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武侠仙侠>从零开始摆地摊> 从零开始摆地摊 第44节

从零开始摆地摊 第44节

  “烧鹅是什么?”
  “和烤鸭的味道有什么不同?”
  虽然没吃过烧鹅,但众人对今天盒饭的味道已经无比期待起来。
  -
  沈三元住进小院子没多久,就发现院子里的那口井是口枯井,也不深,不到两米的深度。
  一开始她并没有想到这口井有什么用处,有一天在逛菜市场时,看到小摊上装在笼子里呃呃叫的大白鹅后,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一道名菜——深井烧鹅。
  说干就干,沈三元立刻拎了笼子里的大白鹅回家,清理干净井里的落叶枯枝后,又拉回来一把荔枝树干,用于焚烧熏制。
  深井烧鹅的做法可一点儿也不简单。
  从选鹅这一步起就尤为讲究,以中小个的乌鬃鹅为优;接着去翼、去脚、去内脏,吹气,缝肚,使整只鹅鼓胀起来;多次滚水、过凉,均匀涂抹上蜂蜜水;腌制后再将它用钩子挂在横在井上的铁枝上烧烤。
  等待腌制的时间里,沈三元把拖回来的荔枝木斩成小段,放于井底点燃。
  井是在地里挖的,周围都是密不透风的泥土,荔枝木一烧,顿时一股带着独特清香的灰烬气息就溢散了开来,由于深井的独特性,大多数只在井中蔓延,直往铁钩上挂着的鹅上扑,使得烧烤后的鹅上也带了股荔枝木的清香,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变得越发入味。
  相比起其他烤制方式,深井的炉温更加均匀稳定,因此烧鹅的品质也属上乘,但这并不代表挂上烧鹅后就无所事事了。只有时刻保持恰当的火候,才能确保烧鹅的色泽和口感达到最佳。
  沈三元不时转动着钩上的烧鹅,使其翻转鹅身,燃烧的荔枝木慢慢将烧鹅的表皮烤至焦脆金黄,在肉眼看不见的地方,又将热力传进了皮层内部,使鹅上分泌的脂肪油汁受热蒸腾,以此将鹅肉,逼迫至熟。
  如此炮制,在热力的反复作用下,各味融为一体,烧鹅才能皮脆肉滑,达到极佳的口感。
  沈三元翻转着烧鹅,脑海里想的却是小时候跟随师父来到人间时,吃过的一次叫花鸡。
  叫花鸡肉质软烂、汁水四溢,带着荷叶的清香,也是一种想到就会让人流口水的美味。
  ——如果后来没有因为偷鸡被抓到官府,这段回忆就更加美好了。
  趁烧鹅烤制的功夫,沈三元又去弄了酸梅酱,接着把整只烧鹅用保温桶装了,放到三轮车上准备出摊。
  -
  沈三元骑着三轮车行驶在马路上。
  这段路没铺水泥,都是黄泥,间或路上还有凸起的石块,在小破三轮车抗议似的“嘎吱嘎吱”的叫声中,要不是沈三元的耳力灵敏,还真听不到那个微弱的喊住她的声音:“小姑娘,我要买一份盒饭。”
  沈三元停下车,发现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穿得很朴素,衣服样式很陈旧,但打理得很干净。
  她坐在路边的花坛沿上,似乎没抱希望沈三元能听到她的话,见沈三元停下来,还有些惊讶。
  沈三元道:“今天只有烧鹅饭。”
  老太太犹豫了一下:“烧鹅啊……也行吧。”
  沈三元便将桶里的烧鹅拿出来,放在简单搭成的砧板上,拿着一把大刀,“哚哚哚”几下就把烧鹅斩成了小件。
  接着拿过打包盒,盛了一份满满当当的米饭,把烧鹅往上一盖,淋上一层卤汁,把打包盒盖子盖好,又从旁边拿出一份小份装好的酸梅酱一同递了过去:“一份13块。”
  “13块?”
