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说罢,太皇太后就拿起希吉尔准备的的御寒衣服会后殿。
  不一会儿她就出来了,衣服表面上没有改变,但其实把较为繁琐的部位给去除了,所以穿戴十分方便,也省得在很冷的冬日,单换衣服就得半天。
  太皇太后出来后肉眼可见的身上不再臃肿。
  但是这一点就已经让皇太后羡慕极了:“宣嫔显然是上了心,这穿出来感觉就不一样了。”皇太后感觉太皇太后穿上这身衣服后年轻了十几岁。
  孝庄蛮珍惜的拍了拍自己的衣裳:“这可不止,我感觉浑身不止轻松了很多,而且更加的暖和。”
  这可令皇太后羡慕极了,她正因为不想穿臃肿的衣服,所以一旦出慈宁宫的时候都会被那冷冽的风给吹得全身上下温度都流失了,哆嗦的回到自己的宫中。但是又没有办法解决,为此皇太后可是苦恼了很久。
  皇太后忍不住询问:“能否把这种衣服的制作方法也告诉我宫中的宫女?”
  希吉尔应允,她在宫中又没办法出宫开店铺,这衣服的制作方法对她而言没有用处,况且希吉尔就算不说,皇太后也不是没有办法从其他的途径得知衣服的做法。
  只是希吉尔嘱咐:“皇太后,这衣服可一定要用鹅跟鸭子胸前的那一小块羽毛才会暖和,其余的部位穿着都没有那一部分暖和,当然要是全是鹅的羽毛那就更好。”
  皇太后把希吉尔告诉她的注意事项,一一记下,就算是冬天临时做也来得及,毕竟对于皇太后来说,她可是宫中第二尊贵的女人,使唤内务府可比希吉尔方便多了。
  此时,大皇女轻声问道:“宣嫔娘娘我可以用这种制作方法吗?可能是觉得初次见面就提出请求不好,但是大皇女还是想尽一下孝心,她的生母也有冬天腿寒的毛病。
  同样的理由,希吉尔不要开店,所以无论谁使用这个制作方法对她没有关系。
  她安抚大皇女:“自然可以啊,大皇女不必如此小心谨慎,我们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对于大皇女而言是一个陌生的词。
  大皇女回答:“那就谢过宣嫔娘娘。”
  还是太过生疏了,希吉尔没打算改变大皇女的性子,只是她不改变自己的性子的话,若与康熙疏远,再嫁到蒙古,依她敏感的性子,那可很难生活下去。
  孝庄是时时刻刻念着康熙,她穿着暖和的衣服就想到了康熙:“宣嫔,你有为皇上做身衣裳吗?”太皇太后只是随口一问,她觉得宣嫔必然已经将衣裳给皇上了。
  康熙,希吉尔还真没有为他准备,在她设想的计划中也没有康熙的份,只是太皇太后都问起来了。
  希吉尔试图蒙混过关:“太皇太后,臣妾这不是做了第一身衣裳就迫不及待的过来拿给您了?连自己的都还没来得及做呢?”糟糕。
  太皇太后可算是知道希吉尔没有把康熙放在心上,但是哪怕装也要装得把康熙放在自己之前,有大皇女在,孝庄不打算当面提醒希吉尔。
  “我知道你的孝心,但是也要对皇上上心点。”孝庄是真的怕,怕她死了之后,希吉尔倘若继续不把皇上放在心上,被康熙发现,让他心里有了隔阂,那希吉尔以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跟自己有相处数月,但是孝庄却已将她当做自己的孙女看待。
  太皇太后的担忧,希吉尔明白:“臣妾这不是打算回去第一时间就为皇上缝衣。”
  太皇太后见提点到了希吉尔,就略过不谈。她们说说笑笑一会儿,太皇太后就把她们赶回宫了。
  “你们这两个小丫头,吵得很,都回宫去吧。”
  话是嫌弃的,但是孝庄分明是笑着说的,希吉尔和大皇女就回自己宫中了。
  到了咸福宫,又是一水的赏赐进了咸福宫,可以说是好事成双,不只有孝庄对希吉尔孝心的赏赐,还有康熙为希吉尔献上记账方法的赏赐。
  希吉尔也是没有想到,区区一个记账方法值得康熙赏赐,她是不知道,阿拉伯数字的记账方法在宫外掀起的轩然大波。
  康熙估摸会有一段日子不进不后宫,实在是有心而无力。记账方式引起的原本只是记错的事情,但是倘若是记假账呢?正如那句话说的,当你抓到了一只只蟑螂,就说明阴暗处的蟑螂已经堆得满了出来。
  康熙一步步的查下去,整个内务府都被掀翻了,不但记假账,还有那金贵的鸡蛋。
  康熙是不知道一只鸡蛋的记账是五十文。
  康熙把手边的水杯用力的摔在了地上:“噶禄,你就是这样对待朕的信赖!”
