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我……”宣爻好不容易镇定下来,却在接收到对方疑惑的注视后再度手足无措,舌头也难免打起结来。
  “你怎么了?”穆纯挤出所剩不多的耐心,“没事。你别紧张。可以慢慢说。”
  当然最好还是快一点,不然他很怀疑这颗小宜居星1个小时后是否还能继续存在。
  “我不知道怎么共享。”宣爻再度低下头。
  “……”
  穆纯露出难以置信地表情,第一反应是怪叫,第二反应是“想交换终端联络码可以直接说”,可没等他表示点什么,就又听到对方的申辩。
  “我没共享过。真的。从来没有。所以,我……不会……”宣爻的声音逐渐变低,尾音彻底消失。
  穆纯十分庆幸自己听力足够好的同时难免对这个星际边境地区的落后程度有了崭新认知。他本想问对方“你没有朋友吗”或者“你应该跟家里人共享过”之类的问题,但觉得有损自己的礼貌形象,因而通通忍住了。
  他最终通过礼貌询问的方式,获得了同步对方辅脑终端的许可。
  其实凭他骇入速度和对方精神网络防火墙漏洞百出程度,他甚至不需要10秒就能轻而易举的强制同步。不过面前这位小朋友只是穿着土了那么一点儿,说话也结巴了那么一点儿而已,既然没有惹他不快,也没有忽略他的问路要求,他自然不会做没有礼貌的事情。
  不过,他在同步标注地图的同时还是顺便瞥了一眼对方的身份资料。
  一个还差一天才满二十周岁的兼职小保险调查员,大概率是被保险公司派过来背黑锅的小可怜。
  “谢了。”穆纯想着便忍不住略带同情地拍了一下对方的上臂聊表宽慰,并在擦身而过时以极低的声音覆在对方耳边说,“没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办的话,建议你尽快离开这颗宜居星。这里即将变得非常危险。”
  说完穆纯就背身挥手,很快从宣爻的视野里消失不见。的确很快。几乎是在眨眼之间,宣爻反射性捂住自己的上臂,甚至没有来得及追问什么,对方就已经消失了。这让他不自觉以为自己的眼睛出了什么问题,连刚才的听到的话也显得极不真实。可宣爻周围的人,包括刚才上前搭讪的那些人仿佛都没有察觉到这点异常之处,让他不禁怀疑自己只是产生了某种奇怪的错觉。
  可对方拍打在自己上臂的力道很重,感觉不像是在开无聊的玩笑。只是对方的表情看起来也不是很认真,或许只是个一时兴起的恶作剧也不一定?
  可是,有必要对一个刚见面的陌生人恶作剧吗?
  算了,宣爻最终决定不再纠结于此,毕竟他还有工作必须去做。
  让宣爻和穆纯都没想到的是,不过短短半小时后,他们就在另一个地方再度相遇。
  【📢作者有话说】
  看看,这就叫:越是小手都没牵过的人脑洞越是大(飞速逃跑
  第4章 吞噬者.2
  急救封闭舱飞快地窜进医院大门,宣爻侧身让过后,从旁边进入身份识别区,很快得到放行。
  “又是暴食症。”
  “这是今天送进来的第三个暴食症了。”
  “好像还有一个在路上,马上就要送到了。”
  “我以为这种病早在几百年前就被根除了。”
  “我觉得味觉营养剂唯一能导致的只有厌食症,而不是暴食症。”
  几个负责急诊的医生围着急救舱旁,边查看边低声议论。
  尽职尽责毕竟跟嘴碎与否没有冲突,而且急救舱完全能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对ai的诊断进行复查。
  宣爻穿过早已熟悉的医院走廊,避过一台清扫ai机器又让过一个全自动垃圾收集箱,好不容易找到在医院里等待已久的客户,就听到一个新来的主治医生为病人家属带去的噩耗。
  “基本确诊为意识永寂。”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文明如何进化,医院都是“道德”与“本能”争夺拉锯的“制高点”。
  “更直观易懂的叫法是:意识完全死亡,或意识消亡。是极其罕见的病症。”
  熟悉的诊断让宣爻僵在原地,脑中浮过成堆乱七八糟的联想。
  自粒子医疗技术从发展中文明域诞生的那一刻起,医疗手段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进化至包括但不局限于各种细胞级修复。
  数十年后,甚至连脑神经细胞都能完整复原。
  医疗水品的突飞猛进,也促进了星际探索与迁徙的迅猛发展。
  再短暂的数十年后,人们就重新定义了“脑死亡”的“概念”。因为即便粒子修复技术修复了人们包括大脑在内的所有身体细胞,依旧有一些人突然陷入了另一种概念上的“脑死亡”状态,无论使用什么治疗手段,都也没有再苏醒过来。
  虽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可这毫无疑问也成为了研究继续突破的主要障碍。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相关研究逐渐印证了另一个曾经只存在于人们臆想之中的“东西”,东星系把它称之为“精神”,而西星系将其称之为“灵魂”。
