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希吉尔说出来后只想要打自己一巴掌,这不是和你中午吃什么,你晚上吃什么,异曲同工之妙,有一种不知道聊什么硬聊的尴尬。
  宜嫔出乎意料,反倒好好说了,一一说了自己最近的事情,还向希吉尔发牢骚:“最近好闲。”
  希吉尔可算知道宜嫔没怪罪自己和她生分的原因,仔细想想,最近自己都没有找宜嫔,宫中也是平淡无惊,宜嫔这不得无聊死了。
  希吉尔不能把自己出宫发生的事情告诉宜嫔,便抛出一则消息:“说不定果断日子,我们都可以出宫避暑了。”
  这是康熙告诉她的,近来酷暑,出宫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告诉宜嫔也无妨。
  宜嫔:“那我可要好好表现了。”
  表现什么,两人都知道,就不用说明,康熙出宫避暑是会带上妃嫔的,但毕竟,宫外避暑山庄的院落有限,肯定是不会将所有的妃嫔全部带上。
  希吉尔表示:“要是出宫避暑的话,皇上肯定是会带上你的,是吧,我们得宠的宜嫔娘娘。”
  面对希吉尔的打趣,宜嫔面不改色,她习惯希吉尔偶尔会彪出来令人面红耳赤的话。
  她反打趣过去:“难道你不是吗?被受宠爱的宣嫔,哦,不,现在是宣妃娘娘。”
  希吉尔自信:“皇上肯定会带上我的。”
  实在不行,不行的话,她就去找太皇太后。
  “你们这是说要带上谁啊?”康熙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两人问安后,插科打诨之间,欲把这事蒙混过关,好在,康熙也不欲深究,任由两人蒙混过去。
  希吉尔不是争宠的人,也就不会强留在这里,打扰康熙和宜嫔的相处。
  但宜嫔宫中可有不老实的人,正跃跃欲试,顺手的事,希吉尔直接把不老实的宫妃拉走。
  在康熙面前不敢表现出来,离开后,诽谤康熙是理所当然且毫无心理压力的事情。
  康熙那毫无声响的脚步简直是将希吉尔吓坏了,还有,我和宜嫔之间的事情,是你想听就能听的吗?
  希吉尔走在路上,把康熙当成石头一样踹来踹去。
  康熙:“宣妃这是又怎么吗”
  皇上???!!!
  希吉尔没有惊喜只有惊吓,康熙怎么在自己的身后,又是毫无声息的脚步。仔细一想,自己有没有把诽谤康熙的话说出来,手心惊出了一手的冷汗。好在,警惕心还在,希吉尔一路都没有说话。
  希吉尔努力找理由应付康熙,脑袋却短路了。顶着康熙的眼神,冷汗直冒。
  第82章
  避暑山庄(改)
  希吉尔也顾不得自己在康熙眼中的形象了,只想把这件事应付过去。
  “臣妾先前被这里的石头绊到脚,这回儿,想起来,心里头受不了,就踢起石头。”
  康熙竟不感觉意外:“宣妃,还真是真性情。”小孩子气。
  希吉尔灿灿一笑:“是吗?哈哈,哈。”
  希吉尔心中感念,至少,康熙还是给自己留面子的,没有发挥毒舌。
  康熙可不是温和的人,单看十六岁敢带着几个半大小子擒鳌拜,就知道康熙千古一帝的雏形。希吉尔有幸见过一两次,康熙到自己面前吐槽大臣,那词汇之丰富,令希吉尔望尘莫及,词汇之恶毒,属于是大臣听完之后就想着自杀的程度。
  康熙就这么放过希吉尔,让她还有些不安。
  希吉尔:“皇上这是要去哪里?”总不能是来咸福宫,在饭点的时候,离开宜嫔的翊坤宫后就去咸福宫,这把宜嫔的面子往哪里放,希吉尔更加害怕的是,宜嫔会因此事和自己心生隔阂。
  康熙:“宣妃打算去哪?”
