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你们两个拿着这个,”明今翊将盖着玉玺的信交给两人,“如今外面正乱,你们趁机出去,他们不认识你们,不一定会为难。”
“可是主子……”
“出去后,去北门找关明,他是北衙禁军指挥使,你们找到他后,将信交给他,告诉他,只要襄王回援时,他打开城门,日后禁军总督的位置便是他的。”
明今翊深知关明一直想要挤掉曲付,自己做这个禁军总督,只是曲付与他年纪相仿,想要取而代之并不容易。
今晚正是一个契机,明今翊知道,关明一直没动,便是等他的许诺。
城外城内一片混乱,明霄带的人不算多,对抗司佑延手里那点禁军可以,可要是强行攻城,损耗就无法估计了。
就在明霄咬牙准备强攻的时候,北门传来消息。
“关指挥使愿意开门,随王爷一同前往行宫护驾。”
第65章
行宫大门已经被冲开, 到处都是缠斗的禁军和御林军。
司佑延带着一队从侧门冲向宣徽殿,身旁的侍卫他已经交代好了,只要冲进殿内, 他们就会帮着自己杀了明晔。
而明今翊,注定会被冠上弑君的罪名,成为他的刀下魂。
“干什么!”
最后一道门前,御林军和明今翊府上仅剩的几个人堵住司佑延的去路。
“哦,看来明今翊早有准备,”司佑延一伸手, 命令身后的侍卫冲上去, 除掉挡路的人。
殿外的厮杀声逐渐激烈, 明今翊将殿内一直放在架子上的长刀握在手里, 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的明晔。
“殿下,”刘公公有些忧愁的看着眼前的继承人, “这有我顶着, 殿下快逃吧。”
明今翊摇摇头,“司佑延已经将宫内包围, 不会给我逃生的机会,刘公公不如趁机到后殿去,司佑延的目标是我和陛下, 想来不会太过注意后殿的情况。”
“老奴年纪大了, 没几天活头,就想多陪陪陛下。”刘公公没有听明今翊的话,而是执意留在殿内,等着今晚这场戏的谢幕。
明今翊没有过多干涉刘公公的选择, 他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等着大门被打开的瞬间。
司佑延想要趁机闯进去, 却屡次受阻,守在门口的御林军和府兵深知自己这道门代表什么,拼尽全力也要将司佑延堵在门外。
几番波折,双方皆是筋疲力尽,远处天边已经泛起白肚,眼看着宵禁便要解除,行宫虽然偏僻,但周围也不是没有住户。
司佑延忍不住派人再去调人。
“让关明带人过来,我就不信……”
“大人,不好了大人!”小路上,司佑延的亲信着急忙慌的跑了过来。
“怎么?”司佑延的左眼抽了抽,一股不妙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
“襄王,襄王……”
“襄王到城门了?”司佑延知道辉竹定然会将明霄调回雍都,但四个城门紧闭,他们想要进城就要攻城。
攻城需要时间,而他们攻城也能让司佑延有机会封城完成这场弑君谋反。
就在司佑延得意地打算下命令让守城禁军守住城门的时候,来报信的人却给了他迎头痛击。
“不是,大人,襄王已经带兵围了行宫……”
“司佑延——”
明霄的声音同时传来,司佑延惊讶地瞪大眼睛。
殿内。
明今翊看着渐渐泛白的门窗,紧张而耸起的肩膀终于松了下来。
铛啷——
禁军的刀剑全部丢到地上,御林军与明霄带来的亲兵接管雍都城防。
吱的一声,殿门被打开,明霄戎装进殿,一眼便看到坐在中间的明今翊。
“陛下呢?”
