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古代爱情>天歌行> 第21章

第21章

  有东西从他眼前投下阴影,沈昱被遮了光线后这才察觉有人进来了,他讪讪地合上了书:“师妹回来了?”
  “显而易见。说来师兄在此处调查了一上午,可有什么进展?”方宁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察觉到沈昱还在和她赌气。
  昨夜也不知怎的,当方宁知道师兄只顾自己住的舒服,只给她腾出一个杂物房住宿时候,莫名生出一股邪火,半开玩笑的揶揄了对方两句。许是措辞有些过度,加之数日破案奔波劳苦,沈昱也来了脾气。本来嘻嘻哈哈的二人,几句下来,脸上皆没了笑意,最后不欢而散。
  沈昱最不喜欢别人说他书呆子,恰好昨晚方宁说了。
  “应该还在为这个词生气吧。”方宁暗暗想着,叹口气,欲开口安慰几句,认个错,“先用膳吧,我这里还有些地方没搞清楚,”沈昱巧妙地避开了与她的正面交锋,“不如师妹说说今日有什么发现?”
  方宁冷哼一声,才将狐仙婆婆与狐仙酒的事一并说出。
  “这么说来,罗画师当日喝了狐仙酒,又特意将那幅天魔仕女图贴在床顶,原来是想借狐仙酒的致幻功效与画中人在梦中相见啊。”沈昱听着恍然大悟。两人就这么坐在桌前,用了一整顿饭的时间来探讨着案情,等到方宁饿得忍无可忍终于拿起他的筷子用吃的堵上他的嘴时,都已经是后话了。
  送走了远客,寂寥空寂的小巷里也升起炊烟。狐仙婆婆收拾干净了屋子,入门的几卷珠帘都被她取下,焚香的小炉也被她束之高阁,更别提那些伪装用的模具水粉。她既然答应了方宁不再做这种营生,便也用不上这些这些奇技淫巧的东西了。
  去掉了那些鲜艳的色彩,这间小屋又回到了原来的模样,泛灰的斑驳墙面上摆着一些年头已久的小物件,里屋的方桌上重新放上了佛像。
  狐仙婆婆——或者说现在该叫她范婆婆,忽然开始期待中午从十里街回来与她一同吃午饭的儿子看到这一切的表情,也许他也会和自己一样很怀念吧,像是回到了小时候的家。
  比起方宁二人桌前的丰盛菜肴,范婆婆灶台前只有简单的三菜一汤。她年少时曾随一个走江湖的方士学过一些皮毛,略懂一点祝由术和周易,从前观自己和儿子的面相只觉得苦涩,万般都是命。而今日方宁的话却给了她莫大的鼓舞,不由多做了一个肉菜。
  范婆婆放好了碗筷,忽然听见门前屋檐下的木铎从身后传来沉闷的轻响。
  好生奇怪,她记得送走那位年轻道长时自己明明将院门锁了。大约是阿黎回来了吧,她心想,有时他也会提早来。
  她这么想着,就要转身去迎接,抬眼间,她突然注意到灰墙上的影子有些不同......好像多出了
  些什么。
  她眯起昏花的老眼。是多出来的东西在动。
  她张了张嘴,发不出声音来,她向前伸出手去——墙上重合的身影也从背后伸出一双手来!
  有什么东西用力踢打了几下地板,桌椅晃动碗筷之间发出细微的碰撞作响,柜子被撞击发出沉闷的一声,休止符号如约响起。顷刻后,屋子里又恢复了平静。
  步过柳岸江畔,穿入青石板铺成的小巷,范黎又想起昨夜黄昏时分,那位突然出现在他庭院的客人。
  她此时大约已经到过了母亲那里,也不知道这一单能不能成,他心里念着生意,手上攀着左边的墙壁,正艰难地挪动着自己残缺的身躯。他就快到那棵大槐树下了,之前还是远远抬头看了一眼,可现在靠近了却觉得四周空气有些奇怪,也许是他的错觉,他想。
  范黎照例顺着另一边的墙根右转,抬头却见平常掩上的院门如此自己打开了。
  他心中暗叫不好,费劲全身力气加快步伐走进院子,却见屋子里的门也是开的。他再也无法欺骗自己什么事都没有。
  范黎冲进屋里,却见几日前的那些珠帘彩幕都不见了,桌椅凌乱地摆着,一旁的柜子碰开了半扇门,唯有圆桌上还放着刚做好的三菜一汤,正冒着几分热气。
  像是心底有什么感应一样,他猛地一抬头,只见眼前的那块剥落斑驳墙壁上写着一个血色的字——
  秦
  第28章
  汹涌
  “什么?你说人不见了?”