  老太太的语气有些震惊和心疼,但还是接过烧鹅饭,从缝制的衣服内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兜,一层层展开,从零零碎碎的一块、五毛钱堆里找出13块钱,递给了沈三元。
  拿着烧鹅饭,老太太便走了。
  她的臂弯里还挎着一个包裹,鼓鼓囊囊的,装的东西很多,但看上去很轻,应该是衣服之类的东西。
  脚边拖着一个化肥袋,袋里的东西要重一些,只能费劲地拖着走。
  沈三元看了两眼,朝她挥手:“老太太,你去哪?我送你过去吧。”
  老太太,名叫马春兰,摇了摇头,拒绝了她的好意,笑着道:“我来城里找儿子,他马上来接我了。开车来,可方便了。”
  沈三元点了点头,重新骑上小三轮车,往工地去了。
  马春兰又在原地等了好一会儿,捧着那份盒饭坐在花坛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眼里满是茫然和不知所措。
  这份不知所措在一声“妈”的喊叫下,一下被打破了,眼里瞬间充斥着的是喜悦和激动。
  一个西装革履的青年男人快步朝她走了过来,不待马春兰开口,劈头盖脸一顿话就砸了下来:“妈,不是让你在老家待着吗?我们这里忙得过来,您不了解那些现代化电器,来了也是添乱啊!”
  马春兰神情畏缩,嘴唇嗫嚅两下,小声说道:“妈也是担心你们没经验,姗姗又刚生产,孩子和她都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我在老家待着也没事,就想着来帮帮你们……”
  马志昊叹了口气,打断了她的话:“行了行了,来都来了,就在这里住几天吧。”
  听到他这么说,马春兰一下又高兴起来,兴致勃勃跟他说道:“妈给你们带了好些东西过来,马铃薯、红薯,都是自家种的,还有一些山核桃…………,都是好东西,听说城里很多人都想买呢。”
  “对了,儿子,吃饭没有?妈刚给你买了一份烧鹅饭…..”
  马志昊不耐烦道:“我吃过了。说了几次了?路边摊的东西不要买,不卫生。您这样我怎么放心把姗姗和孩子交给您?”
  马春兰不知所措地“哦”了一声,看着前方儿子高大的背影,低着头拖着那个沉重的化肥袋子一言不发地跟了上去。
  第38章 古井烧鹅饭:皮薄酥脆、肉嫩爽口、鲜香多汁、齿颊留香
  马春兰跟着儿子回了家。
  这是儿子在城里的家,她还是第一次来。至于儿媳妇,只听说是个城里姑娘,她还没见过。
  手里的东西刚放下,马春兰就被儿子拉了出去。
  在电梯门口,马志昊压低了声音开始交待:
  “您这次过来我还没来得及和姗姗说,姗姗只知道我有个老娘在乡下,对于您的脾性是完全不清楚。”
  “她刚生产完,身体和心理都比较脆弱,有些事我只能先和您交代清楚。”
  “姗姗在城里长大,又是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脾气不算好,妈您凡事多担待着点,千万别拿乡下那套要求她……”
  马春兰一边听,一边点头。她知道自己是个乡下人,没什么文化,生活习惯和城里人的差距也大,所以细细听着,生怕有哪里做得不好让儿媳妇不满意。
  马春兰从小在村里长大,城里人在她心里一直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她平生最骄傲的事,就是把唯一的儿子培养成才,让他走出大山、顺利在城里定居。
  马志昊提的这些要求,马春兰一点儿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从进城的那刻起,她就打定主意,自己是来伺候儿媳妇坐月子的,儿媳妇的开心就是最重要的。
  这边,母子俩还在絮絮叨叨;屋子里,王姗姗刚把孩子哄睡,拖着困倦的步伐走到客厅,看见大门开着、门口地上放着一个化肥袋,心里虽疑惑却也没当回事儿。
  她叫着马志昊的名字:“志昊,志昊,我饿了,今天中午吃什么?”
