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师:我是暗夜执行者 第305节
目光落在了沈朝歌的身上:“你在想些什么?”
“没有什么。”
“老先生,小子有一事不解。”
沈朝歌开口问道:“不知道老先生可否给小子解惑?”
“说说看。”老人柔声道。
沈朝歌看着店里的周围环境,说道:“老先生,你可知道这种杀人之法,或者是这种奇术秘法,叫什么名字吗?”
闻言。
其他人也都看向了老者。
老者微微皱眉,这才说道:“我记得好像是叫长春。”
“不!”
“老先生,看来你当年的老板,也没有告诉你这种奇术秘法的名字啊?”
沈朝歌摇头道:“这种奇术秘法,叫阴阳炼心!”
“更为准确的来说,叫五行阴阳炼!”
第323章 百里之门,洛水河畔!
纸扎店铺里。
老人听着沈朝歌的话,沉思了一下:“五行阴阳炼?”
“没错!”
沈朝歌语气平静地说道:“这种奇术秘法,关键在于上通天,下接地。”他顿了一下,接着解释道:“凡是依照此种奇术秘法行凶之人,受害者必然死于户外,而非室内。”然后,他目光转向叶双,问道:“首先,十年前的遇害者何淑真,她的尸首就出现在自家院子里,现场并无任何掩盖尸身的迹象,叶队长,我说得可对?”
叶双轻点了下头,表示认同:“确实如此,当年的情形正是这般。”
“那么,这便称之为‘上通天’。”沈朝歌稍作停顿后,又继续说道:“至于‘下接地’,则意味着在尸体下方还掩埋着另一具尸体,但同样不会有丝毫遮蔽物,而是径直埋藏于地下。叶队长,咱们挖掘出底下那具尸首时,它是否如我所说是直接被埋下的呢?”
“并非如此!”叶双回答道:“事实上,那具尸体是放置在棺木中的。”
“既然已经验过尸体了,那么,死者的年纪多大?”沈朝歌看向上官静,还不待上官静开口,沈朝歌直接说道:“据我猜测,死者的年纪,绝对大于当时的死者何淑真,或者是说,大很多。”
上官静瞪大眼睛:“歌哥,没错,根据骨龄来看的话,死者至少四十岁了,而当时的何淑真,才二十多岁。”
“老先生。”
“问题又来了,这种奇术秘法,您老可知道,死者是否有年龄限制?或者是说,当年你的那位老板,可曾告诉过你?”沈朝歌问道。
老人宁中天沉默了一下,似乎是在思考,而后缓缓摇头:“我对此知道的也不多。”
“只知道,老板当年说过,同龄之人,才最适合。”
沈朝歌听到老人宁中天的话,轻轻一笑。
“果然如此!”
“老先生,你知道的东西不少,但是,对于这件案子,你知道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我想,您一定知道当年的案子,但是绝对不知道内情,或者是说,你知道的内情,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绝对不是你那什么老板!”
宁中天的脸色一变,看着沈朝歌:“小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沈朝歌似乎没有听到宁中天的话一样。
而是继续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当时查这件案子的时候,您老一定参与了。”
“至于为什么没有查出来,我想,您老的功劳一定不小。”
“因为你知道,下面的那具尸体一定要有了说法,我来到这边看了,很多建筑的确是老的,可是我去其他家里也看了,人家早就把院子里翻新了。”
“要是这件案子解决了,这个院子距离翻新恐怕也不远了吧?”
“一旦院子被翻新,那下面的尸体绝对藏不住!”
“可是,尸体哪里来的?”
“市局的人一定会查。”
“到时候,和这具尸体有关的情况,一定也会被调查出来,哪怕是十年前。”
沈朝歌看着宁中天:“老先生,您从我们一进这个门,就在不断的引着我们往奇术秘法上去猜测,或许等那具尸体查出来身份之后,也的确是符合纯阴之男。”
“这样一来的话,其实这两位死者,都是一个人杀的,并且这个人,位高权重。”
“毕竟,能知道未来十几年哪里开发,哪里不动的人,整个静海市恐怕没有几个人吧?”
听着沈朝歌的话,全员疑惑。
“歌哥,你到底想说什么?我怎么有些听不懂?”上官静问道。
周锋等人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您老一定是在想,我即便是知道,也绝对不知道这所谓的奇术秘法真正的细节,毕竟,那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西了。”沈朝歌走到宁中天的面前。
“如果小子没有猜错的话,那十年前的何淑真,以及下面的那位,都是您杀的吧?”
这话一出。
叶双瞬间站了出来:“沈老板,你在说什么?怎么可能是老师做的?”
“老师可是当年的市局顾问,他怎么会杀人?”
沈朝歌没有说话,而是拿出来了手机。
调出其中的内容:“十五年前,您的孙女死了。”
“这件案子,您想参与调查,可是市局里面不让。”
“再后来,你自己调查了,正好调查在了一位年轻人的身上,而这位年轻人的爷爷,在年轻的时候,正是静海市的二把手。”
“如果按照奇术秘法来看的话,能知道十几年后,哪里不开发,甚至是还能左右的,这位的权利完全足够。”
叶双等人看着沈朝歌手机里面的内容后。
瞪大了眼睛。
“这怎么可能?”
