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第202章
  孙淼淼以前拍过一部和厨艺相关的电视剧。
  当时在导演的要求下,还专门找师傅练了刀功和颠锅。
  在她“秀一手”时,詹海洋是真的被震惊了一下。
  他还以为孙淼淼顶多就是平常喜欢烧菜煮饭,真没想到,她一出手就显得很专业。
  “哇,淼淼姐,你的真实身份,是新东方厨艺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吗?”
  “做艺人当演员,才是你的副业吧?”
  詹海洋疯狂捧场时,把石恒也带着一直点头。
  前两集,他和孙淼淼都是各忙各的。
  孙淼淼把做好的饭菜搬出来,就来喊他吃饭。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一直都以为那些饭菜,是节目组准备的呢。”
  “好吃的就像是去饭店里,找大厨做的一样。”
  孙淼淼被这两人的反应,逗得嘴角快要翘上天。
  特别是石恒的直男发言,让她心里极为熨帖。
  怪不得前两期里,这块臭石头每次吃饭时,都那么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一句夸她做饭好吃的话,都没有说过。
  原来竟是以为那些饭菜,都是从饭店打包回来的。
  不过, 现在听到他这句话,竟然有种被换了个角度狠狠夸了一番的感觉?
  孙淼淼耳根一红。
  扭头对两位“夸夸团”成员说道,“你们这戏,有点过了啊。”
  “等会儿王导都要过来,说你们的演技浮夸了。”
  提到导演,孙淼淼突然想起,她得知詹海洋是飞行嘉宾后查的资料。
  想着按其他综艺的惯例,都可以帮过来上节目的嘉宾宣传一下近期作品。
  她也有意带了下话题,问道,“对了,听说海洋你最近在易导那儿拍戏?”
  “易导是不是真的像传闻中,那么严厉呀?”
  詹海洋知道她是有意把话题带给他,是有心逗乐。
  故意先打了个寒颤,像是想起什么可怕的东西一样,然后又故作镇定。
  满脸僵硬表情地说道,“怎么会?淼淼姐你都说是传闻啦,咱们易导很好的!”
  这次,他的表情可真应了孙淼淼所说的“演技浮夸”。
  但大家又都知道他是故意的。
  一时间,也不知道易智远到底严不严厉。
  “他说咱们《非遗》是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这是咱们每个华夏子孙都应该支持的好事。”
  “于是二话不说就同意我来了。”
  他这番话说得很是漂亮,即夸了易智远,又把话题带回了《非遗》。
  三人有说有笑地准备午饭。
  一时间,就连弹幕里的气氛,都和谐了许多。
  ——唉哟,这个詹海洋挺会说话的啊,咱们石头哥要是能学到点该多好。
  ——哈哈哈,石头哥来拍了好几集,可能就这一集最放松了吧?
  ——这个飞行嘉宾确实不错,咱家女儿脸上的笑容又回来了。
  ——我说海洋,你是不是剧组里强国积分排名第一?这种话张口就来啊。
  周靖云的视线从这些弹幕上扫过,眉头稍稍放松。
  大半个上午,他都一心二用,一边处理公务一边看着综艺直播。
  直到现在,直播间的气氛才算回归正常综艺的感觉。
  正巧,就在此时,特助敲门进来办公室。
  他放下手中的几张资料纸,同时说道,
  “周总,泛影的前艺人宋誉臣现在自己成立了工作室,正准备在岛国安排出单曲专辑的事情。”
  周靖云眉毛一样,“岛国?”
  天下之大,何处不可以去,他偏要去岛国?
  这不是自己主动送把柄给对家?
  “你觉得他是转到岛国发展,还是回到岛国发展?”
  周靖云加重了“回”字的发音。
  跟他合作多年的特助,立刻就明悟了他的意思。
  周靖云继续见他懂了,继续说道,“咱们追星捧爱豆,最重要的事情,是先确定这个艺人的立场吧?”
  “《非遗》节目做的内容这么积极这么正面,他的粉丝却不遗余力地在搞破坏。莫不是受了什么人的鼓动?”