  第34章
  三合一
  噶禄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始终保持着一个以头磕地的姿势,却没有半分求情的话。
  等待康熙的怒火发泄完毕,他终于注意到了噶禄的反应,压抑住残存的怒火:“你有什么事情要申述。”
  噶禄抬起头:“臣自知罪该万死,然内务府之事臣已无法解决。”
  是什么事情能够让内务府的总管完全束手无策,要知道内务府的总管可是二品官职,康熙思索着,他并没有完全相信,更何况嘎禄之前从未说过有关此方面的事情,假若在康熙逼问的时候才说出原因,它的可信度则更加降低。
  “你说出事情的原因。”
  噶禄刚一说出口,同为内务府总管的海拉逊,吐巴顿时失去了风度,扑通一声丝毫没有卸力的跪在地上,盖因此事已经牵扯到了皇帝的兄弟亲王常宁。
  “内务府购买的是亲王常宁所推荐的商人,他们一致说价格就是如此昂贵,因为供应皇家使用的,都是要品质高,所以价格较平常的就昂贵许多。”
  昂贵许多,指的是翻一倍两倍甚至是十几倍吗?倘若是一倍两倍康熙还可以理解,但是若是十几倍,未免也太过离谱,不只只是在鸡蛋上,内务府中所有的东西都是翻倍买入,其中赚取的银钱可想而知。
  康熙无法责怪那些臣子,毕竟倘若要惩罚他们首当其冲的便是他的兄弟常宁,那康熙的面子往哪放?
  康熙把臣子叫下去,压抑着怒火叫来了亲王常宁。两人在御书房的谈话无人得知,只是后来常宁不在圣眷再沃,而康熙也没有明面上惩罚常宁,仿佛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过些时间,宫中一直听到有人说大阿哥要回宫了,却未见大阿哥回宫,到了如今都以为是造谣,却没想到今天看着惠嫔打扮得光彩艳丽。不一会儿,康熙带着一个稍微比太子大一些的孩子进宫,先去慈宁宫与太皇太后请安,然后分别与皇太后跟皇后请安。
  紧接着那孩子就去了惠嫔宫中,也不知是惠嫔管教不严,还是她特地放出消息,总之,大阿哥回宫的消息马上传遍了全宫。
  延禧宫中。
  惠嫔上下扫视着久别重逢的大阿哥胤褆,自大阿哥小的时候,康熙见宫中的孩子只有夭折一个结果。再怎么不忍心,康熙的一颗慈父心也只能将大阿哥送往大臣处寄养。
  但是康熙可以随时出宫看大阿哥,惠嫔没有办法,只能日复一日的在延禧宫中,为大阿哥祈福,祈祷她的孩子平安顺畅,健康长大。
  直至今天,康熙终于认为大阿哥不再有夭折的风险,将大阿哥重新带进宫,母子二人才能再次相聚。
  胤褆活泼着说:“额娘,我回来了。”
  胤褆即便在大臣家中,但并非不是没有回宫,一年之中,他总有几次能够回到宫中。
  只是对于作为额娘的惠嫔来说,一年之中只能相见数次,这岂不是要了她的命?奈何这是康熙下的命令,她再不舍,再不想,也只能遵旨,幸亏守得云开见天明,今天她的孩子终于回宫了。
  惠嫔害怕惊走眼前的人,反常轻声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要知道惠嫔,因为生下了可以说是皇上名义上的长子,所以在宫中一向是肆意张扬的人,嫌有如此弱势的时候。
  大阿哥轻轻抚去惠嫔眼角的眼泪,原来不知不觉间她已经泪流满面。
  “额娘,别哭,儿臣这不是已经回来了吗?再也不会离开了。”
  得了大阿哥的允诺,惠嫔终于放下心,也顾不得男女大防的事情,十分用力的抱住大阿哥,似乎是在确定他的存在。
  惠嫔确实十分用力,大阿哥都被她抱得有些窒息,但是他没有顾到自己,慢慢地在惠嫔后背上拍打。
  “额娘,我回宫了,我已经回宫了,再不离开你了。”
  大阿哥回宫终究是一件喜事,惠嫔破涕为笑,放开了大阿哥,原本小小的一团,已经长那么大了啊。
  惠嫔连声:“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她再一次看着眼前的孩子,这不是错觉,她的孩子终于回来了。
  惠嫔:“舒雨,还不赶快去备膳。”在惠嫔的眼中,大阿哥在宫外始终是吃不暖和不饱的小可怜,额娘的眼中,孩子永远是瘦的。倘若不在她眼皮子底下,那必然是在受苦。就算是身份尊贵又如何?大阿哥小的时候又不会言语,怎知有没有被别人欺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