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听到说太皇太后没有出事后,他还没来得及长舒一口气就听见太子出事的事情,火急火燎的赶往慈宁宫。
康熙看着孝庄怀里的胤礽:“皇玛嫲,太子怎么了?”
孝庄把胤礽带到康熙的面前:“胤礽你自己跟皇上说。”
胤礽看到了康熙心里的委屈再次涌上来他还是记得他那时候要康熙不把大阿哥带回来的时候,康熙直接拒绝了,并且没有听自己的解释,他扭过头不想跟康熙讲话。
康熙焦急:“胤礽发生了什么事情跟皇阿玛说,皇阿玛一定会帮你解决的。”
皇阿玛骗人,胤礽的眼泪再次不争气的流出来,皇阿玛他只会骗人。
康熙看着不作声的胤礽:“胤礽你有什么事情要说出来,我们才会解决。”
康熙的口吻里已经带了丝生气,从来没有人下他的面子过。
康熙转过去走到胤礽的面前,才发现胤礽已经哭了,自从他懂事后,他就没有在康熙的面前哭过。
康熙不知所措:“胤礽怎么了,怎么了,跟皇阿玛说。”
孝庄也在一旁讲:“胤礽把你的事情跟皇上说。”
胤礽抽搐的讲完小张子的事情。
小张子康熙在脑海里回想,他想起来这应该是赫舍里皇后留给胤礽的人,因为他挑选过的人,他记得里面没有小张子这样的一个人。
人心易变,康熙是明白的,所以他后面挑选进去的人他都有定期查看他们在太子那里的情况,但是赫舍里皇后留下的人都是赫舍里皇后信赖的人,他也就没有排查,没想到竟出了这么个幺蛾子。
当下最重要的当然是安抚好胤礽。
康熙从来没有安慰过人,胤礽算是第1个了,所以他只会干巴巴的反复讲:“胤礽乖,皇阿玛最疼你了。”
希吉尔都听得耳朵要起茧了,康熙就不能注意到关键的地方在于他平时没有给胤礽足够的安全感吗?
但是胤礽哭泣的抽搐声逐渐变小,他很好安慰的:“那我,那我就原谅,皇,皇阿玛了。”
胤礽边哭的时候还边打了一个鼻涕泡,但是康熙丝毫没有嫌弃抱起来。满人抱孙不抱子,他算是打破了一个惯例。也是,无论什么惯例都无法约束皇上,只有他需要的话才会遵守。
孝庄在一边提醒康熙:“赶快带太子去用膳,他今天一直没有用膳,哭着说要在这里等你。”
康熙欣然牵起太子就要走,丝毫没有注意到希吉尔,当然希吉尔也不想要他注意到自己就对了。
谁料太子竟然说要去希吉尔宫里用膳。
这时候隐形人的希吉尔终于隐藏不住,一下子迎来了宫里两尊大佛的目光。
太皇太后自然是赞许的,她乐于看来自科尔沁的希吉尔与太子能有更多的交情,这样到时候可以帮扶生她养她的部落。
而康熙就是怀疑,什么时候太子和希吉尔的关系到这地步。
但是面对刚刚亏欠的太子,康熙理亏自然就顺从太子到希吉尔的宫里用膳。
太子一手牵着康熙,希希尔看着他们两个人走在前面,心想你们就忽视我吧,我只想默默的苟在后面。
但是太子显然不愿意:“宣嫔娘娘,我也想牵住您。”
面对康熙再次投来的目光希吉尔不敢妄动,就像一只被吓到的小兔子,却又不敢躲开。
康熙的目光太具压迫力。
观察到希吉尔被吓破胆子的样子,康熙感觉好笑,终于张开他尊贵的嘴:“既然太子这么说,那你就牵住太子吧。”
希吉尔战战兢兢地牵住了太子的手,太子表示很满意,开心地向咸福宫走去。
远远看去,他们三人就像是一家三口一样。
第22章
康熙看到番薯,奉上奶茶……
等到咸福宫的时候,希吉尔的脸上已经僵硬,她一路上紧张得没有动过脸庞。
等康熙进入咸福宫,第一眼看见的便是希吉尔耕地用来种番薯的那块土地。
康熙见过其他的宫妃种植的都是一些奇花异草或者是树木之类的,种植粮食的倒是少而亦少,或者说根本没有。
康熙:“宣嫔,好悠闲。宫里缺你的少你的了吗?还要你亲自种粮食。”
希吉尔灿灿一笑:“皇上这是臣妾之前救太子的时候捡到的作物,碰巧我知道这一样作物是可以食用的,所以臣妾就把它种下了。”
提到救太子一事,康熙不再挑刺:“那就希望你好好的种,成熟的时候让朕和太子来吃上一吃。”
康熙讲到这话的时候,希吉尔更加的尴尬:“皇上,现在是10月份了。”
康熙没有反应过来:“对呀,10月份怎么了。”
希吉尔脑袋一伸闭上眼睛,她实在不想承认自己的愚蠢:“皇上那番薯是我8月份种下的,但是它正确种下的时间应该是3月份到4月份,所以那一大半的番薯都已经种不活了。”