  没得到回应,但在桌上看到了一个塑料打包盒。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份码得整整齐齐的烧鹅饭,王姗姗顿时喜笑颜开:“难为他还记得我喜欢吃烧鹅,中午就吃烧鹅饭了。”
  从厨房拿了个碗将烧鹅饭倒了出来,放进微波炉加热。
  片刻后,“叮”的一声,烧鹅饭热好了。
  刚把微波炉的门打开,一阵浓郁的香味便冒了出来,王姗姗馋得口水直流:“真香啊,好久没吃过这么香的烧鹅了。”
  这碗烧鹅饭虽然份量不少,但只有一份,显然是马志昊给她带的,所以王姗姗毫无心理负担地开始吃了起来。
  夹起一块热气腾腾的烧鹅肉,连皮带肉放进嘴里,咬上一口,脆皮“咔嚓”作响,鲜嫩的肉拌着汁水在口中散开,一阵满足感顿时洋溢开来。
  王姗姗幸福得眯起了眼,嘴里的这口烧鹅比她以往吃过的都好吃。不仅皮脆肉嫩、多汁香甜,还多了一股淡淡的荔枝木香,口感更为丰富,一口下去回味无穷。
  她最近本来没什么胃口,强撑着吃饭也是为了孩子有足够的奶水喝,没想到吃了一口烧鹅饭后,食欲顿时打开,原本还觉得这份饭份量有点多,但一口一口吃下去,却嫌不够多了。
  烧鹅的卤汁滲进了米饭里,让米饭也沾染上了烧鹅的香味,咀嚼中,饱满的米粒在嘴里爆开,q弹又有嚼劲,充斥着浓郁的米香,极佳的口感和味道让人感觉怎么吃都吃不够似的。
  王姗姗左手拿着块烧鹅,右手拿着勺,吃一口烧鹅、再吃一口饭,一碗烧鹅饭不知不觉就被她吃了一大半。
  马志昊和马春兰走进屋,看见的就是王姗姗坐在桌旁,拿着块烧鹅嗦骨头的场景。
  马志昊走在前,王姗姗看见他,给了个眼神就当作打招呼了,待看见跟在后面的马春兰,她嗦烧鹅的动作顿了顿,眼神疑惑:她是谁?
  马志昊却没立刻给她解惑,而是率先惊讶地问道:“你怎么在吃这个?外面地摊打包回来的,不干净。”
  王姗姗不满:“哪里不干净了?我吃着觉得挺好的,又好吃又新鲜。况且你不是给我带的,放桌上干嘛?还是特意拿回来馋我?”
  马志昊:“这是妈买的。”
  “妈?”
  见王姗姗看过来,马春兰立刻不好意思地笑笑。
  这是她第一次见儿媳妇,满意得不得了。不愧是城里姑娘,看上去就是大方、漂亮又自信。
  马春兰揪着自己的衣角,这是自己最好的一身衣裳了,但在这明亮宽敞的环境里还是显得格格不入。她惭愧地低下了头。
  自己那双粗糙肿胀的手却被握住,马春兰抬起头,就见面前的儿媳妇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妈您怎么来了,是特意来照看我坐月子的吗?那可真是太好了!我爸妈航班延误赶不过来,我正愁怎么办呢,这下您来了就好了!”
  说着,又瞪了马志昊一眼,“这么大件事,志昊也没和我说,一会儿我就把房间收拾出来,您就在这住下。”
  王姗姗脸红红的:“那份烧鹅饭……我肚子太饿了就给吃完了,您看看想吃什么?我带您去外面吃吧!不想出门的话,点外卖也行……”
  马春兰愣愣地听着,她实在没想到儿媳妇是这样一个人,比她预想中的要好太多了。
  她小声应着:“没,没事,本来就是买给你们吃的。我在路上已经吃过了,不饿。”
  王姗姗乐呵呵地拉着她:“妈您的眼光可太好了,那份烧鹅饭真好吃,这几天难得吃了一顿饱饭,明天我还想吃。”
  马春兰也笑着应:“好,明天妈再给你买!”
  “好嘞,谢谢妈。走,我带您进房间去看看囡囡吧,这还是囡囡第一次见奶奶呢!”
  马春兰跟着王姗姗有说有笑地走了。
  留下马志昊一个人站在客厅,一脸纳闷:
  这场景怎么和预想中的不一样?
  怎么她俩像亲生的,自己倒像个外人?
  -
  何由拖着一箱烧鹅饭回到影视城。
  去时光鲜亮丽,回时灰头土脸。
  不过没一个人在意,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在了箱子里的烧鹅饭上。
  何由将烧鹅饭一盒一盒拿出来:“杨姐的,刘导的,思唯姐……”
  终于分完,何由累得一屁股坐在了台阶上。
  这活儿可真不是人干的。不仅车程累,在工地和那些工人抢盒饭时更累。要不是他跑得快,恐怕得被那些没抢到盒饭的工人们大卸八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