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折青欢> 第11章

第11章

  然而,王爷不顾家,萧秋折又常年在外奔波,府中必须有人掌事。如今他担子越来越重,亲王府内又纷争不断,他将晚青妤请来,确是一个明智之举。
  但愿二人不只是利益结合,也能顾念些情分。
  方于心中思绪万千,不知不觉已随晚青妤到了膳厅。他恭敬道:“少夫人,公子让我将亲王府的账簿整理了一遍,待您用过饭后,我带您到账房查看。”
  查账是正事,晚青妤昨日便想去账房瞧瞧,但萧秋折未发话,她也不好贸然前去,毕竟那是亲王府的私密之地。
  晚青妤点头应道:“好,你且稍候,我很快用完饭。”
  晚青妤匆匆用过早饭,便随方于前往账房。
  账房内有一位管事的,名为刘科,是萧秋折前不久亲自挑选的人。萧秋折为防止假公济私,常调换账房人员。即便这些人皆是他精心培养的,但仍防不住出纰漏。
  刘科头脑灵活,待人和善,见晚青妤到来,恭敬行礼。
  晚青妤步入账房,只见房内布置井井有条,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厚重的实木方桌,桌上整齐码放着各类账本,每一本皆用麻绳仔细捆扎,标签上工整地写着年份与账目类别。
  账房一角矗立着一个高大的榆木柜子,柜门半掩,里面塞满了一摞摞地契、房契,以及一些重要的往来书信,皆是亲王府资产与经济往来的重要凭证。
  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账簿图,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王府每月的收支明细,红笔、黑笔标注的数字相互交织。
  晚青妤被这幅图吸引,目光落在其中最大的一笔开销上,不禁蹙起了眉头。
  这是一笔亲王府的生活开销,主要是府中人的吃穿用度,每月竟高达八千多两。
  晚青妤心中错愕。她家太保府上下二十几口人,每月开销不过一千两,亲王府竟能花八千两。即便人口再多,吃穿再好,也不该有如此大的差距。
  她顺着往下看,找到了自己的那一份,上面写着:少夫人每月银钱一百两。
  萧秋折确实每月给她送一百两,但到她手中却只有十两。
  此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开销及仆人的月钱,加起来每月竟花费一万五千两。
  这般开销着实惊人,萧秋折累死累活养这一大家子,实属不易。
  晚青妤转向刘科,问道:“这些全是开销,可有收入明细让我看看?”
  刘科引她到木柜前,取出一沓收入明细递给她,恭敬道:“这是近三个月的收入明细,请少夫人过目。”
  晚青妤翻了翻,只见上面记录着大梁庄、银庄、半庄、瓜园、果园等收入,却未见府中在朝人员的俸禄明细。
  她疑惑地问:“府中无人交贡月银吗?总不能只出不进。”
  刘科回道:“回少夫人,没有。这几年府中除了王爷和大公子,无人有其他收入。二公子虽在吏部当值,但所收俸禄皆交给了江侧妃。他们侧妃院里有自己单独的账簿。”
  “单独开账?”晚青妤眉头微蹙,“那他们平日里的花销呢?都是从这儿支取的?”
  刘科点头:“正是。他们每月会来领银子。”
  “那王爷的俸禄呢?”晚青妤又问。
  刘科摇头:“王爷的俸禄从未纳入王府账中,具体如何分配,老奴不知。”
  “萧秋折的呢?”晚青妤继续追问。
  萧秋折作为亲王府的嫡长子,这几年在朝堂上风生水起,所积累的财富自然丰厚无比。虽未必能与亲王府的百年家底相提并论,但也绝不会逊色太多。
  刘科恭敬回道:“大公子的俸禄与赏赐,也未曾纳入王府账中。”
  晚青妤眉头微蹙,疑惑道:“所以,整个亲王府的开销,全靠这些宅田和银庄支撑?”
  刘科点头称是。
  晚青妤心中愈发不解,低声问道:“萧秋折为何不管这些?”
  方于在一旁接过话头,解释道:“公子朝堂事务繁忙,实在无暇顾及府中琐事。这些年,他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府中人不做得太过分,便由他们去了。”
  晚青妤闻言,心中了然。偌大的亲王府,仅凭萧秋折一人,确实难以周全。
  她目光扫过账房,道:“这里的账簿我会一一查看。烦请刘师父先将这几年的收入明细都拿来,我需细细核对。”
  刘科知她是萧秋折请来管事的,不敢怠慢,连忙应道:“是,少夫人,我这就去取。”说罢,他又小心翼翼地问:“可需要我找几个人帮您做笔记?”