“只有一些番薯,我一直到了室内,用火盆保持着温度,它们才还在生长。”
康熙明白自己忽略了的事情,确实哪怕番薯现在长得郁郁葱葱,但是接下来的温度不足以让这些农作物继续生长。
康熙提起了作为一个帝王对农作物的关心,他也从来没有见过番薯:“这种作物亩产多少。”
希吉尔纠结是要跟康熙说正确的产量还是不说,最终她决定卖一个关子:“等臣妾种植成功后,臣妾再跟皇上说,相信一定不会让皇上失望的。”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物种丰富。康熙也只是偶然提起一句,民间可以种植的农作物并不少,缺少的是产量高要求低的农作物。他就没有追问希吉尔,他不认为他作为一个皇帝都找不到的东西,希吉尔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毕竟希吉尔也说了番薯的来源就是在救太子的假山上。
康熙不以为然:“那朕等着。”
康熙不再追问,希吉尔总算可以松口气,要是康熙继续追问下去,她肯定要把番薯的亩产告诉康熙,但是现在事情未成定局,她提前把还没有种植成功番薯的亩产告诉康熙,只会多生事端。
听这两个大人讨论完话题,胤礽拉着两个人朝咸福宫的前殿走去:“宣嫔娘娘,孤想吃你早上吃的那个东西。”
早上吃的那不是奶茶和炸鸡吗?小孩子可不能吃啊。小孩子要少吃油炸的食品,吃了可能对身体不太好。
希吉尔拒绝胤礽的意见。
胤礽倒是没有撒泼,只是委屈巴巴的看着希吉尔:“宣嫔娘娘,胤礽想吃嘛!”
康熙正觉得亏欠的胤礽,没有问过希吉尔的意见,直接替希吉尔答应下来:“皇阿玛让宣嫔宫里的人给你煮。”
康熙想宣嫔早上吃的东西应该也大差不离,宫妃的份例都是有定量的,为什么会不让太子吃呢?这个时候他显然忘记了他在希吉尔第一次侍寝高兴的时候拨给希吉尔的厨子。
等到康熙看到厨子端上来的炸鸡和奶茶的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胤礽大早上没吃,怎么能空腹吃油炸的食品?
康熙正想责怪希吉尔,却想起了希吉尔已经拒绝过了,是他答应胤礽要让他吃希吉尔早上吃过的东西的。
康熙想和胤礽商量:“胤礽,我们换种食物好吗?你想要的七星子蟹九转肥肠都可以。”
这些都是胤礽想吃,但是康熙也同样拒绝的,理由同上胤礽太小了不能吃油腻的食品。但是两相其害取其轻,康熙认为这至少比希吉尔的炸鸡好。
这不知是触动了胤礽的哪根神经,他也不说话,他只是默默的流着眼泪。
皇阿玛总是骗人,答应胤礽的事情都不会做到。
希吉尔很想说胤礽想吃就让胤礽吃吧。但是迫于康熙的压力,她也不敢出声。但是希吉尔觉得康熙不是会被胤礽的眼泪所胁迫的人。
出乎意料,康熙答应了。
胤礽的脸就像9月里的天气一样,说变就变,很快的就停止了哭泣。
他拿起桌上的炸鸡,却没有像希吉尔早上的模样一样大口大口的吃,而是吩咐云厨子帮他把炸鸡切成一块块。
康熙见状也拿起筷子和胤礽一起吃。
希吉尔不愧是康熙认为很会吃的宫妃,康熙原本没有对炸鸡的味道抱有期待,令人意外的炸鸡的味道还挺不错,吃了有一种满足感涌上心头。
但是康熙终究是自制的人,他向来崇尚养生,因此用了不到几口就停下了。转而喝起奶茶。
康熙去北狩,不但是去打猎,更是去视察蒙古的。因此自然也喝过蒙古那边的奶茶。希吉尔的奶茶,他原本以为跟蒙古的奶茶一样。他感觉差不多,但是奶茶其中的一种小丸子和黄色的块状物却与众不同。
太皇太后和胤礽都是他心尖上的人,他喝到奶茶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也挺爱喝奶茶的:“把这个奶茶的配方给太皇太后送去吧。”
“已经送去了。”希吉尔说,“这是今天早上刚做成功的,臣妾试过,绝对味道不错,在刚才和太子去往慈宁宫的时候就交给太皇太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