  方宁的声音不由提高,她显然被震惊得无以复加,噌的一下从座位上站起,面有怒色,气势逼人,绕过面前的长桌一步步走到来者身前。
  “是,小的带人到了大人所说的位置,东陌坊的那院子如今已经空了,”前来汇报的官吏被她压得不敢抬头,只得硬着头皮回答她,“至于范黎——街坊相熟的人都说他这两日从未出现在十里街上。”
  怎会如此?明明此案马上就要有新的突破,只要今日能拿到狐仙婆婆和范黎的证词,这个隔雾看花的拼图就已经被他们拼凑齐了一半,可如今却在这紧要关头出了意外。
  “去问他们最后一次见到范黎是在什么时候,”方宁摔了桌上呈上来的调查文书,在房间里慢慢地踱着步子,稍微冷静了下来,她不相信这两人会平白失踪,“给我彻查清楚这两个人现在是去哪儿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那官吏得到命令即刻转身,马不停蹄地出去了。
  “这事是我的疏忽,我应该昨日一回官府就派人去守着他们的,”等堂下那人走后,方宁眼神攸地锐利起来,“不料竟被别人捷足先登了。”一旁的沈昱闻言把自己脑袋从堆积如山的文书里费力拔了出来,好心提醒了一句:“哪有那么巧合的事?我看师妹应该当心了,这么早就能得到风声的,恐怕那人手段也不简单,只怕来者不善。”
  方宁听到此话,脸色骤然严肃,眼眸低垂,却在不施粉黛的素净面容上显得沉着发亮。她沉吟着快步回到长桌前,将方才意气用事之下摔散的纸张又拿了起来挨个细看,生怕自己从上面漏掉什么信息。
  她手上一边翻着案牍,一边头也不抬地问沈昱:“师兄,当今律令中可对朱户之居有所限制?”
  “并无,”沈昱思索着摇了摇头,“一来朱砂价格昂贵,平民百姓负担不起,二来朱砂极难买到,往往有价无市,因此依旧向来只有达官显贵能办到。”他话音刚落,却见身旁翻着文书的方宁忽然止了手上的动作,痴痴地笑了起来:“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范黎在十里街的住处何其破旧,就算是狐仙婆婆的屋子也是靠一层层令人眼花缭乱的便宜物件来迷惑客人,这样的人家,连上了年头的院门都不舍得换,哪里还有余钱将旧门新漆成朱红呢?方宁将桌上的文书收拾起来,重新铺纸研墨,细细的秋雨落在窗边,她心中已经有了定夺。
  白光透过狭小的窗子,照进昏暗无光的屋里。
  奄奄一息的老妪蜷缩在角落里,光线就这样悄然无声在地上爬行,从暗室的这一头慢慢地爬到另一头,最终爬上她皱巴巴的脸庞,将她猛然从昏睡中惊醒。
  范婆婆似是在昏睡中梦到了什么,一时间呼吸急促,目光涣散,待她视线缓缓聚焦,听到自己许久滴水未进的喉咙发出一声陌生而嘶哑的低叫,五感逐渐回笼时,她才逐渐清醒过来,意识到之前发生了什么。
  她得逃出去!
  范婆婆心里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将她关在这儿的人并没有束缚住她的手脚,因此这么想着,她颤颤巍巍地扶着墙,费力地移动着自己衰老的身躯。
  可她并没能多走几步,因为就在此时,她听见暗室的门开了——男子华袍摇扇,带着身后的一行人潇洒地走进来。
  他的脸上依旧挂着她那熟悉的、玩世不恭的轻佻笑容,只见他在中心站定,朝着她装模作样地行过一礼。“晚辈无礼,请您过来的法子是鲁莽了点,却也是晚来夜梦少年时,一时想念得紧,若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夫人见谅。”
  她已垂垂老矣,不复当年容颜,可面前的男人年已过四旬,相貌与从前相比却看不出什么变化,依旧戴着一层假面,虚伪地向她客套道。
  范婆婆自他进来时,脸色就变得很难看,此时听了他的话更是反唇相讥道:“我可不记得我还和秦老板有什么瓜葛。”
  “叙叙旧罢了,何须闹得那么难看,”秦松听了却也不生气,“怎么说你我也是旧相识。”
  “秦家向来重利,此番请我来只怕不是叙旧那么简单吧?”范婆婆依旧无动于衷,冷言道。
  秦松啪地一声收了手上的扇子,向前走了几步:“夫人果然是通晓事理之人。”他接着走至桌前拉开椅子,先是给她倒了一杯酒,又给自己斟了一杯满上,坐下自顾自地啜了一口,才抬眼看向她,示意她坐。
  见她依旧站在原地无动于衷,秦松也没有强求,反倒是话锋一转。“不瞒夫人说,我请夫人来这里,除了叙旧,还想问询一事,”他说到这里,脸上神情忽地一变,面色骤然阴沉下来,“——之前我们说好的那桩生意,因为一个小丫头片子的只言片语,您就私自改了主意,不做了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