
  宫上已经设置了灵堂,萧文宣的棺椁就放在灵堂内。
  “皇上,臣来晚了。”淮阳王跪在灵柩前,朝着棺椁磕头。
  披麻戴孝的文武百官也跟着下跪。
  三跪九叩之后,舞阳侯朝淮阳王走了过去,将淮阳王扶了起来。
  “王爷节哀,大夏皇朝命运多舛,一连两位帝王都被人暗害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诸位还是要赶紧商议出新君继位的人选,否则,大夏必将动荡四起,江山社稷怕是要毁于一旦。”
  “宰相大人所言极是。”殿中所有大臣都赞同地点头。
  “如今,大夏皇族中,唯有淮阳王是最合适继承皇位的人选,作为当朝宰相,百官之首,我愿力举淮阳王继任新君,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淮阳王虽是合适的人选,不过,我建议还是效仿先祖,三问过后再确定也不迟。”荣禹川站了出来。
  所谓三问,大家都知道。
  一问天地神明。
  二问宗庙先祖。
  三问大夏百姓。
  只要过了这三关,那便是顺应天意,无人敢置喙。
  这个提议,更让人信服一些,文武百官齐齐赞同。
  一问天地神明,需在宫中正南方的祭祀台祭祀,焚烧龟甲。
  龟甲上会写上表文。
  淮阳王上香后,将写着表文的龟甲放入火盆中焚烧。
  香燃尽后,龟甲没有开裂,则说明,天地神明认可。
  二问宗庙先祖,也是同样的方法。
  同样龟甲没有开裂,便是先祖对淮阳王的认可。
  三问百姓,百姓们若是同意淮阳王继任大夏新君之位,主动前往各郡守府衙,签下万民书,每个郡城都要超过一万百姓签名,才算有效。
  祭祀天地神明之时,风和日丽。
  淮阳王走上祭台上香。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写着表文的龟甲放入面前的火盆中。
  火焰一瞬间将龟甲吞噬。
  要知道,龟甲虽然坚硬,可是,并不耐火烧。
  要是香燃迟后还未裂开,那便是神明认可的征兆。
  众人全都屏息等待着。
  这可是决定大夏命运的关键时刻。
  香终于燃尽。
  舞阳侯与几位官员走上前,将龟甲取了出来。
  “龟甲完好无损!淮阳王一问天地神明,得天地神明认可!”
  接下来,前往宗庙祭祀,问先祖。
  龟甲焚烧过后,同样完好无损。
  舞阳侯检查完龟甲,同样展示了出来。
  “二问宗庙先祖,龟甲完好无损,淮阳王的宗庙先祖认可!”
  在进行这两样祭祀的同时。
  各地的万民书也开始如火如荼地准备了。
  各个郡城的府衙门外,排满了长长的队伍,看不到尾。
  纪初禾和淮阳王妃设那么多粥棚,到处义诊的举动在这个时候,利益最大化。
  百姓们切切实实地得到过这些利益,又听说淮阳的百姓过得有多殷实,他们个个都心向往之。
  希望淮阳王继位之后,大夏的每一个郡城都能够像淮阳那样。
  从一个贫瘠之地,变成鱼米之乡。
  不到三日时间,各地的万民书纷纷起程送到帝都。
  只用了十天时间,万民书便收集齐了。
  议政殿内,舞阳侯将收集好的万民书摆在朝堂之上。
  一卷一卷,足足堆成了一个小山。
  他从怀中将那两块龟甲也拿了出来。
  “天地神明,宗庙先祖,黎民百姓,所有的结果,全在这里了。”
  说完后,他朝着淮阳王跪了下来。
  “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也齐齐跪了下来。
  “臣等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呼万岁的声音,冲破云霄。
  淮阳王缓步走上龙位,坐了下来。
  “诸位爱卿平身。”
  “谢皇上。”
  “宫中刚刚经历过内乱,百废待兴,工部立即着手修缮皇宫,修缮材料一律用普通木材,只求稳固,不需奢华。”
  “是。”工部侍卫立即上前令命。
  “参与内乱的曹氏党羽全部凡是认罪者,皆可免除死罪,如何惩罚再做定夺。”
  “舞阳侯,之前一直提议的军中改革方案,立即着手执行,另外,减免一年赋税,等军中改革完善后,赋税一事,再行商议定夺。”
  ……
  一个月后。
  萧晏安被封为太子,纪初禾被封为太子妃。
  他与纪初禾搬进了皇宫。
  住在重新修缮好的宫殿。
  纪初禾给这座宫殿亲自命名东宸宫。
  四位姨娘,也分别分到了宽敞的宫殿,各自有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林思悠为萧晏安诞下了一个女儿。
  她还未出月子,暂时没有从世子府搬到宫中。
  世子府的下人都在忙碌地收拾东西,只有她的院里安安静静。
  屏儿担心她又多想,过来安慰。
  “林姨娘,太子妃为你挑好了住处,等你出了月子,就把你接入宫中。”
  “我知道。”林思悠淡淡回应道,她又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有时候,人不信命不行。”
  “是啊,命运真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不过,有时候,选择不同,结局也不同,林姨娘,你说,这么算下来,命运究竟是上天安排好的,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面对屏儿的问题,林思悠一阵语塞。
  此时,一个丫鬟走了进来。
  “林姨娘,你的母亲又来世子府闹着要见你了。”
  林思悠脸色一变,“不是说了不准她再来世子府吗?我也不会再与她相见了!”
  “太子妃交代了,你可以和林夫人见一面。”
  “太子妃真的是这么说的?”林思悠不信,但是,又知道下人绝不敢说谎。
  “她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想找我的错处,好处置了我,其实,她还是不想我入宫的,对不对?”
  屏儿听到林思悠的小声嘀咕,无奈地摇了摇头。
  “姨娘见还是不见呢?如果要见的话,奴婢去把人请进来。”屏儿大声问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