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武侠仙侠>从零开始摆地摊> 从零开始摆地摊 第21节

从零开始摆地摊 第21节

  沈三元把担子放下,开始包馄饨。
  为了保持味道和口感,她的馄饨都是现包现煮的。
  好在馄饨熟得快,不用等多久就可以盛出几大碗,一锅够好几个人吃。一锅煮好,下一锅又可以开始煮了。
  工作人员接过馄饨,趁热开吃,一边朝馄饨碗里呼呼吹着气,一边闲聊起来:
  “早就听说那个汤普森很难搞,没想到这么难搞。”
  “汤普森?那个很有名的美食家?”
  “对啊,导演和制片人都亲自去请了,还是没说动。”
  “那我们的比赛怎么办?缺一个有信服力的评委。”
  “凉拌咯。”
  “清蒸也行。”
  “……”
  馄饨吹凉了,赶紧喝上一口,咂摸着嘴里的鲜味,感叹道:“清清爽爽的,好喝!”
  几个人嚼着馄饨,嘴里发出模糊不清的字音:
  “还以为天天闻着那些参赛者做的美食,嘴会变叼,但也还好嘛,我看这馄饨味道根本不输啊,这还是随便买的路边摊。”
  “就是,真好吃。好久没吃过这么鲜美的馄饨了。”
  “还是现包现煮的,肉馅看上去也新鲜。影视城什么时候来的这么一个馄饨摊?”
  “不知道啊,没听说。不过倒是听小何说门口有个新开的小面摊很好吃,面条都是老板手工做的,到时候一起去吃吃看。”
  “行。”
  “……”
  几个人说着话,完全没注意到身后不远处呼啦啦走进来一群人。
  导演和制片人簇拥着一个头发花白、眼睛碧蓝的洋人走了进来,赫然就是他们口中的汤普森。
  导演和制片人脸上带着讨好的笑,用流利的英语恭维道:“汤普森先生,非常感谢您可以百忙之中抽空前来,我们十分珍惜这个机会……”
  汤普森抬了抬手,打断他:“我只是过来看看,还没有答应一定会留下来做评委。”
  导演脸上笑意不改:“在了解过我们参赛选手的水平后,相信您一定会留下来的。”
  汤普森“哦?”了一声,“看来你对你们国家的参赛选手很有信心。”
  导演道:“当您了解后就会知道,中华美食不输世界上任何一种料理。”
  汤普森冷哼一声:“拭目以待。”
  在汤普森四处打量棚内设置的功夫,导演和制片人走在一边,悄声说着话。
  制片人:“你有把握让汤普森留下吗?”
  导演:“没有。”
  制片人惊恐:“那你说这种大话?!”
  导演眯了眯眼:“老周啊,汤普森不仅是国际享誉盛名的美食家,还是一个一流的料理大师,他的话在国际上举足轻重,我没有把握能让他留下来做我们节目的评委,但既然把他说动了过来了解我们的比赛,就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改变他对中华料理的偏见。”
  制片人点了点头:“这倒是,能说动他点头过来这一趟,已经在意料之外。至于其他的,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吧。不过,你打算怎么做?要知道外国人对我们国家的偏见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
  导演笑道:‘我对我们国家的料理很有信心,对我们的参赛者也很有信心,这可是我们一起在成百上千个人里选出来的啊。八大菜系,应有尽有,我就不信没有一种合汤普森的口味。”
  制片人点了点头,脸上的担忧却没有褪去。
  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就让这档节目只在国内播放。可又不甘心耗费了无数心血的节目只能作为国内的狂欢。让中华料理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大放异彩是他们这些长久从事于美食行业工作者的梦想。无需得到多少认同,只希望可以尽量减少偏见。
  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制片人朝前走了一步,“砰”一声,撞上一堵肉墙。
  年事已高但仍然健壮的汤普森没有怪罪他的冒失,而是饶有兴趣地转过身,指着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小型馄饨摊问:“这是什么?”
  依言看过去,那一个小角落热热闹闹的。一个年轻的小贩坐在担子前自顾自包着馄饨,旁边或坐或站,有十几个人都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在边吃边闲聊着。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集市摊子。
  制片人脸色一黑:“这是怎么回事?那个小贩是怎么进来的?不知道今天是节目开拍的日子吗,这么混乱,你们怎么办事的?”
  在制片人拉过一旁的场务低声训斥的时候,汤普森已经走了过去。
  他凑近了看沈三元包馄饨,越发觉得她的技术高超,动作又快又好看,包出的馄饨更是栩栩如生。
  煮熟后往碗里一捞,清淡的汤、红的馅、绿的葱花,红红绿绿,煞是喜人。
  汤普森操着蹩脚的中文问:“你做的是什么?”
  沈三元忙着包馄饨,头也没抬:“馄饨。”
  汤普森有些怀疑:“我见过你们国家的馄饨,不长这个样子,没这么好看。”
  “那可能是你见得少了吧。”
  汤普森问:“你的意思是,像你这样会包这种馄饨的人,在你的国家有很多?”