  希吉尔硬邦邦不带一丝感情地回答:“回宫。”
  许是希吉尔的态度鲜明,康熙问完后又说:“朕去看看太子。”
  不管康熙去哪,不会跟自己走就好,在路口处,和康熙分道扬镳,希吉尔走得飞快,好似后边有人在追她一样。
  避暑前,希吉尔又数次前往宫外看二哥,二哥为了康熙二十年的科举竭尽全力,她几乎没有发现二哥在她探望的时候有休息的时间。
  希吉尔:“二哥,要不休息一会,我看你天天捧着那本书,呆会读成书呆子。”
  希吉尔也不是不想二哥在科举的时候取得个好成绩,只是管家说二哥在她来的时候还会放下书,等希吉尔走了又马上捧起书,手不释卷,因而她比较担心二哥的身体。
  班察:“哪有时间,在一年就科举了,我得考个好名次,这才不负皇上的重爱。”
  参加科举的因素由地域和户籍类型两部分决定,理论上讲科举制度只对在设立学校的地区持有正常户籍的民人和旗人开放,蒙古地区和西藏地区除了在此驻防的旗人以外,本地居民不能参加科举考试。【1】
  当然,蒙藏地区贵族子弟可以选择当喇嘛,即便不当喇嘛往往具备优渥的生
  活条件。只是二哥不想,跟皇上寻求恩典后,便来到京城,准备科举。
  “好志气。”
  康熙是和希吉尔一起出宫的,前脚后脚的关系,希吉尔就没有发现。希吉尔频繁的出宫还是引起康熙的注意。
  康熙博古杂谈样样精通,二哥经过这段时间的恶补,本身天赋也好,可以和康熙谈上两三句,跟上康熙思路的人可不多,康熙更是起兴头。两人谈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大到朝堂上的事情,小到民生,班察都可以跟上康熙的脚步。当然最关键的是两人的意见相同,即便是有稍许分歧,但是也无伤大雅。
  康熙大笑,拍着班察的肩膀:“好儿郎!”
  班察谦虚道:“皇上谬赞。”
  只是两人将希吉尔冷落在一旁,偏偏她还不敢发脾气,要是只有二哥,希吉尔还不怕,但是康熙可不是可以任人发脾气的人。
  康熙毕竟是大忙人,和班察探讨完之后,嘱咐希吉尔早点回宫,就离开了,不知道要去哪儿。
  “二哥,你是不是早就发现了?”
  班察:“隔墙有耳。”
  希吉尔懂了,她就说,二哥不像是随时随地歌颂康熙恩德的人,二哥可不止一次在后悔不得已要将她送进宫。
  “二哥,我们去看看店铺吧。”希吉尔是在是想要二哥出门散步,每每出宫都发现二哥俯身于案桌旁,她老是担心二哥的身体熬坏掉。
  迫于希吉尔的担忧,班察答应了希吉尔出门的请求。
  只一出门,班察就后悔了。最多话的麻雀在身旁叫唤,都比不上希吉尔。
  班察:“你还真活泼。”
  希吉尔稍微收敛一点,许久没有和二哥单独一起出门游玩,稍微放肆了一点点,就一点点,她心虚的想到。
  街上已经没了康熙十七年初雪灾时的哀嚎,不得不说,时间最是能够抚平伤痕的,不管是人,还是物。
  雪灾后的救灾还在进行,自从雪灾后,康熙就下令一直赈灾至今。
  之前,康熙还专门到咸福宫中,专门骂了几名官员,都是因为想要提前将百姓遣返的,听得希吉尔心惊胆战,这我可不想听。
  后宫不得干政的牌子还立在那里,您祖母都被你赶回来了,结果自己和我说起朝廷大事。
  好在康熙说完就走了,也没有让希吉尔发表看法,不然希吉尔真的会以为康熙是不是要卸磨杀驴。
  但是,希吉尔同样认为康熙骂得有道理。春种的时间耽搁了一大半,百姓的土地也没有沃肥,而且备受灾难的百姓家中怎么可能会有余粮。
  希吉尔出神良久,班察几声才将她的魂叫回来,顺着希吉尔的视线,发现了她在看什么。
  “你放心,我来到京城后就一直着手赈灾的事。据我了解,这会儿,有些百姓都回去了,还带上了皇庄给的良种,好像是什么番薯,亩产高的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希吉尔才发现自己还没告诉二哥,继而又联想到了一个事情。
  “二哥,我……”
  班察一看:“又是什么事情瞒着我。每次你这表现都没好事情。”
  希吉尔:哪有!心虚
  她老实说道:“番薯是我发现的,然后康熙答应让我晋升,前不久晋升了,就我一个人哦,宣妃,瞧瞧,多好听。”
  希吉尔得瑟上了,没多久就被二哥凝视的目光吓到,转而补充道:“但是我封妃不是因为番薯,是因为农具,哎呀,也不是农具,主要是那把万民伞。”
  虽然希吉尔说得前言不搭后语,但是联系之前京城的震动,班察就明白了。
  “还挺有本事。”
  希吉尔傻笑:“嘿嘿,嘿嘿。”难得听二哥夸她。
  咸福宫。
  希吉尔一大早就起来,环顾左右,之前收拾好的离开携带的物品应该没有遗忘的吧。
  渝芳提醒:“娘娘,要快点了,要不就来不及离开避暑了。”
  希吉尔总觉得都带齐了,但是又老是觉得遗忘了一些东西,才造成了明明都要离宫避暑,还在翻找东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