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顾云朗眼睛一转,看着他的手臂问道:“你伤口咋样?还疼吗?”
韩子文甩了甩手臂,感觉了下,不适感确实减轻不少。
“没事了。”
“可能是黑熊太臭了,熏得我难受,洗干净换了衣服,就没什么了。”
“我跟你说过,我的复原能力很强,你不用替我担心。”
顾云朗看他脸色发白,有点放心不下:“我看看你的伤口。”
韩子文摇头不肯:“不用,都结疤了。”
正说着,小山兄妹蹦跳着跑回院子,见到顾云朗,立刻老老实实地站住,乖乖打招呼:“小郎中。”
顾云朗站起身,微微一笑:“行吧,我也该回去吃饭了。”
韩子文忙把背筐提给他:“你的东西收拾好了。”
这次他们叉了十条鱼,五只野鸡,一只野兔,韩子文分了五条鱼,两只野鸡,一只野兔给顾云朗。
木耳蘑菇也抓了几把给他。
除了草药和灵芝,顾云朗只要了两条鱼,一只野鸡,其他的都留给了韩子文。
“我爷爷不喜欢吃野味,鱼还不错,两条足够了。”
他背起背筐起身准备离开,临走前叮嘱韩子文:“你的伤口再擦点玉肌膏。”
顾云朗一走,三个孩子立刻活跃起来,叽叽喳喳向韩子文汇报,小郎中打了头大熊,可厉害了。
韩子文笑笑不语。
那可不,是哥哥我亲眼所见!
他招呼三个孩子洗了手,一人拿了个栗子糕让他们尝。
这家点心做得真是不错,轻咬一口,松软细腻,入口即化,唇齿间满是栗子特有的香气,咂咂嘴,口中淡淡的清甜味回旋不散。
显然用了不少板栗。
孩子们也觉得好吃,吃了一个意犹未尽,眼巴巴望着纸包,还想吃。
“不能吃了,要不然吃不下晚饭,我们有鸡有鱼还有烧鹅,吃不下就太可惜了。”
韩子文忙把栗子糕收起来。
孩子们也是听劝的,马上答应下来。
今天的菜可以说是这么多天来最丰盛的一顿。
只是韩子文胃口不太好,觉得鱼还不错,烧鹅和鸡看着就有点腻味,尝了尝味儿,便放下了饭碗。
孩子们倒是吃得兴高采烈,特别是烧鹅,皮酥肉嫩,最受欢迎。
刚吃完饭,小栓儿又来叫了。
他现在和小山成了好朋友,一会儿见不到,就想得很。
小山还想帮着洗碗,被韩子文赶走了。
他们今天表现良好,奖励疯玩一天。
韩子文正在洗碗,韩小妹匆匆赶了来。
她听说韩子文受了伤,进了院子扯开嗓子就问:“小文,我听说你和小郎中打了头黑熊,你还受了伤?”
“可不是,我已经擦了药,没啥事了。”
韩小妹的态度和韩老太完全不同,心疼地看着他。
“太危险了,以后别上山了,和钱相比,还是命重要。”
韩子文倒是想等入冬前再上山一趟,那时候的野物都在贴秋膘过冬,肥得很。
不过怕韩小妹担心,他点点头,答应了:“这次采的草药足够多,小郎中说近期不会再上山。”
韩小妹见韩子文精神确实不错,倒也放了心。
她坐在桌前,吃着丰盛的晚饭,告诉了韩子文一个重大消息。
韩大柱今天订了亲,以后不会再去邻村上学了。
第64章
韩小妹带来的这两个消息,对韩子文来说还是挺震撼。
印象中韩家人把韩大柱的亲事看得很重.
得力于韩老太和韩刘氏的大力宣传,大家都知道他读书很厉害,考秀才是早晚的事,十里八村想和他结亲的人家不少。
不过无一例外地被拒绝了。
韩家全指望着他考上秀才后,能够鲤鱼跳龙门,结门贵亲。
现在怎么没无声无息地就定亲了?
不符合这家人一向的行事风格嘛。
韩子文的八卦之火立刻燃烧起来,问道:“定的是哪户人家?之前咋一点风没透?”
韩小妹啃完一块烧鹅,吧达着油腻腻的双唇,瞥他一眼。
“那姑娘,本来是我大嫂打算说给你的。”
她说“姑娘”的时候,哽了一下,似乎有点难以启齿。
韩子文眨眨眼,据韩小妹前几天透露的消息,这姑娘似乎条件不太乐观,要不然也想不到说给他,韩大柱咋会看上?
