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绛蔻茫然:谢我?太妃是不是误会了?我这些日子里没做什么啊?
  她确实几次三番的想去找姜轻为赵涟漪说说情,还曾经递过不少信,但姜轻将一切都压下去了,没给半点回应,以至于她以为没半点效果。
  可现在看赵涟漪开心感激的模样,绛蔻迷糊了,忍不住问:太妃怎么会在这里?
  她仔细打量赵涟漪,发现对方肩上还挎着一个包,不禁害怕这人是偷跑出来的,连忙询问:陛下知道吗?
  赵涟漪笑道:陛下知道,是陛下亲口下的旨意,让我与沈郎秘密出京,余生及后代都不可再回来。
  咦,这样吗?明明听起来挺惨挺晴天霹雳的一件事,但赵涟漪显然不这么觉得,这姑娘如今笑的见牙不见眼,哪还有半点曾经的矜持与情愁气质。
  不过若她说的不假,姜轻真的放过了她与沈辩,那么赵涟漪不仅情郎在侧,还能回娘家,确实是再好不过的一件等等?!
  绛蔻吃惊的睁大眼:你方才说什么?陛下连沈辩都放出来了?
  嘶!
  姜轻不会是嫌沈辩死在牢里会玷污她的牢房,所以故意把人放出去在外暗杀掉吧?
  对。赵涟漪不知绛蔻所想,笑着回道:陛下仁慈,最终只取了沈郎当年纵火的手臂,以慰先皇后的在天之灵。
  她说着看向宫门外的方向,绛蔻顺着看去,这才发现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身穿布衣的马夫一手攥着绳索,一边袖子空荡荡的,随着风微微摇晃。
  他的视线一直放在这边,见绛蔻看过来,当即松开绳子,沉默跪地磕了几个头。
  绛蔻默了默,一时不知道要再说什么,她重新看向赵涟漪,只见对方丝毫没有她这么复杂的心绪,满脸都写着开心。
  见状,绛蔻也就吞回不合时宜的询问,像是寻常的与友人分别,笑道:赵涟漪,赵姑娘,祝你此番回程,一路顺风。
  赵涟漪怔了怔,旋即快速眨了几下眼,将猝然涌上来的泪压回去后,她绽开灿烂的笑:山水有相逢,望卿多珍重。樱念姑娘,我们有缘再见!
  第270章 白面
  送别赵涟漪后, 绛蔻想了想,没有急着脱离这个世界,而是转身绕到御书房去找姜轻。
  原本她已经做好了沈辩必死的打算, 甚至觉得赵涟漪都不一定能在盛怒的姜轻手里活下来,可现在两人居然好端端的走了绛蔻不免担忧起姜轻的状态。
  来到御书房, 绛蔻刚上前, 德公公便殷勤凑近:樱念姑娘,陛下不在御书房。
  绛蔻诧异:那她去哪儿了?工作狂既不工作,还没陪老婆, 难不成外出沾花惹草去了?
  德公公恭敬道:陛下正在宫门口等着樱念姑娘。
  绛蔻:?
  合着这人是猜到她会过来找她?
  绛蔻一头雾水的去往宫门口,前脚踏出去,后脚就被人从旁边拦腰一抱, 再回神, 人已经依偎在姜轻怀里, 稳稳当当坐在马上。
  绛蔻懵了懵:这是要去踏青?
  姜轻一拽缰绳,御马往外奔驰,声音在风中听不真切, 只能隐约感受到其中的漠然:不,我们去皇陵。
  皇陵可离皇宫不近。
  姜轻闲着没事突然去那做什么?
  绛蔻好奇想问, 又觉得以姜轻现在的心情来看, 最好先别问。思来想去, 她转移话题,说起赵涟漪的事:太妃今日回家,临走前特意找到我道谢, 要我说, 太妃最该感谢的应该是仁慈善良、英明神武的陛下才对!
  她的彩虹屁明显取悦到姜轻,姜轻笑了笑, 声音缓和几分,染上些许温柔:她确实该谢你,若不是你从出事后一直惦记着她,我早在先前怒极的时候就将他们都杀了。
  而不是在冷静下来后,顾及着樱念对赵涟漪的情谊,迟迟没有动手。
  绛蔻没想到,自己在姜轻心里占据了这么大的份量准确来说,她是没想到自己的一个马甲,就足以让姜轻放弃为母兄报仇的打算。
  嘶,她这算不算红颜祸水啊??
