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韩子文将他送出院子,看着他独自走在狭窄的山道上,不知道怎么的,总觉得有种孤寂落寞的感觉。
  “不管怎么样,你还有我这个朋友。”韩子文悄声道。
  顾云朗似乎感觉到了他的眼神,扭过头,笑着冲他挥了挥手,便快步拐下山道。
  福伯知道他又去了韩子文家里,心里越发不安。
  这一天要跑去几趟?
  公子还从来没有对哪个病人这般上心过!
  他想再劝劝顾云朗,但是上次的说的那些话,顾云朗显然没有放在心上,看来得换一种说法,让他有所顾忌才行。
  眼见顾云朗坐在院子里收拾草药,他便走过去,帮着一齐整理。
  福伯默不作声地坐在旁边整理了半晌,把理好的草药递给顾云朗,斟酌着开了口。
  “公子,我们在这里是避祸,你的身份若是泄露,我们两人倒是可以抽身就走,你和小文走得太近,关系太好了,那些人寻来,误以为从他那里可以知道你的去向,找他麻烦怎么办?他带着弟弟妹妹,不像我们说走就能走。”
  顾云朗手一顿,扭转脸看向他。
  “我知道小文是个好孩子,可是咱们还是要为他着想,我们可以到处躲避,今天到这,明天到那,都没有关系,可他行吗?我知道你是想给他撑腰,让他在村里不被人欺负,可若是给他带来了更大的祸事,与你的初衷不符啊。”
  顾云朗手指握成拳,又慢慢打开,转头望向院墙上的碎石,好半天才低下头,继续慢条斯理收拾草药。
  福伯看他这样倒是松了口气。
  他对顾云朗的性情比较了解,这样的态度说明他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接下来就让他自己好好想清楚。
  ***
  又是一夜饱睡,韩子文再醒来,便觉得自己完全好了,手臂上的伤也结了痂,重新变得生龙活虎。
  不过韩小山却不答应他再去上山采药,硬是让他在家多休息几天。
  改由他上山去。
  秋收开始,大人们都在田里劳动,没有功夫上山采野菜摘蘑菇捡柴火,像小栓儿这样年纪的少年们,便把这项任务承担下来。
  小栓儿邀请小山跟他们一块去。
  小山要去,两双胞胎也闹着要跟去。
  韩子文看了看他们那支小分队成员,都是平时玩得好的,小栓儿又一力保证,只会在山脚转悠,绝不会走远,便答应下来。
  现在三兄妹跟村里的孩子越来越熟悉,性子变得开朗不少,特别是小山,和正常孩子没有区别,只是反应略微慢一点,倒是显得更沉稳。
  于是小山兄妹,带着阿黄,每天早上跟着小栓儿上山,韩子文留在家里,一方面为他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一方面在家里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
  一家四口光是穿这一项,就是个大工程。
  棉衣棉裤他倒是可以试着缝制,棉鞋制作难度实在太大,不是他努努力就能尝试的。
  他想起了前世的毛皮靴,这个倒是可以试试。
  打几只野兔,把毛皮鞣制后,请村里的大婶们帮着做成靴子,肯定比棉鞋更暖和。
  看来入冬前,怎么着都得再上山两趟。
  山里野兔晚上出来得多,还得等天黑了再上山。
  这种时候就不方便叫上顾云朗,乌漆八黑的,看都看不清,他哪里能采草药。
  只有自己去了。
  想到这,他又些沮丧。
  除了他病愈的第二天中午,顾云朗从山上采了草药下来,顺道过来看了他一眼,便再没露过面。
  前世父母去世后,韩子文一人生活,独自在社会上打拼,尝尽了世间冷暖,学会了察颜观色,他立刻敏感地感觉到顾云朗态度的变化。
  他虽然仍如以前那般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和他聊天说笑,却客气了很多,两人间似乎有了层淡淡的隔阂。
  他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回想了下自己的所言所行,好像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不过也可能顾云朗一直都和小文这般相处,是他胡乱猜疑,想太多。
  显然现在的状态才是更正常,古话不是都说了吗?
  “君子之交淡如水”。
  可他还是很怀念两人一块上山采药,一块叉鱼,一块烤肉,一块斗黑熊的时光。
  一想到以后真要这般相处,两人生死与共的情谊将渐渐淡漠,他又感觉到很怅然很难过。
  可是他能做什么?
  主动找上门,天天缠着顾云朗,要和他一块上山?再去叉鱼采草药?
