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霍薇震惊地盯着女子,内心惊涛骇浪,甚至都不知用什么词汇来描述这般清透公正的女子。
好奇心,像疯了一样涌来,几乎要淹没她。
苏明妆谦卑道,“婶母,我送您。”
随后,便亲自将裴二夫人送出雁声院院门。
待人离开,苏明妆皱起眉头,唉声叹气。
王嬷嬷上前,担忧问道,“小姐,出什么事了?是和学士府的信有关吗?”
苏明妆点头,“对,父亲让我和裴将军回去吃饭。”
“原来如此,”王嬷嬷也担忧,“你是担心裴将军不同意?”
苏明妆伸手揉了揉发疼的额角,“我也不知道……他不同意,确实是个问题。但他若是同意,回去后也是尴尬,算了……晚上问问裴将军再说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王嬷嬷也叹了口气,“也好,小姐来用膳吧,船到桥头自然直,可别影响了胃口。”
苏明妆噗嗤一笑,“这个你放心,天塌下来,饭还是要吃的。”
之后便把烦心事往脑后一甩,钻厨房里看丫鬟们今天做什么好吃的了。
王嬷嬷看着小姐的背影,又红了眼圈——真好!现在的小姐,聪明伶俐拎得清,还不挑食,真是太好了。。
夜晚。
裴今宴下值回来,翻身下马后,照例把缰绳递给迎出来的门房,“今日府上,可有事发生?”
门房答道,“回国公爷,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裴二夫人下了命令,说从今以后,我们要听夫人使唤。第二件事是,雁声院的丫鬟来,让小人转达给国公爷说,夫人有事与国公爷相谈,但不算紧急,等国公爷忙完自己的事后,定个时间地点,差人寻她便可。”
裴今宴沉思片刻,便也了然——这么多天,苏明妆别说找他,甚至没在他眼前出现过。
今日突然找他,应该也不是私事,多半是望江楼之事。
他倒是没多想,便直接去了知春院,看望母亲去了。
行走一路,裴今宴脚步轻快,脸上的笑容也是越发轻松——母亲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转,他太高兴了。
再这么下去,搞不好再有两个月,母亲便能恢复。
突然,轻松的心情,却猛地沉了一下,因为他想到这些都是苏明妆的功劳,同时也是银子的功劳。
银子……
轻快的脚步开始沉重,速度也减缓。
他慢慢走在路上,视线越来越彷徨——自幼,父母便教导他,身为男子汉,应顶天立地,切不可鼠目寸光,也不能拘泥于一方府邸,而要将目光投向广袤天下以及遥远未来。
比如,岳飞之母在儿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激励他心怀天下,不被眼前的安逸所迷惑。
又比如,孔子教导弟子们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也是在告诫他们要有放眼天下和未来的胸怀。
他信任父母,一切都按照父母之愿行事,结果呢?竟一副好药都买不起,多亏苏明妆在,否则母亲的性命……
对苏明妆,他很矛盾。
她是他屈辱的起点,因为她的栽赃,他身败名裂、名声扫地。
但同时,又因为她的出现,他的认知发生了一些变化。
恰如今时此刻,他开始质疑往昔所秉持的信念究竟是对是错,到底应严格约束自身、竭力追求高洁之境,还是活得更有烟火气,有血有肉、有对有错、有黑有白。
但裴家前辈清风峻节,到他这一代突然追求烟火,外界会如何评价?他会不会丢了裴家的晚节?列祖列宗会不会责怪他?
但继续这么下去,又……
他想起婶母说的话——若是能想通便想;想不通,便按照他的想法继续活着。
他突然有些“恨”苏明妆了,并非她栽赃他,而是……她让他迷茫。
——
——
ps:这里有个bug,本文为架空文,按照道理不应该出现岳飞和孔子,但作者又不想剽窃他们的伟大思想,来为我这破烂网文小说服务。
所以思来想去,就来个bug吧,希望姐妹们一笑而过,轻喷。
第62章
最近我很乱
“奴婢见过国公爷,给国公爷请安了。”
下人的问安声,打断裴今宴思绪,他这才发现,自己竟不知不觉走到了知春院门口。
丫鬟见国公爷失魂落魄,担忧问道,“国公爷,您是身体不舒服吗,用不用奴婢去请大夫?”