  沈三元答得理所当然:“那当然。”
  汤普森恍然大悟:“这就是你们的古语里说的——‘扫地僧’!真人不露相。”
  汤普森又问:“你也是这个比赛的参赛者之一吗?”
  沈三元这时抬起了头,眼里有些迷茫:“我来这里摆摊,他们都是我的食客。”
  汤普森往身边捧着馄饨吃得正起兴的人扫视一眼,眼含笑意,面带赞赏:“他们都很喜欢吃你做的馄饨。”
  沈三元喜欢听这种话,她笑了笑,问他:“你要不要也吃一碗?”
  汤普森欣然应允:“好!”
  于是沈三元继续包馄饨、煮馄饨、调汤料,汤普森在一旁目不转睛看着,嘴里念念有词:“嗯,很简单的食材……不算复杂的烹饪过程……调味也很简易……”
  这时,馄饨煮好了,汤普森端起碗喝了一口汤汁,咂了咂嘴,眼睛一亮,“简单的,却不单调的美味!”
  “很好吃!”
  汤普森嚼着馄饨,感受着腴美的肉馅在薄薄的馄饨皮下爆开,和鲜美的汤汁一起,带给味蕾的是极致的双重享受。
  汤普森很高兴,他说:“我一直以为中华料理色香味难两全,中华人做饭喜欢放很多调料,调味总是有种很复杂的味道,颜色虽然好看,但看上去总是油腻腻的,你懂吗?”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那些油腻的酱汁,总是把食材全部覆盖,我不喜欢那种感觉。”
  “可是你的馄饨很好……”
  沈三元打断他:“我的馄饨味道好,不是因为调料放得少;你觉得之前吃过的那些料理‘油腻’,也不是因为调料放得多。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她说,“调料的存在是为了让一道菜变得更加好吃,这是我们中华料理的本质。如果你不能弄懂其中的关系,建议多去品尝几道菜。”
  汤普森若有所思。
  他承认他一直对中华料理存在偏见,但这是以往所见过的所有中华料理带给他的感受,所以汤普森确信自己是对的,也不愿意去做更多尝试。
  但是……
  他的视线从一旁吃着馄饨满脸溢散着快乐享受的食客们身上扫过。汤普森第一次开始怀疑起了自己——难道他真的错了?
  导演和制片人匆匆过来的时候。
  汤普森:“我觉得我不能做这个美食大赛的评委。”
  导演:天塌了。
  汤普森继续道:“我现在才发现,我总是以一种看似客观的标准去评判每道料理,但其实,能让食客喜欢才是一道料理合格的真正标准。为了更加了解中华料理,希望你们可以给我这次机会全程观赛,祝愿合作愉快!”
  导演和制片人对视一眼:天又亮了。
  两人齐齐伸出手:“合作愉快!”
  第20章 香飘十里葱开面/即将开启的综艺
  刘导打来电话:“小沈啊,推荐你去的美食剧组怎么没去?现在节目已经开始拍了,听说还请来了国际料理大师汤普森坐镇,你知道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吗!”
  沈三元:“我好像没有找到那个剧组在哪……”
  刘导沉默片刻,叹了口气:“那你现在在干嘛?”
  沈三元欢欢喜喜回答:“在准备新品啊——葱开面!”
  对面又是片刻的沉默,随后刘导:“给我留一碗,我一会儿过来吃。”
  一个女声急急忙忙凑近:“还有我!”
  沈三元:“好嘞!”
  ————
  葱开面,即葱油开洋拌面。用的是不一样的小阔面,这种面在大汤锅里煮后仍有很强的韧劲,再把特制的葱油往里一拌,既爽滑,又弹性十足,香味更是浓郁得十里之外都能闻到。
  揉好面后,沈三元开始熬葱油。
  葱要选得好,不能粗也不能太细,否则不香。将青葱白和少许京葱白按比例投入油锅里,小火慢熬,让葱里的香味慢慢滲进油里,在炉火的作用下,缓缓相融,直到散发出恰到好处的葱油香。
  随即取来开洋——即去了头的虾干,都是经过沈三元精挑细选的,当年晒制,个头够大、味道够鲜,用上好的黄酒浸没,接着加入生抽、白糖,一起煮透。
  一时间,浓郁的葱油香、开洋料汁香同时爆发出来,萦萦绕绕,香飘十里。
  吕洋就是闻到这阵香味后循着味道找过来的。
  还未走近,他的大嗓门就传了过来:“老板,你这是做的什么面?怎么这么香。”
  沈三元回答:“葱开面,13元一碗,要来一碗吗?”
  吕洋纳闷道:“什么葱开面?没听说过。”
  又听沈三元道:“用葱油熬的。”
  “那不就是葱油拌面嘛!13块,有点贵了吧?”
  沈三元好脾气地回道:“还是不一样的,特熬的葱油,再加上开洋,这个价格不会贵。”
  “商家都这么说。”嘀咕了两句,吕洋到底还是在桌边坐了下来,“刚好饿了,来一碗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