  这个藉由对大脑的深度研究而印证的质级飞跃结论,很快就让更多的科学证据寻找到更多关于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确是存在的证明,也让生物和医学相关的学科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关于“只有意识的消亡才是生命不可逆转的终局”的有利证明。
  这就是:意识永寂。
  尽管这个结论的名字看起来略带文艺气息,但从它被科学印证的瞬间,就注定会围绕着它开始继宇宙迁徙探索后诞生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并获得革命所带来的超高速发展及红利。
  人们很快在原本的“网络”基础上,得以利用“精神世界”来构建并升级出精神网络、精神能量等多种多样的使用范畴,让原本只停留在幻想和理论阶段的“精神力”,很快从研究领域被转化为民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生活配套设施”。……由此,纳米级大小的辅脑应运而生,代替了原始文明域所泛用的手机,成为每个人的必备物品。而与手机相比,辅脑终端甚至不需要手指去操作,只要一句话、一个念头或者一个神经信号的传递,就能迅速响应,帮助人进行学习、工作、输入输出、消息传递、互动社交、娱乐游戏等等。除了不能向人们的大脑“直接灌输”知识以外,辅脑终端的应用场景涵盖面之广泛,简直堪称星际时代的发明之最。
  人们因此仿佛同时拥有了两个大脑,只要善于利用辅脑就能间接促成了又一轮与其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间接或直接的促进了文明更上一个台阶。
  一切相关领域以此为界限,出现了全面大飞跃,很快就让人们探索的足迹扩大到更加广阔的宇宙范围。
  当人们终于成功探索到宇宙的边缘,人们就此进入亚高文明。
  当人们终于成功抵达宇宙的边缘,人们就此进入了发达文明。
  遗憾的是,当人们抵达宇宙的边缘,对自身的探索也抵达了终点。
  人们再一度失去了探索的目标,不再有宇宙冒险与探索,不得不重新回到普通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静待下一轮科学发现所带来的大爆发降临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精神世界所带来的飞跃突然就被按下停止键的茫然若失。
  而后,当更高一级文明域的人发现自己能意识到更低一级文明域的存在,可彼此却既不能跨越文明域的差距,也不可能改变任何历史的时候,一切向宇宙和自身的探索都戛然而止,原本好不容易藉由探索宇宙而合二为一的人类文明也因为文明的差异化,逐渐分开并固定为东西两个星系。
  藉由文明差异的分离跟战争的分割不同,两个星系彼此间没有任何冲突,却也永远无法苟同彼此。
  就这样,从亚高文明开始,“死亡”又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定论——任何完整的人类生命体征都必须由基因与精神双重匹配并存活才能确定其“生存”状态。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样,无论使用什么手段,都会陷入“死亡”。
  即是说:无论缺少健康的身体,还是失去了健康的精神,人们都必须面对死亡。
  而实际上,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的健康,都能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妥善治疗,让死亡率迅速降低。
  除了人本身的寿命被局限于精神与身体的断层而无法继续延长之外,人们已经变成只需要面对疾病并治疗,却在大多数时候不用面对绝症与死亡了。
  除了“意识永寂”。
  “意识永寂”是一种身体和精神都没有任何致病前兆,却总是会突然出现的疾病。
  它被泛称为“新型癌症”,但它却不像癌症那样可以治愈,而是从精神与身体两方面都完全束手无策的状态。
  其罕有程度,让其从出现至今所有的公开统计数据中均显示,自第一例被确诊的“意识永寂”出现开始,包括跨越数个文明域内的所有星系与维度范围内,其发生概率都低得超乎想象,仅有区区兆亿分之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