  晚青妤摇摇头,走到桌前坐下,回道:“不必,只留方于和玉儿便好。”
  其他人,她信不过。
  方于被点名,有些紧张地搓了搓手,低声道:“少夫人,我脑子笨,万一做错了可怎么办?”
  晚青妤微微一笑,语气温和:“你跟着玉儿做便是。从前在晚府时,都是玉儿帮我打理账目,她熟门熟路,你跟着她不会出错。”
  方于转头看向玉儿,玉儿眉眼弯弯,笑意盈盈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担心,跟着我,保准你不会出错。”
  方于被她一拍,顿时打了个激灵,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不好意思地道:“那就劳烦玉儿姑娘了。”
  晚青妤吩咐刘科取来笔墨,随即开始翻阅账簿,一边看一边做笔记。玉儿和方于在一旁打下手,刘科则恭敬地候在一旁,随时听候差遣。
  晚青妤整理账簿自有一套方法,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她还特意列了每年每月的对比图,每一处都做了详细的标注和说明。
  她做事虽慢,却极为细致,一旦投入进去,便半个时辰都不曾停手。
  玉儿一边记录一边整理,还不忘教方于如何配合。三人如此忙碌了一上午,总算将其中一年的明细整理了出来。若要将这些年的账目全部理清,恐怕还需好几日功夫。
  晚青妤不求快,只求精。毕竟,这并非小事。
  午膳时分,萧秋折匆匆回府。方于见他归来,心中诧异,外头事务堆积如山,他竟抽空回府用饭,实属罕见。
  第10章
  “若你们有了子嗣……”……
  萧秋折匆匆净了手,随晚青妤一同前往膳房用饭。见她面色红润,神情安然,他心中稍安,看来她在亲王府住得还算习惯。
  “今日如何?”萧秋折随口问道。
  晚青妤坐下,轻声回道:“还好。我去了账房,准备将这几年的收入明细重新整理一遍。”
  萧秋折点点头,道:“账簿繁琐,费神费力。若有不明之处,尽管问我。”
  晚青妤应了一声,抬眸看他,见他神色匆忙,鬓边的发丝被风吹得凌乱,显然未来得及整理。她温声问道:“可是遇到了棘手的事?”
  萧秋折盛了一碗粥递给她,回道:“是有些麻烦,不过尚能应付。我路过亲王府,顺道回来用个饭,稍后便走。”
  晚青妤接过粥碗,默然片刻,低声道:“调查凶手的事,若有进展,望你能告知于我。我父亲与兄长已去世两年,凶手却仍逍遥法外,实在令人愤懑不安。我知此事不易,但我信你。”
  她又说了一遍“信他”,短短两日,已说了两次。
  萧秋折夹菜的手微微一顿,抬眸看向她。她的眸光清澈明亮,带着几分期盼,水红的唇微微张着,似还有话未说完,见他望来,便止住了。
  萧秋折移开视线,低低“嗯”了一声。
  片刻后,他忽而问道:“寻找仇人之事,是否也托付了付钰书?”
  既然她二哥的事已交由付钰书处理,那她父亲与兄长被害之事,想必也托付了他。
  乍一提及付钰书,晚青妤一时未反应过来,待明白他的意思后,摇头道:“没有,此事他不便插手。”
  “为何?”萧秋折追问。
  晚青妤沉默不语。
  “怕影响他的仕途?”萧秋折语气微冷。
  晚青妤依旧未答。
  萧秋折放下筷子,
  取帕子擦了擦唇角,起身道:“我吃好了,你慢用。”
  他说罢,不等她回应,便转身往外走。
  晚青妤愣了一瞬,急忙起身追上去,问道:“你晚上何时回来?想吃什么?我让厨子准备。”
  萧秋折闻声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她。今日阳光明媚,洒在她身上,映得她脸颊娇艳如花。
  他平复了一下心绪,淡淡道:“我尽量早些回来。让厨子做些酸辣的菜吧。”
  酸辣的菜?他好这口?
  晚青妤点头应道:“好。”
  萧秋折望着她,眉梢微动,唇角轻启,低声道:“这身衣服,很适合你。”
  晚青妤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衣衫,这才想起这是他昨日特意为她订做的。衣衫精致合身,衬得她愈发清丽动人。
  春日的风轻柔拂过,院中桃花盛开,花瓣随风飘落,落在她的发间、肩上,周围弥漫着淡淡的桃花香。
  恍惚间,萧秋折想起了他们订婚后的一日。那日他去晚府送成婚的日子,一进府便瞧见她站在树下背诵诗经。天气微热,她穿着一袭粉色轻纱,袖子挽起,露出一截洁白的小臂,手中轻摇团扇,每背一句便走两步,嗓音清甜,脸颊红润,宛如熟透的蜜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