明今翊朝床榻偏了偏头,明霄看了过去。
“……”
“王爷,陛下已经……”刘公公悄悄将床榻上的纱帘掀开,明晔平静的躺在那里。
被带进来的司佑延怔楞一下,接着不敢置信地看向明今翊,许久后,爆发出难以控制的笑声:
“哈哈哈哈……”
“明今翊,就算陛下让你监国,可没有传位诏书,你一样拿不到皇位……”
啪嗒一声,明今翊将诏书丢到司佑延面前,上面传位于明今翊的字是明晔亲笔写下,诏书盖着国玺,红色的印记仿佛嘲笑着司佑延的痴心妄想。
明霄停下脚步,回头捡起诏书。
“既然如此,”明霄扶刀柄单膝跪地:“还请陛下回宫。”
明今翊慢慢起身,走到司佑延面前。
“司大人不必懊悔,就算你不反,朕登基后也会杀你。”
殿门被宫人全部打开,一缕阳光透了进来,明今翊瞥了一眼带着一丝荒凉的院子,轻声道:
“你今日之举,也算我没看错。”
司佑延愣在原地许久,才想起尚在宫中的妹妹。
“此事是我一人所为……”
他轻声将所有责任归于自己,但又担心明今翊刚刚没有听清,立刻用越来越大的声音一句一句道:
“此事都是我一人所为,与旁人无关……”
“是我偷了太后的令牌,欺骗曲付……”
“今夜之事皆是我一人所为……”
……
“哼,没有太后同意,我不信他能拿到太后的令牌。”明霄跟在明今翊身后,冷哼一声。
“如今他这么说,不过是将伤害降到最低。”
明今翊上了马车,邀明霄通行。
“这次多亏你早有准备,不然只怕等我知道雍都消息,他们就已经得逞了。”
“只是以防万一,太后为自己,不惜将陛下的两个孩子全部害死,对于陛下,她自然也……”
“两个?太子和……”明霄突然想起,既然明晔将皇位传给明今翊,想来就是后继无人,迫不得已。
“回宫后,要不要封禁永安宫?”明霄连忙转移话题。
“不用,我会让人告诉太后,陛下驾崩的消息,”明今翊不觉得太后会承认自己与司佑延合作的事情。
“司佑延既然说了今夜是他一人所为,想来已经跟太后商议好,若是没成功,便将所有责任尽数归于他一人而尽量保全全家,咱们若是封禁永安宫,若是无法定罪,太后必然会拿这事做文章。”
“那……就这么算了?”明霄心有不甘:“杜阁老死了,若不是他在死之前大喊,辉竹也不会发现城中异象,若是我们拖上一拖,只怕他们就真成功了。”
“自然不会,明塇和司佑延是她手中最后的保障,如今司佑延没了,明塇……”
明今翊轻轻瞥了一眼窗外的街景,“我猜他如今正在宫里,还有可能就在永安宫。”
“他这个时候怎么会在宫里?”明霄依旧不解。
“因为今日事成,他就是天下共主,太后自然要把人留在宫中。”
明霄听后大喜,“这样看,正好治他的罪。”
“就看太后能保明塇到什么地步了。”
明今翊的马车很快便到了皇宫东门,看着眼前的城墙,明今翊第一次涌起难以言说的感觉。
……
“太后,太后——”
宫女急急忙忙跑进来,噗通跪在太后面前。
“怎么了?”太后有些不满,“毛毛躁躁的。”
“太后,陛下驾崩,册封荣王府世子为太子,如今太子拿着诏书回宫了。”
事与愿违,太后手中的珠钗掉到地上。
“母后,”明塇一脸不解,“这么说,是不是我就不能当皇帝了?”
太后猛然伸手捂住明塇大放厥词的嘴巴。
“你不要命了,这话让明今翊听到,小命难保!”
太后浑身颤抖着看向跪下地上的宫女:“哀家的哥哥呢?”
“不知道。”
“怎么可能不知道——”太后怒目圆瞪。
“太奶奶有什么要知道的,”明今翊换了身衣裳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明霄,“我来与太奶奶交代。”
门外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响起,御林军将永安宫围了个水泄不通。
“母后,”明霄行礼后看向明塇,“五弟怎么也在这儿?”
太后稳住心神,慢慢起身打量着明今翊,“孙儿怎么这么早就进宫了?”
听了这话,明今翊微微一笑,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太奶奶有所不知,昨夜我在行宫陪着陛下,没想到有人谋反,幸好三叔及时赶到,不然可就见不到孙儿了。”
太后眨眨眼,“谋反?皇帝如何?”
“陛下急火攻心,即使名医在旁,也没能挽救。”
太后听后,身体晃了晃,猛然坐到位置上,仿佛是被明晔突然驾崩的消息刺激的撑不住一般。
“怎么会……我才刚失去两个孙儿,如今连晔儿也要离我而去……”
太后哭的伤心,众人便在一旁看着,等到太后哭累了,才慢慢回过神问道:
“那这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