  韩子文眼前浮现出顾云朗云淡风轻,却又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笑容,马上摇摇头。
  他的小心思本来就不太见得阳光,真让顾云朗察觉,说不定连朋友都没得做。
  就把这段回忆好好珍藏,不时拿出来回味回味就好。
  以后,就像君子般相处吧。
  第75章
  村里人忙着秋收,韩子文倒是闲得很,在家里郁闷两天,重新振作精神,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他现在不再是孤身一人,还有爱他依赖他的弟弟妹妹,他得担起责任来。
  他去了趟镇上,买了一车卷心菜和萝卜回来。
  现在是日头最烈的时候,正好把卷心菜晒干做成盐菜,以后用来做盐菜回锅肉。
  萝卜则切成条,晒干做成萝卜干。
  天冷后,再在厨房里养几盆易成活的青叶菜,冬天的蔬菜也有了。
  除此之外,他想再去府城看看,了解下知府的官声如何,府城治安怎样。
  他们几兄妹,没有背景,远离族人,在府城讨生活会不会有问题?
  如果府城真不错,又找到谋生的手段,明年开了春,就搬到府城去。
  不过跑那么远一趟,得顺道再捣腾点东西,挣点银子才行。
  他去镇上时,在陶瓷作坊订作了三十个小瓷瓶,把超市里的沐浴露分装进去,准备拿到府城杂货铺卖掉。
  他没有再选择香皂,因为在前世,大家都习惯用沐浴液,香皂销量不太好,他的存货不太多。
  小超市没有补货功能,拿一个就少一个,而且香皂价格也定下了,想涨价不太容易。
  他存货比较多的是各款沐浴露,气味芬芳,质地柔软粘稠,不同的香味搭配不同的液体颜色,看着就很上档次。
  要是包装一下,应该比香皂更能唬人,肯定能卖上更高的价格。
  瓷瓶做好后的这天晚上,韩子文告诉小山,自己要去府城一趟。
  “哥哥过去看看,多做了解,以后我们把家搬过去,你明天别上山了,带着弟弟妹妹在家里,等我回来。”
  听到以后要搬去府城住,双胞胎虽然不知道府城在哪里,长什么样,还是大声欢呼起来:“太好了,要搬到府城了!”
  反正哥哥说搬过去,那准没错,坚决支持就是了。
  小山没吭声,把哥哥的话在脑袋里过了一遍,才问道:“府城很好吗?比我们村子大吗?有学堂吗?”
  他在青山村交到了很好的朋友,又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现在听哥哥说以后要搬走,突然很舍不得。
  “当然很好,比我们村子大得多,要是你愿意,搬过去后,哥哥送你去学堂读书。”
  “真的?我也可以去读书?”韩小山欣喜地问道,简直不敢相信。
  明年开春,小栓儿的爹娘也要把他送到隔壁村去上学堂,听他说,只要学会读书认字,以后就会顶顶了不起。
  小山知道读书有多不容易,要花很多钱,他从来没有做过这个梦,没想到哥哥竟然说他也可以。
  “当然,你相信哥哥。”
  韩子文一直在考虑读书认字的问题。
  这里的文字和前世相比略有变化,可大同小异,他基本都认识。
  只是原身是个睁眼瞎,他也只能看见字装不认识。
  要是小山去了学堂读书,自己跟着他学学,不就找到会认字的理由了吗?
  而且这个时代最重视读书人,他想以后把小龙也送进学堂,这孩子特别机灵,没准能有大出息。
  只要三个孩子都有了美好未来,对原身也有了交待。
  韩子文的这番话,说得小山心痒痒,一个劲地问:“哥哥,啥时候才能搬去?”
  大凤小龙在旁边当应声虫:“哥哥,啥时候能搬去?”
  韩子文看着这三个小可怜叹口气,他们长这么大,连青山村都没有出去过。
  “最迟明年开春,你们明天在家里要乖,哥哥才能放心去府城。”
  又向他们承诺明天会买好吃的回来,过几天还带他们去县城玩。
  韩大柱不是说要带小山去县城长见识吗?
  不用他带,他们兄妹四人自己去。
  三个孩子更高兴了,一个劲儿点头:“哥哥,我们听话。”
  大凤又问道:“哥哥,带不带阿黄去?”
  韩子文扭头看了眼老实坐在一旁,认真听他们说话的阿黄,笑着问:“阿黄,想不想跟我们出去玩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