“老师,这是真的?”叶双有些不信。
宁中天则是哈哈一笑。
“小子,你就凭一具在棺材里面的尸体?”
沈朝歌摇摇头。
“当然不是。”
“一具死了十年的尸体,能有什么作用?”
“关键是,您不应该让我来这里,我在江南市的时候,查过一件案子,而这件案子正好和一个叫做永安街的地方有关。”
“当我看到这里就是永安街的时候。”
“自然是要调查一番了。”
“而且我还知道,这家店铺的老板,姓沈对吗?”宁中天一脸惊愕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问道:“即便如此,那你又是如何认为是老夫所为呢?”
只见沈朝歌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您老是本地人氏,常言自己年轻时便活跃于这永安街一带,想必在此地生活多年,结识的好友定然不在少数吧?”接着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巧的是,在下有位旧识,昔日也曾居于静海市内,如今年逾百岁有余。”稍作停顿后,沈朝歌又补充道:“除了偶尔神智有些恍惚外,身体倒也无甚大碍。可当我提及您老姓名之时,她却表示从未听闻过。”
说到此处,沈朝歌突然提高音量质问道:“莫要告诉我静海地方如此之大,以至于她竟全然不知晓您这位人!毕竟,案发现场附近那座院落,便是她曾经的居所!”
紧接着,沈朝歌又缓缓念出:“百里之门、洛水河畔……”
然后他盯着宁中天的眼睛说道:“门上所题之字,在下尚还认得,‘百里洛水’,正是我那位老友的名字。”
最后,沈朝歌紧紧逼问:“老先生,既已犯下命案,为何整整十年都不曾离去此地一步呢?其中缘由,还望老先生给个说法!”
第324章 旧事
“沈老板,我老师怎么可能杀人啊?”叶双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沈朝歌,他实在难以相信自己一向敬重的老师会跟杀人扯上关系。他忍不住出声替老师辩解,目光转向宁中天,急切地问道:“老师,您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和那起杀人案绝对没有任何关系对不对?”
面对学生的质问,老人宁中天的脸色依旧平静如水,似乎并未受到丝毫影响。他只是静静地凝视着沈朝歌,眼中闪烁着深邃而睿智的光芒。
“小伙子,仅凭你口中所言,如何能断定老夫就是凶手?”宁中天边说边摇头,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仿佛在嘲笑沈朝歌的无稽之谈。
沈朝歌自然明白目前的状况,他所说的一切都还停留在猜测阶段,并不能作为确凿的证据。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回应道:“没错,十年前的旧案,若真有证据留存至今,想必也早被您老人家设法销毁了吧。毕竟以您的智谋,怎会留下如此明显的破绽。”
话锋一转,沈朝歌接着质问道:“然而,令晚辈好奇的是,您为何偏偏选择逗留在此地?难道真如您所说是因为与店主交好?依我看,事实并非如此吧。”
宁中天微微一笑,轻声叹道:“罢了罢了,那些都是上个世纪的陈芝麻烂谷子之事,你这般年轻,又岂能知晓其中原委?”
“又怎么知道我们不熟?”沈朝歌一脸疑惑地反问道。“就是那里的一户人家?”他指着某个方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疑。
“小家伙,这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宁中天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沈朝歌耸了耸肩,无奈地回应道:“您老说的也没错,我那位故人的确是生活在这里。但是当我向她询问有关永安街的事情时,她确实记不清楚也说不出来。这一点我实在无法辩驳,可是,您老别忘记了,她根本不认识您啊。”
说到这里,沈朝歌顿了一下,然后走到门口,继续说道:“这就足以证明您实际上并未来过此地。您也许对这里很熟悉,但这里的人却对您毫无印象。”他轻轻一笑,似乎已经掌握了局势。
接着,沈朝歌若有所思地看向远方,缓缓说道:“我想,当年在这里生活过的人,应该还有不少仍然健在吧?”话音刚落,他突然转过头来,目光犀利地盯着宁中天,“若是能将他们全部找出来,您觉得会有多少人认得您呢?”听到这话,宁中天的脸色微微一变,原本镇定自若的神情瞬间消失不见。
“其实。”
“我当年家里还算是有点钱财的,在读书的时候,我就想着,以后要成为一个大侦探。”
“名震魔都的大侦探。”
“在小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人,那一天,我始终忘不掉。”
“巡捕房的探长恭敬的把那人从这间铺子里请了出来,老板很年轻,可是在他的身边,都是我认为的大人物,那些大人物却对他十分恭敬。”
“也是在那一天,我如同往常一样拿起了桌上的报纸,随意翻阅着上面的新闻资讯。突然间,一则案件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但当时的我并没有太过在意,心想不过是众多普通案件中的一起罢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三天,报纸上竟然刊登出了杀人凶手已被成功抓获的消息!这个突如其来的进展让我惊愕不已,心中暗自揣测:难道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经过一番打听,我终于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巡捕房的人为了能够迅速破获此案,特意请来了一位神秘的高人相助。这位高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带着满心的好奇,我来到了案发地点所在的那条街道。
“那时的我年纪还小,一心想要探寻其中的奥秘。当我走进一家店铺时,一个男人正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专注地扎着纸人。询问之后,我惊讶地发现,眼前这个看似平凡的男人,竟然就是那位传说中的大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