  特助点点头,立刻顺溜地接了下去。
  “这明显不是粉丝之间打嘴仗的事情了, 我们应该跟相关部门举报这个情况。”
  周靖云露出一抹赞许的微笑,“直播平台那边,也去打个招呼。”
  “某些发言过激的账号,该监管就要监管一下。否则,整个平台都被个别账号的不当发言连累,那就不好了。”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周总,那我先去做事了。”
  特助很快就告辞,退出办公室。
  周靖云视线转回直播屏幕,嘴角微微翘起。
  镜头前的事情,小呆瓜处理得不错。
  那么,镜头之后的事情,他自然要帮小呆瓜搞定。
  还在进行综艺直播的三人,已经做好简单的三菜一汤。
  正围坐在堂屋的桌子边,正边吃边聊。
  詹海洋坐着的椅子,就是上午他跟石恒一起修好椅背的那把。
  屋外是冬日午后的暖阳,屋内是三人轻松愉快地聚餐。
  这时,导播把镜头切到院子里一个固定机位上。
  镜头里顿时出现,只有在农村和郊外才能看到的蓝天白云。
  尽管隆冬之际,树木枝头只剩顽强的枝桠,不见翠绿。
  搭配上三个艺人东扯西拉的家常话。
  一种属于冬季的宁静安逸感,充斥着直播间。
  周靖云有些不舍地站起身。
  他得去员工食堂打个午饭。
  不然小呆瓜要是知道,他又没按时吃饭,一定会唧唧歪歪上半个小时。
  ——
  三人早上起的都早,孙淼淼的厨艺也真的不错。
  即使是一边聊着天,也很快就把饭菜清得差不多。
  就在大家吃饱喝足时,王印山突然很正式地出现在了镜头旁。
  他头上戴着顶鸭舌帽,长相和詹海洋之前在照片上看到的差不多。
  中等身材,偏瘦,看着很是斯文儒雅。
  “大家好,我来宣布咱们这一期的非遗传承人探访人物信息。”
  这是每一集都有的环节。
  孙淼淼和石恒都已经习以为常,稍稍坐直了些身子,认真听王导给出的信息。
  詹海洋学着他俩的样子,也挺了挺腰。
  “古窑村历史悠久,光制陶的历史就有300多年。”
  “那里有山清水秀,当年曾经有上万的工人,在古窑村从事瓷器生产。”
  第203章
  古窑村出产的生活用品和文房四宝,在清朝时畅销东南亚。
  但奇怪的是,这个村子似乎被封印在了那个曾经荣耀的时代。
  近些年席卷全国的发展热潮,好像也独独遗漏掉了古窑村。
  如今,古窑村依旧山清水秀。
  只是,村子里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家和孩童。
  《非遗》这一期节目,要探访的就是古窑村。
  王印山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古窑村的情况之后,突然单独点名詹海洋。
  “海洋,你过来领一下探访古窑村要带去的礼物。”
  詹海洋被导演单独点名,觉得有些意外。
  但他看孙淼淼和石恒都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想着这大概是《非遗》的惯例。
  也就自然而然地起身,跟着王印山,走出了直播镜头。
  王印山笑眯眯地冲着他招招手,领着詹海洋,从后门直接走出了小院。
  隔壁一栋差不多的民宅,也被剧组租下来。
  工作人员和导演组机房,都设在这边。
  一个工作人员很快上来,帮詹海洋关了收音话筒。
  王印山这才继续带着詹海洋往自己的休息室里走,“来,我们进来坐着聊几句。”
  虽然是王印山主动找易智远放人,让詹海洋来节目组当飞行嘉宾的。
  但他之前并没有跟詹海洋直接沟通过。
  詹海洋跟着王导进了房间,第一眼就看到王导的桌子上摆着一台平板电脑。
  屏幕上播放的,正是他们《非遗》的综艺直播间。
  此时,镜头里的孙淼淼和石恒配合着收拾着碗筷。
  两人话不多,但脸上的神情都很是放松。
  王印山见他看到直播间的画面,也跟着看过去。
  王导的风格和易智远很不相同。
  “海洋啊,真的很感谢你辛苦,来我们剧组跑一趟。”
  祖国幅员辽阔,《漉沙传》剧组所在的b市,离《非遗》所在x市,有一千五百多公里。
  詹海洋过来时,先坐飞机再转高铁,最后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汽车。
  尽管已经妥善安排各种交通工具的班次,但也还是花了大半天的时间。
  何况《漉沙传》剧组那边,时间也赶得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