  绛蔻突然感觉压力山大,她犹豫纠结迟疑,最后在晚上歇息露营里,还是憋不住的拽拽姜轻袖子:陛下沈辩害死了先皇后,陛下还为了报仇寻了这么久的真凶,若是陛下无法释怀,不必、不必顾及我的感受!
  她咬咬牙,在赵涟漪和姜轻之间,还是闭着眼睛选择了姜轻:我只求陛下不要牵连赵太妃,至于沈辩,陛下想杀便杀吧!
  说到头来,沈辩纵有冤屈,也掩盖不了他造就了新的悲剧的事实。比起沈辩的一条命,偏心到骨子里的绛蔻,当然更在意姜轻的心情。
  听完她的话,姜轻怔了怔,旋即哑然失笑:你以为我饶他们一命,是为了你而放弃了为母兄报仇?
  绛蔻疑惑抬头。
  啊?不是她这个倾国倾城的苏妲己的锅吗?
  姜轻叹了口气,坐在她身侧。
  之所以放过赵涟漪二人,其中有樱念的原因所在樱念与赵涟漪关系好,赵涟漪又铁了心和沈辩同生共死,若她只杀沈辩一人,想必赵涟漪也活不下去。
  姜轻甚至能看得出来,赵涟漪对沈辩不仅仅是往日情谊作祟,更多的还是承担了对方的恩情,令赵涟漪于情于义都无法抽身。
  若是没有樱念,姜轻冷心冷情,只觉两人都死了最好,虽追溯源头,沈辩也是受害者,可帝王想要一人死,与他是否有冤屈有何干?仅凭沈辩杀了她母兄,还想着对樱念等人动手这点,姜轻就能把他活剥了杀千次百次!
  可到底顾及着樱念,提防着赵涟漪自裁,姜轻还是饶了沈辩一命。
  除此之外,她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将沈辩与赵涟漪流放出京、呵斥两人余生后代都不准入朝为官,是为了眼不见心不烦。
  终于巡查到真凶,为母兄之死拨开迷雾,找到死因,是解了这么多年以来的心结。
  而今尘埃落定,在意的人都好好留在身侧,无比珍惜现状,甚至到了担忧起自己手染鲜血,杀性过重,罪孽波及身边人才是姜轻为之心悸的主要原因。
  她的母兄因何而死?
  还不是受了先皇的牵连?
  那她执意杀了沈辩与赵涟漪解恨,若干年后,会不会又有另一个周辩王辩出来替沈辩报仇?
  因为太过在意珍惜身边的女子,姜轻只要这么一想,就会不由自主的感到畏惧。
  她宁愿外人的仇视都对着自己来,也不愿身边人受伤掉一根头发。
  她希冀上天有眼,将她从前杀出的罪孽归于她一身,不要累及她喜爱的人。
  这种不安感让姜轻冷漠的外表下全是患得患失,随着时间流逝,本该一切平定才是,可不知为何,她近日反而越来越恐慌,只觉自己稍不注意,她所爱的人就会随时离去
  处在这种压力下,姜轻最终放弃了杀掉沈辩的打算。
  她想若真的世有神灵,看在她从今日放下屠刀的份上,能不能让她喜欢的人,长长久久陪伴在她身侧?
  陛下?绛蔻看姜轻半天不说话,不由凑过去,脑袋拱到她怀里:什么叫饶他们一命,不等于放弃报仇呀?
  她察觉到姜轻的心情不好,脑袋在对方怀里蹭来蹭去的卖萌:陛下,奴婢听不懂。
  姜轻回神,手指抚摸她的长发,又顺着发丝滑到她的脸颊,把她的小脸抬起来。
  四目相对,姜轻不自觉的低头。
  绛蔻立马乖巧的闭上眼,做好了亲亲的准备。
  然而几秒后,姜轻的吻落在她的发顶。
  轻柔,克制。
  绛蔻不满的睁开眼,刚想再来一次,姜轻便立即放开她,正色问:你可还记得,沈辩为何要杀我母后?
  绛蔻被她问的一愣:因为先皇夺他未婚妻?
  姜轻点头:是了,所以说到头来,害死我母兄的人是先皇,沈辩不过是因果报应下的一个工具罢了。
  绛蔻听懵了:即便如此先皇毕竟都已经死了
  姜轻冷笑一声:他做了那么多恶事,牵连了我母兄,真当人死如灯灭,前程过往能尽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