裴今宴稳定情绪,沉声道,“不用。”
说着,便进入院门,顺着青石板路,一路到了房屋。
房内灯火通明,满是笑声。
当裴今宴看到在丫鬟的陪伴下,母亲和婶母两人一边聊着笑着、一边制着衣物,一种强烈情绪从眼入脑,在脑中炸开,眼眶发热。
因为这一幕,太温馨了!
他多久没身处这种温馨之处了?五年?十年?
还记得,祖母还在时,和叔叔们也未分家,国公府里住满了人,每天回家都能看见母亲和婶母在一起。
父亲和叔叔们,陪着祖母用完了晚膳后,要么在书房谈论一些不让他听的朝堂之事,要么去练武场比武切磋。
他兴致勃勃跑去观看,经常被揪到场地里面挨揍。
叔叔们下手既轻又重,轻是因为,不会真正伤了他;重是因为,他们知道打什么地方不会受伤还会很疼。
父亲告诉他:忍痛,是可以培养的,每天疼一点,时间久就不怕疼。
将士们也都是爹生妈养、血肉之躯,大家疼、他们也疼,就靠平日的练习。
虽然他觉得很残忍,但却相信,待身上疼痛缓解后,便去找叔叔们打一顿。
但古怪的是,
那段时期,明明每天都在疼痛中度过,记忆里却很舒服、很甜,哪怕他搞不懂,记忆为什么会甜。
自从祖母去世后,父亲便和叔叔们谈论,如何振作国公府,而兵法有云: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遂定制了化整为零的方案,兄弟几人分开,去不同地方发展,再寻求机会。
从那开始,国公府开始冷清,紧接着父亲去世。
无论是记忆里的甜、还是生活里的甜,皆戛然而止,剩下的只有枯燥的努力、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无尽冷清。
霍薇抬头看向门口,抬声道,“傻站着干什么,怎么不进来?”
裴今宴再次中断思绪,温和着面庞进去,“给母亲、婶母请安,你们在做什么?”
严氏抬眼,笑容温柔地看向儿子,平日里消瘦苍白的面庞,这几日有了一些血色和红晕,慈爱又贤淑,“之前给你做了一半的夏袍,后来因病搁置了,现在身体好转,便想着做完。”
霍薇翻着白眼道,“你娘真犟!身体才刚好没几天,就非要做什么夏袍?也不是没的穿?即便真没得穿,去成衣店买两套就是。我要帮她做,她还嫌我手艺不好。”
裴今宴——婶母手艺就是不好。儿时给裴今酌做衣服,跑着跑着裤裆开,把裴今酌气哭了。
严氏埋怨地看了一眼好友,“在你眼里,我就那么没用?年轻时,我也是学过武的。”
霍薇努嘴,不屑道,“怎么,学武就强悍了?苏明妆还想学……咳,那个……别说,这针脚真不错,我做不出来。”
裴今宴:苏明妆也想学?学什么?
严氏见好友自己岔开了话题,猜到其不想说,便也没问,“你也知道,我的病是心病。心病最怕惦记,这做了一半的袍子如何不惦记?现在一鼓作气做完了,心里没了惦记,搞不好病好得更快。”
“行行行,就你能说。你从小就不喜欢练武、喜欢看书,一点将门女子的样子都没有。”
严氏没和好友逞口舌之快,而是问道,“今宴,是刚回来吗?用晚膳了吗?”
裴今宴回答,“刚回来,还未用。”
严氏放下衣服,“在知春院用?我让人去厨房取一些饭菜。”
霍薇在严氏看不见的角度,对裴今宴使了使眼神,后者马上心领神会,知晓婶母有事和他说。
“抱歉母亲,今天我有一些公事,得处理一会。或者,我晚一些再来看母亲?”
严氏急忙道,“有公事?那就先忙公事,等有时间再来,我这没什么事,身体恢复得也不错。”
“是,母亲。”
“快去忙吧。”
“好。”
向母亲和婶母打完招呼,裴今宴便离开知春院,只不过回程,走得很慢。
他知道婶母肯定会找机会溜出来,和他汇合。
果然没一会,就见婶母一溜烟地跑了出来。
裴今宴停下,等着婶母。
霍薇追上来后,道,“我们去哪说?要不然去你那吧,你还没用晚膳,你一边吃,我一边说。”
“不了,我不想吃饭,这里离小花园不远,去那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