韩小妹也很困惑。
“那姑娘,长得五大三粗,个子也高,和大柱站在一块,比大柱还像男人。要是不说,根本看不出来是个姑娘家。”
“我回家的时候这门亲事已经说定了,今天我娘请了媒人上门。”
“昨天我看大柱好像还不太乐意,我以为说不成,哪知道还真成了。”
韩小妹想想刘大妞那壮实的身子,响亮如洪钟的声音,蒲扇似的大手,
还有那两撇毛茸茸的小胡子......
以后这就是她的侄儿媳妇了,真让人适应不能。
韩子文没有见过刘大妞,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觉,对第二个消息更好奇。
“大柱咋不去读书了,他不好意思出门?”
韩大柱很爱面子,被泼了一桶狗血都称病躺了半个月,定个丑媳妇只怕更不愿意见人。
可是不去学堂还能考秀才?
他可太知道韩家人对于韩大柱考学的执念和势在必得的决心,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刚才在槐树下,韩老太还说韩大柱要考学呢。
“哪啊,他要去县里的学堂读书了!”
韩小妹知道自己没有把话说明白,干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跟韩子文说了一遍。
昨天韩大柱是挺不乐意的,一直在家里叽叽咕咕,不想认这门亲。
一向很听他话的韩老太却没有让步,今天早上请了媒婆,跟着一块去了刘大妞家提亲。
回来就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大妞家很有钱,比韩村长家还有钱,家里一水的青砖大瓦房,一共有十间房!
吃的是白米干饭,每道菜里都有肉,她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这么有油水的饭菜了。
那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最重要的是,只要亲事定下来,刘家就拿钱让韩大柱去县里学堂读书!
人家刘老爹说了,既然要考秀才,那就安安心心考,村里的夫子水平肯定不大行,还是县里的学堂更靠谱。
韩大柱早就有这个打算,奈何家里银钱有限,只能想想而已。
现在梦想变成现实,顿时欣喜若狂,哪里还在意刘大妞像不像个男人!
他现在庆幸得很,没有把刘大妞说给韩小文,而是让他慧眼识珠,给拦了下来。
韩子文倒没想到事情会是这个走向。
看来刘家人不止有钱,还挺有远见,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可惜压错宝了。
韩大柱的心思就没有用在学业上,尽想着歪门邪道。能考上秀才就有鬼了。
不过在农村,如此看重女儿,肯为女婿投资的倒是少见。
大部分人家都如韩老太一般,把女儿看成赔钱货,外姓人。
女儿长大了,就指望着能收一笔彩礼钱,帮贴着兄弟娶亲。
这家人倒是很有点魄力。
“听他家里人的说法,刘大妞特别有福气,自从生下她后,他们家的境况才越来越好。”
刘大妞的亲爹是名木匠,手艺很不错,附近几个村修房打家具都会请他去。
甚至镇上县上有钱人家也经常找他干活。
这些年来,他很攒了点家底。
而刘老爹能有这样的手艺,据他而言,全靠刘大妞。
当初怀上刘大妞时,大家都说是个男孩,没想到生下来是个女孩。
因为是第一个孩子,他们也没有嫌弃,很稀奇很宝贝。
刘老爹便出门去给大妞的外祖家报信,路上遇到一个老头儿,脚崴了坐在路边,来来去去许多人,却没有谁管他。
刘老爹得了孩子正心情愉快,问清楚老人的家在前面村子,就把他背了回去。
这个老头是个木匠,手艺很好,没有子女,只和老伴一块生活,觉得刘老爹人品好,就把他收为义子,将手艺毫无保留教给了他。
凭着这门手艺,刘家才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听说大妞生下来后就有人给她算了命,说她女生男相,是富贵命,她去了哪家,哪家就会发达,不过一般人家根本伏不住她!正因为她的福气,刘家才一直把她留在家里,想让这福气在家里多留几年,平时对刘大妞也很娇宠。”
只是眼看刘大妞年纪越来越大,却无人问津,而三个弟弟也该说亲事,因为她的缘故,没人敢上门提亲。
刘家着急了,放出话宁愿倒贴嫁妆,结果还是没人肯上门,
哪知道现在竟然找了一个读书人,倒让刘老爹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